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眾銀行副行長馬智濤:打造“3O”模式下的“開放銀行”

□記者 蘇潔

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談到解決小微企業貸款難問題時表示,“網商銀行、微眾銀行、還有互聯網小貸公司,貸款做得也很不錯,不良率也比較低,所以今年我們會進一步推廣這些經驗,在大中小銀行裡面普及,採取更多的措施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發展。”

作為2014年12月監管機構批准開業的國內首家以科技為核心競爭力的民營銀行,微眾銀行一方面全面推進ABCD(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科技發展戰略,引入“3O”體系——Open Platform(開放平臺)、Open Innovation(開放創新)、Open Collaboration(開放合作);另一方面,還積極拓展同業合作,採取開放式模式連接金融機構和互聯網企業,共建新型金融服務生態圈。相較於傳統銀行,微眾銀行究竟有哪些與眾不同之處?如何將技術賦能更多行業夥伴,以實現共贏?日前,《中國保險報》記者獨家專訪了微眾銀行副行長馬智濤。

微眾銀行副行長馬智濤:打造“3O”模式下的“開放銀行”

微眾銀行副行長馬智濤

構建“ABCD”金融科技基礎服務能力

記者:對於小微企業貸款難題,郭樹清主席將微眾銀行作為一個典型提到。請您簡要談談微眾銀行在這方面的具體做法。

馬智濤:有幾個方面:首先,科技助力產品創新。微眾銀行(以下簡稱“我行”)致力於服務普羅大眾,作為傳統銀行的補充,覆蓋傳統金融服務未覆蓋的長尾客戶。為實現“全線上、成本低、全面服務小微企業”,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小微企業貸利用科技手段優化了整個貸款路徑:大數據+線上化—普惠—規模效應—解決融資難—優化風控—解決融資貴。其次,科技助力風控創新。“微業貸”始終貫徹著“風控先行”和“整體設計”兩條原則。在產品設計階段,就構建起風控、IT和商業拓展的“鐵三角”,聚焦信貸全流程的風控,風控全面覆蓋貸前營銷、貸中審批和貸後催收、核銷的信貸全流程。“微業貸”將數據、模型和系統作為風控的三大支柱。

記者:作為首家以科技為核心競爭力的民營銀行,有哪些先天優勢?

馬智濤:作為國內首家以科技為核心競爭力的民營銀行,微眾銀行堅持科技立行、科技興行的發展之路,致力於推進科技創新。自成立之初,依循國家對於發展自主可控技術的指導方針,研發自主可控的分佈式銀行核心架構,成為國內首個建成完全自主可控、可支撐億量級客戶和高併發交易核心系統的銀行,從而具備了全面發展金融科技的先天優勢。

作為一家擁有互聯網基因的民營銀行,我們確立了“科技、普惠、連接”的發展願景,並通過構建“ABCD”(分別指人工智能AI、區塊鏈Blockchain、雲計算Cloud Computing、大數據Big Data)的金融科技基礎服務能力,讓自己成為“賦能者”,以便捷、易得、平等的服務賦能於普羅大眾和小微企業,以創新、智能、高效的能力賦能於合作伙伴,兼顧合規、穩定、可持續的企業發展觀,致力於構建一個開放、共贏、有特色的新型金融生態圈。

在AI先進技術應用方面,我行基於聯邦學習技術,研發了初級聯邦學習開源平臺,並在IEEE完成聯邦學習技術的標準立項。同時,基於聯邦遷移學習技術搭建隱私保護的金融應用系統,並在多個業務場景實施,包括跨機構反洗錢合作、客戶權益定價、小微企業信貸風控能力提升和客戶價值管理等,有效解決跨機構大數據合作的安全問題。基於我行電話核身、電話催收等業務場景,自研了智能語音質檢系統。以電話核身業務的智能語音質檢應用為例,相比傳統人工質檢3%的覆蓋率,智能語音質檢覆蓋率為100%,提升了30多倍。

在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方面,一是持續升級聯合同業推出的區塊鏈開源底層平臺FISCO BCOS,為其他致力於開發區塊鏈應用的機構提供一個通用的分佈式商業的底層技術,目前已有數百個應用落地,社區成員和開發者擴展到了數千名,並且仍在與日俱增中,連接和服務的企業遍佈各個行業。二是運用聯盟鏈技術構建機構間對賬平臺,通過建立起透明互信的信任機制,優化對賬流程,降低人力和時間成本,提升了對賬的時效性與準確度。三是聯合廣州仲裁委、杭州亦筆科技三方共同研發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仲裁鏈。2018年2月,廣州仲裁委基於仲裁鏈出具了業內首個裁決書,這標誌著區塊鏈應用在司法領域的真正落地並完成價值驗證,將傳統數個月的仲裁流程縮短到7天左右,司法成本也降低至傳統模式的10%。

在雲計算領域,我行搭建起一套分佈式銀行核心架構,以承載其行內業務的多樣化需求,目前一直運行穩定,印證了分佈式雲計算技術在銀行領域運用的可行性。

在大數據方面,本行主要分基礎平臺和功能工具兩層構建,主要用於處理海量大數據,為大數據的應用提供基礎設施。可提供海量數據的集成、中轉、存儲和計算服務,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了業務分析、數據管理、平臺管理等各級用戶的完整工具系統,幫助用戶更簡單便捷地獲取數據價值。

解決普羅大眾和中小微企業貸款難題

記者:從成立之初,微眾銀行陸續推出了幾大業務條線,相對應地推出了不同的產品,微眾銀行主打的產品有哪些?

馬智濤:普惠金融內涵博大精深,要義是機會平等。受制於成本、風險和收益的結構性不對稱,傳統金融機構難以惠及兩類群體:一是財務狀況較差,二是居住地區較偏遠。開業以來,我行按照既定的戰略定位,以深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重點拓展兩大業務領域:一是面向長尾人群提供小額消費貸款,助其提前實現美好生活;二是面向小微企業提供經營週轉貸款,助其創業創新成功。同時在服務方式上,也相應採取兩種方式:一是全線上,追求高覆蓋和好體驗;二是線上線下相結合(O2O),植入場景和實體。

結合上述兩個維度,我行藉助先進的金融科技手段,在2015年5月推出了定位大眾客戶的首款小額信貸產品“微粒貸”。在2017年11月,針對微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我行以“銀稅互動”為核心,打通銀稅之間數據鏈路,依託微眾銀行卓越的大數據風險控制和科技能力,推出了面向小微企業的首款產品“微業貸”,逐步形成了頗具特色的普惠金融業務體系。

與傳統金融產品相比,我行以“微粒貸”為代表的小額信貸產品具有“無抵押、無擔保,循環授信、隨借隨還,7×24服務、15分鐘貸款完成”等特點,讓客戶“隨時可得、按需貸款”,這些產品自推出以來即得到市場和客戶的認可,不僅在業務規模上保持了持續高速增長態勢,而且在實際效果中充分體現了較為鮮明的普惠金融特色。

截至目前,完成授信的客戶覆蓋了31個省(市、區)的567個城市。這些貸款客戶中,79%為大專及以下學歷,77%從事藍領服務業或製造業,超過600萬人無人行徵信記錄。而且貸款方便快捷,主要通過手機移動端為客戶提供7×24小時無間斷服務,54%的借款發生在非工作時間。同時,我行通過遠程視頻、手語服務為超過5000名語言障礙人士提供貸款服務。

在服務中小微企業方面,微眾銀行於2017年創新研發服務小微企業的全線上、純信用的對公流動資金貸款產品“微業貸”。通過運用微眾銀行的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風控,客戶從申請至提款全部在線完成,真正實現小微客戶“不用跑一次銀行,企業貸款已到賬”。

“三無”“三有”加“一快”是其突出特色,即無需線下開戶、無需紙質資料、無需抵質押,只要有企業、有納稅、有信用便可申請;門檻低、額度最高300萬且立等可見;資金15分鐘到賬,速度快,按日計息,隨借隨還,使用便捷。該產品於2017年11月開始在深圳地區試點。目前,“微業貸”的戶均授信金額為29.6萬元。從授信客戶的規模來看,80%的客戶年營業收入在1000萬元以下;從行業分佈看,45%為製造業客戶,39%為批發零售行業客戶,8%為科技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其他還有物流交通運輸、建築行業等,均是實體經濟範疇的小微企業。可以看出,“微業貸”產品是真正服務於底層的小微企業,很可能成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一條路徑。

金融科技為銀行帶來“三升兩降”

記者:消費者對於互聯網銀行的接受度可能沒那麼快,或者說還有一定的接受過程,在您看來,如何轉變消費者這種心理?互聯網銀行相較於傳統銀行有哪些區別?

馬智濤:金融科技的發展對當前銀行業形成挑戰,客戶的流量入口發生轉變,觸達銀行客戶的主要渠道將從線下的物理網點逐漸轉向數字終端。

對於擁有互聯網基因的銀行而言,積極發展金融科技,帶來諸多特別優勢:例如,通過移動互聯模式,銀行可以觸達到更多過去覆蓋不了的長尾客群,從而更有效覆蓋市場空白,服務普惠人群和實體經濟;通過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銀行可以降低成本,改變了服務的成本結構,有助於實現發展普惠金融的可持續性;銀行轉向大數據驅動的經營模式,包括大數據風控、個性化推薦等的應用,可以更進一步增加自身客戶的體驗和黏性。歸納而言,微眾銀行重視的金融科技,可以帶來“三升兩降”的好處,即規模、體驗和效率提升,成本和風險下降。

記者:對於經營互聯網業務的金融機構來說,風控一定是最重要的。對於微眾銀行來說,風控的投入佔據整體業務的比例是多少?風控這塊有什麼經驗或者優勢?

馬智濤:在風險管理領域,我行不斷探索適應互聯網業務特點、建立具有微眾銀行特色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該體系主要包括風險管理數據、模型與信息系統等“三大支柱”以及體制、制度和人才建設等“三大保障”。

近年來,與大數據覆蓋面廣、維度豐富、實時性高和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的特點相呼應,銀行風控成為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熱點應用領域和方向。我行從解決業務實際關鍵問題出發,探索將前沿技術轉換為可實施的風險管理能力,在一些領域取得了成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就是機器學習模型,採用相對更加複雜的神經網絡,在處理稀疏數據、解決過度擬合及處理高維數據時,比邏輯迴歸模型更具優勢,預測準確性更高,區分能力更好。

我行建設全行高風險客戶名單數據庫,充分運用風險數據信息進行風險監測與報告、風險計量模型、貸後預警、反欺詐與黑名單識別等不同領域的風險管理工作。

幾年來,貸款質量始終保持優良水平,不良率持續低於1%,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未來銀行將走向“開放銀行”的發展模式

記者:金融科技這個話題很熱,您怎麼看待目前的金融科技發展,以及未來金融科技發展趨勢?

馬智濤:我們認為,金融科技下一步的發展目標是:金融科技作為基礎設施,支持分佈式商業模式發展。商業模式正從過去完全集中化的模式逐漸走向分佈式。在分佈式商業中,我們會看到多方參與、共享資源,參與各方通過智能協同實現他們的價值整合。這個模式能夠非常透明,而且有機會跨越國界。我們認為,這種分佈式商業模式對各行各業,特別是對金融行業將會是非常重大的機遇。我們預判這個模式若能繼續發展,未來會促成很多新的商業模式。在金融科技技術尤其是開源後的技術,可以構成分佈式商業的基礎設施,支持該商業模式的發展。

金融科技全面支持開放銀行。目前,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銀行通過開放API進行數據共享或資源開放,全球許多銀行早已開始佈局API Banking。不過,我們認為,開放銀行應當有更豐富的含義,即 “3O”體系,這些體系離不開持續的金融科技技術支持。

記者:傳統銀行目前也在加大科技轉型和投入,在您看來,傳統銀行未來會不會面臨競爭或者轉型壓力?“開放銀行”是不是未來銀行的發展方向?

馬智濤:在移動互聯的時代,傳統銀行失去物理網點的絕對優勢後,面臨著轉型的挑戰。

我們預計,未來銀行更加走向“開放銀行”的發展模式。隨著金融科技技術的成熟,跨銀行間、跨金融機構間、跨產業間的合作越來越頻繁,這讓新的商業模式—分佈式商業開始萌芽發展。成熟的分佈式商業場景將具備生產資料多方持有、產品和服務能力由多方共同構建、商業過程中的相互關係對等、產品和利益分配規則透明等要求。在這種新的商業模式下,銀行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眾所周知,牌照、資本、資源等因素使銀行業成為了門檻較高的行業之一,銀行所具備的優勢能力,如存貸匯業務、清結算服務、金融級的風控能力、銀行賬戶體系、KYC能力等,無論與哪個行業結合都可產生無可替代的巨大價值。因此,銀行如果積極與其他商業參與者通過提供自身的專業化能力,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共同建設生態,共同分擔成本與收益,也將在未來的競爭格局中佔據一席之地。

未來,通過跨產業協作,我們認為銀行可以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以微眾銀行正在探索的分佈式零售場景為例,本身,零售商之間在相互競爭的同時也存在互補性,他們可以通過分佈式商業模式來共享資源、協同發展、實現價值交換,由此形成商業聯盟。對於消費者來說,他們可以通過商業聯盟享受到更多商戶的資源,對於經營者來說,尤其是中小商戶,結盟的門檻將大大降低,獲客的資源及渠道將會大大拓寬。銀行在這其中,則可為他們提供金融服務,如清結算能力、賬戶能力、風險管理能力等。在這個生態中,每個參與者各司其職,共同為消費者提供服務,同時也在協作中不斷碰撞出新的商業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