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告訴你如何謀私|我的解讀《道德經》(四)

第四五六章是一個完整體系,暫且不說,今兒咱說一說第七章“天長地久”


老子告訴你如何謀私|我的解讀《道德經》(四)

xmind圖

天長,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

故能成其私。

這段話幾乎接近白話,咱們通俗的翻譯一下:

首先老子提出一個自然的狀態——天長地久,天是無限的長,地是無限的久,這是老子看到的“常”,也就是永恆!

天和地之所以能長長長,又久久久,是為什麼呢?老子說“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因為它並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能一直存在!更準確的說是因為它們是“不自生”的,那就是共生的,翻譯為大白話,那就是它們直接存在有機聯繫,注意哦,不是單獨的無機關聯哦!

假設有造物者的話,天和地的存在是他遵循共生理論同時創造的,因為均衡至少是二元的;如若均衡又極簡,二元是最好的!

所以原理看明白了,老子就開始說應用了。“是以聖人後起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什麼意思呢?老子說了一個通用的做人道理,幾乎適用於說有人際關係,那就是“後其身而身先”。

謙虛恭讓,你反而被大家推舉至首位。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當然前提是你必須要做事,做了為大家謀利益的事,然後以謙虛恭讓的態度自居,那你很有可能被推舉!

“外其身而身存”要想明哲保身,那就置身事外!所以啊,做朋友圈的公司能存在,就是他不玩朋友圈,他只讓你們玩朋友圈!你在朋友圈的外面就會看得見它怎麼運作,你在裡面,你只是看得見東南一隅!

今天要說的來了,怎麼謀私

首先,不是讓你幹傷天害理的事哈!

老子也遵循人的道,老子肯定看到了人的私慾,只是他不能徹底剷除,只能引導,那怎麼引導呢?

對於人性自私的部分,他說了“以其無私成就其自私”!

要是滿足自己的私慾,獲得自己想要的,那就先奉獻!


但你會問這個無私、自私跟前面講的共生有啥關係,其實我也在問自己!

無私、自私也是事物的兩個對立面,沒有無私,也就沒有自私一說,反之亦然!

所以兩者是共生的,共生的理念貫穿於道德經始終!這樣理解,就能講的通了!

老子告訴你如何謀私|我的解讀《道德經》(四)

應用案例

近日在昆明的街頭出現了“共享零錢”,大概意思是如果你坐公交沒硬幣,或者需要幾個硬幣的時候,你可以自己拿取!

事實證明,這個箱子裡的硬幣,雖然進進出出,但不會被拿完!

這就是用“無私成就自私”,也許你不從這個箱子裡拿,但是隻要你需要拿,那麼你就要往裡面投幾個,不然這種共生的均衡,拿與取的二元平衡就會被打破!

怎麼樣,很好玩吧,如果你也懂了這些,說不定也可以搞個其他的什麼“共享xx“!

老子告訴你如何謀私|我的解讀《道德經》(四)

發個美女,雖然她跟本文說的沒關係,但跟本文是共生的,你懂得


今天說簡單點,大道至簡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