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參頭版:貨幣政策將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

(刊於新華社《經濟參考報》頭版,熊園,2019.4.15)

人民銀行最新數據顯示,今年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和新增社會融資規模均大幅走高,顯著高於市場預期,信貸結構也有所改善。綜合來看,年初以來金融數據向好,表明我國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的效果開始逐步顯現,貨幣傳導機制也有望進一步得到疏通。

信貸方面,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69萬億元,高於市場一致預期,且大幅高於去年同期(1.12萬億元);1-3月新增信貸累計增加5.8萬億元,同比大幅多增9465億元,且較近五年均值多增1.2萬億元。分結構看,無論是3月當月還是1-3月累計,新增企業貸款都好於去年同期,也好於近5年平均水平,同時,3月票據融資規模也顯著收窄。數據表明信貸結構有所優化,對實體經濟融資支持開始增強。

社會融資方面,在2018年7月和9月央行兩次調整社融口徑之後,新老口徑下社融存量增速在2018年連續12個月下行。時至2019年,社融規模已開始逐步企穩。數據顯示,新口徑下1-3月社融存量增速分別為10.4%、10.1%、10.7%,連續三個月高於2018年四季度水平。分結構看,則可謂喜憂並存但喜大於憂,其中“喜”在3月投入實體經濟的貸款有所增加,企業債券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增幅較高;憂在表外融資仍未顯著企穩,表內貸款仍擔當絕對主力。

此外,3月M2和M1同比增速均明顯反彈,尤其是“M1-M2剪刀差”雖然已經連續14個月為負,但缺口連續2個月收窄,意味著企業投資活力也有所改善。往後看,預計M1-M2剪刀差缺口有可能繼續縮窄,“寬貨幣”向“寬信用”的傳導將進一步疏通。

金融數據歷來是經濟數據的前瞻指標,這也就預示我國經濟也將企穩。統計發現,社融存量增速領先實際GDP約半年,領先名義GDP約1-3個季度;M1-M2剪刀差領先名義GDP增速3-8個月。由此看,社融已經連續三個月走穩,我國經濟在二、三季度企穩的概率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近期包括社融、製造業PMI以及發電耗煤等中微觀數據,均指向經濟有向好企穩跡象,於是擔心政策有可能收緊的預期開始升溫。不過,綜合考慮多重因素,站在當前時點來看,對經濟面的確可以樂觀一些,但經濟基本面尚不足以讓政策寬鬆的總基調“踩剎車”。

一方面,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比如,3月中國製造業PMI指數50.5%,雖然時隔三個月再次站上榮枯線,各分項指數環比也均有不同程度回升,但PMI新訂單指數等需求端指標仍弱;3月出口大反彈,但更多是春節因素和低基數效應,進口增速依舊延續下滑,表明內需較為疲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更復雜更嚴峻,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更多更大,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準備”。換言之,政策總基調仍然會是強化底線思維和逆週期調控思維。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國政策一貫以來都是強調相機抉擇,會適時微調預調。因此,鑑於經濟有企穩跡象,意味著短期內不會出臺更大力度的寬鬆舉措,但年初以來已經制定的各項寬鬆政策很大可能還是會執行。比如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已明確提出“加大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力度,釋放的資金全部用於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再疊加二季度銀行體系流動性缺口還是較大,後續降準依然會是貨幣當局的政策可選項。

相關文章:

[1]國盛宏觀熊園團隊,社融大超預期,經濟和政策的節奏將怎麼走?2019.04.14

[2]熊園,全球貨幣政策趨松須避免重蹈覆轍,新華社《經濟參考報》頭版,2019.04.01

[3]熊園,政策穩字當頭,凸顯底線思維,新華社《經濟參考報》頭版,2019.03.06

[4]國盛宏觀熊園團隊,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10信號,2019.03.05

[5]國盛宏觀熊園團隊,金融的大轉變——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會議點評,2019.02.24

[6]國盛宏觀熊園團隊,尋找超預期——2019年宏觀經濟展望,2019.01.09

[7]熊園,2019年宏觀政策凸顯逆週期思維,新華社《經濟參考報》頭版,2018.12.24

[8]國盛宏觀熊園團隊,2019年政策的變與不變——逐句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18.12.22

特別聲明:《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於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過微信形式製作的本資料僅面向國盛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請勿對本資料進行任何形式的轉發。若您非國盛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取消關注,請勿訂閱、接受或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訂閱號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煩請諒解!感謝您給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聲明:本訂閱號是國盛證券宏觀團隊設立的。本訂閱號不是國盛宏觀團隊研究報告的發佈平臺。本訂閱號所載的信息僅面向專業投資機構,僅供在新媒體背景下研究觀點的及時交流。本訂閱號所載的信息均摘編自國盛證券研究所已經發布的研究報告或者系對已發佈報告的後續解讀,若因對報告的摘編而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為準。本資料僅代表報告發布當日的判斷,相關的分析意見及推測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讀者參考時還須及時跟蹤後續最新的研究進展。

本資料不構成對具體證券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或投資建議,不能夠等同於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性意見,普通的個人投資者若使用本資料,有可能會因缺乏解讀服務而對報告中的關鍵假設、評級、目標價等內容產生理解上的歧義,進而造成投資損失。因此個人投資者還須尋求專業投資顧問的指導。本資料僅供參考之用,接收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作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

经参头版:货币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