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救助“一個不少、一戶不落”如何落到實處?

2019民生访谈|社会救助“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如何落到实处?

從4月15號開始到5月1號,我們開啟為期17天,由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攜手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阿基米德FM聯合推出的全媒體大型直播特別節目——2019上海民生訪談。歷時17天,上海17位委辦局主要領導將陸續走進上海新聞廣播的直播室,一起關注民生、聚焦責任。

2019上海民生訪談第一天,做客節目的嘉賓是 上海市民政局局長朱勤皓。

5月起,《上海市社會救助條例》就要正式實施了。這部法規,能否確保把“一個不少、一戶不落”落到實處?

2019民生访谈|社会救助“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如何落到实处?

對此,朱勤皓表示,社會救助是基礎性的社會保障,是社會發展前進過程中的託底保障。只有社會救助工作做得完善、到位,才能讓困難群眾不為飢寒所迫、不為災害所急、不為大病所困、不為住房所難、不為失業所擾,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進入新時代,為更高質量地做好睏難群眾託底保障工作,必須固化我們已有的實踐經驗成果,將社會救助納入法制化軌道,使之成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守門人。

《上海市社會救助條例》的確為落實“一個不少、一戶不落”提供了法制保障。其中,有很多新的舉措和創新。首先,價值導向鮮明,進一步凸顯救助的公平性。比如,明確了“本市社會救助制度要與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相結合”,目的是要弘揚尊老愛幼的社會美德。又如,明確了6種情形應當停止救助,包括“存在與收入水平不相符的高消費行為,而且無法說明正當理由的”“個人在救助期間參與賭博、吸毒等違法行為的”等,目的是為了促進救助的公平公正;其次是內容體系完善,進一步明確了本市6類社會救助對象及各項救助的主要內容,解決了“救助誰”、“救什麼”的問題;

第三是操作程序優化,進一步便利群眾辦事。《條例》規定除教育救助、自然災害救助和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外,其他救助事項都可以通過網上或就近向社區事務受理服務機構申請。還有就是制度機制規範,進一步強化了精準救助、精細管理。

2019民生访谈|社会救助“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如何落到实处?

當然,社會救助涉及的項目、部門比較多,群眾可能一下子很難完全清楚。下一步,我們也將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創新工作方法,讓群眾看得透徹,聽得明白。比如,

我們正在著手將基層救助工作與我們已經開展的“社區民生顧問制度”結合,將在長寧區試點“社區救助顧問制度”。簡單說來,就是請社區內熟悉各項救助政策,能夠整合、調配包括政府和社會在內的各種救助資源的人士,就近幫助困難群眾分析現狀、診斷問題、提供指引、鏈接資源,協助困難群眾儘快找到適合的救助政策或解決困難的方法,從而實現精準救助。

2019民生访谈|社会救助“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如何落到实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