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老了以後該何去何從?

誰牽絆誰


國家現在進入老齡化,不管是農村和城市,首先老人老了,生活再不能自理的話,人就開始受罪了。

1、老一輩都有一種養兒防老的傳統換念,加上農村老人大部分沒有退休金,僅靠國家補助的60歲以上的養老補貼,沒病的話維持下生活,如果生病住院了,農村老人就更難了,兒女也都有了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顧,條件好的話還可以給老人補貼些錢,條件不好的話有時自己的家庭也很難的,再加上還有一小部分不孝順的兒女,老人也只能聽天由命,順其自然了。

2、在農村,獨居老人還是蠻多的,老人養老確實很難,大多數子女都在外面,有的為了照顧孩子讀書,在鎮上或縣裡買了房子,對於老人很難照顧,人老了,都是糊里糊塗,丟三落四的,甚至痴呆、健忘。有的老人長期都不怎麼做飯吃,很多時候都是吃的方便麵,沒有種菜沒有柴火,想吃自己做的飯很難,一天到晚都是孤獨的,兒女很難的回來一次。

3、因為農村老人多數手裡沒有錢,老了自己受罪,拖累兒女也跟著受罪。如果把老人送到敬老院,有些老人一是不接受,再是敬老院交的費用由誰來出?

怎麼養老呢?

第一、完善農村養老基礎設施。

過去農村傳統的思想,即“養兒防老”將不再符合目前社會的發展現狀;未來農村老人養老可能更多依靠的是農村自發組織建設的養老院等機構,由相對專業化的人員照顧;

第二、統籌城鄉養老保險制度

目前農村老人所能領取的基礎養老金,和城市老人相比,差距較大,讓農村老人可以享受到和城市老人同等的養老待遇;

第三、強化醫療衛生保障

對於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最重要的保障就是醫療,說到底老人養老就是要養身體,但是看病貴、看病難又是農村一直以來面臨的問題。


鄉村小媛


農村老人老了以後該何去何從?

說起農村老人老了以後該如何養老的問題,這個的確是當今社會的面臨的一個難題。不過,具體該何去何從,還要看各家的情況。

我的二伯父年輕的時候去了黑龍江,所以子女都在那邊安家落戶。記得十幾年前,打電話的時候,堂兄說伯母住進了敬老院。那時候我還不理解,四個兒子一個女兒,怎麼能讓伯母到敬老院去住呢?堂兄解釋說,其實住進敬老院不是誰都可以的,家裡經濟條件不好的就是想去,還花不起這費用呢。

的確,如今一些醫養型的敬老院設施齊全,服務優良。一日三餐有人照料,並且是根據老年人的身體需要進行營養搭配。閒暇的時候,住在那裡的老人們還可以湊在一起聊聊天、打個撲克啥的,開開心心地挺好的。週末的時候,子女們隔三差五去看望看望老人,既不耽誤自己的工作,老人還能得到照料,實在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麼些年過去了,伯母也去世多年。據說,伯母晚年的時候很幸福呢。如今,我們這裡鎮上、市裡也都建起了自己的養老院。我也曾和幾個朋友去養老院參觀過,我們還曾相約,等到我們老了的時候,就選擇到這裡來,那樣聚到一起還能有個伴兒呢。趁著現在年輕,早早攢幾個錢,到時候也別拖累子女。畢竟子女都有自己的工作,哪能天天守在自己身邊,是吧?

也有的地方,出現了抱團養老的模式,幾家老人們湊到一起生活,彼此間有個照顧,這樣相比起到敬老院來說,費用能節省不少。這也是可以探索的一種老年人的養老方式,值得在實踐中逐步完善、改進。

如果你有好的建議,不妨分享出來,大家一起談談,看看是否可行,畢竟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也許你的建議,就是一個金點子呢。


建行漸遠


看樣這樣的問題很心酸,對於農村的老人怎麼生活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就拿我鄰居一個九十歲的老奶奶來說,她有兩個兒子,兩個孫子,四個重孫。這樣看起來是多子多福 兒孫滿堂是位非常有福氣的老奶奶。

但事情並非如此,她的生活過的非常可憐,她是跟他小兒子生活,兒媳孫子都外出打工,很少回來,老奶奶不光駝背還行動不便幾乎是常年只能待在房間很少出來,大小便大都也是在房間,房間的門一直是關著,兒子對她沒有滿臉的嫌棄,房間臭味難聞,儘管偶爾出來吃個飯也是在客廳裡的另一角擺放著一張破爛的小桌子,這是給老奶奶準備的飯桌。

他兒子嗜酒如命,喝醉了還會罵她。鄰居們偶爾會路過他家會給她帶些吃的給她,最經常聽到她的一句話就是:她為什麼還不死,死掉了就好。想死吃不了這是最苦的。我相信任何人聽到這樣的話也會很心酸。但是我們做為鄰居敢說什麼?能說什麼呢?除了能儘量多去看看她,給她一些吃的以外,沒有人敢站出來說他的兒子兒媳們要善待老人。

老奶奶的孫子 女兒 女婿回來了也還是會給她拿些錢和買些吃的,可當她們離開後錢和東西都會被他兒子拿去買酒喝。當然像這樣的孤獨老人一個月的農村社保和低保也是有兩百塊錢的,但是這一點錢不可能到她的手上。

他的大兒子分家住在隔壁房子裡,偶爾過年過節會把她接去吃一餐,也就僅此一餐而已。

只能這樣孤苦伶仃過著一天又一天她的心裡是沒有希望的,是在盼著早點死去…………

世人養兒防老,試問像這樣的兒子能夠指望養老嗎?

在農村又有多少像這樣的孤獨老人?

又有多少人兒孫滿堂卻落得孤苦伶仃老無所依?

這為老人在今年春天已經過世,聽說她是走的很安祥 ,沒有生病沒有痛苦,在那個夜晚安安靜靜的離去了……

我想她是不怨恨,不怪罪任何一個子孫,父母永遠是把自己的兒女放在第一位。心裡記掛的也還是兒女。只會盼著兒女過的好,父母對兒女的愛是不可估量的!!

哪天我們的父母老了,也請不要嫌棄她,不要嫌他髒,不要嫌她說話言語不清 ,不要嫌她吃飯夾菜的筷子不乾淨。你要耐心對她,你可以把菜夾在她的碗裡,請不要罵她 。說一遍沒聽到時請不要兇她,請你要有耐心,不為別的只為他們是你的父母……

至所有人……包括我自己……





江西妹兒小舒


對於生活在農村的我,深知老人老了之後,是多麼的不容易。

條件差點的,生病不敢醫,保險不敢買。

就拿我鄰居的老人來說,“八十多歲,身體比同齡人都要好,可有一次,這位老人患了點小感冒,並伴隨著咳嗽。他家裡人都催他去鎮上的醫院看病,可他卻為了省那幾百塊錢,說什麼都不去,還相信吃“姜”就能祛寒,治病什麼的。

再過幾天,體溫達到了39度,這簡直是發高燒了。這時,他拗不過家裡人,才乖乖的去了醫院。

在醫院裡待了好幾天,什麼輸液、打針、吃藥花了好幾千塊。因為沒有醫療保險,所以只能原價給。這位老人在付費時臉都綠了,就差生氣了。

農村的老人,大多都體驗過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所以對“錢”會比較敏感,在他們的思維裡,則偏向於“能省則省,能不花則不花”。

這也反應了,農村的老人真的很不容易,只希望我們做兒女的多盡一點孝心,多回家看看!

也希望國家能給老人多一點福利,讓他們老有所養,安度晚年。



蕭宗林


農村老人如何養老何去何從是個全社會的大課題,這個必須上升到國家層面解決。只知道農村從解放初期到九十年代中,一直靠種田謀生併為國家作出了較大的貢獻,雖然國家沒有忘記農村人不斷有政策傾斜惠農,對特困人家庭進行精準識別救助扶持,對老人發放了每個月一百多元的養老金,但比起城市老人享受的待遇差巨甚大,按當今社會人口流動性大現狀在農村養兒防老幾乎已成空頭支票。特別是農村純女戶的老人也較多,純女戶按現行政策已沒有了享受五保待遇,女兒結婚各散東西已成為空巢老人,緊靠月百多元的養老金如何養老?農村養老問題實屬社會一個大問題,唯有希望國家和社會對農村老人養老問題給予高度重視關注。


夏日清風318


這個題目的提法很含糊,所謂的老人應該在60週歲以上,也就是法定的退休年齡,因為農村老人沒退休金,60歲以上只要身體健康的都在當地打工,城市不要60歲以上的,每天工資70元左右,打工也不是每天都有工作的,每天每人生活費5元左右。如果老伴有病就更慘了,掙不到錢,向孩子們要,條件好的能盡孝道,條件差的在供孩子上學、買房、彩禮等,老人的生活質量很差,真正不盡孝道的只是個別人。呼籲國家加大對農村老人的養老投入,他們這代人在興修水利、整修土地和交納公糧的年代是為國家做出過貢獻的。也可以說農村老人真正的老了其實就是身體累誇幹不動了也就沒幾年將走向生命盡頭了


雨林木風343


其實不僅僅是農村老人,城裡那些沒有退休工資,也沒有土地,還沒有房子的老人其實也是有的,這些老人的養老都是問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的情況,我父母是有工作單位退休的,我媽已經退休,我爸還有幾年,目前還在上班。我公婆是農村的,以種田為生,公婆平時還接點裝修的活幹。今年很多地方農村都可以一次性交幾萬塊錢買養老保險,然後我讓公婆去交了,我拿錢給他們先交了。當然這個錢是借,不是給的,他們年底的賬結出來了錢就還我。別噴我為啥不直接給幾萬塊給他們,這個錢是我自己父母手上拿的,我得還的,我父母雖然有工作單位有退休,但是我家也是普通家庭,不是啥大富大貴的家庭,而且不管啥家庭錢還是分清楚好。公婆雖然是農民,但是想法並不落後,平時新農合啥的也都在繳,現在養老保險買了,不管退休後工資多少,以後生活應該不成問題,他們很勤快,以後退休了可以種點自己吃的菜,工資應該是夠用的。而且我們兩口子也在努力工作,社保醫保都有,車子房子也有,經濟上面不會依靠雙方父母。希望父母們身體健康,我們都是獨生子女,連個搭手的兄弟姐妹都沒有。


魚魚吃熊


我就是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因此也真實見到了農村老人的現狀。

現在七八十歲的老人,也就是我們父輩的老人,在他們那個年代基本都會有很多孩子,而他們的現狀基本有兩種。

一:其中一個兒子負責養老,老人要是有個頭疼腦熱的,費用孩子們均攤。

二:孩子們輪流照顧老人,大多在一個孩子家住一個月,然後下個月再去另一個孩子家。

而這種老人現在很多過的不是很舒心,兒女們經常會為老人的贍養問題而鬧得急頭白臉。看著也是讓人很難受,很心疼,也許是他們那一代人孩子太多的問題,一個個的,感覺很自私。

還有一種就是現在五六十歲的老人,也就是我們這代人的父輩,基本也是兩種現狀。

一:兒女結婚後,基本都在城市裡買了房子,老兩口偶爾去住一陣子,幫忙看看孫子,然後就回到老家,種地,或者給人打工。

二:稍微有條件的,在自己小區附近或者對門給父母也買套房子,這樣方便照顧父母,不過這種兒女是極少數的,大多不是不想買,而是買不起。

這兩種老人也有去敬老院的,一般都是沒有孩子的,或者就是不管老人的,不過在農村很少,畢竟有兒有女的,特別狠心的還是極少數。

綜合兩種情況的老人,我從現實情況看,可能以後老人去養老院的居多。因為越往後養老院的條件也越好,老人的養老生活能夠得到很好的保障。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年輕人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房貸、車貸、孩子的奶粉等等,以至於讓做子女的根本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照顧老人,這不是孝順不孝順的問題,而是社會現實問題。

而且現在基本每個城市都有養老院,這樣不至於讓老人太寂寞孤單,可以經常去看老人。而且養老院基本都是老人,可以有很好的溝通和娛樂,不至於讓老人太孤單。

還有一種老人歸宿就是對於條件好的人來說的,住同一個小區。畢竟,現在能和父母住在同一間房子的已經太少了。這樣更能方便照顧老人。

而對於孤寡老人,我個人的意見還是接到自己身邊,和老人一起住,因為他們很敏感,如果你讓老人去養老院,老人會多想,會傷心。

不管怎麼樣,還是希望每個老人都能老有所歸,老有所樂,而我們做子女的更應該承擔贍養和孝順老人的義務。

因為我們小的時候,父母也是這麼養我們的!烏鴉尚知反哺,何況我們是有思想的人呢!






江湖丶笑


我認為這個題目很大,是當前面臨的一個大問題,我國以進入老齡化,特別是農村,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大概有一億吧!那麼老人該何去何從呢?我就是農村七十歲老人。我看可以分為三種情況。一是身體健康能自食其力,能管理耕種土地,基本上能維持生活,子女再給點,他們居家養老就很好。二是老伴去世,獨自一人,子女又不在身邊,身體好的可以生活自理,雖說孤獨也說的過去。就怕有病,不能自理。我們村就有一個老人八十多歲,自己生活,腿腳不方便,在用玉米秸稈燒炕時,背火燒壞了,多虧臨居看見,不然就燒死了,現在花了一萬多元還沒好。這樣孤獨養老不行啊!三是上養老院,可是費用太高了。農村老人就怕生病,小病挺,大病住院花錢太多,一般人家治不起,自有聽天由命。

怎麼養老呢?我個人認為有三種辦法,一是兒女負擔大部分。二是以土地換養老,不能耕種的老人,把土地交還村裡或流轉,用這部分錢養老。三是國家適當提高養老金,比如每月五百元。這樣的話居家養老不行,還可以去養老院。我想國家是不會忘記農民的,一定會有解決辦法。


飛翔70750


農村老人老了該如何去,太簡單:走了。咋走複雜點:即使有個房和錢,普通農民也就能維持日常生活。近日有個眼見的農民例子:夫婦近70歲,倆女兒都嫁人有孩子了。三家日子差不多,維持一類的。母親突然暴瘦去檢查肺癌。三家傾盡家底有近30萬元錢。父親多年心臟病。縣醫院建議去外地治療。此一去30萬就沒了,病人再往下治錢沒了,女兒去陪,孩子上學老公上工,父親聽了先攤了,三家全亂套了。好在母親剛強,一句話:回家,酸菜需要翻缸了,準備過年了。母親的心啊……碎了!這是現實中的事。農民沒病老了手裡有幾萬元,在農村有兒有女好對付,生活費用低。小病挺挺過去了,再老了就走了。大病很難過去,最後人財兩空,老的走了,小的揹負一身債需要一生還債。中途再需挫折或病了,再往下……咋整好?有人問農民為啥不發退休養老金,殊不知農村社保剛起步啊,未來可以,當下咋辦?新農合有了,繳費低報銷也難高呀?錢不是天上往下白掉的。我欽佩這個母親,由衷的發自內心的……儘管倆女兒寧可傾家蕩產,費盡心思要去外地治療,母親心裡明白得很!一個人治病讓三個家敗了,老公,女兒,女婿,外孫子、女三個家拴在一起,以後咋辦……人需要有定力……我由衷的欽佩這位母親……農民老了如何,別有大病?老了老了無疾走了,最好的歸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