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很容易再次復發,或者是感染嗎?怎麼辦?

白衣老秀


很多朋友會有這樣的苦惱,本來已經根治成功的幽門螺桿菌,過一段時間,又出現了重複感染的問題,是再一次進行根除治療,還是不用管呢?又如何避免幽門螺桿菌的重複感染呢?

首先,對於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問題,我們還是應該要有正確的態度來認識這個事情。在我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是很高的,大約有超過50%以上的成年人,都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而這個細菌,又具有一定的傳播性,可以通過共餐、餵食、接吻等方式傳播,也可以通過不衛生的飲食習慣、不衛生的飲食來傳播,因此,在與如此龐大的感染者共同生存的這個環境中,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幾率還是很大的。

對於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要不要根治的問題,個人觀點是一定要強調是否有確實需要根治的相關疾患,當然個人意願也很重要,但如果是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者,本身並沒有什麼胃部的相關疾患,也沒有需要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物或不明原因的貧血等問題的情況下,是否要根治,一定要想清楚,一方面根治並不是一定成功,另一方面,根治完成後,還容易重複感染,這都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如果幽門螺桿菌根治成功後,又出現了重複感染的問題,是否需要再次做根治呢?對於再次根治的問題,就更需要進行嚴格的評估了,如果本身沒有什麼需要根治的胃部疾患,真的不建議再去吃四聯療法的藥物去做根除治療了,這樣反反覆覆,唯一培養的就是幽門螺桿菌的耐藥性,對於身體的健康獲益,真的並不大。如果是本身有胃部相關疾患的情況,是否需要二次根治,也需要經過醫生的嚴格的風險評估,總之,不建議對幽門螺桿菌的重複感染,進行反覆的根治。

想要避免這種反覆服藥根治的問題,應該在根治成功的情況下,多加註意,儘量的避免重複感染的發生。對於預防幽門螺桿菌的重複感染,給大家以下2個建議——

1. 對於根治成功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和飲食衛生,儘量的避免不潔的飲食,也要避免和其他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的交叉感染。共餐時使用公筷母勺,飯前便後勤洗手,充分洗手,儘量減少外出就餐,不飲用不潔的水源等,注意這些方面,都能夠減少重複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幾率。

2. 在避免傳染的同時,還有一點更值得注意,那就是自身免疫力的增強,作為曾經感染過幽門螺桿菌的朋友,本身就是易感者,因此,注意均衡營養,加強運動,保持良好睡眠等方式,保持身體良好的免疫力,也是抵禦細菌重複感染的重要方面。

這些年來,對於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被一些媒體過分的誇大了,也被一些朋友誤解和曲解了,幽門螺桿菌雖然確實胃部健康會造成一定的損害,甚至導致消化道潰瘍等問題的發生,但並不是所有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都會罹患胃部疾病,幽門螺桿菌也並不是導致胃部相關疾病的唯一因素,因此,對於這個已經與人類共存了很多個世紀的細菌來說,一方面要引起重視,但一方面也不必過分強調,是否要進行根治和多次根治,還是要經過嚴格的評估後進行,除了服藥,我們正確的行為方式,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是讓我們的身體有效抵禦這個致病菌的利器。


李藥師談健康


單純使用抗生素殺滅幽門螺桿菌的方法雖然簡單粗暴,但是卻很容易再次復發和感染,想防止幽門螺桿菌再次復發和感染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先預防再次復發和感染的途徑

幽門螺桿菌再次復發和感染的途徑很簡單,一家人一起用餐、朋友聚餐、喝涼水、吃生食、情侶接吻、口腔細菌,只要是和幽門螺桿菌攜帶者有接觸都會導致幽門螺桿菌再次復發和感染。


想防止幽門螺桿菌再次復發和感染首先要杜絕它們讓你再次復發和感染的途徑,比如注意口腔衛生,經常換牙刷,飯後使用有殺菌作用的漱口水漱口,杜絕病從口入,和家人吃飯時分餐,和朋友聚會時不要使用公筷,只吃熟食不吃生食。

抗生素殺滅幽門螺桿菌雖說簡單粗暴,但是對腸道菌群來說卻有著極大的副作用,一旦停用抗生素就再次復發和感染,所以應該合理使用三聯、四聯療法對抗幽門螺桿菌。

三、再在日常飲食中保護胃

幽門螺桿菌再次復發和感染的最大原因本就是吃,所以預防幽門再次復發和感染應該從日常飲食入手保護胃,選擇軟爛易消化食物,忌食油炸刺激和生冷酸辣食物,都能很好的保護胃並預防幽門螺桿菌再次復發和感染。

幽門螺桿菌治療其實很簡單,難就難在如何解決再次復發和感染,但是隻要堅持預防再次復發和感染的途徑、合理進行藥物治療、日常飲食中保護胃這三點,就一定能擺脫幽門螺桿菌。



靜與明


幽門螺桿菌陽性治療轉陰後,確實是可以再次復發的,或是叫再發,這都是很有可能的。在現實治療的過程中,確實存在有部分人在根除治療幽門螺旋桿菌後復發,而在復發的時候我們也發現,有地區,種族的差異性,在一些發達地區和國家複發率很低,約平均每年的複發率僅為2-3%左右,而在不怎麼發達地區,幽門螺桿菌的複發率可高達年均10-13%。


一般說的的復發包含兩種情況:

(1)第一種是因為根除治療的時候就不徹底,殘留在體內的少量幽門螺桿菌死灰復燃,這種情況一般多發生在治療成功後的1年內;所以我們建議一年以後也要去檢查一下幽門螺桿菌的指標情況。

(2)第二種情況是由於外在的原因,再次被感染了新的幽門螺旋桿菌。


那我們應該怎麼有效的預防感染及復發呢

(1)在幽門螺桿菌治療的時候發現家庭成員之間的互相傳染很常見,如果有條件建議家庭成員通過補充對抗益生菌舒克幽來增殖對抗菌,降低幽門螺桿菌的發病率,全部使用藥物治療不現實,這也考慮到家庭成員中有老人和孩子。

(2)在第一治療的時候就應該選用療效好的藥物和方案,科學的合理的儘量徹底治療。

(3)注意口腔健康幽門螺桿菌不僅存在胃部,也存在口腔中,有必要使用生物漱口水進行清潔。

(4)日常生活中還是建議補充對抗益生菌舒克幽,有輔助抑制幽門螺桿菌的作用,作為非藥物的手段,適合幾乎所有人群,特別家中已經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家庭成員。


婷姐說健康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存在於胃部和十二指腸的細菌。目前的研究表明,它會引起胃粘膜輕微的慢性發炎,易導致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腸胃疾病。

大量的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是感染率最高的細菌之一。據統計,在中國不同地區的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為30%~80%之間,超過80%的帶原者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病症。

一人得胃病,傳染給全家,並不是沒有道理。相對於成人,兒童更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能在人體生長、繁殖,又能通過糞便、唾液傳染。有些家庭,家長喜歡把食物放在嘴裡咀嚼之後,再給孩子吃,這種壞習慣,易將本身的幽門螺桿菌傳染給孩子。

如何防治幽門螺桿菌?

其實幽門螺桿菌的防治最關鍵的就是注意飲食衛生,減少出外飲食的次數,及時是家人一起吃飯,最好也準備公筷。使用自己的牙刷、注意洗手、清洗乾淨食材碗碟等。

另一方面,可以補充益生菌。

臨床和實驗模型研究顯示,嗜酸乳桿菌、格氏乳桿菌、約氏乳桿菌分泌物能抑制幽門螺桿菌的生長和減少胃炎。

目前為止科學家們認為,益生菌抑制胃部幽門螺桿菌主要是通過在腸道中釋放免疫調控物質,之後通過血液到胃部,抑制幽門螺桿菌生長。也有少部分研究認為,少量的益生菌本身就能在胃部存活,能夠直接抑制幽門螺桿菌的生長。


益生菌來了


幽門螺桿菌清除後的一個月內幽門螺桿菌複發率較高,但根除後一年內的複發率很低。清除或根除後,又出現幽門螺桿菌陽性,若菌株與治療前相同,稱幽門螺桿菌復發,若與治療前菌株不同,稱幽門螺桿菌再感染。

  幽門螺桿菌會復發嗎?雖然家庭內可有幽門螺桿菌交叉感染,但據臨床觀察,幽門螺桿菌根除後再感染情況不多。國外資料顯示,幽門螺桿菌根除後再感染率為1%。在發展中國家的幽門螺桿菌再感染率可能相對高些,上海腸胃病醫院專家隨訪幽門螺桿菌根除後的病人,發現在以後的12~25個月內,僅有5%的病人幽門螺桿菌會復發。國內報道的幽門螺桿菌再感染率為2%。故此,醫生建議在清除幽門螺桿菌後依然每天補充兩包衛樂舒益生菌製劑,此舉可有效預防幽門螺桿菌再次復發。

  我們確實難以擺脫幽門螺桿菌的糾纏,因為處於一個複雜的生活環境裡,而我們的飲食就餐習慣又存在弊端,很容易讓幽門螺桿菌趁機而入,再感染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這就提醒了大家,一定要養成正確的就餐習慣。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預防的關鍵是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如要做到飯前便後洗手,飲食尤其是進食生冷食品要講究衛生,集體用餐時採取分餐制是明智的選擇。

  在幽門螺桿菌是否復發問題上,大家還是應該放鬆心態,通過清幽咀嚼片和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可以有效預防幽門螺桿菌再感染的,幽門螺桿菌沒有想象中可怕,關鍵在於預防和選擇正規清幽途徑。


恆山生物科技


聽說過生物療法嗎?很多人以為懂得幾個菌幾個什麼酶就以為很了不起了!!懂點皮毛就以為是大師了!!其實都是些江湖騙子!什麼是益生菌,益生菌為遇到各種病毒基因才能生產抗體的才叫益生菌,本人研究益生菌再造法有15年的時間!總結了一大套的方案,能很有效的治療各種各樣的疾病,就是以物降物的治療法,有益再生菌就是幽門螺桿菌的剋星!本人用此法治癒很多的胃腸病患者,真的挺有效果的


瘋子魔醫


好治不好冶這個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