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攝影:高塘竹編 雷韞良 攝影


陝西渭南華州區高塘塬有數百畝竹林多處,竹編技藝世代相傳。該塬南依秦嶺,適宜竹子生長,因而千百年來,竹編作為一項傳統手工技藝便在這一帶廣為流傳,據記載,秦漢以來,華州從事竹編的藝人很多,晚清至上世紀初,華縣有“十里紅杏,綠竹千頃”的優勢,竹編遂成為農戶的家庭副業。

華縣竹編主要分佈在沿山地帶,竹器編織的主要原料是青竹和部分木質材料,其工藝最主要的是破篾和編織。竹編制品不但構思獨特,工藝精湛,而且造型精美,種類繁多。 1月8日,省政府公佈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華縣竹編技藝也在其中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一直以來,竹子因高潔不屈而被文人雅士所喜愛,其實,竹子不僅有著優雅的外表,而實用性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竹籠、竹篩、竹饃盤,這些竹器用品在生活中無處不在,2018年初冬,我和兩位攝友一同走進華州區高塘鎮南堡村,實地感受並記錄了傳統手工藝____民間竹編技藝的流程及魅力。


細密的竹葉灑下一地斑駁。華州區高塘鎮南堡村村民邢都看走進自家竹園,一番精心挑選,幾支生長了2年之久的竹子被砍伐揹回家中。

破篾是華州竹編制作的關鍵環節,老邢手握破竹刀,嫻熟地將竹子破成細篾條,然後在一塊蔑塊上像變戲法一樣地剝出無數根篾條,或細如髮,或薄如紙。

邢師傅把竹篾破得薄如紙、細如線,熟練地將竹篾盤繞交疊,篾隨手轉,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竹篾在他們手中彷彿有了生命,變得靈動而歡快,堪稱手工技藝一絕。他們在編織中,不論是纏幫沿還是編篩底,都特別講究花紋圖案,編織的物件,酷似一幅精美的藝術品,既有實用性,又有藝術性,令人歎為觀止,拍手稱絕。


午飯剛過,邢都看和鄰居們就在自家院裡的空地上忙碌開來。只見他手執篾片,靈活自如地編織著,一條條帶著竹子清香的篾條在手中來回穿梭。

老邢看到我們或蹲或躺,嬉笑說你們還很專業,於是,就將編織好的竹製品全擺放了出來,自己也拿起半成品編織起來.眼前的馬蹄籃、染色竹篩、饃籃、竹籠\螞蚱籠等各色竹品看得人眼花紛亂,僅竹籠就有10多種,大、小竹籠、圓籠、馬蹄籠、背籠、小孩用的旦旦籠等。無不讓人感嘆民間藝人的獨到匠心。

一根根竹篾,被編織成相互交叉的菱形圖案,相互交錯、花紋美觀。

因為做工精細、種類繁多、結實耐用,一直以來,華州竹編在陝西及西北一帶享有一定聲譽,深受人們喜愛。

從破篾到編織,一根平凡無奇的竹子,在獨具匠心的打造中,凝聚了藝人們不盡的智慧與溫情,先祖的技藝,隨著時光流傳到邢都看這一代人手裡,竹編已經不僅僅只是一門討飯碗的手藝,更多的是一份寄託一份喜愛一份傳承。

一根平淡無奇的竹子,卻編織出了生活的瑣碎與美好,編織出了創業致富的大世界。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華州竹編,凝聚了一代代藝人們的智慧,但也只有不斷創新,在堅守傳統中迎合市場,就必定會走出困境,迎來新的生機和繁榮。

和諸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華州竹編也面臨著不少的困惑,人們對於實用性竹器的需求越來越小、純手工的竹編收入相對偏低、年輕人學習熱情不高、不少技藝面臨失傳。

華州竹藝產品類型最初多以農具和生產生活用具為主,選料考究、工藝精湛,古樸典雅的風格使得華縣竹藝聞名一時,曾贈送毛主席、周總理各一套,並被選入北京人民大會堂陝西廳使用至今。

華州竹編為典型的傳統民間手工技藝,是民間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作為民間文化和觀念的載體,蘊含著深厚的非物質文化價值。一直以來,華州竹編以日常生產、生活用品的形式出現,並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雷韞良 新華社簽約攝影師 亞朵圖文簽約攝影師 中攝著作權協會會員 陝西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渭南市攝影家協會理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