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多漢字,韓國為什麼選了韓字做國家名?

藍色彩虹15


我們來說說“韓國”國名的由來。

漢末三國時期,在朝鮮半島生活部落聯盟,主要是“馬、辰、弁”三韓。後來,朝鮮半島分為三個政權:高句麗、百濟、新羅。三韓的政權即被中原稱為“韓國”。

936年,高句麗實現了"三韓一統",建立高麗王朝。1392年高麗國王抽風了,派都統使李成桂進攻明朝遼東,李成桂不敢打明朝,反而回師兵變廢黜高麗國王,自立為王(不是皇帝),並改國號為朝鮮,這就是“朝鮮王朝”。此後四五百年間,朝鮮一直是我國附庸。

這個“朝鮮王朝”一直持續到清末。1897年,在俄國的支持下,朝鮮王朝的第26代國王李熙將“朝鮮”升級為"大韓帝國",“韓國”作為半島的國名正式出現!從此李氏朝鮮改國號“朝鮮”為“大韓”,君主開始稱帝。這是俄國人(日本人)和朝鮮是想提高朝鮮地位,讓朝鮮脫離清朝屬國地位。實際效果不大。

"我邦統合三韓,陸地疆土延亙四千裡,人口不下二千萬,在今日為陛下臣民者,孰不望我陛下處至尊之位" 。

這個“大韓帝國”是朝鮮半島上第一個“帝國”,一直持續到1910年,被日本吞併(《日韓合併條約》)。

在日韓併合後,半島的獨立運動領導人先後在海參崴、上海、漢城成立臨時政府。這三個臨時政府在1919年於上海成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1920年12月,(後來的韓國總統)李承晚在上海正式宣誓就任大韓民國臨時大總統。1940年,臨時政府搬到重慶。這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就是現在韓國政府(大韓民國)前身。

日本投降後,蘇聯支持在東北的朝鮮工作團(朝鮮共產黨)進入北朝鮮,建立政權。1946年2月8日,金日成正式在北朝鮮建立了“北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之後,又成立朝鮮勞動黨。金日成就是蘇聯在北朝鮮的代理人。金日成建立的國家,就是現在的朝鮮(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所以,韓國的國名“大韓“,最早可以追溯到“三韓”時期。不過,“大韓”被用來作為國號,是在“大韓帝國”時期。後來,大韓帝國被日本吞併,半島獨立運動領導人在我國上海建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這個“臨時政府”後來在美國支持下,建立了現在的“大韓民國”。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韓國最早的文字是借用漢字,這種借用,並非直接使用漢字的發音指意,只是借用漢字的外形,用漢字的外形記錄和表達韓語的發音指意。也就是說,韓國使用的漢字,只是外形與漢語的漢字相同或相似,發音和指意並不相同。上個世紀,韓國進行了一次文字國語化,不再使用漢字作為韓語的記錄和表達符號,改用韓文,他們的國家名也不再使用漢字形式表達。韓作為國名,是用漢語漢字翻譯韓語韓文的結果,不是韓國選了韓字,是漢語或者說中文使用的韓字。


胡氏口語文


這是韓國民眾的選擇而已,誰的國家誰說了算!他愛咋地就咋地!


魯中居士


我的媽呀,剛剛在吃飯我就在想,朝鮮為什麼用朝鮮做國名,韓國為什麼用“韓國”。

現在居然給我推送了!!!!!


檳榔加煙9527


韓國與朝鮮最初確用漢字作為夲國文字,但在中國明朝即朝鮮建立高麗國家後,其高麗皇帝不甘受漢民族統治,故摘取了漢字的偏旁部首創立了韓文字。以顯示不同民族文化。


手機用戶59480155998


“韓國”的“韓”字,可以追溯到半島早期歷史上南部的三韓部落。三韓得以記載下來,歸功於我國人無疑,但三韓之所以稱“韓”應當是音譯,來自於其自稱,或周邊人群的他稱。估計很難考究某種早期語言中“han”這個發音所表達的意義了。


見微45


謝謝!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韓國有它自己的文字,雖然有一部分文字是用中文,但是,在國名的書寫上他必須要用他自己的文字,因為這是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的標誌,如果用中文那不是成了中國的一部分了嗎?如有不妥請諒解。


國泰我安1


總得區別於朝鮮的朝 又不願完全捨棄 你查查資料問問專家會有權威性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