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55歲突然什麼都不想了?

藏像


55歲是個“青黃不接”的年齡。 這個時候還真的會“突然什麼都不想了”!這是因為在這個年齡,即將面臨著三種不得已的“離別”,是自己由衷的感慨。

父母的別離。55歲的人,父母也基本上到了古稀或耋耋之年。生命對於年邁的父母來說,真正地開始“倒計時”了。看著蒼老或病痛纏身的父母,只恨我們沒有讓他們長生不老的本事。即使讓我們再苦、再累點,讓父母吃好、喝好,穿好,逛好,多享一天福,多陪自己一天,也值得。原來人生在世也就這樣,就這麼一個來回,稍縱即逝。



子女的離開。55歲的人,孩子也都長大成人,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也許都為人之父母了。孩子們在外工作,在外奔波。回家的次數也越來越少,曾“忘記”了兩週來看父母一次的“約定”。即使父母的生日,他們有的都不曾登門,一個微信紅包傳來了他們的祝福。臘月二十才到家,正月初三又各奔東西。想孫子外孫還要看這些“小東西”的情緒,發個視頻見個面。仔細算算,就算子女走動很“勤”,一月見兩次面,一年才24次;就算平均壽命75歲,餘生見子女的面也不足500次。不算孩子上初中、高中,父母可都至少陪過他們12年。越來越惦記孩子,越來越難見到孩子,越來越年歲大的自己,這一切的一切,未免讓自己有一種濃濃的傷感。


自己的告退。面對55歲的自己,飽經風霜的臉上寫滿了無奈和惋惜。回想當年,總是有一種好像就在眼前的感覺。也曾懷揣夢想,努力過、奮鬥過。有過沾沾自喜,引以為榮的瞬間,也有過哀傷憂愁,舉棋不定的時候。只可惜都已經成為過去,只能揮手說聲“再見”。驀然回首,能不感慨萬千?原來人生就是這麼個階段性,就是這麼個來去匆匆!

每一次的離別都在提醒,我們至少當下還是家裡的“頂樑柱”,年邁的父母需要我們照料;懵懂的兒女需要我們支持和鼓舞,就是自己,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往後餘生,且行且珍惜!


為生活而提神


大哥,你55歲才有這個想法,說明你忙碌了大半輩子這會兒才有空來自省自身。人真的不能閒,只有無聊了才會想這想那。我剛退下來的時候和你現在一樣,就是覺的日子過得好沒勁,人生無目標。

想想結局都一樣,都是燒成一把灰,我一輩子的努力全部化為泡影。你們有孩子的還有個念想,至少有家祭有後輩會想起你,像我這樣的丁克真的有點早死早超生的意思。所以我會不斷問自己:為什麼還要戰戰兢兢的活著?我為什麼不能隨心所欲想幹嘛就幹嘛?於是試著去放縱自己結果發現還不如自律的時候活著舒服。你看,是不是有點像受虐狂。

想開了給自己重新找好人生定位整個天都明朗了,我開始享受慢生活,撿起了少年時的愛好,和逐漸老去的自己對話。現在的我覺得日子過得太快了,還沒品出味一年就翻過篇了。真希望這樣的日子能過得久一些再久一些,畢竟有一定生活閱歷和社會經驗的人還是很吃得開的。


上帝在注視著我


為什麼55歲感覺幹什麼都沒有勁頭了,什麼都不想了。我覺得人到這個年紀,應該都會這麼想吧,感覺土埋半截的人了。做事情也沒有年輕時候的那點幹勁了。馬上步入老年時代。活了大半輩子,什麼也都基本上看過了。什麼事情也遇到過了。對做事情沒有積極性了,其實這也能理解。作為快奔三十的我而言,確實還沒有想過這種問題。但是我覺得我到了50.60歲也會這麼想吧。人都會老,人一輩子風風雨雨,經歷童年,少年,青年,壯年,老年。一輩子已經過了一大半。對新生事物也沒有以前的新鮮感了。自己老了,看著孩子們一個個成家立業。看著現在的年輕人積極努力生活,也不禁感嘆:自己也都經歷過了。所以心智也就發生了改變。

其實都能理解您的心情。但是現代社會發展這麼好,我覺得您應該放平心態。可以帶上老伴出去轉轉,看看祖國大好河山。培養一些興趣愛好。跳跳舞,唱唱歌。融入咱們的社會大家庭裡面。不論何時離開這個世界,儘量讓自己不留下遺憾。每天有個好心情最重要!


小改妖


我未到五十突然也感覺什麼也不想了。自小就一直戀家的我,今天回家是為了每年一度的祭會而回來的,這麼多年再苦再難再累也從來沒有今天這麼悲涼的感覺,以前就算生活上再怎不堪咬牙挺挺就過去了,可今天車漸近家鄉就不知為什麼兩行淚水不自覺地下滑,心好茫然,彷徨驚恐,以前不管去那,辦完事都急不可耐打車回家的,可今天突然有種怕回家的感覺,下了車獨自一個徒步回家,看看過往的車輛和行人說不出自己的心態究竟在唸什麼?行著行著突然有種怕回家的感覺,真希望這條路很長很長,永遠也行不到家,當我回到家門前,拿出鎖匙看著默默無言的鐵將軍,心突偶感陌生,雙手沉重地推開冷冰冰的大門,腳步凝重地踏進靜悄悄的家裡,心酸流流的淚水不聽話地嘩嘩落下,心倍感酸楚孤單,以前進門聽到的溫馨笑語吵雜聲去那了?心很失落全身感覺寒透骨,思緒萬千,五味陳雜不知是何滋味?倍感悲涼孤獨感覺自己一瞬間老了許多。💔💔💔


手機用戶來生等你


從四十歲到五十出頭,時間過得太快了,感覺一晃就老了,雖然心裡年齡還在30多歲,但一照鏡子,頭髮白了,關節也不如以前靈活了,開始感覺老意襲來,按中國平均78歲壽命看,土都埋大半截子,有時會有感傷。但人老是自然規律,時間何曾饒過誰,關健還是心態。

以前一想到死就害怕,但害怕也早晚得死,怕也沒用,生是偶然,死是必然,即然還沒死,就要好好活著。

年輕分為生理和心理,年齡越長,心態越要年輕,老有少心,忘掉自己的年齡,消極和積極都是活一天,多想積極的,這點我夫人比我好,每天睜開眼晴我就會想,生命又少了一天,我夫人會想,我又多活了一天。

到了這年齡,我覺得知足很重要,知足不是不思進取,而是對當下生命狀態的接受,好壞都己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都把它當成生命恩賜,不去悔恨也不去抱怨,少生氣,以感恩心去對待。

另外到了這個年齡,要看得開,該放下就放下,少操心這個那個,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做馬牛,不與自己較勁,少與別人爭鋒,偉大與平凡,本無差別,都是過眼煙雲。

人老了,有時間最好充實自己的內在,年齡再大些,象我老爸老媽八十多歲,人老體衰,活動範圍越來越小,要學會與自己相處,學會享清福。

最重要的是活在當下,不悲傷過去,也不操心未來,想那麼多幹啥,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生命。




悟心韓舍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這一輩最輝煌的時刻,不是不識愁滋味的懵懂童年,不是黃髮垂髫射天狼的少年,不是十六歲的花季十七歲的雨季,不是揹負壓力我自閒庭信步的壯年,而是五十多歲的中老年過度時光。

為什麼這麼說呢,童年雖有童話夢,縱使千般美好,也不能自由自在展翅翱翔,監護人的能量碾壓你的想象,一巴掌就把你拉回到了作業桌旁,青少年的快樂時光讓人回味,有了自己私藏的“小金庫”你的叛逆有時候也讓大人們蒙圈,綺麗的校園愛情讓你欲罷不能,青澀的日子讓你覺得你是無所不能,可現實的世界會無情的把“泡泡”吹散,你還是原來的你。壯年和中年可謂人生鼎盛,你的頭腦敏銳,你的體能爆滿,你的經驗豐富,你的情緒穩定,可你的壓力也是喜馬拉雅――大的驚人。你不敢生病,你捨不得休息,你有妻兒老小需要扶養,你必須得努力,,,,時光如水日月如梭,進入了五十多歲,你的輝煌依舊,但父母基本上都不在了,兒女大多都成家了,你也有了穩定的工作,或者漸漸退下來了,你掙得錢可以自己自由支配了,可你卻失去了動力,感覺到自己老了,什麼都不想了,,,,,,。

不可以,少年夫妻老來伴,多陪陪自己的愛人,彌補年輕時不安分的心,讓他受的委屈,把自己的健康打理好,培養個小愛好,不讓孩子替你操心,你身體好了他們才可以安心過生活,戒了香菸,減了酒量,不在痴迷青春嫵媚的美人兒,多看看人的善良,認識心靈美的永恆,,,,




貔貅落寶


唉!同齡的人有同感呀!這是60後的人生感悟所制。我們的經歷有鮮明的對比,讓我感到有一種無法形容的心理。對今天的人丶物丶事理拿7一8十年代作摻照,感到模糊和空虛。

什麼都不想了丶做什麼也沒勁頭,這是從心理到思維有了無慾無求,寂寞孤獨的理念。這有這樣就是好現象,但是,考慮到要準備離這個世界似的。就是無喜無悲,無戀無掛的心理思想。人生就是如此,苦也吧!累也吧!悲也吧!痛也吧!開明感悟身心輕,自然而安自然息。55歲的時光不懶呀!其實,開悟的真正孤獨,是人生幸事,堅強一些讓孤獨培伴看一世繁華,笑看天地還人倫!


Luzhanxiao


重慶南岸的兄弟,好之為之,55不是無無。作為男人,我們沒有對這個世界說,再見的權利。來到這個世界,不管自己,是不是父母因愛而生的結晶,但是我們是因為父母而來到這個,光怪陸離,可愛或者討厭的世界,來了,就必須走下去,走到底。


做人難,做個想成功的人,更難。作為男人,沒有地位和麵子的我們,就是難上加難。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忍辱負重,我們在這個天地間,鬱悶惆悵,甚至喘不過氣來。但是,都不影響我們活著,不為父母還有我們的骨肉兒女,不管他們喜歡不喜歡我們。我們的心是如此的愛著他們。

無時無刻盼著他們,能夠人生出彩,逾越人間千辛萬苦,能夠終有一天,可以如釋重負,驕傲的對世人宣佈:“我是木木,我的父親雖然名不見經傳”,但是我是最愛他們的那個人。無論他如何醜陋,都是生我養我的父親!兒不嫌母醜父貧賤,天地人間,父母在,兒女們的心裡,就有靠山,我們必須做他們的頂天立地,讓他們行走江湖,沒有膽怯的意念!



佛玉花緣


我今年正好五十五週歲,感覺最大的問題是身體不健康了,身重嚴重超標,新添了血壓高,應該大修了,這就是我的想法。但是現在還做不到,因為我有兩個沒上幼兒園的小孫子,兒子IL媳都忙於工作,我和老伴要照顧孫子和年邁的岳母,整天感覺忙忙碌碌,再過兩三年孫子都上了幼兒園,我的想法就應該能實現了。十年前我身體做過一次大修,那時四十二歲的我身體壞極了,快到了報廢的程度,身重超標三高加肝功高和中重度脂肪肝,慢跑都跑不了百米。我到醫院做了肝穿檢查,幸好沒有肝硬化。醫生也沒有開藥,就告訴我要忌菸酒和適當運動。那是正是我第五次失業在家,病來得正好我有理由休息一段時間了。於是我踏實地保養起身體了。我的目標就是減肥,首先忌掉菸酒,除了吃飯白天爬山走路,早晚慢跑。不到三個月體重由173斤降至138斤,也能連續慢跑五公里了。但是還是沒有達到標準體重一百二十斤。後來找到工作又上班了,下班後每天晚上堅持慢跑或跳廣場舞一個多小時,這樣體重維持在一百四十多斤。後來又重新拾起菸酒,也懶於運動了,體重逐漸上升到了一百五十斤。最近兩年家務事繁重體直線上升到了一百七十斤。我認為人只有在健康的狀態下才有更多的想法,大多數人身體還是健康的,象我這樣體質不健康的人想法就是恢復健康。


彩雲東昇戴寶山


我55歲退休已經兩年了。退下來把自己的積蓄在海南省萬寧租了一塊地,蓋了幾間房,本想做一個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玩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養老俱樂部,可是鎮府不同意,只好自己種樹養花,自己玩了。兩年來覺得幸福感越來越強。關鍵是退休了找自己喜歡的事做,你就沒有失落感。不要想著自己還能做多大的事,想爭多少錢那就會感覺生活無趣。放平心態,滿足現狀。是退休的最好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