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要考慮的不是現在做什麼,而是下一輪行情要做什麼

大家晚上好,今天的行情,可能會給多頭帶來很深的創傷,最起碼對於人氣的傷害,是極高的。

藉著週末的數據利好,畢竟社融規模和新增人民幣貸款數據比預期中更好,那麼市場今天大幅度高開,也是情理之中的問題。

可很少有人想過,在這樣的基礎上,是不是降準的預期,就變得越來越弱了?

我考慮問題通常喜歡考慮兩面性,也就是正的一面和反的一面,週末在看到這樣的消息之後,也就是這麼看的。

主觀判斷,也不是要趁著數據利好,去追什麼,而是考慮,調整過後,要在調整後去做什麼。

昨天從宏觀基本面的諸多元素和角度,去否定了這裡展開牛市的基礎,所以只能當做超跌強反,看做中期反彈。

昨天說過了,當中長期市場節奏已經確認為背離調整,短期的數據性利好,是不構成市場改變方向的契機的,所以認為本週初,即便藉著數據利好衝高,也不過是給沒來得及出逃的朋友一個出逃的機會,僅此而已。

如果從這個思路來看,我覺得這裡就是絕對頂部結構,最起碼從中期角度來看,就是如此。

那麼今天衝高到3253,試圖挑戰前高3288,如果走成了,那就面臨技術層面的二次背離結構,如果真的這樣,那就真的涼透了,因為如果真的這麼走了,即便有著強烈的行政面穩定金融市場預期在那擺著,也就是為了推出科創的預熱預期在那,市場也得暴跌一波然後再算。

而暴跌過後的市場,要想重新把市場焐熱,所需要的時間,就更加久了。

所以即便有著強烈的穩市場預期,也不能把市場搞得過度糜爛才是。

加上基本面方面,接下來的一季度報表行情,預計是普遍悲觀的預期,畢竟宏觀基本面數據在那擺著。

所以四月份,是主調整的,等市場消化一季度市場強上漲的結果之後,等待市場消化一季度報表的利空因素之後,然後再借著逐漸走好的基本面,以及行政面穩市場的預計,開始慢慢走一波行情,到科創板正式推出,我預期的是這麼個節奏。

所以,眼下我是堅決看調整的,也是週末在強數據利好的局面下,依然看調整週期不因數據預期發生改變的原因。

顯然,市場主流資金,也是這麼看的。

不過從中期的看法來看,我認為這裡調整是適宜的,充分調整之後,反倒是延長行情生命力和週期的走勢。

所以行情充分調整後,經過整理,還會在後期走出第二輪。

但由於本輪行情,屬於普漲行情,大多數的個股,不論業績,不論基本面,都跟著漲了。考驗的是倉位。

那麼接下來的行情,如果說預期,是金融准入的持續擴大帶來的增量,以及行政面對於市場成熟度和正規劃的推進。

就需要考量,未來的主流資金,是怎麼個思路。

從上週市場3288之後,指數連續調整了一週,今天藉著數據利好,衝高之後回落近80個點。

我覺得這裡再怎麼對未來樂觀,這裡做防守做觀察,怎麼也該是對自己負責的方式吧?

非要在市場大概率要繼續調整的時候在場內重籌或者尋找能夠逆勢的板塊個股,無疑是給自己在金融市場裡找了個地獄難度,嫌賺錢太多燙手嗎?

我覺得這個時候,即便預期未來市場還會繼續走出行情,也應該考慮的是未來我們要去關注什麼,而不是眼下還可以追什麼的問題。

那麼未來的市場需要去關注什麼?

成熟市場的資本,主要考量的,是公司的市場佔有率,複合增長率,以及成長性等多元化評判標準。

所以也可以看到,從A股打開對於國際資本介入的封印之後,外資瘋狂流入之後,都在掃貨什麼方面的籌碼。

比如說今年的十倍大妖,大麻,這些股的賺錢效應最好,但有外資介入嗎?顯然是沒有的,即便有,也不是主力。

外資們瘋狂掃貨的,是茅臺,格力,美的這些績優藍籌。

成熟市場的資本,再介入中國這樣的初級開放市場,很少像本土遊資這樣聽人講故事就買單的,更多的,考量標準,起步,就是三年複合增長率,營收和淨利潤,這是擺在眼前的第一要素,拿不出業績的,扯什麼都白扯,不會搭理的。

三年符合增長率不低於20%,也就是持續三年,營收年均增長超過20%,淨利潤增長超過20%,這是我觀察後得到的一個總結。

符合這些外資就買賬了嗎?顯然也不是。

還需要考量行業地位,比如說,白色家電的三巨頭,格力美的海爾,都有外資踴躍的身影在其中,但往後的家電,就算業績也不錯,外資不買賬的。

這是考量的另一重標準,也就是可持續性。

白色家電,或者說或大多數行業,市場佔有率和利潤集中度,向行業前列靠攏的跡象,是非常明顯的,大多數行業,前三甲的企業,可能就超過了市場佔有率超過60%以上的市場份額和行業利潤總額。

其他的同行業企業分潤剩下的佔有率和行業利潤。

行業寡頭化和巨頭化的趨勢也日益明顯。

也就意味著,行業寡頭們,在未來的行業競爭中,存活下來的概率,也大大超出行業下游企業存貨的概率。

這可能就是外資為何喜歡家電,白酒這些行業內部的大龍頭企業的原因。

所以,這一輪調整過後,要強調得,就是一點,業績。

炒績優,炒白馬,炒滯漲績優的白馬股。

而白馬股之外,銀行股,週期股同樣也是非常賺錢,但估值普遍較低的。

所以這些也是非常值得在未來去關注的品種。

銀行,週期,白馬,還有一部分及其優質的中字頭,比如中國建築這些,我認為是行情在調整過後,重啟行情之後的主力關注的重要方向。

所以,我認為,假設今年調整過後,重新開始行情,將很可能無限接近於2017的市場節奏,白馬,週期,銀行,中字頭,這樣的路數。

因為今年的基本面,實在是和2017,非常像。

或者說假定2018年不出那麼多意外事件,或許2018也會像2017一般的走勢,市場的主線,會越來越接近價投,這是從每一個成熟的金融市場從不成熟到成熟的必然結果。

如果穩行政預期,走白馬,週期,銀行,中字頭,還有強行政預期的基建,應該就是今年接下來的主要思路,至少目前看,我認為這樣的概率最大。

那麼眼下要做的,就是等待市場調整,耐心等待市場逐步企穩,消化,然後行政面預熱科創的市場舉動再次觸發市場神經。開啟接下里的價投行情。

別急於入場,震盪市或者慢牛,都是行政面願意看到的,因為平穩,所以需要,也是穩市場的選擇。

如果真的放任市場瘋狂下去,真到了科創板要推出的時候,除了一地雞毛的金融市場,不會得到第二個結果,這才是行政面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所以,這裡安心等調整就好了,等待調整後市場結構更為紮實的時候,降稅減稅的行政驅動,逐步讓市場的基本面真正開始觸底回升,企業盈利造血功能開始復甦改變基本面的時候,才是支撐金融市場真正走大牛的時候。

所以,眼下真的沒必要擔心踏空。

今天要說的,就這麼多,個人之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那就這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