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例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手術成功實施 三年內可吸收不留“痕跡”

河南首例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手术成功实施 三年内可吸收不留“痕迹”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平 通訊員 張楚洋

眾所周知,心臟支架是心臟介入手術中最常用的醫療器械,具有疏通動脈血管的作用。由於這個“外來物”一旦進入人體後就要終身攜帶,這也讓一些患者特別是年輕的心臟病人產生擔憂。而今後,一種新型的心臟支架植入後可被人體吸收,打消患者以往的擔憂與顧慮。記者4月14日從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獲悉,該院副院長、心內科主任高傳玉的團隊成功完成了我省首例“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手術,目前已有兩名患者從這項新技術中獲益,術後身體狀況良好。

河南首例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手术成功实施 三年内可吸收不留“痕迹”

接受該項新植入手術的患者於先生今年30歲,來自漯河。有心臟病史的他近期常常早晨起床後出現胸口疼,每次疼痛持續一二十秒,服藥緩解後症狀又會反覆四五次。一週前,於先生來到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就診。經檢查,他的冠狀動脈多處病變,血管近段狹窄率達80%—90%,接診醫生高傳玉表示,需要植入支架疏通狹窄的血管。當得知醫院最新引進了生物可吸收支架這種“新材料”,於先生欣然答應並順利接受了介入手術。術後檢查顯示,患者冠狀動脈血管恢復正常,無不良反應。

河南首例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手术成功实施 三年内可吸收不留“痕迹”

據記者瞭解,對於心臟介入手術用到的心臟支架,目前臨床上99.9%的患者使用的是第三代金屬藥物支架。它的主要材料是鈷鉻合金、不鏽鋼。這些材料的支撐性能、柔順性比較好,可以把血管的狹窄支撐起來,同時也能釋放抗增殖藥物,防止支架內部堵塞。“但金屬藥物支架在極個別患者身上出現過一些遠期臨床隱患。2019年初,由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的國產第一款生物可吸收支架,彌補了金屬藥物支架的不足。”高傳玉介紹,這種新型支架在植入人體後,經過血運重建、支架降解吸收和血管修復三個階段,三年之內整個支架就可以完全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體內不再有異物,血管的結構和功能也得到恢復,實現血管再造的目標。但專家表示,這款新型支架通常適合60歲以內的心臟病患者,而且以簡單病變最為適用;若血管彈性差、有鈣化病變等則不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