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新舟”700研製蹄疾步穩

央廣網西安4月15日消息(記者劉濤)記者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西飛民機獲悉,連日來,新舟700項目研製全線圍繞年度目標奮力推進各項線工作,目前超過70%系統模塊提交至工藝審籤,超過50%的系統模塊通過工藝審籤,完成了鐵鳥、航電、燃油、供配電、機電綜合等5大臺架任務書和計劃發佈。同時,首飛機地面試驗規劃工作已經完成。

今年2月27-28日,“新舟”700飛機項目詳細設計階段工作通過專家評審。自此項目研製工作將全面轉入生產試製與驗證階段。首架機將於2019年9月總裝下線,並開展首飛準備工作。

“新舟”700飛機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新一代70座級渦槳支線飛機,是國家民用飛機“兩幹兩支”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詳細設計評審,是“新舟”700項目研製的一個重要階段里程碑,這也標誌著“新舟”700項目自2013年12月立項以來,已順利完成需求與概念論證、初步設計和詳細設計階段全部工作,項目由此全面轉入生產試製與驗證階段,距離首飛目標更近了一步。

2018年底,“新舟”700飛機機頭、前機身、貨艙門等已陸續展開組件裝配工作,機翼已開始部件總裝工作。“新舟”700項目各參研單位2019年將圍繞“試製”和“試驗”兩條主線開展工作。根據航空工業在2019年初“新舟”700項目年度工作會上確定的研製計劃,機體結構供應商將於3月起陸續開始大部件交付,首架機將於2019年9月總裝下線,並開展年內首飛準備工作。

集智全球:合力打造“為未來飛行”

“新舟”700飛機研製工作秉承“全球合作,高端集成”的思路,由全國各地的一大批航空企業參與研製,並與世界航空企業進行深度合作。

“新舟”700飛機引進了PW150C發動機,以及Proline Fusion綜合航電系統,首次在渦槳支線飛機上採用了電傳操縱系統,其駕駛艙設計於2016年榮獲“中國優秀工業設計金獎”。飛機最大速度可達637千米/時,高效的氣動設計和最新的動力系統,可實現速度和經濟性的完美平衡。單發升限5400米,起飛場長1300米,非常適合高溫、高原、短跑道機場和翻山越嶺複雜航線等運營環境。

“新舟”700飛機按照最新的CCAR25標準設計,滿足FAA和EASA的相關標準,特別配備的風切變雷達、平視顯示儀、ACARS數據鏈系統以及電傳操縱系統也將顯著提升其安全性。“新舟”700飛機在同級別飛機中擁有最寬敞舒適的客艙,CO2和NOX排放優於CCAR/FAR34標準要求,外部噪音優於CCAR/FAR36標準要求。

潛心攻關:各研製主線“並行推進”

“新舟”700項目自獲得國家正式立項以來,開展了項目可行性研究、市場開拓、結構及系統供應商選擇、飛機初步設計等工作。自2015年“新舟”700飛機市場銷售工作啟動以來,已與11家客戶簽訂了285架意向訂單。2017年,項目研製通過初步設計評審,進入詳細設計階段。

近兩年來,項目研製團隊按照民機研製程序和適航規章要求,完成詳細數模發放、系統工作包關鍵設計評審;標材規範、工藝規範陸續完成驗證獲得適航批准;完成大部分供應商合同談判和簽署;規劃的研發試驗順利完成,符合性驗證試驗相繼啟動,系統試驗檯架完成建設,部分完成安裝調試。

與此同時,試飛及客戶服務準備工作同步開展。目前試飛團隊已完成試飛總方案、試飛工作規劃及試飛大綱編制,完成首架機測試改裝數模發放,並順利通過適航審查;啟動技術出版物編制,D級模擬器研製準備。這些都為“新舟”700飛機總裝下線、開展試飛驗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戰略合作:致力於建設“航空強國”

2018年11月6日,航空工業西飛民機與華夏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依託華夏航空突出的運營能力和商業模式創新能力,共同推動實現100架“新舟”700飛機的購買和託管,並積極開拓市場,開展示範運營。

華夏航空與航空工業西飛民機以“新舟”700項目作為切入點展開全面戰略合作,將實現國產民機產業上下游的無縫對接與優勢互補。雙方致力於推動“新舟”700飛機的批量交付和商業成功,完善中國民用航空產業體系和“干支通”航空網絡,落實國家基本航空服務計劃,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提供中國產品、推廣中國標準,為全球民眾的出行需求貢獻中國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