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日記」肌力不等於肌張力,你弄混了麼?

大家好,本期是康復日記的第四期啦,寶媽“夏夜微藍”為我們帶來發育遲緩寶寶的康復手札,希望大家能從別人的康復日常中得到啟發和幫助。


「康復日記」肌力不等於肌張力,你弄混了麼?


在往期的日記裡,小康發現隨著孩子的康復訓練發育成長有了很大的好轉,但一個問題的解決會伴隨著一個另一個問題的出現。

這些問題可能也是很多家長同樣會面對的問題。

本期康復日記增加了一些專業性的解讀。讓大家在看日記的同時還能學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才不枉寶媽和兒康社寫康復日記的初衷。

如果您覺得本篇內容對您有所幫助,別忘了分享、收藏喲!


「康復日記」肌力不等於肌張力,你弄混了麼?


「康復日記」肌力不等於肌張力,你弄混了麼?

上期留言答疑

@嘟嘟嘟:小編周圍神經損傷的小孩都有哪些症狀,發育遲緩的小孩有沒有單純的運動遲緩?

小康:1、周圍神經一般為混合神經,損害時表現為運動、反射、感覺、血管運動、分泌營養等各方面的障礙。例如分泌障礙表現為多汗、少汗或無汗。每種分類都包含很多種症狀,這裡就不多贅述了。2、腦癱兒童的主要特徵就是運動發育遲緩,還有其他的伴隨障礙,存在單純的運動發育遲緩,但如果僅僅是單純的運動發育遲緩,可能並不是腦癱,具體如何建議去醫院檢查。

@蚊子:我一直以為肌張力高才會出現尖足,可文中的寶寶肌張力低,也會出現尖足,這是為什麼呢?

小康:文中的寶寶是肌力低,並非是肌張力低,本期中作者有提到。肌力和肌張力雖然只差一個字,但是含義卻相差甚遠。本期中小康有為大家詳細解讀肌張力和肌力的含義與差別,請有疑問的家長往下仔細閱讀哦!

上期回顧


「康復日記」肌力不等於肌張力,你弄混了麼?


在上期的日記中,寶媽講述了寶寶語言發育方面的問題,精神發育遲緩導致中樞神經不能夠很好地支配全身,造成他的各功能區肌肉鬆弛,其中口肌的鬆弛導致孩子不能正常的發音,咬合功能也明顯落後。

發育遲緩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在做康復訓練時一定要注意從整體看待孩子的發育成長,不要總糾結表面問題,而要深挖根本原因。

往期康復日記鏈接

一位媽媽的康復日記,希望能鼓勵有同樣經歷的家長們(第一期)

我用自己的方式,成功的幫助寶寶提高認知互動能力(第二期)

尖足,口肌功能差,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第三期)


寶寶檔案

年齡:

1歲7個月

性別:

症狀:精神運動語言全面發育遲緩四至五個月

康復時間:2018.06至今

康復項目:PT,按摩,感統,言語訓練

康復頻次:每天

本期導讀

在本期的康復日記中,寶媽著重講述了孩子語言方面的變化,在進行了專業的言語訓練之後,寶寶的語言能力有什麼提升呢?

除此之外,寶媽還提到了孩子肌力低,吐舌頭等問題,那麼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該如何應對呢?在本期的康復日記中,小康將會一一為您解答,快來看吧!

「康復日記」肌力不等於肌張力,你弄混了麼?

「康復日記」肌力不等於肌張力,你弄混了麼?

8

22

下午上語言課的時候,通過老師引導,寶寶能用食指指出卡片上面的水果了。語言老師很喜歡他,說他小肉肉又白又嫩,像棉花糖一樣,就給他取名叫棉花糖。

感統老師也很喜歡他,跟他說“你畢業之前我一定要摟著你這個又香又軟的小火爐子睡一覺取取暖”。其實我也知道,寶寶又嫩又軟是好多發育遲緩孩子的通病,身體發軟,肌力低。

他會爬有二十幾天了,還是爬地晃晃悠悠,時不時的會倒下。抓物站立現在不錯,但也是軟軟地隨時要倒的樣子,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完全擺脫肌力低問題。

晚上認五官依然沒有進展,倒是認動物卡片還行,一直認真聽講,左右手的食指都練習了一遍指物,效果不錯。

「康復日記」肌力不等於肌張力,你弄混了麼?

小康解讀:

① 肌力和肌張力的區別?

肌張力是孩子在靜止或活動時肌肉的緊張度,顧名思義,就是肌肉的張力,它其實是一種反射現象,即牽張反射。如同琴絃一樣,繃得越緊,證明肌張力越大。

肌力是指肌肉主動收縮運動時肌肉的力量,是指我們是否有勁。神經系統和肌肉系統損傷時,肌力會下降,四肢主動活動沒有力氣。肌力只有過低,沒有過高, 肌力最小的為0級,是完全癱瘓;肌力最大為5級,是我們正常人的肌力。

② 肌力低怎麼辦?

腦癱孩子肌力低多以營養不良為主,這主要是因為腦癱孩子大多有吞嚥功能障礙,導致營養攝入不足,而且肢體異常導致肌肉得不到鍛鍊引起的。因此,在腦癱治療過程中,反覆強調康復訓練的重要。當然腦癱的伴隨障礙也可能導致肌力低,如肌肉萎縮、肌營養不良等,這些就要具體分析具體來治。

相關閱讀:

高危兒高肌張力的早期檢查——“四角一線”法

兒童肢體緊張=肌張力高?小象助你慧眼識緊張

於淼老師:口部肌肉定位治療|【兒康社微課堂】

一字之差,肌力與肌張力你分得清嗎?

「康復日記」肌力不等於肌張力,你弄混了麼?

8

23

每天晚上出去散步回來,我們都是習慣性地給寶寶洗手洗臉,今天洗完臉我說“寶寶照照鏡子”,他就用他的標誌性動作“歪頭”去照了鏡子,感覺他能聽懂一些話了,比如開空調,開燈,等一會,拿某個東西給媽媽(能爬過去拿)。

這兩天寶寶一直喜歡吐舌頭,搞得我心裡怕怕,不過我發現他都是專注地玩玩具時才吐舌頭,不知道有沒有大神告訴我,這情況和嵌合型唐氏兒有沒有關係。

語言老師為此給他天天用壓舌板,不讓他吐舌頭,他就開始嚴重流口水,但是卻沒影響他發音,這兩天會發的音越來越多,有些是有意識地發出的,爺爺,姐姐,來,爸爸都可以有意識發音了,但唯獨不會說媽媽。

「康復日記」肌力不等於肌張力,你弄混了麼?

小康解讀:

① 如何看待發育遲緩寶寶的口肌能力的訓練?

口肌訓練只是功能恢復,在語言障礙康復課程裡,屬於功能課,即輔助語言矯正的器官功能恢復,要達到效果,應與其它的言語、語言和餵食治療同時進行,以有效的改善誤音、說話清晰度和治療餵食技巧。

② 嵌合型唐氏兒的特點是什麼,如何判斷?

一般來說,標準型的21三體患兒症狀嚴重,嵌合型的症狀與標準型無明顯區分,主要表現在症狀相對較輕。吐舌頭雖然是很多唐氏兒的常見症狀,但是由於孩子還小,吐舌頭的原因十分的複雜,對於寶寶來說很多其他疾病也會導致吐舌頭,並不能僅僅因為吐舌頭就懷疑孩子是唐氏綜合徵。如果要準確判斷,需要進行染色體核型分析,通過檢查染色體來確定是標準型還是嵌合型。

相關閱讀:

【乾貨帖】一張圖告訴你“唐氏綜合徵”的前世今生,還有視頻講解喲!

於淼老師:口部肌肉定位治療|【兒康社微課堂】

「康復日記」肌力不等於肌張力,你弄混了麼?

8

24

寶貝這兩天話特別多,不過基本都是爺爺姐姐來來來之類的用力喊,生怕我們不知道他會說這幾個字了。

運動方面能快速扶物站起來,有時還能抬起一隻手來炫耀一下。

認知方面,這幾天能聽懂“等一等”和“躺到自己枕頭上”,五官依然分不清,互動對視都不錯,應名反應很快,拜拜不行,得想半分鐘,每次人家都轉身走了他才抬起手拜拜,搞得我讓他和人拜拜時總是心裡緊張。

「康復日記」肌力不等於肌張力,你弄混了麼?

8

25

寶寶今天坐在一個空紙箱子上玩,玩著玩著忽然朝我哼哼唧唧地哭起來,我才發現那個紙箱子把他屁股漏下去了,說明他已經有了想和媽媽交流的能力,前幾天姐姐不跟他玩具他還哭著向我告過狀。

看著姐弟倆一起玩鬧,我覺得好慶幸,幸虧他有個好姐姐,讓他漲了見識,學會了遊戲,有些小心思是姐姐教會他的,姐姐教一遍勝過我教十遍。

「康復日記」肌力不等於肌張力,你弄混了麼?

小康解讀:

① 家人在兒童康復訓練中的作用

家人的態度直接影響孩子的康復效果,我們常說老師決定孩子能走多遠能飛多高,但是我更想說家人才是那個決定孩子將來能夠達到什麼高度的人。所以小康呼籲更多家長能夠給孩子最恰當的愛,最適合的成長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