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專家認為豬場規模不宜過大,廣東發現蜱蟲蹤跡防非形勢更加複雜!

(《中國動物保健》雜誌社 周盼伊報道)4月13日,由中國獸醫協會主辦,安徽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廣東溫氏大華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殺蟲消毒與非洲豬瘟

防控論壇”成功舉辦。

多位專家認為豬場規模不宜過大,廣東發現蜱蟲蹤跡防非形勢更加複雜!

會議合影

中國獸醫協會秘書長辛盛鵬,中國獸醫協會副秘書長劉秀麗,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獸醫處處長陳海林,安徽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主任朱良強,河南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主任班付國,江蘇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主任董永毅,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華農事業部總裁陳瑞愛,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華農事業部副總裁方炳虎,河北農業大學教授王家鑫,華南農業大學副教授翁亞彪,安徽安泰農業集團技術總監丁維民,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華農事業部豬疫苗技術服務總監施增斌,安徽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副主任詹松鶴,國家生豬種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蔡更元研究員等來自全國的獸醫相關部門和養殖企業代表二百多人出席了本次會議。

截至目前,全國僅海南、香港、澳門和臺灣沒有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目前在亞洲地區已有中國、越南、蒙古和柬埔寨四國報道非洲豬瘟疫情,非洲豬瘟在全球範圍內進一步擴張!瞭解非洲豬瘟病毒(ASFV)的臨床免疫機制和防控措施是當前形勢下養豬場緊迫需求,沒有疫苗的情況下,提高養殖場生物安全水平成為重中之重,做好消毒和蟲媒消殺工作,是非洲豬瘟防控的重要措施。

本次會議理論與實踐經驗相結合,多位專家共同討論了非洲豬瘟病毒特性、傳播非洲豬瘟媒介節肢動物分佈與習性,加強了對非洲豬瘟防控基礎知識的理解,彙總了國內外非洲豬瘟防控實踐經驗,分享了豬場生物安全防控體系構建、消毒劑使用詳情與豬場消毒的細節、豬場復產經驗等,多位與會嘉賓表示“非常實用,受益匪淺,拍了很多專家報告課件照片,要反覆觀摩,對自身防控技術水平有很大提升”。

彙總國內外非洲豬瘟防控經驗,取長補短

多位專家認為豬場規模不宜過大,廣東發現蜱蟲蹤跡防非形勢更加複雜!

中國獸醫協會秘書長辛盛鵬

中國獸醫協會秘書長辛盛鵬介紹了當前疫情狀況,中國生豬養殖量佔全球50%以上,非洲豬瘟傳入中國8個月以來,30個省份先後122起疫情,目前疫情點狀散發,總體可控。

結構複雜、基因型多、對理化作用的抵抗力強、在各種環境條件下的存活時間長、傳播途徑多、ASF現場鑑別診斷難等因素造成了非洲豬瘟防控難度大。

目前,關於非洲豬瘟如何傳入中國的原因眾說紛紜,“俄羅斯邊境說”,“波蘭、格魯吉亞說”、“進口凍肉說”、“遊客攜帶說”、“進口凍肉說”、“遊客攜帶說”、“國際泔水說”、“中歐班列說”、“穿越中東說”、“中美貿易摩擦說”等,國際國內多方進行過多次調研及討論,尚無定論。

對比了中國、巴西、俄羅斯、和海地的生豬存欄數量、人均GDP、獸醫管理制度和採取措施,對疫情控制和控制的影響因素做了分析:與養殖數量、國家經濟實力相關性不大;獸醫垂直管理體制是做到把非洲豬瘟根除的國家的共性,另外,做到根除的國家都把非洲豬瘟防控上升到國家意志。辛盛鵬強調利益相關方參與對防控方案的制定至關重要。

辛盛鵬細緻講解了非洲豬瘟應急處置程序,並分享了他自己從實踐到認識及從認識回到實踐的感悟,其對高度接觸性、傳播方式、風險因子、傳播媒介的社會角色、養殖場突出問題、基層防疫隊伍問題等的認識總結形象生動,引人深思。其中,他將非洲豬瘟疫情傳播媒介的社會角色做了比喻,屠宰場是放大器、運豬車輛是播種機、流動人員是投遞員、冷庫是定時炸彈,令人印象深刻。他給出了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10項關鍵措施的建議,強調了養殖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不在養殖場規模大小而在於疫病防控的升級。

多位專家認為豬場規模不宜過大,廣東發現蜱蟲蹤跡防非形勢更加複雜!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華農事業部總裁陳瑞愛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華農事業部總裁陳瑞愛分享了豬場生物安全防控體系構建,她講解了非洲豬瘟病毒的敏感性和生存特徵,介紹了西班牙在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後採取的關鍵行動:一是組織了田間獸醫團隊的流動網絡(127名獸醫)進行豬隻的衛生管理、動物鑑定、流行病學調查、樣品採集、屠宰場的血清學檢測、流行病學監測和衛生協會的宣傳推廣。二是對所有的豬場進行血清學監測。三是改善動物飼養設施,改善衛生隔板防止疾病的擴散。四是所有非洲豬瘟爆發的撲滅(撲殺):立即屠宰感染豬場的所有豬隻,採集樣品用於病毒性和流行病學調查,立即給予豬生產者足夠的補償。

瞭解傳染源和易感動物是構建生物安全防控體系的前提,她分享了8項關鍵措施:

一是豬場具備生物安全防控的硬件條件。

應具備場區洗澡間及物資消毒間;具備引種隔離舍;要劃分淨區與汙區;豬場使用圍牆或圍網與外界隔離,尤其生產區須使用圍牆與外界隔離。

二是嚴格執行引種檢測、隔離。有條件的豬場可以堅持自繁自養;引種前需經過檢驗;確認陰性,再進行場外隔離監測,確認安全方可引種。

三是嚴格控制豬場人員流動。禁止無關外部人員參觀訪問豬場;豬場員工儘量減少出場,若外出返回,必須嚴格執行隔離防疫消毒措施。

四是嚴格控制豬場物資流動。嚴禁接觸和購買場外豬、牛、羊肉及其加工製品;新購買進場疫苗或藥物需經過表面消毒;新購買飼料經過隔離檢驗,確認陰性才可使用;外界進入豬場的器械都要經過消毒隔離。

五是嚴格管理生豬運輸車輛。嚴格控制與豬場相關的所有車輛,專車專用,禁止未經清洗消毒的車輛靠近豬場;建立車輛的清洗消毒體系,有條件的場建立洗消中心;車輛必須經過兩次消毒。

六是嚴抓防疫消毒。對豬場的防疫消毒關鍵點全覆蓋排查,查漏補缺,不留死角;建立“兩點三段式”出豬平臺,每次出豬後對平臺和車輛進行全面徹底消毒;貯備足夠的消毒藥等應急物資,適當增加常規消毒頻率。

七是提高飼養管理水平。禁止飼餵泔水、餐廚剩餘物;禁止使用受到汙染的豬源飼料製劑;加強豬藍耳病、豬瘟等疫病免疫防控工作,完善疫病監控工作,提升豬群健康水平;豬場人員避免豬舍間相互走動,不交叉使用針頭;做到全進全出。

八是加強豬場周圍防蟲滅蟲工作。定期對豬場及周邊環境進行消毒;建立緩衝隔離帶,禁止野豬與豬場接觸;定期監測水源是否汙染;滅軟蜱,滅蒼蠅、蚊、鼠,防鳥等。

另外,她還詳細介紹了物料管理和倉庫管理

多位專家認為豬場規模不宜過大,廣東發現蜱蟲蹤跡防非形勢更加複雜!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獸醫處處長陳海林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獸醫處處長陳海林、河南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主任班付國和江蘇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主任董永毅分別介紹了安徽、河南和江蘇的非洲豬瘟防控經驗。

疫情發生後,各省均迅速採取了疫情控制措施,領導高度重視,落實到位,加強了應急管理、對疫源嚴管嚴控、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動物、從而穩定了生豬生產。

陳海林處長提到,安徽省內養豬企業自發組織聯合防控外省非法調入,對省內疫情防控起到了積極作用;獸醫處徵集並推廣省內防控措施落實到位企業的切實做法,為其他養豬場提供了技術指導。

多位專家認為豬場規模不宜過大,廣東發現蜱蟲蹤跡防非形勢更加複雜!

河南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主任班付國

班付國主任介紹了河南省落實防控關鍵措施:“七個講清楚”,“六個嚴禁、六個一律”,“嚴把無關”,“七防五控”等。

多位專家認為豬場規模不宜過大,廣東發現蜱蟲蹤跡防非形勢更加複雜!

江蘇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主任董永毅

董永毅主任

分析了江蘇省發生疫情的案例,並進行了總結與思考:

一是提倡適度規模正當時。規模越大,可能出現的漏洞越多;養殖場對人的素質和管理要求越高;不應一味追求大規模,存欄2萬頭應為上限。

二是聯防聯控很重要。國(省)內外做好外堵內防,部門間要做好配合,廚剩餘物的出路(住建),打擊網上非法交易(公安),客車運載夾帶(交通)、消除恐慌(宣傳)等。

三是管住人守住門最關鍵。人是最活躍的因素,對養殖場來說,人員進出和流動是最大的風險,要嚴把入口關,對人員、車輛和物品等進行重點把控。

四是分區防控避短板產區銷區做好對接。產區應提升屠宰產能,銷區適度補貼產區。

五是改變消費習慣任重道遠。消費熱鮮肉向冷鮮肉轉變,調運活豬向調運豬肉轉變,減少活豬長途調運等需要適應。

六是措施落細落實是核心。措施千萬條,落實第一條,泔水禁喂,屠宰環節的檢測等都要落實到位。

瞭解ASFV和消毒劑基礎知識,做好非洲豬瘟立體防控

多位專家認為豬場規模不宜過大,廣東發現蜱蟲蹤跡防非形勢更加複雜!

河北農業大學教授王家鑫

河北農業大學教授王家鑫講解了非洲豬瘟病毒的生物學特性和非洲豬瘟的免疫機制,扁桃體是ASFV入侵門戶,ASFV可能隨淋巴液及血液散佈全身,豬扁桃體淋巴管應該是疫苗發揮用的戰場,建議重點關注。

為什麼母豬的非洲豬瘟發病率和病死率高?這一問題在網上引起了熱議,王家鑫教授解釋了雌激素引起內皮細胞損傷的基因組轉錄途徑與非轉錄途徑,他認為雌激素促進母豬中性粒細胞形成胞外捕獲器,NET在血管中可引起血栓形成與內皮細胞損傷,從而加了非洲豬瘟的病情。

他給出了非洲豬瘟防控策略的建議:一是在現有認識的基礎上嚴格按照統計學要求,開展臨床流行學研究,特別是免疫流行病學研究,獲得科學決策的臨床依據。二是開展系統疫苗學研究,建立多層次的高通量技術標準。三是開展結構生物學研究,尋找針對病毒囊膜、病毒衣殼與核酸的消毒藥作用靶標。

多位專家認為豬場規模不宜過大,廣東發現蜱蟲蹤跡防非形勢更加複雜!

華南農業大學副教授翁亞彪

華南農業大學副教授翁亞彪介紹了非洲豬瘟傳播感染方式,他認為蟲媒傳播在未來非洲豬瘟疫情中的作用不可疏忽。鈍緣軟蜱是非洲豬瘟的生物學媒介,在生活中,牛羊、寵物身上常見的是硬蜱,軟蜱的生活習性非常不同:通常穴居,白天躲洞裡,晚上吸血,且吸血時間短,5分鐘到半小時即可完成;其耐餓能力強,可存活5-10年。特殊的生活習性,帶來更大隱患。雖然現在蜱還不是家豬非洲豬瘟感染的來源,但是隨著汙染面擴大,可能會產生豬——蜱——豬的感染鏈條,一旦非洲豬瘟感染蜱,特別難清除,可通過交配相傳,世代相傳,假如一隻蜱感染了,它的配偶和子子孫孫都攜帶。

劉健等專家對軟蜱在中國適生性分析表明中國有些地區具有高適生性,而翁亞彪獲悉有人已經在廣東發現了軟蜱的蹤跡,提醒養豬場要提高警惕,建議加強對環境的殺蟲工作。

除了蜱,其他害蟲更需要防控,因為有很多常見害蟲可能會造成疫情傳播,例如蠅類。隨著溫度升高,蚊蠅更加活躍,蒼蠅成群結隊到處飛的豬場將面臨非常高的疫情風險。

翁亞彪老師為養豬場提出了立體防控措施:物理手段可加裝紗窗和在豬舍內加裝滅蠅燈;多種化學藥物可控制蒼蠅,成蠅殺蟲劑有觸殺劑:詩滿淨(辛硫磷)等、誘殺劑:營章克(甲基吡啶磷)幼蟲殺毒劑有蟲蠅淨(環丙氨嗪)等。

噴滅蒼蠅、蚊子成蟲方案

使用地點:豬舍及周邊環境

1、體蟲淨,按照1:200稀釋無死角噴殺(即1瓶兌100斤水),每週2~3次,連續使用一個月後,再輪換其它殺蟲藥;

2、詩滿淨:按照1:500稀釋兌水無死角噴殺(即1瓶兌250斤水),每週2~3次,連續使用一個月後再輪換。

3、本方案嚴格執行下,豬場內其它昆蟲:如蚊子、蜘蛛、蜱蟲、庫蒙、環境中的疥蟎等也會被殺滅。

多位專家認為豬場規模不宜過大,廣東發現蜱蟲蹤跡防非形勢更加複雜!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華農事業部副總裁方炳虎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華農事業部副總裁方炳虎介紹了消毒劑的基本知識,並對農業農村部推薦的非洲豬瘟消毒劑及使用方法做了講解,提醒養殖戶做好隔離區劃。他對非洲豬瘟形勢下,並對豬場消毒、隔離具體措施給出了建議。其中,重點是環境消毒,他提醒養豬場要注意飼料脫黴與消毒、飲水消毒和提高豬隻機體免疫力。

多位專家認為豬場規模不宜過大,廣東發現蜱蟲蹤跡防非形勢更加複雜!

多位專家認為豬場規模不宜過大,廣東發現蜱蟲蹤跡防非形勢更加複雜!

企業非洲豬瘟具體措施和成功的復產經驗

多位專家認為豬場規模不宜過大,廣東發現蜱蟲蹤跡防非形勢更加複雜!

安徽安泰農業集團技術總監丁維民

安徽安泰農業集團技術總監丁維民,分享了安泰農業非洲豬瘟防控的辦法:

1.公司成立非洲豬瘟防控小組;

2.簽訂非洲豬瘟防控承諾書;

3.事業部下發非洲豬瘟防控文件;

4.豬場成立以場長為組長的非瘟防控小組;

5.分區分場設定責任人,場內全體員工簽訂承諾書;

6.生物安全防控設施設備的緊建設與配套;

7.依據農業農村部文件宣傳傳貫徹,層層落實;

8.層層監督,抓典型,傳播正能量;

9.公司與豬場設立非洲豬搞專項考核;

10.設立非洲猜瘟防控專項資金200萬,實行階段性獎勵;

11.阿米巴經營與主觀能動性(虛擬股本,按比例參與利潤分配);

12.安泰文化:家文化,執行文化及成果文化(有豬、家、安泰)

他表示安泰農業的做法主要是非常細緻及落實到位,人員洗澡消毒中心、車輛消毒等各項措施均有詳細規定及專人監督。他還重點講解了風險高的市場拉豬車的消毒細節及飼料車輛的細節,總而言之:防非措施千萬條,落實執行第一條。切斷切斷再切斷,執行執行再執行!

多位專家認為豬場規模不宜過大,廣東發現蜱蟲蹤跡防非形勢更加複雜!

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華農事業部豬疫苗技術服務總監施增斌

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華農事業部豬疫苗技術服務總監施增斌分享了發生非洲豬瘟豬場成功復產的經驗。

每個豬場要認真反思自己豬場的疫情從何而來,過去存在哪些漏洞,查漏補缺,升級硬件,完善管理,大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復養前,豬舍的終末消毒要做到全面清洗+消毒+燻蒸+乾燥,甚至重複操作2、3次,切要以科學檢測手段評估洗消效果。一線操作員工、技術人員在抗擊非洲豬瘟這樣嚴峻的疫情上,現有的做法和知識面遠遠不夠,必須經過系統的培訓並嚴格考核。豬場軟、硬件都得過硬。

施增斌接受《中國動物保健》採訪時談到,國內現在有一些發生過非洲豬瘟的豬場在嘗試復產,據他了解到的進行復產豬場中,約有三分之一的豬場復產成功,都是千頭以上規模豬場。

多位專家認為豬場規模不宜過大,廣東發現蜱蟲蹤跡防非形勢更加複雜!

安徽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副主任詹松鶴做了題為《非洲豬瘟檢測的主要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的報告

多位專家認為豬場規模不宜過大,廣東發現蜱蟲蹤跡防非形勢更加複雜!

國家生豬種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蔡更元研究員做了題為《非洲豬瘟疫情下種豬育種工作重點關注哪些方面》的報告

多位專家認為豬場規模不宜過大,廣東發現蜱蟲蹤跡防非形勢更加複雜!

中國獸醫協會副秘書長劉秀麗主持會議

多位專家認為豬場規模不宜過大,廣東發現蜱蟲蹤跡防非形勢更加複雜!

安徽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主任朱良強主持會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