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要成為管理者,不管你有沒有這個素質


人人都要成為管理者,不管你有沒有這個素質

4月15日,也就是下週一,我的第一期《管理能力21天訓練營》,就要正式開講了。

為了讓報名的同學,更好地開展這次學習,我還是先簡單介紹一下自己。

當然,不管你是否參加,都可以再瞭解一下我。

這是我與你分享的第 71 篇文章。

歡迎大家關注公眾號“何川”,與我進行更多交流。

我是吉林省吉林市人,畢業於吉林大學,專業是西方政治學與行政學,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專業,在吉林大學可以直接讀到博士後。

以後如果有機會,我會介紹一二。

從2008年參加工作到現在,已經整整11年。

人人都要成為管理者,不管你有沒有這個素質

多元的工作經歷

我的工作經歷,還算多元。

大學期間,我在英語教育培訓機構實習過。畢業之後,在吉林省政府的一個下設部門服務過。還曾在吉林日報社旗下的城市晚報,工作過3個月。

後來,我決定離開長春,去深圳發展。當時有兩個職業選擇,一個是華潤集團,一個是南方報業。最終,我選擇進入華潤髮展。因為,相對於做媒體而言,我一直認為做企業能夠創造更務實的價值。

而且,我也希望通過學習經營管理能力,最大程度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華潤對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不僅顛覆了我對央企的認知,也讓我真正有機會感受到,一家優秀的企業,其管理的規範,其員工的優秀。當然,還有它所創造的數之不盡的社會價值。

在華潤工作兩年後,因為一篇公開發表的商業評論,我有幸收到劉東華先生的邀請,加入另外一家優秀的平臺——正和島。

正和島創辦於2011年,創始人劉東華先生,是前中國企業家雜誌社社長,中國企業傢俱樂部創始人,一輩子都在服務中國企業家。

在正和島,我有機會了解到更多優秀的民營企業。也曾和多位頂尖的民營企業家,進行過面對面的訪談、交流和學習。

比如:

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先生;

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先生;

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先生;

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先生;

奇虎360創始人周鴻禕先生;

中坤地產董事長黃怒波先生等。

我手機裡,還保存著一張當初採訪王石先生的合影。那是2012年,王石先生正在哈佛大學學習,那時候的我,真瘦啊,哈哈!

人人都要成為管理者,不管你有沒有這個素質

▲ 2012年8月,訪談王石先生

近距離接觸這些頂尖企業家,可以體會他們最真實或者最樸素的一面。

比如,王石是一位倔老頭兒,非常真實,不開心是會表現出來的。柳傳志是一位非常給人安全感和親近感的長者,無論是你誰,只要和他說話,他都會馬上傾斜身體,認真聽你講起來,非常在乎身邊人的感受。

總之,每一次近距離接觸這些大佬企業家,不僅能學到他們的人格魅力,更能激發我創業的激情——擁有一家優秀的企業,創造獨一無二的價值。

人人都要成為管理者,不管你有沒有這個素質

比做事更難的是帶人

2014年7月,我離開正和島。又過3個月,註冊了公司,開始運營插坐學院這個項目,一干就是4年多,很幸運,不僅公司還活著,還收到了知名機構的投資。

但是,真正創業後才發現,做公司哪有那麼容易。你以為你高屋建瓴、你深度思考,想通了一個商業模式,其實屁用沒有。真打起仗來,最重要的還是團隊。所以,人家柳傳志老爺子說:

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

短短九個字兒,跟團隊直接相關的事兒,佔到三分之二。

而且,光“帶隊伍“這三個字兒,就會產生無窮無盡的問題。

比如,你剛和一個員工談好升職,也漲薪了,結果他幹了不到一個月,他說他說太累了,想休息一段。這是為什麼呢?

比如,你剛招聘一位員工,崗位很關鍵,但入職2天,就離職了。原因是前前老闆邀請他參加一個更好的項目,他沒法拒絕。這是為什麼呢?

比如,你想和一位同事聊聊接下來的工作安排,結果話還沒說幾句,這位同事就哭了,毫無徵兆。這是為什麼呢?

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你知道這些問題,不斷髮生之後,我有一種什麼感覺嗎?

現在和你分享一下,創業2年後,也就是2016年開始,我經常被絕望、沮喪、無力和所困擾。每天如此,那種感覺,真是太難受了。

我覺得自己挺聰明的,能力挺強的,為什麼總是有沒完沒了的問題?為什麼人這麼難管?就不能好好工作嗎?

直到2016年12月,我在北京大學採訪管理學家陳春花老師,才開始想通了一些事兒。當時,我問陳春花老師的第一個問題是: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管理能力?

人人都要成為管理者,不管你有沒有這個素質

▲ 2016年12月,訪談陳春花老師

陳老師的回答,對我觸動很大。

她說,其實這個話題有一點不好回答,因為人人都要成為管理者,不管他有沒有這個素質。

首先,他必須得管自己;其次,他還得管他必須承擔的責任。

只要他在社會上有一個角色,他就得承擔責任,一旦承擔責任,就涉及到管理了。所謂管理,就是要取得結果,你承擔這個責任,你就要取得結果。

我說不好回答的原因是,你就得成為一個管理者,這個是逃不掉的。

人人都要成為管理者,不管你有沒有這個素質

終於開始尊重管理常識

這次訪談之後,我開始重新對待管理工作,認真學習管理常識。恍然大悟,真的是恍然大悟。原來管理是有系統的方法和常識的。

再也不能依靠個人經驗去管理團隊了,不僅會影響管理者自己的效率,更會影響員工。從那之後,我個人的狀態也越來越好,面對人也更有信心了。

所以,我一直講,在企業管理方面,陳春花老師是我的啟蒙老師。

雖然我還從來沒有正式成為過她的學生,但她的專著《管理的常識》、《經營的本質》,對我幫助極大。沒有遇到陳春花老師之前,我也讀過德魯克的管理學作品,比如《管理的實踐》、《公司的概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

說句實話,德魯克先生的書,是真好。每一本都很好,精煉到不能再精煉,嚴謹性更不用說。只是當時,我個人經歷尚淺,理解能力有限。德魯克的書,總是讀著讀著就放一邊了。所以,我還是要先感謝陳春花老師。

進入2019年,我在3個月內,連續開展了8期線下課程,專門講授《團隊管理基本功》,同時,還先後進入3家企業做了內訓。

講課越多越發現,大部分企業的管理基礎,非常薄弱。而且,大部分管理者,也不具備合格的管理能力。別說系統學習管理知識,就連管理類書籍,也沒有認真看過多少,基本都是憑藉著個人經驗在做事。

於是,我決定在開展5999元線下課的同時,增開199元的線上訓練營——更方便,更便宜,可以讓更多同學低成本地接觸管理常識。

過去3周,我的第一期《管理能力21天訓練營》,已超過2100人報名。更有多家公司集體報名,比如,知名早教品牌金寶貝團隊,先後一共有50多家經銷商,超過1000位管理者集體報名學習,於我而言,欣慰至極。

以上,洋洋灑灑,就是我開展這次訓練營的主要原因。希望你聽完之後,至少可以記住一句話:

人人都要成為管理者,不管你有沒有這個素質。

如果你想在近期,系統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也歡迎你來參加這個訓練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