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個人自殺了,他是想通了,還是沒想通呢?

狸花大貓


不可否認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活著的人努力想要知道死去的人在想什麼。說明什麼,說明活著的人嚮往死亡,懼怕死亡。

那個去自殺的人無論在世人眼中是想通了 還是被各種因素矇蔽了,那都是活著的人的思想。

我一個朋友,抑鬱症 ,曾經自殺過,所以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她當時是想通了,放下了,對這個世界沒有留戀了。死對當時都她來說是一種解脫。所以不用太為自殺而去的人難過,那一刻她知道自己的選擇是什麼。

但是怎麼可能不難過,畢竟那是鮮活的生命,還有那麼多未完成的牽念。她後來被救回來了,現在抑鬱症也好了,雖然偶爾會有復發傾向,她已經能夠自我察覺調整。也因此才有了我置頂的那個自問自答。

她現在口頭禪就是活著就好,好死不如賴活著。她說這個世界很美好,她要活到很老。

所以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又都是相互牽連的整體。這個問題沒有答案。

但是如果你想自殺,想好了就去做,包括對老人對孩子已經安排妥當,包括你死後幾十年他們內心的痛苦創傷你都能安排好就可以去自殺。但是能嗎?不能,你可以安排好物質,安排不了內心創傷的療愈。所以還是想怎麼努力活著吧!


星期五心理


三年前我認識的一個人自殺了,他的一生可以說其實沒有那麼精彩,普通,但是或許他不會這麼認為,年輕時老家娶了一個老婆,沒領證的,那個時候他出來打工老婆在家寂寞難耐有了外遇,他知道後選擇沉默,他的悲劇就是從這個沉默開始的,雖然他沒有離開他老婆但是從此後他老婆就在水深火熱中了,他從此後不再碰他老婆,我後來問過他說孩子還小需要媽媽養。

他做了點小生意,賺了點小錢,寧願花錢找女人就是不再碰他老婆,他身邊的女人挺多的,很長一段時間他是從我們的世界裡消失了的,有天他過來找我老公才知道他很落魄了,我老公看著他可憐也念及多年的交情,要他幫我們做事,他回家考了駕駛證準備做業務,我老公同他說好半年時間每個月借2000元給他,我們東西底價給他賺多少都是他自己的。

第一個月拿了2000元之後就跑到不知那裡溜達了幾天,後來又跑到他老表一花木場做事。

有天清晨他不停的打我老公的電話我對我老公說他肯定是在那裡呆不住了,果不其然,我老公打開門他就在們外。

在我們這裡住了幾天,我老公要去找份保安來做他嫌棄工資太低,每天把我一輛爛單車踩出去踩回來,回來吃飯時都不敢來吃我看著又可憐又可恨。

後來我老公實在不想看到他了,把他勸走了,他又回到他老表花木場,內心來說我也很反感他,當初我老公答應幫他每個月願意借2000元給他,但是他確不長進。

他在花木場時我老公還會去看他,說有次想送幾百元給他用。

有天他弟弟爸爸媽媽找到我們這裡找他,在我們這裡沒結果後我要他們去花木場找,說是找過了,當天晚上我做了個夢,夢到他過來向我借幾百元,白天下午我老公打電話給我說他可能死了,因為聽一朋友說他那邊一花木場死了一個人。

我們到了花木場,花木場被警察封了,我們沒有他弟弟的聯繫方式,拖人找到他弟弟,過去一問他真的自殺了,喝農藥。

具體原因大概是沒錢了,他老表騙了他,當初說好每個月4000元一個月,賣了的花木一人一半,可是從頭到尾只拿過1000元給他,打電話給他老表老表罵他是沒用的男人,打電話給兒子兒子說沒錢,老婆幾年前就同別人跑了。又不好意思同我們開口,最後一根稻草也撈不著了。留了一封遺書給兒子。

聽說死之前打了電話給他媽媽說這輩子回不去家鄉了。

說句實話我不同情他。

人之所以會選擇自殺並不是想開了,而是在那個死衚衕裡沒辦法走出來。

死的勇氣有了為什麼就活不下去呢?在他死後大概半個月時間裡我和我老公是一直有點不在狀態。我們挺後悔為什麼不多個嘴問問他有沒有錢用呢。為什麼在他離開花木場時又把他勸回去了呢。

他的老表就是個王八蛋,喪葬費都不給出,說愛咋地就咋地,他的弟弟也不是好鳥,說是打過電話的以為是騙他錢。他的兒子和老婆全程沒有流下一滴眼淚。


媒婆安若


自殺,是一時想不開所致,更多的自殺就是現在說的抑鬱症,說兩個例子吧!

第一個我的姑父,五十多歲,一個看上去非常豁達的人,誰也不相信他會選擇自殺。

家裡有一個超市,一兒一女都成家立業,平常沒事在家給人家做大席,從來不收錢。

經常還給人家做媒人,牽線搭橋,也就是農村人說的老媒紅,人緣非常好。

後來想種果樹,我表弟為了不讓老人家再投資了,而沒有支持,結果一氣之下就喝了農藥。

喝下去後悔嗎?真後悔。最後知道自己不行了,就把所欠別人的,別人欠他的都交代一番,走了。

後來才知道,以前他就有這個症狀,一個人自言自語,經常掛在嘴裡的一句話就是人活著沒意思。不知道他說的沒意思,是不是看透了世間的一切呢?

在這階段,他想吃啥買啥,總說不吃弄啥,死了啥都吃不到,自己會做菜,總是靜心給自己炒幾個。

人經常給自己灌輸死的信息,估計死就麻木不仁,就不怕了。可惜。

第二個就不說事情經過了,自己受了委屈,當時就想自殺,就是手頭沒有農藥,然後就去一公里外的集鎮上去買,然後打算跑到母親的墳頭去喝藥自殺,把藥買來了,越想越委屈,一個人坐在橋頭痛哭流涕的,然後在想到母親墳頭去自殺時,一沒有勇氣了,結果放棄了。

這個朋友親口跟我說的,他經歷的事情也挺氣人的。

後來在講起來這個故事,他自己都笑,後來就成了笑話了。現在再讓他自殺都不會,吃屎都不自殺。

自殺就像一道坎,你穿過了,就是靈魂一次洗禮。

餘生想開點,人都是過不了自己的坎。

榮辱不驚才對,不需要自卑。

多喝點雞湯文,不害人。只要健康快樂!餓不死就行了。

長壽與否,只要讓子女成家立業,百年之後送走雙親,任務也就完成了。


驀然回首Zwk


自殺我認為是比較有勇氣的人乾的事兒,我身邊有過兩個這種人,一個是我家鄰居,他的死沒有人疼惜,他有七個兒女,因為他一生好堵,不物正業,打老伴,罵兒女,和街坊四鄰吵幾乎是家長便飯,為什麼錢逼死了大女兒,最好眾叛親離,老伴過世後沒幾年兒女也不管他了,他就上吊了,還有一個比我大幾歲,勤勞又老實,小康之家,因為婆媳關係不好生生被最親的人逼死了,他媳婦癌症好幾年了,可能後來又有了其他的病總之花錢不少,他媽就不讓他倆離婚,婆媳倆都是強勢的人,大概他覺得不能對不起媳婦又不能忤逆父母,三十幾歲的年紀先把自己的胳膊割了好多刀然後跳河了,撈上來的時候可慘了,死不可怕,但那得多疼啊,誰不是生無可戀誰又想死呢


回不去故鄉


我小時候住的那條街上有個賣豆花的小商販,人長得其貌不揚,有一個女兒和我同歲,還有一個小兒子,老婆腳有點問題。

本來日子也過得去,老婆在家帶孩子,他每天起早貪黑的做小生意,面對外人的時候很熱情,不過估計壓力也不小,經常回家打老婆。

後來不甘於做小本生意,把賣了十幾年豆花攢的錢全拿出來去了北京,打算在北京開飯館,據說有20來萬 ,九幾年20多萬絕對不是小數目了,結果在北京待了不到兩年就回來了,賠得血本無歸。

回來後他又把以前賣豆花的小推車弄了出來,還仔細清理了一遍,應該是打算重頭再來。但是第二天凌晨他就自殺了,上吊自殺,他女兒發現了他的屍體,抱下來的時候都涼了。

唉……留下有點殘疾的老婆,還有兩個正在唸書的孩子,你們說他是想開了還是想不開呢?


憤怒的小萌喵


這是我在頭條見到的最有水平的一個提問!

同時也是一個十分沉重的話題!

回答裡大部分都認為一個人自殺是沒想通,是懦夫是逃避!本人覺得沒這麼簡單,也不能一概而論!

既然認為自殺者是想不通,那麼只有活著才能想通,那麼我想問的是,不會自殺和活著的人都想通了?都是想通之人明白之人清醒之人?

請問這個世界,活著的人有幾個把人生想的明白看的通透之人?

三毛,一個優秀的文學作者――自殺!

老舍,當代文豪――自殺!

顧城――自殺!

海明威 ――自殺!

屈原――自殺!

阮玲玉――自殺!

那你說他(她)們自殺是想通還是沒想通?他(她)們是懦夫是無能,是悲觀還是厭世?

恰恰相反,他(她)們是人傑,是驕子!

如果活著的人就是想通了,那就不會有啥佛教道教,啥基督教天主教的存在,因為人人都活的明白,想的通透,還讓你啥佛啥教的洗腦?

鄭板橋“難得糊塗”,是因為他實在整不明白世事茫茫難自料,所以無奈的選擇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屈原,老舍,三毛是覺得人生實在是生無可戀無所寄託才選擇一種方式消滅自我物質的存在!

有人大大咧咧,沒心沒肺的活著,其實也是一種想不通理不順,對人情世故,世事滄桑難以理解,難以掌控而採取的一種生存方式而已!

自殺者,其實也是採取一種另類的生存方式,儘管他放棄了自己的肉體!

我不鼓勵人以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但絕不草率判斷他(她)們懦弱、糊塗,不明事理,不負責任!

相反,我隱約可見,他(她)們也許在另一個時間和空間的節點,看著我們活著的人如螻蟻般的存在在暗自偷笑,當某一天我們也要前往那個時間與空間裡,他們(她)也許會哈哈大笑說,瞧,我們只不過早走了幾步而已!

真正想通的人,人類社會可能就那幾個,其中一個就說過:

“生有何歡,死有何懼”!



箐英翹楚


是徹底想通了。不想活了,活夠了,活膩了,生不如死

按照他的情況,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他只有死路一條。比如海子三毛傅雷張國榮,等等

決定一個人自殺與否的因素其實是很多的,絕望了,比如,太痛苦了。有一點點希望估計他也不一定會選擇自殺,比如有望可以減輕痛苦,或者是還有人讓他放不下,比如傅雷為什麼會自殺吧?無牽無掛了唄

努力過了,就是無法自拔,無法擺脫,。。。無效的掙扎

所以,給人一個希望,多麼重要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1b6130000c8910225f851\

太素老道


自殺常被指自己殺了自己的生命,那是太狹隘理解了自殺,其實每個人都自殺過,甚至常常自殺。想通了沒想通,人都在自殺,比如計劃今天出去走六千步,結果懶了,你就自殺了自己的計劃,殺死那六千步,趴在被窩兒裡,是想通了還是耍賴了呢?

比如兒時理想長大幹嘛幹嘛的偉大,後來就甘於平庸了,還到處埋怨,你這是自殺了自己的理想和志氣。結婚時儘量弄得熱鬧鬧的,氣派張揚,說的話皆為感人的不離不棄之類的。可是過了日子,艱辛倦怠乏味之後,就變心了,自殺了自己的諾言,自殺了婚姻,自殺了愛情,殺死了伴侶的心。這是想通了還是更糊塗了?

與友相處,發生了誤會或矛盾,咔嚓就斷了關係,自殺了友誼。做生意,信誓旦旦,可是利益面前就變臉變卦,自殺了誠信,自殺了良心。看看自殺多容易,多氾濫,還需問想通沒想通嗎?

看個電影,中途出去八次接電話或幹嘛,相當於面對藝術數次自殺未遂。吃個飯,中間能打起來,自殺了好飯好菜,自殺了生活的滋味。

還有人,有點能耐便頻頻自殺,瞧不起父母,自殺了親情血脈;六親不認驕橫跋扈,自殺了做人起碼的禮貌和品行;更沒底線的自殺,是面對不可侵犯的法律,以身試法,那是真的自殺了自己的人格和自由,甚至生命!



撰稿人佐羅小說大說


這個問題我也來回答一下,我曾經有過。這種想死想活的心,我最清楚。所謂我心非憂己,卻己憂心輕生。很多的事情自己才知道才明白。說是說旁觀者清,其實是表面,當你沉默沉睡時,萬事都糊塗,當你醒來時,一切都會清醒。清醒的同時,他便會走向末路。既然你已經選擇了自己了結自己的生死,那說明你已想通徹了。也不怕死了。但是話又說回來,人生一輩子太多的不容易,一路坎坷,那有那麼多的幸運。所以最終還是三思又三思。因為,還有人生,父母的養育之恩,或者是其他,,,不要隨便一死了之。最後一句話,活著就是幸福的。






一晃就半生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你所說的話真心的外行,太牽強,首先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沒有錯,但是人生來沒得選擇,如果有選擇,大可以選擇不受這份身體髮膚,所以強給的,不要談什麼不可不愛惜。生命不論為誰偉大,也可以選擇誰都不為,沒什麼骨氣不骨氣的,這些都是身外物,這些是社會強加給每個生命的樊籠,如果這個世界沒有生命,何來的什麼偉大什麼犧牲,都是扯蛋,生命的價值不是看社會評價,大自然孕育了生命,並沒有給生命強加上什麼價值觀,而是社會賦予了這些,自殺的人還需要在乎什麼社會價值,什麼笑話不笑話,什麼至親的痛?人都要死了,在乎這些個身外物幹什麼?人沒有選擇出生的權利,但是人有選擇死的權利。聖經上把亞當和夏娃的苟合稱為原罪,女人之所以生孩子會疼,我理解為懲罰,因為是他們把原罪帶到了這個世界,地藏王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獄怎麼空?無人自空,人類從出生就在剝奪這個世界的資源,出生就得吃喝,從何而來?從自然的一切剝奪而來。所以生而為人,沒什麼值得驕傲,無非是大自然的選擇,一切繁衍只為進化,愛因斯坦說科學的盡頭是佛學,不要覺得自己多了不起,你只是宇宙產業鏈中的一顆釘子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