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故事告訴你為什麼星座理論純屬扯淡

五個故事告訴你為什麼星座理論純屬扯淡

處女座完美主義?獅子座具有領袖才能?雙子座性格多變?

全是扯淡。

作為一名相信科學的堅定無神論者,我自然也是很不待見這類牛鬼蛇神的。如今微博上各類星座運勢頗有鋪天蓋地之勢,這讓我倍感苦惱。雖說我是不會關注什麼“給XX星座的YY封信”這類弱智微博賬號,但保不齊我關注的某些好友們會不明覺厲地轉發一兩條。

這類微博有多愚蠢呢?一個簡單實驗足以說明問題,方法如下:隨便挑一條關於星座的帖子,隨便挑一句帖子裡的描述,刪掉星座名稱然後放到谷歌裡搜索,看看結果怎樣?

以“雙魚座情感學”[1]為例(雙魚座的朋友們請放鬆,我不是針對你們)。在本人碼這堆字的時候,那微博賬號的第一條微博裡有這麼一句話:“雙魚是個愛情的執著者,不管這個世界變成怎樣,他們對愛的專一永遠也不會變”,暫且不提“執著者”是個多麼傻缺的詞……如果去掉“雙魚”兩字,把後面的那一串在谷歌搜一搜,僅僅是前兩頁就充斥著各類其他星座:射手、雙子、巨蟹、天蠍、摩羯、金牛……耐著心思往後多翻幾頁,剩下的幾個星座也會相繼亮相(圖1)。

所以我的問題是:如果這句描述是被所有星座一起共享的,那還分12個星座做神馬?

受篇幅限制,一一列舉幾十次實驗未免太不現實,所以我選了五個最具代表性的實驗,當成故事給大夥講講。

故事一:肖恩·卡爾森的“占星學雙盲實驗”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美國物理學家肖恩·卡爾森(Shawn Carlson)的著名實驗,實驗結果和過程於1985年刊登在《自然》雜誌,題為《占星學雙盲實驗》[5]。有意思的是,為了保證實驗的公平性,全美佔星研究委員會[6]特意派出28名專業占星家,與卡爾森一同設計實驗問題和流程。

實驗分為兩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中,83名實驗對象提供了自己的出生信息(日期、時間、地點),然後占星家們依據此信息製成天宮圖。每個實驗對象會拿到三張天宮圖,一張是根據自己信息製成的,另外兩張用的是別人的信息。然後,實驗對象的任務是判斷哪一張天宮圖對他/她們的性格描述最為準確。

最後的結果是,83名實驗對象裡,只有28個人選擇正確。這完全就是瞎蒙的結果(三分之一幾率嘛)。但是,在實驗開始之前,占星家們曾胸有成竹地表示,實驗對象選對天宮圖的概率會超過5成。

第二個環節中,116名實驗對象接受了“加州性格指數測試”[7],這項測試與著名的“明尼蘇達多項人格問卷”[8]類似,只不過前者側重於日常性格測試,而非臨床診斷。與之前那次一樣,實驗對象也同樣提供了出生信息(日期、時間、地點)。這次該占星家們閃亮登場了。他們每人拿到的是一份出生信息數據,以及三份性格測試結果(其中一份性格測試結果對應那份出生信息數據),他們的任務是判斷這三份性格測試結果中,哪一份對應出生信息數據。

結果呢?116次實驗中,只有40次選擇是正確的(依然是三分之一的幾率)。說白了,這跟瞎蒙的結果是完全一樣的。而占星家們在實驗開始之前,依然胸有成竹地表示,實驗對象選對性格測試結果的概率會超過5成。

卡爾森最後總結道。

“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德高望重的占星家們採用的占星術理論是完全站不住腳的。我們設法保證了實驗的中立性,而且也給予了占星家們一切可能成功的機會。但占星術輸的一敗塗地。即便參與實驗的是美國國內最頂尖的業內行家,這些占星家因為在占星術領域的造詣,以及對性格測試的瞭解而受到同行們的推崇;即便占星家們所提出的一切合理建議都已在實驗中採納,即便占星家們認可實驗過程,並且給出了至少50%成功率的預測,事實證明,占星術與瞎蒙沒啥區別。”

故事二:1958年英國倫敦的2000名新生兒

2003年8月,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了澳大利亞珀斯科學家、前占星家傑弗裡·迪安(Geoffrey Dean)和加拿大薩科克其萬大學的心理學家伊凡·凱里(Ivan Kelly)一起搞的一項研究成果[9]。

1958年3月,他倆在英國倫敦招募了2000多名新生嬰兒參與此次研究(嗯沒錯,他/她們也是雙魚座——抱歉我真的不是故意針對雙魚座的),其中大部分嬰兒出生時間僅僅相差數分鐘。按占星術理論來說,他/她們之後的人生走向會有所重合吧?不是滴。

科學家們羅列了100多種不同特性,包括職業、焦慮程度、婚姻狀況、好鬥性、社交能力、智商以及藝術、體育、數學、閱讀方面的能力等等;之後,研究人員在橫跨半世紀的時間裡定期對實驗對象的發展情況進行檢測。然而遺憾的是,這些同一時刻出生的實驗對象們沒有展示出任何相似之處。

當然,占星術界的各位“學者”對此研究結果不屑一顧。這固然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承認占星術扯淡,他們靠什麼吃飯?(還TM挺押韻)

故事三:詹姆斯·藍迪的百萬賭注

1989年6月7日,美籍加拿大裔魔術師詹姆斯·藍迪(JamesRandi)在美國《現場探索通靈力量》[10]電視節目上開出十萬美元賭注(自己掏了1萬,電視臺貢獻9萬),邀請占星家們自證實力[11]。

當天來了5位各行各業的大師前來展示才華,除了占星家之外還有號稱能檢測隱藏水源的某人江湖神人(事實證明也是個騙子)等其他4人。但因為占星家才是咱們的最愛,其他四人的光輝事蹟就不多描述了。

這位上臺表演的占星家聲稱可以通過與人交談幾分鐘即可得知其所屬星座。節目組安排了12人,每人各佔一種星座,然後讓這位大仙來猜。藍迪與大仙的約定是必須猜對10個以上才算成功。我相信結果不難預料——這位大仙猜對的數字依舊是個大鴨蛋。

事後,藍迪把賭注提高到了一百萬美元。遺憾的是,至今無人認領(當然,你也可以怪罪檢測水源的那哥們不爭氣)。

故事四:巴納姆效應

1948年,美國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Bertram Forer)給自己班上的學生做了一次著名的心理測試。

學生答完測試題之後,福勒教授說每個學生會拿到以測試結果為依據的一份獨一無二的性格分析報告。然後他要求學生每人以0至5為這份分析報告的描述準確度評分,最後收上來的平均分是4.26。

然而,學生們有所不知的是,他們所有人拿到的性格分析報告都是完全一樣的。

分析報告的全文內容如下:

“你希望他人能喜歡並仰慕你。你傾向於對自己要求嚴格。你還有很多潛力尚未開發。雖然你的性格中有些缺陷,但你整體上可以想辦法克服。你在與異性相處時遇到過困難和難題。在外人看來你顯得自律穩重,但實際上內心卻缺少安全感。有時你對自己的決定有過嚴重疑慮。你更喜歡自由與轉變,在受到限制和桎梏時會感到不悅。你以獨立思考能力為傲,在沒有滿意證據之前不會輕易接受別人的觀點。你認為過於坦誠地向他人吐露心聲是不明智的。有時你很外向、和藹、容易相處,但有時你很內向、矜持、充滿警惕。你的部分願望不太實際。你人生中的主要目標是為了追求穩定。”

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這裡的大部分描述都是適用所有人的。所以這就回到了文章開頭的那幾句典型描述。處女座完美主義?只有處女座才會完美主義?別扯淡了,你要知道,完美主義是個很主觀的定義。我為了敲出這篇文章,不惜熬夜查閱大量英文資料,沒人給我壓力或動力但我就是想駁斥占星術和星座理論,不求名利純粹圖個內心痛快,您說我這算不算完美主義?但是他奶奶的,我是巨蟹座。

科學的解釋是:人們都有著一種接受模糊、籠統描述,並認為這種描述非常準確的心理傾向。這也是為什麼星座運勢裡的描述永遠都不夠精確,所以才會被大範圍接受(和轉發、傳播、擴散、傳染……)。這種心理效應被稱作“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也叫“福勒效應”(Forer Effect)。

故事五:馬塞爾·貝迪特醫生的天宮圖

1968年4月,法國研究人員米克·高奎蘭(Michel Gauquelin)在法國“Ici-Paris”雜誌刊登了一則免費天宮圖廣告。150名受訪者裡,94%認為天宮圖裡的分析符合他們性格描述也貼切的總結了他們人生中遇到的困難,受訪者的朋友家人裡有90%證實了描述的準確性。他們在回信中用到的詞語包括“準的一塌糊塗”、“絕逼說的就是我”等等[12]。

然而他們有所不知的是,所謂量身打造的天宮圖,其實是根據法國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馬塞爾·貝迪特醫生(Dr.Marcel Petiot)的信息製作的。二戰期間,這位醫生在自己家裡建了個隔音的房間。罪行暴露之後,警方在屋內發現了23具屍體的殘骸。但據稱他謀殺的人數遠遠多於這個數字,可能在60人左右[13]。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很簡單,依舊是巴納姆效應。這回可能還得再加上點“同輩壓力”(peer pressure):你周圍的朋友都說星座準,就算你再不信,你也好歹得附和兩句吧?說著說著你發現,嘿,好像還真挺準。於是星座理論就像傳染病一般蔓延開來。發病人群通常是理智思維訓練不夠到位的那類。但是沒關係,這病有得治!

歸根結底,占星術/星座理論完全就是一種利用人類心理弱點傳播的歪理邪說。有那時間,還不如多讀幾遍《毛澤東選集》。

五個故事告訴你為什麼星座理論純屬扯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