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親自站臺,推算信陽菜紅遍全國的概率

提起信陽,

你首先想到的是毛尖、雞公山,

還是你家附近那個每天顧客盈門、

飄蕩著南灣魚和燜罐肉香味的信陽菜館?


河南日報親自站臺,推算信陽菜紅遍全國的概率


你的味覺最真切:信陽菜真的很好吃。

好吃,不是吹噓出來的,

更不是自封的。

4月12日,信陽菜推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李麗向記者出示了一份材料,顯示河南省內的信陽菜館已經數以萬計,距信陽200多公里的鄭州市就有4000家。省外已覆蓋北京、廣東、山東等16個省市;青海省海西州,天蒼蒼野茫茫,也有6家信陽菜館呢。如果加上無法準確統計在內的夫妻店、小吃攤,這個數字會更加龐大。


河南日報親自站臺,推算信陽菜紅遍全國的概率


鄭州地圖上搜索信陽菜,出現的紅點都是信陽菜館

但靠這個數字撐起一個產業,一個品牌,乃至一個概念,還遠遠不夠。與抬眼就見、抬腳就到的川菜館、蘭州拉麵館、沙縣小吃館相比,信陽菜館,無論是在知名度、美譽度、辨識度,還是在規模、體量、覆蓋面上,都不可等量齊觀。


河南日報親自站臺,推算信陽菜紅遍全國的概率


那麼今天的信陽菜作為區域美食品牌,

能不能未來有一天,

像蘭州拉麵、沙縣小吃一樣紅遍中國呢?

這種概率有多大?


河南日報親自站臺,推算信陽菜紅遍全國的概率


我們先看積極因素。首先,信陽菜有走紅的資質。信陽地處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之上,素有“北國江南、江南北國”之稱。獨特的地理環境,不單提供了山珍、河鮮、蔬果、米麵等極為豐富的食材,還造就了南北兼容、鹹香醇厚的飲食風味。講究營養,可以來一份紅燜甲魚;注重健康,可以來一盆黃崗魚湯;精於工藝,可以見識一下被稱為“商城大菜”的四喜來財……不管你來自何方,味蕾如何挑剔,信陽菜,總有一款適合你。


河南日報親自站臺,推算信陽菜紅遍全國的概率


其次,信陽人有做大的信念。信陽市作為老區,產業一直存在小、少、短、弱的問題。從2016年起,從業人員逾15萬人、年產值超過300億元的餐飲業,被信陽市委、市政府確立為區域經濟的突破口和增長點之一。信陽市長尚朝陽說:“推廣信陽菜,一方面可以帶動盤活食材種植養殖、食材加工、運輸和服務業全鏈條,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聯動,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可以塑造成全域旅遊發展的核心引擎和文化品牌。”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信陽菜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信陽雄心勃勃的目標是,今年摘下“河南傳統餐飲歷史文化名城”和“河南茶宴之鄉”兩塊牌子,明年申報“中華美食名城”。

最後,信陽人有對路的舉措。你身邊有沒有人向你吐槽過信陽菜偏鹹、油大?這個連信陽市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會長王天義都認可,“我們當地人都說,傳統信陽菜是‘油乎乎、鹹乎乎、辣乎乎、黑乎乎、黏糊糊’。


河南日報親自站臺,推算信陽菜紅遍全國的概率


信陽菜要真正推廣開

必須研發更適合廣大消費者口味的菜品

主料:鱅魚一尾,毛重約2500克;配料:大蔥300克等;調料:食鹽20克、花生油50克等……這道“鯰魚山砂鍋魚”的做法,是由信陽市商務局提出,餐飲協會組織名廚起草,經過原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佈的通用技術規範標準,從主輔料加工到烹飪方法、製作工藝都有精確到克、釐米、分鐘的嚴格要求。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確保無論在哪家菜館,只要是認證過的品牌示範店,都能吃到相同味道的菜品。在這個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的過程中,信陽菜開始了少油、少鹽、少辣,突出“養生”特色的嬗變。養生信陽菜,更好吃。


河南日報親自站臺,推算信陽菜紅遍全國的概率


河南日報親自站臺,推算信陽菜紅遍全國的概率


但如果你認為信陽菜可以就此紅遍中國,概率百分之百,尚言之過早。

一個事物一旦步入快速發展期,原先自然生長階段並不存在的矛盾就會浮現出來。“在大力推廣信陽菜的過程中,我們正在著力破解人才、食材、錢財三個瓶頸。”信陽市商務局局長郭珂說。


河南日報親自站臺,推算信陽菜紅遍全國的概率


人才就是廚師。信陽菜老字號瑞德豐酒家經理郭春順說:“我微信上有好幾個同行交流群,裡面發佈最多的信息,都是高薪招聘信陽菜廚師的。好廚師太稀缺了。”信陽菜製作講究、工藝繁複,培養一名合格的廚師,沒有3年不可能出師。同時很多名廚沒時間授課帶徒,很多年輕人又不願意入行,導致廚師的成長速度與信陽菜館的鋪開速度嚴重不匹配。

食材就是土特產。同樣是一盆老鴨湯,用光山縣當地散養的淮南麻鴨,味道就格外鮮美。還有固始水蘿蔔,俗稱“愣頭青”,脆爽可口,就是不一樣。對原生態食材的嚴苛要求,必然倒逼流通環節的有序順暢。“現在買家找不到賣家,賣家找不到買家的現象依然存在。而且物流成本也限制了信陽菜館的發展半徑。”信陽小六子土特產公司經理胡建民說。

錢財就是營銷費用。不管是舉辦節會賽事、宣傳推廣,還是研發新菜式、開展廚師培訓、打造美食街區,都需要大筆的資金投入。還有,確立信陽菜館的形象標識、開拓“互聯網+”市場,以及認可度、辨識度、知名度的提升等,都非一日之功。

對症下藥,信陽正在努力補短板——大師工作室+萬人培訓工程,解決人才問題;擴建直供基地,與萬邦物流合作,解決食材問題;整合政府、行業、社會三方的資源和力量,解決錢財問題。

當然,這些措施從落地、生根到開花、結果,還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新的問題和矛盾還會不斷湧現。王天義他們就正在探討中央廚房+衛星廚房的產業化方式,以延展信陽菜的覆蓋半徑;同時研發小包裝、冰鮮裝、成品裝,讓信陽菜隨時走上零食小鋪和國人餐桌。由此推算,信陽菜紅遍中國的概率是非常大的,但過程也將艱鉅而漫長。

我們樂見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