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事件中,女碩士和女高管18分鐘對話將對事件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秋哥210600953


對話中女高管囉嗦半天是把自己捧了捧,女車主直接懟回去,開會不是失聯,是還是不是?

個人覺得,聰明的女車主至少實現了這麼幾個效果:

1、對4S店高管的官方措辭進行了有利的駁斥和回擊,將對方那種有點高高在上的心理優勢壓制下去,贏得談判的主動;

2、直指4S店對質量三包斷章取義,控訴對4S店有利的就提三包,對消費者有利的卻隻字不提。只講權利,不承擔義務,就是耍流氓;

3、提出涉嫌金融服務欺詐,並且自己有充分的證據;還有即使4S店收取金融服務費不涉及詐騙,但服務費沒有開發票,有偷稅漏稅的嫌疑。

這3點中,第3點最具殺傷力,如果女車主能夠聯繫到其他購買奔馳車的車主,對沒有開發票得行為進行聯名、實名舉報,請求稅務部門介入對可能偷稅漏稅的調查,這對4S店相當得不利。如果所有按揭買車的服務費都未上稅的話,這將是一筆數量不菲的金額,罰款可達2.5倍,甚至更高!

另外,奔馳4S店的這位女高管,這次談判公關表現不盡如意,其智商與套路,與女車主相比堪憂。女高管上來先打感情牌,拉進身份,然後一套官方說辭,搬出奔馳公司混淆視聽,順帶撇開關係,最後以退為進把換改退,一輪套路一氣呵成。套路倒是學到了,而且還挺規範,然而全程不帶一絲感情,流水賬一樣,明顯歷練還不夠啊!

估計她低估了對方的水平,高學歷,高收入,任你吹的天花亂墜,我目的明確,思路條理清晰,逐條反駁,有理有據。再看這個經理最後的回應,基本沒詞了。女高管功課明顯沒做好,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對方!



星空浩瀚888


昨天女車主對西安利之星女高管的實力回懟,思路清晰、邏輯縝密、環環相扣、各個擊破,可謂教科書一般的操作,現場所有人員,除了用幾聲乾咳來化解尷尬外,只能任由女車主實力發揮,他們在心裡也許會想,和車主之間大風大浪的糾紛多了去了,哪一次不是春風化雨一般的搞定啊,怎麼這次就碰到了硬茬上呢?

在女車主面前,女高管的辨解蒼白無力,除了顯示自己的傲慢之外,沒有任何的誠意可言,事情都發酵到如此地步了,她居然還在那說著冷冰冰的套話,而且最讓女車主難以接受,並引起她內心極度反感的是。女高管在對話時用了“同情”二字,由此可見,她們並沒有認識到問題的錯誤,仍然把女車主的行為定性為“鬧事”。在她們看來,是因為女車主鬧大了,所以自己才“不得不”俯下身來“照顧一下”女車主的情緒。她們認為這是安撫,而不是道歉。

在18分鐘的音頻當中,女車主扔出了一個最關鍵性的問題,那就是“金融服務費”,這個問題一拋出來之後,瞬間打到了利之星的七寸,讓她們啞口無言,因為女車主對於這個問題的突然發問,已經超出了利之星的應對預案,所以她們不會也不敢接茬啦。

66萬一輛車算什麼,對於利之星來講不值一提,別說是一輛,10輛也可以賠。但是這個“金融服務費”的問題,那可不是賠錢那麼簡單了。


元芳有看法


18分鐘對話,更顯出女碩士聰明能幹人品正,有利於維權。

呵呵,女高管。一聽講話,都不難猜測,奔馳女高管是一位溫柔可人年輕漂亮的小女子,應該不會超過30歲。所謂蝦有蝦路,蟹有蟹路,能做到那個位置,去德國參加董事會,那也是人家的本事。

奔馳女高管滿口雞湯、滿口高大上,真是太搞笑。拿著一張無辜、漂亮的臉蛋,陪公司裡的男高層開個會,彙報彙報下面的情況,倒是挺賞心悅目的。萬一業績不佳,董事會成員要想大發雷霆,這姑娘一張無辜的臉,溫吞水的態度,還是挺能讓人熄火的。我估計,若無其它更深層次的原因,這應該是奔馳店上面的老闆,把她放在那個位置的主要原因吧。聽她說話,我是怎麼也聽不出來,這樣的女人適合做公司高管!

可遇到接地氣的,長得一樣清秀可人的,明明可以靠顏值,可以靠才華吃飯,卻靠一碗碗賣餐飲,勤勞致富的女碩士,兩廂一比較,高下立見。說白了,不要說,有維權這事在談著,就算沒這事,這樣的女碩士,也是瞧不上這種女高管的。

就這樣!


鶴髮童心沈奶奶


對於女碩士,準準的打在奔馳軟脅上。首先車有無問題,不是單方說了算的,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不和你糾纏,以免水攪渾。只是在三包上以奔馳的矛攻奔馳的盾,“你們不能用三包中對你們有利條款對付消費者,對不利條款就推諉,不能讓國家來背鍋”,一張感情牌,說出萬千網民心聲,點贊一片。其次,對一萬五窮追猛打。有收據有轉帳記錄,奔馳想賴也賴不掉。巧妙的是,當著“相關部門”的面,人家沒說你欺詐、偷稅,只說你們什麼都沒做就收我一萬五不合理。把這球當著億萬網民傳給了“相關部門”,現在億萬網民都在圍觀“相關部門”了,不僅把奔馳,也把“相關部門”弄得很難受。說不是欺詐吧,億萬網民可不好忽悠,弄不好自已還得搭進去。說是欺詐吧,萬千車民手上有收據啊,弄不好整個行業都會震動。更有趣的是,奔馳肯定是要做公關的,真頂不住了,女碩士收錢撤退,反正人家只說是不合理,又沒說違法,明面上不合理的錢退回來就行了,妙啊。

再來說說女高管,開始的感情牌打得臭啊,別說女碩士不想聽,億萬網民哪個想聽了?一堆廢話,估計“相關部門”也不以為然。第二扯什麼三包啊?車都還沒定性,你說三包就三包啊?被女碩士一陣狂懟,啞口無言。接著被女碩士用一萬五一陣窮追猛打,盡是無言以對!

18分鐘的對話,讓整個事件發生了方向性的變化,由車的質量變成了一萬五的欺詐、偷稅,由民事可能變刑事,這個變化估計不僅奔馳,整個汽車銷售行業都不願看到。

其實,女高管也並非沒有機會一定程度扭轉局面。首先,充分認識到奔馳目前就是被審判者,放下店大欺客的心態,就奔馳服務態度上在本次事件中存在的問題真誠道歉,爭取網民諒解,儘可能扭轉形象。一味的強調自已去德國啊、董事會啊什麼的,適得其反。其次,對一萬五正面回應,趁著女碩士只說不合理時,明確表態承認錯誤,趕緊的退錢(僅指一萬五)、道歉、追責。反正“相關部門”調查後,奔馳也得退錢、道歉,還得加罰款,但從相關部門和從奔馳說出來不一樣,這為以後公關留下了空間,力爭搞成不合理而不是違法。第三、堅持車的結論沒出來不退車、不退錢得關觀點。這有好處的,1、現在問題關鍵已不在車有無問題。2、為公關爭取時間。3、顯得奔馳處理問題有禮有節的,大公司風範。


秋哥210600953


我覺得客觀地講,女高管的初衷的確是要來解決問題的,而且其開出的解決方案退款還是有誠意的。可問題出在了其態度上。雖然又是道歉又是生日快樂的,但其骨子裡透露出的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和施捨感。比如說,這麼晚才出現是因為在德國,在開高大上的重要會議。言下之意是我這麼高級的只幹大事的人物屈尊和你談判,向你道歉,你應該感激涕零,或至少心裡有數,差不多就行了。再比如,說本來按國家規定,只能換髮動機。我看到你一個女孩子坐在車蓋上哭,比你還難受,所以決定給你換車或者退款。言下之意是,你之前的要求本來就是不合理的,就是一要飯的!我可憐你才退款的。而這恰恰是激怒女碩士的根本原因!我想如果我是公司高層,不會派這樣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傻缺代表去火上澆油的。


njwzwzwz


這次對話把這個時間的熱度推到了高潮。

首先女高管原本是來解釋和處理車的問題,準備的內容都是處理女碩士車的問題了。而女碩士的訴求變了,讓女高管一下素手無冊,所以直接招架不住,無言以對了。

女高管原本以為把女碩士的車的問題解決就可以了,但是女碩士的訴求已經不在車上了,就為了爭口氣。她從以下方面提出了訴求,並爆出內幕和行業潛規則,並且牽扯到了欺詐的問題。

1、她主張訴求讓4s店給出合理的解釋金融服務費的問題,這可不是小事,這牽扯到的事情很多,如果沒有法律做支撐,4s店乃至整個奔馳集團都要面臨很大的損失。這部分錢是誰收取的?到哪裡去了?有什麼法律依據?是不是存在欺詐和偷稅漏稅?就這一點就足以是致命的。

2、主張訴求國家三包政策的解釋,車還沒開出4s店就出問題,屬於售後三包問題嗎?

3、答應說三天給解決方案,等了五個三天,也沒答覆。並且政策規定,如果超過五天,應該給客戶配備一輛備用車的。

無論哪一點都沒有做好。而這次錄音的重點就是第一條,金融服務費,被大家關注了。因為很多買車的人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所以產生了共鳴,由漏油車這一個點,直接成面了。整個事件已經不單單是一個奔馳車的問題。對奔馳公司的影響是巨大的。


網農斌哥


66萬奔馳事件這兩天發酵太快,不過大家不要只關注這個事件本身,這只是冰山一角,它暴露了整個社會的病態,最大的問題就是,1.在慾望和利益面前很多人充滿了欺詐和騙;2.當事情暴露了之後,就各種無賴,無限的拖下去;3.最後發現有的人太清醒,可能會用很多的錢來堵你的嘴,讓你在利益面前徹底失去自我的鑑定;4.很多人都是以旁觀者的心態一笑了之,甚至有人罵當事女傻子,而對商家那種精明充滿了崇拜感的;5.在這條利益鏈上的寄生者們幾乎集體選擇了沉默。所以這毫無人性充滿了欺詐,充滿了利益充滿了無視和冷漠的社會你讓一個研究生靠素質和善良怎麼生存。她這次不止傷了心,而且整個人生觀價值觀,對這個社會的態度都會發生質的驟變!


狼煙161182787


兩者18分鐘的對話 ,可謂精彩紛呈。談到對整個事件的影響,應該有如下幾點。

其一,明確了事件的責任方,此事鬧到現在這個樣子,4s店全責。

其二,讓人看清了4s店的態度,至始至終都在推諉搪塞,沒有解決問題的誠意。這點從女高管的話語中可見一斑。一會我在德國,一會在北京,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是從骨子裡流出來的。哪怕你在外太空,出了事你說事,別扯沒用的。

其三,深挖出來了金融服務費,讓這見不得人的潛規則暴光。這事也直接導致事情再次升級,可能會上升到法律層面來解決。


老五有話說95983


昨天晚上11點多鐘,默默聽了兩位美女的錄音好幾遍,完全聽覺享受!!!



全程對話中,女研究生有理有據,有禮有節,有拉攏有反駁,深得談判要義,對於我這種笨嘴笨舌的人來說,最佩服這樣的小姐姐了

而奔馳的高管,開頭就打官腔,說自己天天歐洲開會很累的等等,一堆廢話;搞笑呢,你出差跟人家問題解決不了有毛錢關係



我挺納悶的,事情都鬧到這個地步了,有關監管部門也介入此事,奔馳高管第一時間不是放低態度積極配合處理問題,反而一再的打官腔和試圖激怒客戶,很是無語!

最後來看,雙方對話擺在這,高下立判,如果我是老闆,選誰做高管顯而易見,然而,階層固化,德不配位的事情在身邊發生的太多



最後的最後,將掌聲送給我們的女研究生,她最後拿出的大殺器“利之星涉嫌偷稅漏稅和瞞著奔馳官方亂收費”, 形成了:消費者+市場監管局+稅務局+奔馳官方VS利之星多對一的神來之局


早起的混子


"18分鐘對話"是奔馳的夢魘,是汽車消費者的盛宴,無疑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它改變的不僅僅是奔馳及汽車銷售,更是打開消費者維權的又一扇大門。

這些年,大眾都清楚店大欺客的客觀存在,一直都是忍氣吞聲。所謂維護消費者權益,實質上都變成了維護銷售者權益,因為很多時候消費者都處於"求訴無門、告狀無用"的尷尬境地。

這些年,大眾都看到"有理還要聲高",獨自"向隅而泣"是沒有用的。事情只有鬧大才能有人出面,才會得到解決。一如傳銷與直銷,死了人上了網做成了自媒體,束昱輝才被收監,權健才會關門。

這些年,社會真的是在不斷進步,民眾的力量在自媒體上聚集和釋放,解決了不少久解不決的難題難事。自媒體的力量不僅僅在於人多力量大,更在於以公開求公正,彰顯了正義之聲,這才是力量的源泉。

不知還有多少"暗箱裡、桌面下、琵琶後"的事情與勾當會讓自媒體"曝光死",但這個趨利是銳不可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