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泊頭市農村,熱火朝天生產勞動場景


1977年,公社利用廢棄坑塘,改建300畝養魚池。全公社男女老少齊動員,千軍萬馬齊參戰。大幹一冬一春。表現了當年人們那種“愚公移山”的精神。

1974年,連續大旱。泊頭市在小孫莊村,召開抗旱保苗現場會,小孫莊的社員,在河裡用扁擔挑水抗旱補苗。

1975年,滄州市推行男女同工同酬。各公社都建立了“三八打井隊”,為各大隊打機井。“三八打井隊”的隊員,都是各大隊推選的女青年,他們和男青年一樣,爬井架、扛井管,風餐露宿奮戰在打井工地上。為抗旱奪豐收做出了巨大貢獻。

巾幗不讓鬚眉——三八打井隊。為抗旱奪豐收做出了巨大貢獻。

1974年春,交河縣推廣科學種田,模式為“三尺一帶”。就是秋後,播種三耬麥子,留一米寬的白地種春玉米。能增產增收。圖為社員們在往“一帶”地裡送肥。

1974年紅棗大豐收,圖為交河縣五軍寨供銷社的收棗現場。

20世紀70年代,家裡有臺半導體收音機就了不得了。小女孩在小朋友面前多高興。

植樹。那時的小朋友會利用課餘時間參加勞動。熱愛勞動是美德。小朋友自覺積極主動參加勞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