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可以人工種植嗎?果園中可以套種嗎?

農獼小王


蒲公英可以人工種植嗎?果園中可以套種嗎?

蒲公英是多年生植物,它是一種雜草,田野、地埂、水渠邊、路旁到處可以生長,它對氣候環境和土壤沒有多大的要求,以前在莊稼地裡很多,農民除也除不盡,它不但生命力強,繁植也很快,可以人工種植!


如果種植面積少,可以在野外採集野生的蒲公英種子,如果種植面積大可以在網上訂購種子,種植也簡單,撒上農家肥和化肥,把地翻一遍,順便清理完地裡的雜草根,耙平整。


撒上蒲公英種子,撒種子時可以在種子裡和些細土,這樣才能撒均勻,最後,薄薄的撒上一層草木灰,如果沒草木灰,可以撒些細沙子也行,只要種出來,採摘時適當的留上些讓它可以開花結子的,第二年附近到處都是蒲公英。

不過有一點必須注意,果園裡是不能套種的,原因是果園裡一年四季打農藥,不但土壤裡殘留著各種農藥,在打藥過程中蒲公英的葉子上也難免都是農藥,這樣的蒲公英誰還敢吃,所以,建議種到離果園遠一點的地方最好,朋友們,我說的對嗎?


西北農村哥


我們都瞭解蒲公英的功效,他的作用是比較大的,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的功效。因此種植蒲公英能產生一定的經濟價值。很多地方都開始人工種植這種植物。下面我來談一談蒲公英的種植方法。

1 種植蒲公英首先要選優質種子,要用當年採摘的種子種植,這樣發芽率比較高。另外蒲公英喜歡充足的陽光,氣候溫和的環境,所以一般在春秋兩季種植為宜。

2 選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種植,每畝施有機肥2000-3500千克,均勻地撒在地面上,然後深翻20-25釐米。種植時土壤要保持溼潤,並且注意澆水也不能過多。

3 近年來有很多果農在果園裡套種鋪紅英,獲得了不少的收益。並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因為果樹種植後,一般2-3年才能形成樹冠,在這期間,合理的套種蒲公英可以達到減少土壤養分流失,抑制雜草生長,增加收益。





悅視頻ing


蒲公英當然可以種植,近年來,不少果農在果園中間套種藥材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在一些有種植空間的果園套種中藥材,可以減少土壤水分散失。乾枯的枝葉還可以培肥地力,而且又增加了一項藥材收入,可謂一舉兩得。


金子家的小妮子


 蒲公英的栽培方法 :  1、種子準備  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野生條件下二年生植株就能開花結籽,初夏為開花結籽期,每株開花數隨生長年限而增多,有的單株開花數達20個以上,優良品種單株開花數量可高達100多個,開花後經13-15天種子即成熟。花盤外殼由綠變為黃綠,種子由乳白色變成褐色時即可採收,切不要等到花盤開裂時再採收,否則種子易飛散失落損失較大。一般每個頭狀花序種子數都在100粒以上。大葉型蒲公英種子千粒重為2克左右,小葉型蒲公英種子千粒重為0.8-1.2克左右。  採種時可將蒲公英的花盤摘下,放在室內存放後熟一天,待花盤全部散開,再陰乾1-2天至種子半乾時,用手搓掉種子尖端的絨毛,然後曬乾種子備用。  在蒲公英野生資源豐富的地方,也可直接控取野生蒲公英的根用於栽培。通常在10月份,挖根後集中栽培於大棚中,株行距8釐米×3釐米,栽後澆足水,至次年2月即可萌發新葉,這時再施一次有機肥,生長到一定程度即可採葉上市。  2、整地施肥  選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種植。要畝施有機肥2000-3500千克,混合過磷酸鈣15千克,均勻地撒到地面上。深翻地20-25釐米,整平耙細,做平畦寬1.2米、長10米、起20釐米高小壟。蒲公英播種前,應先翻地作畦,在畦內開淺溝,溝距12釐米,溝寬10釐米。然後將種子播在溝內,播種後覆土,土厚0.3-0.5釐米。播種時要求土壤溼潤,如土壤乾旱,在播種前兩天澆透水。春播最好進行地膜覆蓋,夏播雨水充足,可不覆蓋。  3、播種  蒲公英繁殖採用種子繁殖。種子無休眠期,成熟採收後的種子,從春到秋可隨時播種。根據市場需求,冬季也可在溫室內播種。露地直播採用條播,在畦面上按行距25-30釐米開淺橫溝,播幅約10釐米,種子播下後覆土l釐米,然後稍加鎮壓。播種量每畝0.5-0.75千克。平畦撒播,畝用種1.5-2.0千克。品質優良的蒲公英良種每畝的播種量僅為25-50克。播種後蓋草保溫,出苗時揭去蓋草,約6天可以出苗。為提早出苗可採用溫水燙種催芽處理,即將種子置於50-55℃溫水中,攪動至水涼後,再浸泡8小時,撈出種子包於溼布內,放在25℃左右的地方,上面用溼布蓋好,每天早晚用溫水澆1次,約3-4天種子萌動即可播種。成熟的蒲公英種子沒有休眠期,當氣溫在15℃以上時即可將種子播在溼潤土壤中。經過90個小時左右即可發芽。種子在土壤溫度15℃左右時發芽較快,在25-30℃以上時,發芽慢,所以從初春到盛夏都可進行播種。根據試驗結果得知:5月未採收種子後立即播種,從播種至出苗需10-12天;延至夏季7-8月份播種,則從播種到出苗需15天。播種量一般每平方米為3-4克左右,可保苗700-1000株。  4、田間管理  ①、播種當年的田間管理:出苗前,保持土壤溼潤。如果出苗前土壤乾旱,可在播種畦的畦面先稀疏散蓋一些麥秸或茅草;然後輕澆水,待苗出齊後用杈子扒去蓋草;出苗後應適當控制水分,使幼苗茁壯生長,防止徒長和倒伏;在葉片迅速生長期,要保持田間溼潤,以促進葉片旺盛生長;冬前澆1次透水,然後覆蓋馬糞或麥秸等,利於越冬。  ②、中耕除草:當蒲公英出苗10天左右可進行第1次中耕除草,以後每10天左右中耕除草1次,直到封壟為止;做到田間無雜草。封壟後可人工拔草。③、間苗、定苗:結合中耕除草進行間苗定苗。出苗10天左右進行間苗,株距3-5釐米,經20-30天即可進行定苗,株距8-10釐米,撒播者株距5釐米即可。  ④、肥水管理:蒲公英抗病抗蟲能力很強,一般不需進行病蟲害防治,田間管理的重點主要是肥和水。蒲公英雖然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格,但是它還是喜歡肥沃、溼潤、疏鬆、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所以在種植蒲公英時,每667平方米施2000-3500千克農家肥作底肥,每667平方米還須施17-20千克硝銨作種肥。播種後,如果土表沒有覆蓋,就應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溼潤,以保證全苗。出苗後,也要始終保持土壤有適當的水分。  生長期間追1-2次肥。並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溼潤,以保證全苗及出苗後生長所需。播種當年的幼嫩植株可以不採葉,等到第2年才開始採收,此時植株品質好,產量高。秋播者入冬後,在畦面上每畝撒施有機肥2500千克、過磷酸鈣20千克,既起到施肥作用,又可以保護根系安全越冬。翌春返青後可結合澆水施用化肥(畝施尿素10-15千克、過磷酸鈣8千克)。為提早上市,早春可採用小拱棚覆蓋。秋末冬初,應澆1次透水,然後在畦面覆蓋馬糞或麥秸等,以利根株越冬和翌年春季較早萌發新株。  ⑤、採收:蒲公英可在幼苗期分批採摘外層大葉供食,或用刀割取心葉以外的葉片食用。每隔15-20天割1次。也可一次性割取整株上市。一般每畝地每次收割可產700-800千克。  採收時可用鉤刀或小刀挑挖,沿地表1-1.5cm處平行下刀,保留地下根部,以長新芽。先挑大株收,留下中、小株繼續生長;也可像東北地區的一些地方掰收芹菜葉那樣採收,但葉片是分散的,不成葉束。單位面積產量:露地栽培,平均每平方米產0.8-1.0kg;大棚栽培,平均每平方米產1.2-1.7kg;溫室栽培,平均每平方米產1.5-2.4kg。  6、蒲公英的早熟栽培  早春表土5釐米深處地溫達1-2℃時,上年種植的蒲公英就開始萌發長出新芽。一般清明節(4月5日)前新芽露出地面,此時在土裡的"白芽"部分長度已有3-4釐米。所以野生的蒲公英一般在4月20日前後即可上市,這時市場上很少有新鮮葉菜類蔬菜,很受消費者歡迎。人工栽培的蒲公英,由於生育環境條件改善,又採取了地膜覆蓋等措施,因此上市期比野生的提早,這樣,對蔬菜市場供應更有實際意義。  進行唯面覆蓋:北方地區於3月20日土壤開始化凍時,可覆蓋地膜或平鋪廢舊塑料農膜,這樣,4月7日至10日即可收穫上市,比野生蒲公英提早上市10天左右。  東北地區進行早熟栽培時,通常在7月末8月初種上蒲公英,翌年2月末3月初扣上農膜,3月下旬就可以收穫上市。  7、多年生植株的田間管理   蒲公英植株生育年限越長,根系越發達,地上植株生長也越繁茂,收穫的產品產量高、品質好。因此,生產上應進行多年生栽培。多年生栽培的地塊,要注意多次拔除雜草,並在生長季節加強水肥管理,適時採收。為提早上市,早春可採用小拱棚覆蓋。秋末冬初,應澆一次透水,然後在畦面覆蓋馬糞或麥秸等,以利根株越冬和翌年春季較早萌發新株。


傲嬌老農民


公英可以果藥套種。






用戶97118190972


當然可以種啦,種在果園裡最好,不會對果樹有傷害的。另外,還可以吸附多餘的肥料,調節土壤肥料平衡。關鍵是看一個人親不勤快,否則,說得再多也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



風和日麗185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保健意識高了,蒲公英越來越受人們喜愛,功能很多,關於蒲公英種植可以套種,優點是種植蒲公英不妨礙果園。春季採收蒲公英也是果農一項收入。


puchengguoshuzhibaoy


這個可以,蒲公英是多年生植物,也比較濫生,只要你種了一兜,以後附近就會有好多,這樣可以佔用野草是生存空間,果園的野草都會少好多!


壯家海螺1


可以種植的 現在很多藥店的蒲公英都是人工種植的啊


枇杷小杰


蒲公英可以人工種植而且特別簡單,直接在野外找到移栽就行,不需要什麼專門去購買種子。蒲公英喜光不測地屋前屋後田坎到處長,只需施農家肥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