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夜幕下的哈爾濱,1932年


【車行門前】清光緒二十九年,營業小汽車出現在哈爾濱這座異國情調的城市街道上;創造了中國出租車的歷史,哈爾濱亦成為第一批有出租車的城市。9·18事變之後日軍開始向北進攻;哈爾濱於1932年2月5日被佔領。

【火車站】清光緒二十五年,哈爾濱火車站開始運營,初期名為松花江火車站。清光緒二十九年,改稱哈爾濱站。每天向旅順口、滿洲里、海參崴三個方向開行兩對旅客列車和一對客、貨混合列車。

【火車站】日俄戰爭之後,旅客列車分為快車和慢車,但對數沒有增加。濱北鐵路、拉濱鐵路在1934年接軌,哈爾濱站有五條鐵路幹線交匯,成為重要的樞紐。為此哈爾濱站又修建了南、北兩個運轉場。南運轉場又分上行編組場、下行編組場和列車到達場。滿洲國收購中東鐵路之後,火車站每天開行八對旅客列車。


【有軌電車】1921年12月,中東鐵路局與市議會簽訂了有軌電車及室外電燈轉讓合同。哈爾濱電力公司開始在新城區修建有軌電車軌道。有軌電車在1927年10月10日正式通車。到1945年,哈爾濱共有四條有軌電車線路,五十四輛電車和二百多名員工。

【教堂前的小吃攤】清光緒二十四年,哈爾濱東清鐵路築路隊在田家燒鍋搭成葦蓆簡易教堂,舉行東正教禮拜儀式。聖索菲亞教堂於清光緒三十三年三月奠基修建。教堂在民國十二年再次重建;九年後正式完工。

【永慶祥商號】永慶祥商號,舊址位於今中央大街。清光緒二十四年​該街始建。民國十七年改稱中央大街至今。該街是哈市的繁華商業街之一。自新陽廣場,直至防洪紀念塔廣場;用方石磚鋪成,寬二十一米、全長一千四百餘米。

【石頭道街】石頭道街的位置在道里區東部,從鐵路橋到尚志大街,長近九百米,寬二十七米,路面為瀝青混凝土。因為初期的路面是由方石砌築,所以被稱作石頭道街。六十年代末,該路曾更名英俊路。七十年代中期恢復現名,並被沿用至今。

【日滿俱樂部】哈爾濱日滿文化協會,舊址位置在南崗區紀念館的西側。由俄羅斯著名建築設計師尤里·日丹諾夫設計;始建於1933年,為磚木結構、古典主義仿巴洛克式建築。

【道外街景】道外區曾名為濱江、傅家。道外區東與賓縣相通;南與南崗區、香坊區、阿城區相接;西以濱洲鐵路與道里區分界;北與呼蘭區、松北區毗鄰。

【鐵路局】清光緒二十二年《中俄密約》簽訂,沙俄獲得了修築經營中東鐵路的權利;沙俄中東鐵路工程局由海參崴遷到哈爾濱,標誌著中東鐵路開始建築。中東鐵路在清光緒二十七年十一月全線通車。【哈爾濱老照片,1932年。攝影:Pendle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