老照片:夜幕下的哈尔滨,1932年


【车行门前】清光绪二十九年,营业小汽车出现在哈尔滨这座异国情调的城市街道上;创造了中国出租车的历史,哈尔滨亦成为第一批有出租车的城市。9·18事变之后日军开始向北进攻;哈尔滨于1932年2月5日被占领。

【火车站】清光绪二十五年,哈尔滨火车站开始运营,初期名为松花江火车站。清光绪二十九年,改称哈尔滨站。每天向旅顺口、满洲里、海参崴三个方向开行两对旅客列车和一对客、货混合列车。

【火车站】日俄战争之后,旅客列车分为快车和慢车,但对数没有增加。滨北铁路、拉滨铁路在1934年接轨,哈尔滨站有五条铁路干线交汇,成为重要的枢纽。为此哈尔滨站又修建了南、北两个运转场。南运转场又分上行编组场、下行编组场和列车到达场。满洲国收购中东铁路之后,火车站每天开行八对旅客列车。


【有轨电车】1921年12月,中东铁路局与市议会签订了有轨电车及室外电灯转让合同。哈尔滨电力公司开始在新城区修建有轨电车轨道。有轨电车在1927年10月10日正式通车。到1945年,哈尔滨共有四条有轨电车线路,五十四辆电车和二百多名员工。

【教堂前的小吃摊】清光绪二十四年,哈尔滨东清铁路筑路队在田家烧锅搭成苇席简易教堂,举行东正教礼拜仪式。圣索菲亚教堂于清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奠基修建。教堂在民国十二年再次重建;九年后正式完工。

【永庆祥商号】永庆祥商号,旧址位于今中央大街。清光绪二十四年​该街始建。民国十七年改称中央大街至今。该街是哈市的繁华商业街之一。自新阳广场,直至防洪纪念塔广场;用方石砖铺成,宽二十一米、全长一千四百余米。

【石头道街】石头道街的位置在道里区东部,从铁路桥到尚志大街,长近九百米,宽二十七米,路面为沥青混凝土。因为初期的路面是由方石砌筑,所以被称作石头道街。六十年代末,该路曾更名英俊路。七十年代中期恢复现名,并被沿用至今。

【日满俱乐部】哈尔滨日满文化协会,旧址位置在南岗区纪念馆的西侧。由俄罗斯著名建筑设计师尤里·日丹诺夫设计;始建于1933年,为砖木结构、古典主义仿巴洛克式建筑。

【道外街景】道外区曾名为滨江、傅家。道外区东与宾县相通;南与南岗区、香坊区、阿城区相接;西以滨洲铁路与道里区分界;北与呼兰区、松北区毗邻。

【铁路局】清光绪二十二年《中俄密约》签订,沙俄获得了修筑经营中东铁路的权利;沙俄中东铁路工程局由海参崴迁到哈尔滨,标志着中东铁路开始建筑。中东铁路在清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全线通车。【哈尔滨老照片,1932年。摄影:Pendle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