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幣大學於佳寧:從遠程辦公到區塊鏈應用的創新變革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批企事業單位在春節後採取遠程辦公的模式。而遠程辦公,也讓我們重新思考企業如何創新、轉型,這次疫情很可能是諸多產業變革升級的歷史性“拐點”。

這段時間,新零售、遠程辦公、在線協作等新業態和新組織方式進行大規模運用,越來越多的人體會到遠程在線協作的效率與便捷。許多企業也開始調整流程和組織架構,適應變化。

火幣大學校長於佳寧認為,在後新冠疫情時代,創新轉型將成為企業生存剛需。這一波創新浪潮下,區塊鏈應用將駛入快車道。此次疫情很有可能成為加速社會數字化轉型、推進企業組織方式變革的重要契機。

這個契機將促使以公司製為核心的“中心化”組織形態很可能會逐步減少,而以平臺化、社群化、在線化的新型大規模協作方式將成為主流。這正式區塊鏈作為大規模分佈式協作的基礎性技術與核心思想。

火币大学于佳宁:从远程办公到区块链应用的创新变革

實際上,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區塊鏈已經初顯身手,特別是在多方協同的複雜場景,應用潛力開始顯現,例如:

“區塊鏈+政務”加強疫情防控

在疫情大數據管理方面,基於區塊鏈技術,實現了全網同步、安全加密,極大提高了數據獲得率和安全性。

同時,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增強了公信力。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可信數據化支撐,也為政府等相關部門、機構精準施策提供了決策輔助。

目前,河北省鉅鹿縣與新華網聯合推出疫情防控大數據管理平臺、上海市臨汾街道的“智慧臨小二”等區塊鏈技術平臺,使用效果顯著。

“區塊鏈+公益慈善”破解捐贈難題

最近以來,“公益慈善”備受矚目的同時也暴露了傳統公益管理模式的問題,但也是公益體系迭代的契機。

區塊鏈的不可篡改、多方同步、信息透明等特性,與公益慈善行業需求高度匹配,疫情期間案例眾多。比如支付寶的“防疫物資信息服務平臺”、眾邦銀行、金山雲的“應急物資管理系統”等一批新興公益平臺。

未來,隨著區塊鏈基礎設施的完善,善款使用數據將全部上鍊,將為公益慈善帶來更大的變化。

“區塊鏈+大數據”助力復工管理

本次疫情打亂了許多行業的生產、運營節奏。因此,在確保防疫前提下,推動企業復工已成為重點。而區塊鏈正是幫助企業復工,實現“穿透式監管”、“精細化治理”的一把利劍。

廣州市南沙區疫情防控協同系統基於區塊鏈等信息化技術,彙總整合最新疫情數據,打通各單位“數據煙囪”,通過該系統企業復工管理功能,引導人員防控,促進企業填報防疫信息,真正實現了防疫工作信息化管理。

“區塊鏈+金融”實現金融精準服務

春節前後正是中小企業資金壓力最大的時刻,疫情讓許多企業雪上加霜。為解決中小企業資金困難,有關部門已決定對受疫情影響較大地區、行業進行減稅降費。而區塊鏈作為“金融科技”,正是好幫手。

2月7日,北京市海淀區正式啟用基於區塊鏈的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2月14,為保障學校遠程教育的某公司從百信銀行獲得72萬元貸款額度,整個流程線上操作,高效便捷,也降低了線下操作疫情擴散的風險。

“區塊鏈+隱私計算”破解數據利用難題

在這段疫情中,有大量個人信息、行程軌跡被曝光,部分民眾遭到惡性騷擾。個人隱私保護與數據產業化、規模化應用一直是大數據時代的難題,而解決方法正是區塊鏈數字身份和隱私計算等前沿技術。

目前,微眾銀行區塊鏈已出現分佈式數字身份解決方案,並將源代碼全部公開,供社會免費使用。相信在未來,技術更加成熟後,能實現保護隱私的同時,醫療、教育等可信機構又能實時追蹤。這樣既保護隱私,又保障公共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