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律要留辮子,那禿頂和光頭的人怎麼辦?

不容青史盡成灰


髮型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很重要,不僅可以修飾臉型,增加時尚感,而且還可以增強自己的自信心,讓自己魅力四射,一個好的髮型能讓自己心情愉悅,精力充沛,如今的髮型千變萬化,應接不暇。

然而在清朝時期,強制讓每一個男人都要留一根又臭又長的大辮子,每個人都是同一個髮型,千篇一律,死板,看都看膩了,有頭髮的人還好說,那些禿頂的和光頭的怎麼辦呢?


清朝入主中原後,為了鞏固滿清的統治,摧毀漢人的抵抗意志,樹立滿清的威望,從身體和精神上奴役和打壓漢人,便推出了臭名昭著的“剃髮令”,嚴令要求全國上下所有男人都必須留辮子,不服從者一律問斬。

漢人長期接受的是儒家思想的薰陶,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孝之始也”,把愛惜頭髮提升到孝的高度來重視,無論男女,頭髮長了都不能剪,而是要盤起來。

滿清統治者的倒行逆施自然是激起了漢人的強烈反對,幾千年的習俗文化不可能靠一紙命令就在全國推行,清朝統治者也採取了血腥的鎮壓,提出了“留頭不留髮,留髮布留頭”,凡是清兵所到之處,十日內必須剃頭,削髮垂辮,改從滿人的髮式服飾,否則將格殺勿論。

滿人對於主動剃髮投降者,賞給高官厚祿,抗拒不尊者,全都殺掉,一個不留,像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九九之禍等等都是由此產生的殺戮悲劇。


清朝初期的時候,剃髮要求是頭頂後腦勺處只留一個銅錢大的頭髮,編成一根手指粗細的小辮子,要能穿過銅錢中間的方孔才算合格,滿人稱之為“金錢鼠尾”,又稱“鼠尾辮”,不合格的要處死,這一時期最為厲害。

到了清朝中期的時候,腦袋中間留的頭髮多了一點點,扎的辮子稍微大了一點,就叫“蛇尾辮”;清朝晚期的時候,人們留的頭髮就逐漸多了起來,只是將頭頂前半部分的頭髮剃掉,後半部分的頭髮就紮成一個大辮子,稱之為“牛尾辮”。


對於禿頂的人來說,只要就腦袋兩邊的頭髮剃掉,後邊留一點頭髮扎個小辮子即可,但由於這種髮型實在太醜,後來逐漸被陰陽頭替代。

對於光頭的話,清朝統治者也犯愁,不能因為人家沒有頭髮就把人家給殺了吧,後來他們也想到了解決辦法,可以戴假髮,這個東西在清代以前就已經發明出來了;或者向上級、保長之類的人彙報備案,彙報之後會有憑證,在官員檢查剃頭時出示一下,也就不會惹上不必要的麻煩。


剃頭令最嚴格的時候是在順治時期,哪怕只是鞭子粗了一點點也會被視為犯法當斬,因此很多人被處死,剃髮令歷時三十多年,到了康乾時期,老百姓已經習慣了剃髮,清朝對於留頭髮的政策逐漸寬鬆,清朝晚期,滿清已經沒落了,人們所留的頭髮也越來越多了。

說到底“剃髮易服”是滿人對漢人進行文化征服和精神侵略的一種手段,跟“文字獄”沒有本質區別,所以到了清末,漢人反其道而行之,把“剪辮易服”當做擺脫滿人統治的一種方式,反倒是滿人卻不捨得剪掉自己的大辮子。






遺產君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古人其實也會禿頭和謝頂,一是可能疾病,二是很多人先天遺傳就會謝頂。

尤其是老人,年齡大了頭髮必然會稀疏,甚至基本掉光,是沒有辦法再留辮子的。

但滿清是奉行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

按照這個推論,禿子沒頭髮,他的人頭就要沒了。

事實自然不會如此,不然滿清那些禿頭的王爺首先就要被斬。

首先,如果你是半禿,不是全禿,問題不大。

滿清規定只是必須剃髮加上留辮子,並沒有約定辮子的長度。

所以,不是全禿的人,只要將前額和兩側的頭髮剃光(好心疼啊,本來就沒幾根毛),再在頭上象徵性的梳個辮子就行了。辮子再短也沒有什麼關係,只要有了就行。

自然,這種半禿的人也要去當地政府報個備,說明自己確實是禿頭。

自然,如果是鄉民不進城,就問題不大,沒什麼人去管你。

雖然這樣,但半禿的人一定要剃髮加留辮子,這是缺一不可的,萬萬不能少。

剃髮很容易,實在留不了辮子,拖個假辮子也能應付應付。

如果你不剃髮,不留一個哪怕是象徵性的辮子,你的人頭一定不保。

其次,如果你是全禿,也有辦法。

真的全禿了,官府能拿你怎麼樣?總不能直接殺了。

這樣全國不知道要殺多少禿頭!

如果你真的像光頭強一樣寸草不生,你必須首先去官府報備,說明自己的情況。

當然,不能自己一個人去空口說白話,還要邀請本地相對有名的幾個人(誠實的鄉民即可),寫個東西證明你是禿子。

即便如此,如果證明你有反清復明的思想,官府一樣第一個將你這個禿頭抓起來斬首示眾。

這一切直到滿清末年,還是很嚴格的。

大家都知道,留美的幼童之所以被滿清強制中斷學業回國,就是有人剪了辮子。

而魯迅在清末回到滿清朝廷擔任公務員(類似於教務處長),因為沒有辮子,就花費高達4塊大洋買了假辮子。而幾個親戚長輩發現他沒辮子,立即不再來往,他惹上麻煩。

要知道,魯迅回來的時候滿清已經進行了新政,不再要求斬殺剃髮者,只要要求務必再留法,不然公務員開除,老百姓罰款。

如果不是這樣,魯迅恐怕也就小命難保了。

這裡多說一句,滿清這個髮飾就農耕民族來說,是愚蠢和荒唐的。

作為遊牧民族,在馬上作戰必須留辮子,將前額和兩側的頭髮剃掉,不然一旦風吹,頭髮就會遮住眼睛,被敵人一刀砍死。

當年契丹人甚至日本武士,也都是類似的髮型。

但作為農耕民族,拖著一根長長的辮子,嚴重影響幹活,做什麼都不太方便。

而且頭髮這麼長,也必須經常洗一洗,不然就會發臭。長辮子還需要經常拆散了重編,種種情況都增加了老百姓的負擔。

別的不說,洗頭髮就是大問題。

薩沙記得以前團隊一起出差,我和1個男同事,另外是4個女同事。

當場經常趕國際航班,沒個點,經常凌晨一二點才到酒店,草草洗個澡(當時在東南亞跑得多,不洗澡受不了),然後就得迅速睡覺,第二天七八點就得去上班。

搞笑的是,我們兩個男人永遠比他們的睡眠時間長。

為啥?她們要洗頭髮。

4個女同事有3個是長頭髮,洗頭髮再自然晾乾基本都要1個小時左右。


薩沙


這裡要明白一件事就是,剃髮令主要是針對有頭髮的漢人,而並非沒有頭髮或者頭髮少的人,縱橫本文就來講講清初時期為何會頒佈剃髮令,已經禿頂和光頭的人怎麼辦?

清朝的剃髮令是廣受詬病的一項制度,簡單來說就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之所以清朝統治者會不遺餘力,寧肯引發血腥法抗也要推行剃髮令,實際上是出於維護自己民族文化傳統的深謀遠慮。

辮髮是滿族文化的重要表現,就是男子將腦袋前的半部分頭髮剃光,然後腦後編成辮子,這種髮型跟滿族人的生活、生產息息相關,滿族屬於遊牧、漁獵文化,辮髮比較使用,在打獵、抓魚的過程中,相比長髮更實用,當然,相比現在的短髮還差了許多。

漢族人更在意自己的頭髮,在漢族的文化觀念中,頭髮是生命的象徵,是一個民族顯著的標誌,在《孝經》中就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將頭髮與孝聯繫在一起,可見頭髮對漢族人的重要性。

清軍要求漢族人剃髮,實際上是一種反同化的文化表現,清朝統治者認為,金國由盛轉衰就是因為在學習漢族文化的同時逐漸腐朽,而最終失敗。所以,即使後來的清朝統治者如何漢化,都在強調騎射乃清朝之根本。

剃髮留辮,只是一種文化行為的高壓民族政策,實際上,對於當時的少數民族,也並不一定是要全部剃髮,清朝統治者對於周邊少數民族的政策只要是歸服並且納貢就行了。

對於頭髮少的禿頂和沒有頭髮的禿頭,都不是清朝統治者所針對的,對於禿頂的人來說,看情況是否嚴重,因為清楚的辮子金錢鼠尾,是很小的辮子,只要有一丟丟就夠了,所以,根本沒有什麼難題。

對於沒有頭髮的禿頂,這個有點難,但清軍也不是見到禿頂的就殺,如果是那樣的話,清朝的和尚還有了嗎?禿頂的人可以提前去官府報備,只要報備過了,就不會有大的麻煩。

當然,古代的很多老百姓都不愛和官府發生糾纏,官府一般都是縣一級行政機構才有的,因此,清朝也有假辮子,或者是辮子接在帽子裡面,只要帶帽子就以為會有一個小辮子。

還是那句話,清朝統治者讓老百姓削髮留辮子也只是一種治理老百姓的手段,對付的主要是那些留著長髮跟官府作對的人,真正對於禿頭,管控不是那麼嚴的,殺人還不過頭點地,天生不長頭髮你能把人怎麼辦!


史論縱橫


清朝時期,除了全禿,剩下的斑禿和普通禿頂都不影響留辮子。但如果你是專門剃的光頭,那官府會依“剃髮不如式”之罪將你斬首,你這明顯是在挑釁大清律法。那麼禿頂的人在清朝該怎麼留髮型而不會被治罪?

清初期的剃髮要求

清朝初期,人們的髮型並不是影視劇中看到的半邊瓢式的油亮大辮子,它有一個專業的髮型名稱,叫“金錢鼠尾”。要求是:在腦頂門上留一揪銅錢般大小的頭髮,剩餘的全部剃光,然後將這一綹頭髮辮成一根與老鼠尾巴一樣粗細的辮子。

這種髮型的標準以銅錢來判斷,即頭頂上與銅錢大小一致,辮子必須能夠穿過銅錢方孔為宜,否則便是砍頭之罪。影視劇中幾乎沒有這樣的清朝髮型,估計是嫌棄實在是太難看了。這一時期的禿頂怎麼辦?

什麼制度的制定都會考慮到特殊情況的存在,清朝初期的“剃髮令”也是如此。全禿的人最好處理,因為啥都不用幹,也不犯法。“剃髮令”的目的就是要人剃成大面積的光頭以與前朝相區別,既然生來就是全禿,這種情況是允許的,前提是要低調做人,踏實做事,別人剃頭時不要圍觀。

斑禿是不影響留這種髮型的,因為辮子本身就很細,頭頂上隨便來一綹也是可以的。但普通禿,也就是常說的禿頂,這種也是有要求的,要將頭一圈的頭髮全部剃掉,保持光頭髮型,也是合規的。這些禿頭的人是要經過嚴格的審核的,冒充者以斬首論處。

清朝中後期的剃髮要求

金錢鼠尾髮型一直持續到乾隆朝,或許是道光的審美能力有所提高,意識到金錢鼠尾髮型實在不怎麼優雅,於是默許了辮子的變粗。道光年間,人們頭髮開始慢慢變多,變成了腦後的一大片,辮子也變成了手指般粗細了。

到晚清的時候,人們的髮型變成了陰陽頭,也就是兩個耳朵與頭頂之間連成線,前面的剃掉,將後面的頭髮編成辮子。這時清人的辮子變粗了,剃頭面積變小了,由清初的金錢鼠尾式變成了陰陽半瓢式。對於髮型的要求已經沒有那麼嚴格了,標準也降低了。

因此,除了全禿的人外,其他都可以留辮子了,只要腦勺子後面有頭髮,皆可留半瓢式的髮型,解決了禿頂沒有辮子可留的“煩惱”。而全禿還是執行之前的規定,只要能證明你是禿子,便可不用為髮型而苦惱。

清朝的髮型經歷了鼠尾、豬尾、蛇尾,最後才發展到陰陽頭的形態。到清末期,人們的審美觀念發現變化,再加上制度的寬鬆,於是辮子以粗為美。清軍的辮子越粗約好,盤在脖子上還能擋刀砍,辮子細的人,還可以加些假髮或者黑絲線。

清朝初期,禿頂的人應該是洋洋得意的神態,畢竟別人要留難看的辮子,一時無法適應這種髮型,他們則不需要擔心。而到了清朝末期,當人們習慣了留辮子的時候,禿頭們又開始煩惱起來,有辮子的人開始神氣了,甚至到了民國時,有辮子的人哭著喊著不願意剪掉辮子。

所以說,清朝的剃髮令,並不是說一律都得留辮子,主要是體現在剃頭上。全禿或者禿頂的人也不用擔心,剃髮令也是允許有特殊情況存在的。如果是故意來抵抗剃髮令,那就是另當別論了,被問罪是肯定的,殺頭更是避免不了。


野史也是史


能怎麼辦?頭髮都沒了,還要怎麼樣?光頭就光著唄。

這不重要。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為什麼北方民族都喜歡剃頭呢?

這不是清軍一家的問題。


遼、女真、蒙古,都喜歡剃頭!就連我們的鄰居日本,古代也是剃頭的。而且髮型也差不多。那幾個是替了頭,留兩個或幾個小辮子。清,是留一個辮子。本質上都一樣。

為什麼?他們那麼熱衷於剃頭?

我想主要有這麼幾方面原因。

第一,北方草原乾旱,水資源寶貴,洗頭不方便。

身為北方人的我,對此深有體會。

在古代,草原上水是很珍貴的,只能用來作為人畜飲用水。用來洗頭,絕對是極大的浪費。

但是長時間不洗頭髮,那滋味太難受。乾脆剃了頭髮。清清爽爽,多好。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剃頭的習慣風俗。

第二,為了戰鬥方便。

馬背上的人,經常四處征戰。頭髮太長了一大堆,戴頭盔不方便,射箭不方便。連騎馬都不方便,以為風一刮,長頭髮會糊住眼睛。因此,頭髮必須剃掉。

而且替了頭髮,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頭上的傷口很容易處理。

第三個,北方苦寒,有沒有頭髮其實差不多。

夏天熱,光頭更涼爽。

冬天太冷,有頭髮也必須戴帽子。沒頭髮戴帽子一樣暖和。

哎呀,好機智呀,一不小心窺破了千年的秘密。


上將噯福斯


<strong>

<strong>“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從這一句話可以看出,我們的同胞們為了保護自己的傳統,面臨著怎樣的嚴重考驗,又是受到了怎樣的壓迫。

我國“留髮”的傳統。

《孝經》這部傳說中闡述孔子觀點的著作,在我國古代古代地位極高,甚至成為了治理國家的“國策”。

其中最受推崇的一句話則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剃髮就等同於“大不孝”之罪,所以在我國古代成年男子是不剃髮的,這也成為了男子成年的一個標誌。只有地位低賤的“奴隸”,才會剃髮、留有短髮。

以至於曹操“割發代首”都成為了一段佳話,這可不是古人好騙,而是曹操的做法在當時確實是非常難得,表現出了嚴格遵守軍紀的態度,這才獲得了“眾軍皆驚”的良好效果。

“剃髮令”的終極目的。

公元1129年,宋金時期金太宗就曾施行“剃髮令”,“禁民漢服,及削髮不如式者,死!”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佔領遼東地區以後,就開始施行“剃髮令”,“傳令自髡剃不殺”。

所以,“剃髮令”並不是清朝、甚至努爾哈赤、順治、多爾袞所創,甚至“剃髮令”一直遭到漢族的激烈抵抗,直到明朝滅亡以後一直激烈抵抗所謂的“剃髮令”。

很多人奇怪30萬清軍為什麼能夠佔領整個大明,這個“剃髮令”就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最為惡劣的影響,就是清朝滅亡以後,仍然有人對“祖宗留下來的”長辮子戀戀不捨,真的已經忘掉了“祖宗”。

“寧為束髮鬼,不作剃頭人!”

曾經為了反抗“剃髮令”,明朝遺民們在滿清的屠刀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還有更多的慘案數不勝數,等待清朝滅亡,換來的竟然是對長辮子的“戀戀不捨”。

這樣不就是滿清的最終目的嗎?

其實在清朝初期,所謂的禿頭並不影響“剃髮令”的實施。

因為當時的滿清的“制式髮型”是“金錢鼠尾”,只有腦後一塊頭皮留有頭髮,髮辮非常細要能夠穿過“銅錢中的方孔”,所以只要不是光頭並不影響留一個“金錢鼠尾”的髮型。

“剃髮不如式者亦斬。”

意思就是必須達到小辮穿過“銅錢中的方孔”這樣的標準,否則就要殺頭。不怕你留的少,就怕你留的多。

“陰陽頭”實際上是滿清影響力、掌控力下降的表現,如果在清朝初期留著“陰陽頭”也一樣被斬,但是在清朝中後期已經成為常態,就連皇帝也被“同化”習以為常了。

所以,禿頭並不影響“ 剃髮”,但光頭在清朝初期很容易引起誤會,甚至會因為“剃髮不如式”遇害。


歷史公元


辮子及腰,閒庭信步,看花開花落,聊天地人生;辮子繞脖,奮戰沙場,徵東南西北,為江山統一。

大抵是眾多清朝熱血男兒的現實寫照。

與其它朝代的熱血男兒不一樣的是,他們頭上的那條烏黑的長辮子,有時候比女子的滿頭釵飾還搶眼。

清朝男子一律要留辮子,對於禿頂和光頭的人有什麼影響?

一、“剃髮令”有特權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漢人剃髮被視為不孝。

清朝初期,為了打擊漢人的信仰,消弱漢族人民的反抗意識,清政府頒佈了“剃髮令”。

以""不從者斬""為手段,強令其統治下的全國各民族改剃滿族髮型,即頭上的頭髮要被大面積剃掉,只在頭頂和後腦勺留一小撮頭髮紮成辮子。

這個命令限制了修髮型的時間,十日的限期內不剃髮,或者剃髮不合官方標準的,嚴懲不貸,甚至會被斬首。

特殊情況特殊處理,剃髮令允許禿頂推兩邊,光頭不需要留辮,前提是得要聽話。

禿頂和光頭的人腦袋瓜本來就大面積光亮著,在這一剃頭運動中,他們倒也省心不少。特別是光頭的,只是無法能達到官方“留兩小辮子在頭上”的標準而已。

二、中期辮子進化

隨著清朝勢力的逐漸統一和穩固,剃髮規定有所放鬆,辮子也是由前期的留兩撮改留頭頂那一撮就可以了。

而且頭髮留的範圍可以大一些,這時候的辮子就比較大,有垂感,比較大方得體,不像前期那般小家子氣了。

而對於禿頂的人來說,只需要剃後腦後面那小部分的頭髮,辮子照樣可以編。

而對於光頭的人來說,也沒什麼大影響的,只是省了編辮子的工夫,少了甩辮子的瀟灑而已。

三、晚期制度松

到了清朝晚期,剃髮越來越寬鬆了,男子剃掉前半部分頭髮就可以了,後腦勺後的頭髮全部編在一起,編起一根長長的大辮子。

可以擼辮沉思,也可以繞辮練武。大辮子也成了清朝男子一道特別的風景線。

隨著時間的增長,滿漢兩族之間的相處越來越和諧,社會上自然也就少了很多事端和摩擦,扎辮子也成為了一種習慣。

至於禿頂和光頭是怎麼樣的,已無關要緊了,只要他們不反清就行。

時代在變更,清朝的辮子風景也漸漸淡出了歷史的舞臺,成為了史書的記載,成為後人茶餘飯後談論的話題。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清朝雖然奉行“留辮”的國策,可對於禿頂和光頭,這些髮量較少的人群而言,其實也不需要有多大的擔憂。

禿頂並不會有什麼事,畢竟禿頂一般都是從前額到中心,兩邊和後腦勺的髮量也不會太少,夠編一條小辮子就可以了。

尤其像清朝前期的這種“金錢鼠尾”髮型,除非是光頭,否則有點發量的都不用擔心編不了辮子,連帶還省去了一月一次的剃頭費用

至於光頭嘛!也沒什麼事,只要光頭者去聯繫鄉里的長輩,讓他們帶著去里長那裡說明情況,里長再帶著去官府裡備案,瞭解清楚即可。

再不濟者也可以去做和尚,清朝皇帝還是很敬佛的,和尚也是光頭,對這類人也不會有什麼強制性的要求。


而如果不想做和尚又擔心辮不成小辮子,那也可以,早在清朝以前就有假髮製作了,唐朝社會對假髮可以說是到了痴迷的程度了,幾乎女子人人上街都頂著一頭假髮。

假髮的製作工藝也流傳到了清朝。 據清朝文學家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就有提到某人的妻子很喜歡帶假髮。

既然假髮可以給女子用,自然也就能給男子用了,禿頂或光頭的人可以先去鄉里報備一下,再帶頂假髮,編條小辮子就行了。



狐史首丘


根據我瞭解的清代記載,禿頂的一般都沒什麼事,光頭的更加安然無恙,只是活動範圍沒有正常人廣。

首先說禿頂的,禿頂的人,仍然有頭髮,可以留辮子,只是辮子比別人小而已。

甲午海戰時期的抗日民族英雄鄧世昌公,當年率領北洋艦隊的致遠艦,英勇抗敵,壯烈犧牲,為國捐軀。

令人想不到的是,鄧世昌公就是一個禿子,鄧世昌公身短髮禿,當時軍隊裡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鄧小辮子”,因為他禿頭,髮量比別人少,所以辮子也就比別人小。


甲午海戰時,鄧世昌公落水,他養的忠犬,還曾經跳海相救,用嘴銜著他的辮子,等到人們把鄧世昌和他的狗從海里打撈上來的時候,他的狗還沒放口,還咬著他的辮子。得忠狗如此,令人驚歎唏噓不已。

可見,禿子在清朝一點也不受影響,鄧世昌公不一樣可以參軍,一樣可以做官嗎?

今天是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我們不但要緬懷當年被日本侵略者殘害的同胞,記住國恥,也不能忘記歷史上抗擊侵略者的千千萬萬民族英雄。鄧世昌公千古!

其次,禿子一般情況下是安全的,只是活動不如正常人那麼方便。

滿清入關時,曾經有蓄髮者殺無赦的嚴令,民間也有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說法,所以很多忠於大明的仁人志士,有的為了保住頭髮壯烈赴死,有的為了不留辮子隱居山林。

而隱居山林的,一般有三條途徑,一則是做道士,二則是剃髮做僧人,或者剃成光頭做假和尚,三則是隱居起來,不出門,不上街,不見人。總之就是不留辮子。



光頭的,就是做和尚的,或者做假和尚的。有的人做了真和尚,自然安然無恙。而做假和尚的,除了活動不如正常人方便,其他一切正常。如果實在沒辦法的時候,還可以戴假辮子。

明朝開國功臣常遇春的後代,有個常太爺,世襲定遠侯,明亡後不降清,就剃髮為僧了。前人讚揚說,“開平可謂有後矣!”常遇春曾封開平王,故曰常開平。

滿清所針對的是蓄髮的人,沒有頭髮的人,則不怎麼受牽連。

再次,清朝剃髮令,只在入關以後那一陣子特別的嚴格,也就是多爾袞攝政的時候,其他時候,上雖有令,下面執行未必都那麼嚴格。

例如,明末清初有個叫陳遘的人,明亡後隱居山林,因為山賊作亂,縣裡派兵追討山賊,路過他家,發現他竟然蓄髮,沒有剃頭梳辮子,於是抓了起來,報到縣令那裡。

鄉里人都知道他是個賢士,偷偷的商量著要去途中押解劫獄,他在監獄聽說以後制止了,說不想連累鄉親們。縣令審問他以後知道他不是山賊,但是他沒有剃髮,縣令也覺得他是個賢士,自己拿不定主意,就報到上級那裡去了。上級的官員也覺得他是個賢士,便沒為難他,把他放回去了。

所以,雖然滿清朝廷有蓄髮殺無赦的嚴令,下面的官員未必都嚴格執行。畢竟,州府縣官員裡,很多都是漢人。

尤其到了清朝後期,末期,更加寬鬆。甚至搞到假辮子橫行,滿清政府也是無可奈何了。


魯迅先生在日本留學,剃了頭,很瞧不起那些把辮子盤在頭頂的清國留學生,但是,他自己回國跟朱安完婚時,也戴過一次假辮子。

那時候,剪了辮子的清國留學生,很多回國以後也都有一條假辮子。這並非是因為他們都怕死,很多還是受不了國內的人的冷嘲熱諷,比如稱他們冒失鬼,假洋鬼子,走在大街上,也被當做牛鬼蛇神。

清朝後期,連不留辮子,都沒那麼多危險了,禿子,光頭,自然可以安枕無憂了。


西堤君


大家都知道有清一代對於留辮子這條規定執行的還是很嚴格的,所謂“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也是讓無數漢人掉了腦袋,但有些人天生就沒有辮子可以留,比如說禿頂和光頭,那也不能無中生有的留辮子吧,難不成還讓人家人頭落地了不成?那這些人怎麼辦呢?


在一開始清朝剛剛定鼎中原的時候,對於留辮子改服裝的規定還是比較嚴格的,像“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都是在這個背景發生的,大環境如此,所以清廷從中央到地方都是大力推行,違者就是重罰。但這種特殊原因還是考慮到了,畢竟人到中年身不由己呀,清政府很大度的允許禿頂推兩邊,光頭不需要留。

後來隨著清王朝統治時間的延長,雖說全國保留辮子的人越來越多,剃掉的頭髮卻越來越少,不再是以前那種只留下一點扎辮子,而是剃掉一點意思意思。光頭和禿頂就更加舒服了,一點都不用操心和頭髮有關的問題。後來太平天國鬧事的時候,出了一批“長毛軍”就是指太平軍留了辮子又不剃頭髮。



從一開始的“剃髮令”到後來的法紀鬆弛,其實主要還是和清朝統治理念有關,一開始清朝人是為了讓漢人從思想上接受他們的統治,這就像後來的日本人在東北,臺灣教授日本文化一樣,隨著後來時間的增長,漢人漸漸接受了滿人的那一套,自然也就沒那麼多事,扎辮子也成為了“根深蒂固”的一件事,至於禿頂和光頭是怎麼樣的,沒多大關係,只要他們聽滿人的話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