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20年 “新舟”系列風雨兼程

不忘初心20年 “新舟”系列风雨兼程

不忘初心20年 “新舟”系列风雨兼程
不忘初心20年 “新舟”系列风雨兼程不忘初心20年 “新舟”系列风雨兼程

為了實現中國航空製造能力的雙翼齊飛,始終將發展中國自己的民機產業作為歷史使命,矢志不移,實現了國產民機全球化規模運營。20年,“新舟”飛機書寫著百折不撓的精神、改寫了中國民機的歷史。近20年時間,從“新舟”60走向“新舟”700,量與質都在以層層遞進的方式讓中國民機之翼更加豐滿有力。

起飛2000

在國家部委等上級單位的關心、扶持下,1988年,航空工業在對支線航空市場進行了充分調查、研究和論證後,啟動了“新舟”60飛機的研製工作。為了滿足與國際接軌的中國民用航空規章CCAR-25、36部和客戶要求,“新舟”60先後進行了大型專項試驗89項、試飛科目156項。

2000年2月25日,“新舟”60飛機首飛成功,同年6月份取得中國民航總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12月取得生產許可證。一年內,“新舟”60飛機一鼓作氣,完成首飛、取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生產許可證幾個關鍵動作。至此,“新舟”60飛機完成全部研製工作。因為廣泛吸收和採用了當代世界先進的航空技術,又經過多年的技術改進和性能完善,“新舟”60飛機的安全性、舒適性、經濟性、環保性、適應性、維修性均達到或接近世界同類先進客機水平。

發展2010

為實現航空工業躋身世界一流渦槳支線客機制造商的發展目標,航空工業從本世紀初就制定了“新舟”60、“新舟”600與“新舟”700“三步走”的基本戰略。即在“新舟”60客機成功研製並投入市場的基礎上,通過優化性能推出“新舟”600,進而瞄準未來市場研發“新舟”700。這一基本戰略在10多年間得到穩步推進。

航空工業在“三步走”戰略之外, 還確立了“新舟”飛機系列化發展戰略,形成包括支線客機、民用貨機、多用途飛機和公務機的系列化發展格局。多用途飛機很快成為“新舟”家族的亮點,人工增雨機、遙感機、海上救援機、醫療救護機及巡邏機等近10個品類,為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用戶提供了更多選擇與解決方案, 改寫了國內此類飛機全部依靠國外進口的歷史。

足跡2014

2014年11月,在第十屆珠海航展上舉行了“新舟”飛機第100架交付儀式。

10年的前行,伴隨著“新舟”的飛翔,航空工業對中國支線航空進行了諸多有益探索,從產業發展到運營模式、從產品改進到體系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支線航空逐步清晰;從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搭建空中通道到推動國內基本航空服務計劃,“新舟”飛機從輸出“中國產品”走向輸出“中國標準”,從實現“交通連通”到實現“人心連通”。

10年探索,“新舟”解答了一個航空人長期以來探尋的理念——民機理念。

成就2017

2017年是“新舟”發展歷程中濃墨重彩的一年,第一個“千萬”人次運輸完成,開啟的是更長更遠的航程。

向18個國家、32家客戶交付了100餘架飛機,在國內外近300條航線安全運營,累計飛行超過42萬小時、39萬起落,安全運送旅客突破1000萬人次。“新舟”60這組或許在世界民航業中微不足道的數據,對還處於起步階段的中國民機卻無比珍貴。

依託“新舟”飛機的成長,客戶服務由技術保障提升到體系保障,並完成了以產品為中心的被動式服務到以客戶運行為核心的主動式服務的轉變。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建立了滿足局方要求、適應客戶需求的運營支持體系。

“新舟”700為未來飛行

作為新一代70座級高速渦槳支線飛機,“新舟”700飛機成為國家民用飛機中長期發展規劃中“兩幹兩支”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舟”700於2013年12月獲得國家立項,目前已經收穫訂單185架。產品從頂層設計階段就緊扣客戶與市場的需求,著眼未來支線市場進行產品定位,具有突出前瞻性,在先進性、快捷性、經濟性、適應性、安全性和環保性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新舟”700飛機按照最新的CCAR25標準設計,同時滿足FAA和EASA的相關標準。2016年12月,“新舟”700駕駛艙設計榮獲了“中國優秀工業設計金獎”。未來,“新舟”700飛機還將推出縮短型和加長型兩個版本,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更好更全面地服務我國基礎航空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