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科普!基帶芯片開發有多難?如何評價華為開放5g芯片?

在移動網絡的賽道上,5G基帶芯片既是參賽證,也是發令槍。

去年年底,在韓國三大運營商宣佈正式商用5G網絡之後,事情並沒有如想象中那般美好。

韓國民眾並沒有體驗到萬物互聯的神奇體驗,也沒有享受到幾分鐘下完一部電影的快感。現如今5G網絡確實開通,可是卻沒有終端設備能夠支持,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你要說沒有5G吧,人家錢確實花了,基站確實建立了,網絡也確實可以投入使用。

你要說現在有什麼商業價值呢?現在人家韓國人也只能靠想象,畢竟精神勝利也是勝利嘛。

一塊芯片引發的競賽

在5G的賽道上,各家企業雖然存在“犯規搶跑”,可是卻也沒有佔據先機。

三星的5G基帶問世的時間算最早的。三星作為韓國本土首屈一指的手機廠商,自家的5G基帶Exynos Modem 5100早在去年8月15日便已經正式發佈,可是現在三星的狀態只能眼看著本土的市場無能為力。

去年11月,在得到蘋果iPhone全力支持的英特爾也向外界公佈了旗下首個5G基帶芯片XMM 8160,英特爾指出此芯片將於2019年底上市。

蘋果最近先後接觸三星、聯發科、華為等多家基帶供應商,很明顯已經對英特爾失去了信心。英特爾作為剛剛入局通信行業的初學者,它的5G基帶能夠正式商用已經可喜可賀了,我們也沒必要對英特爾苛求過多。畢竟,我們不是蘋果。

硬核科普!基帶芯片開發有多難?如何評價華為開放5g芯片?

近年來有些低調的聯發科也不甘示弱地公佈了自家5G基帶M70。聯發科首席執行官表示,M70將於2019年上半年正式投入生產,預計下半年量產商用。除此之外,卻鮮有消息爆料。就連與蘋果接觸之後,也只是不了了之。而聯發科的基帶進度,十分神秘。

高通作為通信行業老大哥,早在2017年10月正式拿出全球首款5G基帶芯片X50。發佈時間雖然早,但是它不支持4G/3G/2G ,只能採用外掛形式進行支持。所以,X50充其量只能算作5G網絡的解調器,還遠未達到基帶的標準。

X55作為X50的升級版在今年2月才將問世,根據高通所說,X55的商用時間是2019年年底。這一款基帶芯片才正式支持5G的毫米波和SUB-6G頻段,並且兼容4G/3G/2G網絡。

硬核科普!基帶芯片開發有多難?如何評價華為開放5g芯片?

2018年,大陸廠商看似沒有發聲,實際上卻都已準備蓄勢待發。今年1月24日,被業界寄予厚望的華為正式面向全球發佈了基於7nm的5G多模終端芯片巴龍5000,並展示了基於該芯片的首款5G商用終端——華為5G CPE Pro。它不僅是世界上首款單芯片多模5G基帶芯片,同時還支持2G、3G、4G、5G合一的單芯片解決方案。

從芯片製程來看,高通、華為和聯發科為7nm;三星和英特爾10nm。

從時間上看,高通雖然是最早發佈基帶的,但技術成熟也並沒有領先其他廠商。搭載了X55基帶的手機最快也要等1年時間。而華為不僅可以提供芯片,還可提供5G基站方案,在商業化上巴龍5000要更有優勢。

而起步最早的三星,現在已經悄悄準備5G手機上市了。

在華為開放基帶之後

日前,蘋果與三星接觸欲商量洽談購買基帶芯片,但三星卻以產能不足為由回絕了蘋果的訂單。從市場戰略考慮,在5G發展前期三星的5G基帶有很大概率是不對外供給的。

在蘋果公司面深陷5G基帶芯片供貨問題,恰逢此時華為伸出援手,表示自己的巴龍基帶芯片可以向蘋果公司銷售,而且只向蘋果公司銷售。對此傳聞,蘋果公司保持沉默,而華為公司消費者業務部總裁餘承東表示,他個人樂觀其成。

而且在今日早間,任正非在接受外媒報道時表示,在向智能手機競爭對手出售高速5G芯片和其它芯片方面,華為持“開放態度”,其中也包括Apple公司。

硬核科普!基帶芯片開發有多難?如何評價華為開放5g芯片?

在三星與華為的一正一反的兩種態度上,似乎可以說明華為對其自身知識產權的態度發生了重大轉變。

我們知道,華為的麒麟980和基帶芯片,一直以來都是不對外供應的。而華為作為一家通訊公司,很多人對其也並不瞭解。

實際上,以手機為主我的消費電子目前是華為的副業,華為通信部門是才是支持公司的根基。在通信領域,華為不僅僅是設備製造商,而是4G和5G唯二的核心專利擁有者。而且華為擁有從標準到產品的完整產業鏈,也是目前5G商用設備最成熟也可以說唯一方案提供商。

為啥美國總針對華為,因為在5G領域目前全球敢大規模接單的只有華為。

那麼三星的根基又在哪裡呢?


如何評價三星

中國消費者對三星可以說已經非常瞭解,小到耳機音響,大到手機電視,三星所擁有的產品線完全可以和日本的索尼媲美。因為三星是一個大財團,它並不僅僅是一家手機廠商。並且僅是三星電子這一項,便可以為三星提供很客觀的盈利。但是在三星電子內部,最賺錢的並不是手機,而是內存。

硬核科普!基帶芯片開發有多難?如何評價華為開放5g芯片?

在智能手機領域,三星最出色的產品一是屏幕,二是內存顆粒。現在華為的屏幕供給採用的是京東方和三星多渠道供貨。而內存顆粒這種東西,雖然性能上三星的更加出色,但卻不是說非三星不可。

但是對於三星來說,華為卻死死的掐住三星的脖子。華為可以不買三星的屏幕和內存,但是三星要想使用4G和5G,就必須乖乖給華為專利費。這就是擁有了核心專利的好處,這是繞不開的。

可是除了通信和手機之外,三星還有其他的盈利點可以維持,這是華為所不具備的。所以,三星的強項是半導體生產,而華為則擅長通信。

硬核科普!基帶芯片開發有多難?如何評價華為開放5g芯片?

但是三星的問題在於,距離離中國太近,但是又不願意本地化,如果那個中國企業能達到90%三星的技術水平,依靠產業鏈和成本,三星基本上就告別這個領域的中國市場了。這也是為什麼三星手機無法重回中國市場的主要原因。

現在做手機已經不單單是供應鏈的問題了,也不是有多強的自我供給率。而是核心技術的核心專利。

5G基帶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光榮榜!那些開發失敗的公司

基帶芯片有多難做?看看在這一領域失敗的公司吧!

在十幾年前,有很多著名的芯片公司都銷售智能手機CPU,最後都退出了這個市場,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它們在基帶芯片的開發上跟不上潮流,4G LTE基帶就是一個門檻。

這些失敗的公司包括:德州儀器,Marvell,英偉達,飛思卡爾, 博通,ADI…等等,甚至連諾基亞這樣的老牌通訊公司也沒有成功。

硬核科普!基帶芯片開發有多難?如何評價華為開放5g芯片?

諾基亞最初是想自己研發4G LTE基帶芯片的。誰知在諾基亞將手機部門賣給微軟的時候,基帶進展就十分緩慢。

結果在2010年,當時的諾基亞西門子公司將這個部門賣給了日本瑞薩公司。之後過了三年,這個研發團隊還是沒有進展,於是在2013年日本瑞薩公司將這個部門賣給了美國博通公司。

又過了一年,還是沒有進展,博通公司就把這個部門解散了,徹底放棄4G基帶。

由此可見,基帶的研發不是隨便一個半導體企業就能做的,持之以恆的資源投入也無法保證會真的有結果。

基帶芯片有多難?

為什麼基帶芯片開發這麼難?這還得分兩頭說。

如果僅僅是單一網絡單一頻譜可用的話,只是做到能用的地步還並不難。問題是能用不是目的,可用才是關鍵。

要想開發一個可以正式商用的基帶芯片,就沒那麼簡單了。

首先作為一個通信系統內的芯片,它必須支持全模全頻段。什麼gsm,gprs,edge,tdscdma,wcdma,hspa/+,tdd-lte,fdd-lte,cdma這些制式一個不能落下。

除此之外還有美洲頻段,歐洲頻段,中國頻段這些也都得需要支持。

更麻煩的是除了這麼多網絡制式之外,還包括不同通信設備的設備兼容。什麼愛立信、諾西、阿郎、華為、中興,你不知道運營商在組網的時候用的是什麼設備,所以最保險的方式就是全設備兼容支持。

硬核科普!基帶芯片開發有多難?如何評價華為開放5g芯片?

而且雖然大家都是按3GPP標準協議開發的,但是協議上很多內容是很模糊的,這樣理解也對,那樣理解也沒錯,這就造成了都是按3GPP標準協議做出來的設備在細節上有很大的差異,也是造成不同廠商有兼容性問題的原因。

為啥說通信行業是個夕陽產業,但就是這些設備的兼容問題就需要大把的時間、大把的人員,公司還要培養開發人員的經驗。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積累的。

華為若將開放巴龍5000基帶,這不僅是華為內部的一次態度轉變,對整個行業來說,都將是一場變革。

硬核科普!基帶芯片開發有多難?如何評價華為開放5g芯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