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領導每月2晚住鎮駐村,仁化破解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難題

2019年來,按照韶關市委提出的“夜訪”群眾制度,仁化縣結合當地“民憂檔案”機制,進一步深化拓展“一線雙聯”品牌活動,創新建立了“夜訪民情”工作制度,明確縣領導每月2晚住鎮駐村,推動縣鎮領導幹部重心向村一級下移,以實際行動踐行“腳上有土、心中有譜”工作作風,有效破解了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難題。

11個鎮(街)成立黨校令基層黨員教育“零距離”

此次“一線雙聯”活動中,恰值鎮街黨委黨校春季開班,仁化縣委書記林國華、縣長周小明等11位掛點縣領導,圍繞政治理論宣講、鄉村振興、基層黨建等內容,為駐村幹部、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等基層黨員幹部900多人,上了春季班第一課。

县领导每月2晚住镇驻村,仁化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

“基層黨支部書記直接面對群眾,關乎黨的形象,關乎人心向背,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聽黨話、跟黨走。”4月13日,在董塘鎮黨委黨校春季培訓班第一課上,仁化縣委書記林國華聚焦黨建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掃黑除惡等重點任務,通過解讀政策、舉例子等方式,結合工作實際,為董塘鎮各村(社區)黨支部書記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

據瞭解,仁化縣11個鎮(街)黨校於去年8月掛牌成立並運轉,它們作為最基層的一級黨校,採取內招外聘、上下結合的方式,建立了開放式黨員教育師資庫。縣領導和縣直單位一把手結合“一線雙聯”活動,擔任所掛點鎮街或所掛點村(社區)所在的鎮(街)黨校的兼職老師。此次春季班是第二個學期開課,掛點縣領導上完第一課後,鎮(街)黨校授課教師對《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廣東省黨支部規範化建設指導意見》《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進行專題輔導。

县领导每月2晚住镇驻村,仁化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

鎮街黨校的設立,打通了基層黨員教育培訓“最後一公里”。“以前上黨校‘充電’,只能去縣裡,機會也少,現在鎮裡都有黨校了,而且是縣領導、縣黨校教師下來授課,質量非常高,真是福澤了廣大農村的黨員幹部啊!”長江鎮油洞村黨組織書記莫敏激動地告訴記者。

夜下農戶家中迎來新“親戚”

仁化自今年3月創新啟動“夜訪民情”工作制度以來,每週三晚上7:30-9:30,不少縣領導就像走親戚一樣,深入到村小組長、普通農戶或貧困戶家中,在喝茶聊天中聽民意、釋民惑、解民憂。

县领导每月2晚住镇驻村,仁化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

城口鎮恩村貧困戶李五娣家裡近日格外熱鬧。縣長周小明像對待自己的姐妹一樣關心她。“這幾天天氣涼,你要注意多穿點衣服保暖,身體有沒哪裡不舒服?”李五娣因單親家庭及實施了心臟手術導致貧困,周小明非常關心她的身體狀況,並囑咐她好好把身體養好,生產生活上有困難就和他說。當了解到她兩個小孩還在讀書時,周小明要求鎮村認真落實就學教育補助等政策,確保貧困戶子女順利完成學業,早日實現脫貧。

近日,像李五娣一樣迎來“親戚”的,還有周田鎮三橫村鄭吉通、長江鎮油洞村張達勝等100多戶農戶。“夜訪民情”活動當晚,縣領導住在了鎮裡,臨睡前還開展了集中查看並解決“民憂卡”問題的活動,夙興夜寐為群眾服務。

县领导每月2晚住镇驻村,仁化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

“夜訪民情”活動,讓廣大領導幹部成為了傾聽群眾心聲、化解群眾困難的“貼心人、暖心人”。自2018年以來,該縣“一線雙聯”活動共收集鎮(街)、村(社區)、農戶反映的問題和建議共3800多個,化解率達100%,其中,縣財政共投入2450多萬元,全面完成了10個鄉鎮的交流樓建設、破舊村委會辦公樓的擴建或重建、125個村(社區)組織陣地建設等,並正加快4個重點鎮和10個重點村的產業發展、精準扶貧、組織力提升等各項工作,真正形成了共商共謀共促鄉村振興發展的良好局面。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卜瑜 通訊員譚玉玲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卜瑜 通訊員龍全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