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旅遊時不願意跟團遊的原因是什麼?

月月鳥0806


我們一家四口出行一般選擇自駕

1.從費用上來講,因為有兩個寶貝,所以呢,我覺得跟團有費用也不小。

2.要很早起來,然後逛很多的地方,然後還要有一些購物的地方,大家跟著一起等孩子也要等。

3.吃的東西呢,團餐,孩子也吃不慣 ,自己的話呢,比較自由,可以選擇一些當地的小吃。

4.尤其在一些景點上,導遊會不斷的強調讓大家遵守規則,很影響遊玩。有時候,團里人多的話,拍照還要排隊。


牛帥帥牛旅行記錄


通常來說,經歷過多種旅遊形式的朋友,才有豐富的談資和滿腹的槽點。在此我想以近20年來,自身親歷的跟團遊,帶團遊,自由行,自駕遊幾種形式為例,來和大家分享關於如何選擇旅遊方式的個人觀點。

我人生最初的3次旅行:九寨溝,雲南,西藏都是跟團遊,分別為期一週,優點真的是省心省錢,交錢籤合同,說走就走,同團的陌生人從熟悉到其樂融融。在九寨溝恰逢三八婦女節,全團男士集資請全團女士吃了一頓當地的小火鍋。去西藏時多虧團友為我拍的照片,現在我頭條的頭像所穿的紅衣服,正是20年前進藏所穿的同一件。而跟團四姑娘山那次讓人哭笑不得,旅行社搞錯了發團時間,害我和朋友在指定地點久等不見司機來接,然後根據合同,旅行社賠付了我們雙倍定金,然而再也沒有心情去滑雪。有年暑假陪母親和小孩一行三人跟團遊北京,體會到頻繁出入購物店之煩憂。母親因天氣炎熱身體不適,不想下車進店,導遊那個臉色喲,難看之極。於是從此以後,我再沒有跟團遊,反而鬼使神差,自己成為一枚歐洲領隊。

當我轉換身份帶團歐洲遊之後,對跟團遊這個話題有了嶄新的視角。1.行程緊任務重,歐洲各國景點,對停車地點與時間皆有嚴格規定,讓某些散漫的中國遊客略微不適。2.個別酒店比較老舊,有的電梯小到僅能容納兩個人拉行李箱進入,酒店針對國人用電,抽菸,衛生等方面規定多多,如果掉以輕心無意間觸犯,說不定就吃到一碗天價罰款的方便麵。3.低價團的購物計劃,令喜歡買買買的遊客歡呼雀躍,同時令一些沒有購物願望的團友等得焦頭爛額。如何協調並確保各方滿意,對領隊無疑是巨大考驗。4.在境外領隊統一管理團友的護照,責任太過重大,無論是在路上車上還是在酒店,偷盜搶事件時有聽聞,膽顫心驚。5.通常結束兩週左右的歐洲工作之後,回國還得花兩週時間揮去夢魘,化解壓力。

這時候就會無比懷念並慶幸,在可以愉快入住青旅的年齡,體驗過真正的自由行,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正確;生命誠可貴,自由價更高,萬分正確。一群驢遊帶著炊具帳篷,外出徒步野營的方式我也體驗過,但作為上了一定年紀的吃貨,自虐不再合適,愈發偏愛吃喝家常,起居舒適。比如旅居上海三個月,正是當年在九寨溝跟團遊結識的兩位原籍香港的上海朋友給我接風,週末有空,我們都相約一起騎車或坐地鐵大巴游玩周邊,尋覓廣東美食。當時未曾料想這段經歷,為我於汶川地震後移居廣東近10年,埋下了伏筆。境外遊第一次我選擇的是免籤國印尼,網上預訂好來回機票,再預訂可以做飯的民宿,巴厘島機場人員向我索要小費時,我用英語笑說:不好意思,我沒零錢。機場門口寫著我名字拼音的司機高舉牌子,此後的20多天,我就像當地人一樣買菜做飯,因為特別怕曬,都是傍晚時分再去海邊。我從頭到尾都沒有見到過房東,有問題都是英文郵件溝通。同一屋簷下,住隔壁房間的西班牙女孩租了一個摩托車,常帶到我去附近超市買東西,我請她吃家常菜,閒聊天。和在歐洲美洲澳洲不同,會英語和不會英語,在東南亞很多國家的自由行並不特別受影響。

自駕房車美食遊的念頭之所以應運而生,一方面在於我老公不坐飛機,沒法分享我上述遊歷;另一方面,隨著年齡進入中年,我確實對跟團遊,自由行和帶出境團……都萌生厭倦。我們之前幾年都是用柯蘭多當床車,一路行遊華南與西南,樂趣多多,但也有諸多不便。最終決定省吃儉用,春節定了一臺房車,預計6月份,我們就可以在神州大地上愉快自由滴玩耍啦,沿途我們寫寫拍拍分享點滴,同時自制冰茶+雪糕賣給景點遊客,量入為出,保持勤儉本色。遙想某天我倆自駕房車暢遊歐亞大陸,一個是專職司機,一個是專職領隊,兩人親密成團,默契簡約和諧。

現在不是有一種新興的“美差”叫做旅遊體驗師麼,主要是將其在旅途中的關於交通、住宿、 美食、風景、見聞等各個環節的體驗進行播報,通過文字、照片和視頻等形式與網友在線共享。頭條旅遊自媒體的優秀大咖些,不都是些如假包換,不折不扣的旅遊體驗師麼?我們之前對於各種旅遊形式身體力行,獲得的教訓同時也是經驗。

昨天發佈的一篇悟空回答,僅僅一夜之間已有15萬的閱讀量。謝謝親們的閱讀,關注,點贊,轉發,留言。也祝願熱愛旅遊的朋友們玩轉自媒體,記錄我們的旅行,以及美好生活的點滴瞬間。











夏天房車美食遊


我個人從來沒有跟團旅遊過,不是旅遊團不好,而是不適合我!

我個人覺得對我來說,旅遊團時間太趕,時間不自由!

我習慣於自由行,個人無拘無束慣了!

自由對我的定義是,在合法的條件下,我不想幹什麼就不幹什麼!

本身我在工作中屬於制度的制定者和執行者,所以在約束別人的同時,對我個人約束可能會更為嚴格

所以,難得出遊,我跟喜歡自由自在一些!

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大概很久之前吧,旅遊團給我的印象讓我不是很喜歡

一開始我見到旅行團,給我的印象是:下車拍照,上車睡覺,中間撒尿

這樣的旅遊團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旅遊體驗可言

完全就是一種走馬觀花

我在旅行中見到了什麼?不知道!

我在旅行中體驗到什麼?不知道!

整個旅遊過程都是一副:我是誰?我在哪?我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

最終的結果就是,回去翻手機:哦,原來我的整個旅程這麼多美景!

又或者是,回去翻朋友圈:哇,我的旅行好精彩,這麼多點讚的啊!

我要的不是這個,我要的是整個旅途,在資金足夠的情況下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不想去哪裡就不去哪裡!

我要的是旅遊途中慢悠悠的節奏,而不是緊張的節奏!

生活本身就很難了,我肯定不會再花錢買快節奏了!

就這樣!



京津冀旅遊熱點


說說我最後一次跟團旅遊的經歷吧,最後一次跟團旅遊是2010年在貴陽跟團遊覽黃果樹瀑布,最簡單的一日遊,早上六點出發,晚上八點返回貴陽,14個小時,在黃果樹景區兩個小時,天星橋一個小時,貴州到黃果樹往返需要四個小時,剩下的一半時間在幹嘛呢?參觀所謂的苗族寨子和購物點,時間隔得太久了,購物點賣的是什麼我記不清了,依稀有點印象的是有個點兒是賣菜刀的。



這樣的跟團遊是在是讓我接受不了

從那次跟團之後我就再也沒有報過任何旅行團出門旅行都是自駕,自駕與跟團最大的區別就是自駕的行程全部由自己掌握,自由度更高,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想玩多久就玩多久,想想都很爽哦。



話說回來,跟團遊也是不是一無是處,最大的好處就是省心,我不能接受跟團但不代表別人也不能接受,存在即合理,至於選擇哪種方式旅遊還是要根據您的實際來選擇哦。


愛玩的老朱同學


我2008年9月去大理麗江旅遊報的旅行團,自那之後再也沒有通過旅行團出行旅遊了,去哪兒玩呀都是提前做好路線規劃,預定好酒店自由行。

我當時是飛到昆明辦完工作上的事情後,在昆明一家旅行社報的大理麗江香格里拉的一條線路,價格是3280。當時是全國各地散客拼團的,還有五個歪果仁(來自韓國 日本 西班牙 英國四個國家的遊客),他們有一個隨身的翻譯。我們這輛大巴有45名遊客,大巴開動了,當地的那個年輕小夥子導遊就開始說各種故事了,說完關於玉石的故事,大巴車就停到了玉器城,要我們下車買玉器;說完了關於銀飾的故事,大巴車就開到了銀器店,要我們下車買銀飾;說完了各種天麻靈芝藥材的神奇功效,大巴車就停在了賣藥材的大商場門口,要我們下車買藥材。這還不要緊,我們以為需要的就進去買,不需要的就在大巴車附近溜達溜達,看一看等一會兒也行。誰知道導遊說“一會上車憑電腦購物小票才能上車,沒有購物小票的就不要上車了!”我瞬間石化了!不買東西還就回不去了?!轉念一想:既然都已經來了雲南這麼一個全世界著名的旅遊目的地,花點錢買點兒東西回去送給親戚朋友們也沒關係啦!就買了一個玉石的路路通,一個當場定製的銀鐲子和幾大包配好了的泡酒的中藥材(幸虧我回家後是把中藥材送給了自己的親姐姐家,因為我姐夫喜歡喝酒,然而第二天我姐姐打電話給我說中藥材的包裝上有兩個覆蓋貼著的標籤,說下面被覆蓋了的標籤上標明的日期離上面的標籤的日期整整過了一年!)我拿著東西憑著購物小票上了車,有六個人死活啥也不買(好像是經常出門旅行的同志),和導遊嘰嘰喳喳鬧了半個多小時才上了車。坐上車後,好戲來了!導遊說“要你們買一點東西都買不起!你們這群沒有錢的乞丐還出來旅什麼遊!”那五個歪果仁的隨身翻譯一聲不語……把我們氣得半死!我前排坐著的山東的老兩口,氣得當時就打電話給他們的兒子說“活到了七十歲,今天被一個小年輕兒罵成了乞丐!咱啥地方沒去過?”後來聊天得知,這老兩口七十歲了,有七個兒子,各個都不錯,每年都送父母出去旅行,老兩口全年就過年那段時間在家待兩個月,全世界各地去玩呢!當天晚上,吃晚飯(打我出生記事兒以來吃過的最差勁的晚餐)的時候,大家商量了一下,才第三天導遊就這樣的態度對待我們,這樣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啊!來自深圳的兩個女孩說只能打電話到昆明市旅遊局投訴了!我們是出來玩的,不是出來受氣的。那天晚上我們團基本上每個人都撥打了昆明市旅遊局的投訴電話……第二天起來,換了一個導遊,雖然沒有那麼囂張跋扈了,但是態度也是不得不服。說真心話,雲南導遊的服務態度和雲南的美麗風景真的是極不匹配!其實我也很茫然,是那一年雲南的導遊導致了我現在出門旅行都是自由行的根本原因麼?不得而知……


瓜片兒


我的旅遊,完全根據自己的興趣,而旅遊團不可能根據某個遊客的興趣改變行程,所以,我選擇自己玩。

比如,我對藝術品沒興趣,去拉薩十次,從沒走進布達拉宮,去臺灣也沒去故宮博物院,去在巴黎更是沒去盧浮宮。

大家都去的景點,只要我沒興趣,我也不會去。所謂“打卡”的事,讓別人去做吧,我上班都不用打卡,旅遊就更用不著了。

有人可能會說,你可以定製旅遊呀。沒錯,定製旅遊確實有一定的靈活性,但第一得多花錢,第二行程順利與否、玩的開心與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導遊的職業素質。我對此有些擔憂。就好比去醫院,可能遇到一位醫術醫德都很好的醫生,也可能相反。與其“賭博”,不如自己走。

反正網絡信息十分便利,餐車房機車票,乃至翻譯,靠手機都能做到。即使一個人在一個語言不通的陌生國家,也沒什麼困難。


星爺說車


我去旅遊的時候很少跟團遊的,其中原因除了需要花錢的話,可能就是時間行程都得遵照導遊得意願來嘍。

我去年去黃山旅遊就是報得團,抱團費用幾十塊錢,錢雖然不多也是可以省下來的。而且我主要煩得是套路太多,我在黃山火車站下車後打的,被司機介紹給了一家酒店,然後被酒店介紹給了一家旅行社。真的感覺自己有種像被坑了一樣得感覺,什麼都是跟著別人走。似乎黃山得旅遊已經形成產業鏈了,一環套一環,我知道她們無非是想賺點介紹費,但整個人得體驗感非常不好。還有就是導遊為了照顧大多數人行程非常得慢,買票也特別得慢。別人都進去好久了,導遊還在磨磨唧唧。非常得不爽。後來我索性拿到了門票之後自己走了,整個行程就非常快了,不用等大傢什麼時候走都可以。而且自己走也可以去到所有得景點得,不用聽導遊瞎說可能會錯過某些景點。只不過我在黃山遊玩的時候很短,西海大峽谷沒有去很可惜。還有就是那時候西海小火車壞了坐不了比較遺憾,總的來說還是玩的很開心得。

我是一個愛好旅遊攝影得寫作者,以上是我得一些觀點,喜歡的話歡迎關注評論點贊!


作者施培偉


我個人不願意跟團的原因不同階段很不同吧。

以前的時候,覺得跟團好貴啊,自己去只要幾百塊,跟團還得上千。就不喜歡跟團。

現在的話,是因為自己喜歡做攻略,喜歡探索一個地方,所以就不太願意跟團了。

從細節來說,跟團大部分時間是協調團裡面每個人的,所以,有時候得很早起來,但我喜歡睡懶覺;有時候要坐一天的大巴車,但我憋不了尿,更重要的是,我真的爽非常喜歡體驗旅行地的當地公共交通,不然我就覺得像去動物園,看關在籠子裡的動物一樣,一點意思都沒有。有時候旅行團一起吃團餐,吃不慣團餐,可能很辣,可能量很少,我吃不飽,可能人家吃的很快,我吃的很慢就沒菜了;有時候就是團裡面的人比較難弄,如果出來一個公主病或者王子病的,不是坑死了麼,滿團的人圍著他們轉,到時候鬧的不愉快,把對方恁走了,其實大家的心情可能也不會好到哪兒去。

自己出行的話,行程會相對自由,今天下午本來可能要去故宮,但突然身體不適,想先回酒店睡個午覺,那就直接回酒店睡了,等睡飽了再出來玩。可旅行團就沒這麼自由了呀,它有行程,你要是走這個點不出現了,特別是國外,那它就得滿世界找你,多恐怖。

還有最後最重要的,就是旅行團,很多時候都是要帶你去購物店,或者寺廟,讓你買買買,不然他們的利潤收入就沒有了。雖然現在少很多,但還是存在的。至少我自己自由行可以相對的避開這些雷區,想吃什麼吃什麼,想什麼時間出發就什麼時間出發,輕輕鬆鬆玩,開開心心消費。


蕉頭懶鵝


淡淡我的感受。過年前我跟團遊,去了一次河南重渡溝。從太原到目的地走了12個小時。那天特別的冷,還零星下著小雪。被導遊安排住在一農家樂裡。晚上不開空調,冷的直打哆嗦。和房東交涉,人家說,你們花20元的住宿費還想開空調。第二天天不亮就叫起來吃飯了,就在大院裡天上還飄著雪花,飯萊還是冷的。為了趕時間,天還伸手不見五指黑,就開始看風景了,風景看不見,只看見黑壓壓一片竹林。到了快中午怱怱吃了一口飯,又開始往回趕了。


二牛144548898


我剛開始旅遊時,都是跟團的,因為不用操心,跟著大隊走就是了,出行安全方面相對更有保障。最近這幾年,自從開始自由行之後,就愛上自由行了,就算有跟團,也是到達目的地後跟當地的一天、兩天團。不願意全程跟團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旅遊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放鬆心情,看好看風景。如果全程跟團的話,行程通常安排得滿滿的,但其實大部分時間浪費在坐車或等候上,實際景點的參觀時間很短。同時每天很早就要起床,晚上一般安排些收費的表演,不然只能在酒店看電視,因為通常入住的酒店一般都是遠離市區,無法晚上外出。

2、跟團一般都是團餐,團餐的品質有限,玩累了卻吃不飽。有些不包餐的可能帶到商業街自由活動,但有活動時間限制,有些有名的店可能要等位,時間不夠就沒法品嚐,所以有時候可能去一趟旅遊也沒有品嚐到當地的美食。

3、跟團的行程都是安排好的,無法改變。但實際上可能有些景點是自己沒興趣的,有些是自己想去的但行程卻沒有,這樣也只能按行程走。

4、烏鎮是其中一個跟團和自由行都去過的地方,印象比較深。第一次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時候去了一次烏鎮,當時是跟團的,當時下著小雨,只記得是跟著導遊走,只停留了一、兩個小時候左右,當時對烏鎮有點失望,感得有名的古鎮也不過如此。第二次是2017年和同事自由行的,當時開始營業就進去,晚上才離開,在烏鎮呆了一天,跟第一次的印象完全不同,讓我真正體會到烏鎮的美。

隨著時代的改變,越來越多出行方式的選擇,年輕人可能更偏向自由行,老年人可能還是喜歡不用費心的跟團遊。無論哪種方式,都是希望玩得開心、盡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