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联合调研组到古蔺县 调研“1号检察建议”落实工作

四川新闻网泸州4月15日讯(黄飞)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联合调研组来到古蔺县交通小学就最高人民检察院 “1号检察建议”落实情况开展调研和督导。检察日报、四川法制报等媒体随同采访,全程记录调研足迹。

刚走进交通小学的校园大门,调研组一行就被该校别具一格的早操所吸引,该操名为《儿童安全防范操》,系由古蔺县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填词、编舞、录音、拍摄完成,内容主要涵盖儿童防性侵、防诱拐知识,通过轻松活泼的舞蹈和歌唱方式,告诉孩子们哪些是身体的隐私部位、如何保护自己以及遭受侵害后怎么办等等,歌词朗朗上口,动作简单活泼,自古蔺县检察院在今年3月初到学校教授该操以后,学生们通过跳操便懂得了操中传达的安全防范知识。“学校安保人员入职前是否进行审核?”“平时是怎样对学生进行防性侵教育?”“针对留守儿童是怎样管理?”来到教学楼,调研组一行先后走进学生教室、教师办公室、图书室,逐一查看上墙安全制度、安全管理台账、开展活动简报,详细了解校园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异常情况报告制度等,并随机采访了学生、老师和家长。据交通小学负责人介绍,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对学生安全的管理和教育,曾多次邀请检察院、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到学校开展安全教育,同时还聘请了检察院的检察官担任学校法治辅导员。

据悉,古蔺县地处乌蒙山区,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贫困、留守儿童较多。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家庭教育缺乏等原因,使得该县贫困、留守儿童安全自护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先天劣势。为改变这一现状,古蔺县检察院因地制宜,探索未成年人防性侵体系建设,取得了系列显著成绩。如:创作推广《儿童安全防范操》,极大增强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建立未成年人案件线索网格化管理机制和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机制,实现侵害未成年人案(事)件信息预警预报;创新性侵未成年人预防和脱贫攻坚工作衔接机制,以“司法救助+N”模式救助刑事被害困境儿童。同时,该院还注重与学校的联系,交通小学就是该院开展“检校共建”的典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