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告诉你如何谋私|我的解读《道德经》(四)

第四五六章是一个完整体系,暂且不说,今儿咱说一说第七章“天长地久”


老子告诉你如何谋私|我的解读《道德经》(四)

xmind图

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这段话几乎接近白话,咱们通俗的翻译一下:

首先老子提出一个自然的状态——天长地久,天是无限的长,地是无限的久,这是老子看到的“常”,也就是永恒!

天和地之所以能长长长,又久久久,是为什么呢?老子说“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因为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能一直存在!更准确的说是因为它们是“不自生”的,那就是共生的,翻译为大白话,那就是它们直接存在有机联系,注意哦,不是单独的无机关联哦!

假设有造物者的话,天和地的存在是他遵循共生理论同时创造的,因为均衡至少是二元的;如若均衡又极简,二元是最好的!

所以原理看明白了,老子就开始说应用了。“是以圣人后起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什么意思呢?老子说了一个通用的做人道理,几乎适用于说有人际关系,那就是“后其身而身先”。

谦虚恭让,你反而被大家推举至首位。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前提是你必须要做事,做了为大家谋利益的事,然后以谦虚恭让的态度自居,那你很有可能被推举!

“外其身而身存”要想明哲保身,那就置身事外!所以啊,做朋友圈的公司能存在,就是他不玩朋友圈,他只让你们玩朋友圈!你在朋友圈的外面就会看得见它怎么运作,你在里面,你只是看得见东南一隅!

今天要说的来了,怎么谋私

首先,不是让你干伤天害理的事哈!

老子也遵循人的道,老子肯定看到了人的私欲,只是他不能彻底铲除,只能引导,那怎么引导呢?

对于人性自私的部分,他说了“以其无私成就其自私”!

要是满足自己的私欲,获得自己想要的,那就先奉献!


但你会问这个无私、自私跟前面讲的共生有啥关系,其实我也在问自己!

无私、自私也是事物的两个对立面,没有无私,也就没有自私一说,反之亦然!

所以两者是共生的,共生的理念贯穿于道德经始终!这样理解,就能讲的通了!

老子告诉你如何谋私|我的解读《道德经》(四)

应用案例

近日在昆明的街头出现了“共享零钱”,大概意思是如果你坐公交没硬币,或者需要几个硬币的时候,你可以自己拿取!

事实证明,这个箱子里的硬币,虽然进进出出,但不会被拿完!

这就是用“无私成就自私”,也许你不从这个箱子里拿,但是只要你需要拿,那么你就要往里面投几个,不然这种共生的均衡,拿与取的二元平衡就会被打破!

怎么样,很好玩吧,如果你也懂了这些,说不定也可以搞个其他的什么“共享xx“!

老子告诉你如何谋私|我的解读《道德经》(四)

发个美女,虽然她跟本文说的没关系,但跟本文是共生的,你懂得


今天说简单点,大道至简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