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人民日報:村村通之後,還要路路安

乘坐中巴車,沿著青槓大道往西走,一個右轉,道路立即變窄了許多。途經中興村、楊家大沖、張家堰口,直至陶家灣,近4公里的車程沿線,要麼是農戶房屋,出了車門便是家門;要麼是農田池塘,處處都是臨水臨崖的陡坡。往車外望去,道路通往哪裡,“生命工程”就跟進到哪裡:安全防護欄、標識標線等較為齊全,坡陡處還加固了防護墩。

這是一段位於重慶市璧山區極具特點的鄉村道路。近年來,我國農村地區實現道路“村村通”,農民群眾出行不再難,但是交通管理仍然較為薄弱,農村交通安全問題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交管局負責人告訴記者,“相較於城市,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情況更復雜,有時路邊一棵樹的栽種位置不合適,擋住來往車輛的視線,結果就發生了碰撞;有時為了方便群眾去農田幹活,護欄中間可能會開一個口子,偏偏就有車輛從這個地方衝出去……”

聲音|人民日報:村村通之後,還要路路安

重慶市萬盛經開區青年鎮湛家村熊家坪鄉村公路。曹永龍(人民視覺)

“村村通”後,如何實現“路路安”?日前,記者來到重慶採訪。

警力不足,農村道路怎麼管?——交安辦“一竿子到底”,形成監管合力

重慶璧山區丁家公路巡警大隊,展板上幾個數據很扎眼: 2個街道、4個鄉鎮,轄區總面積338.57平方公里,轄區鄉村道路380餘公里,有民警5人、輔警9人。

警力不足是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一個普遍性問題。採訪中,交通安全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交安辦”),是一個被反覆提及的機構,該機構已在重慶市各區縣、鄉鎮(街道)實現全覆蓋。

2名專職人員、4名兼職人員,享受正科級機構待遇,成員還包括派出所、司法所等11家單位,這是重慶市璧山區青槓街道交安辦的基本構成。每月組織交巡警、派出所、交通、安監、農機等部門開展不少於2次的聯合執法;每月開展不少於1次的道路隱患排查;每週開展1次交通安全宣傳……在交安辦的協調下,當地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力量得以夯實。

在重慶市巴南區界石鎮交安辦,記者對協同管理有了更直觀的感受:鎮長、派出所所長、公巡隊長、養護段長、農機站長、村委會主任、村小組長、勸導站長,“八長共治”,一張清單一目瞭然;鄉鎮領導、公安民警及其他工作人員包片、包道路、包車輛、包駕駛人,“四個包乾”,一張圖表清晰明瞭……

得益於交安辦的“一竿子到底”,重慶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不僅“有力量”,還日趨精細化。“我們轄區有40個行政村、10個社區,公路里程648公里,但我們只有9名民警、8名輔警,警力捉襟見肘。對此,我們積極推進與鄉鎮交安辦、派出所的聯動,將轄區細化為兩個巡區,並且明確交巡警側重於國省縣道,鄉鎮、派出所側重於鄉村道路、自建道路,使得出警更迅速、責任更嚴實、聯動更緊密、管理更有效。” 重慶市巴南區界石公路巡警大隊副大隊長黃宇鋒說。

群防群治,共治效果怎麼樣?——勸導站切實強化,留得住人辦得成事

山上有一個十路口水庫,山下是黎明村等幾個村落,山腰處是一個標有“墊江縣桂陽街道黎明村交通安全勸導站”的藍白色房屋,裡面儲存有大量的應急設備,60多歲的古從文每天堅守在這裡。他對周邊交通情況瞭然於胸:“山上有工廠,7點半是上班早高峰,我每天7點前必須到。”“山裡是休閒避暑好去處,夏天來往車輛多,我有時就睡這裡。”“摩托車很多不戴頭盔、農用車超員超載比較多……”

早些年,重慶巫山縣接連發生多起交通事故,當地痛定思痛,創新推出交通安全勸導制度,通過發動群眾,共同營造安全的交通環境。如今,整個重慶已經有7100多個勸導站。

記者還了解到,最初的勸導站是“一人一欄”,如今為了更好發揮群防群治作用,大多數地方進行了優化升級,其中墊江縣桂陽街道交安辦一份關於黎明村勸導站2018年硬件改造計劃書顯示:安全防護柱20個,4000元;宣傳櫥窗2個,7600元;欄杆及反光標識1個,1000元;勸導站崗亭1個,5000元……合計32268元。

除了硬件改造升級,如今的勸導站也越來越智能化。有工作APP,檢查車輛時及時拍照上傳,既是報告工作也是證據留存;崗亭上方還有大喇叭、警示燈,起到警示作用……重慶市璧山區青槓街道石河社區黨支部書記盧沙,兼任當地勸導員,向記者一一展示她的新裝備。

安全管理,關鍵在人。勸導員要麼是村幹部兼任,要麼是村集體推薦的人選,如何留得住人?“我們村幹部每個月大概有3000多元的工資。勸導員一天70元,法定節假日是120元。”盧沙說。

在墊江縣,古從文告訴記者,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這是積德行善的好事,一個月還能拿到1200元的工資呢。

勸導員畢竟不是執法者,群眾不服怎麼辦?“以前有些群眾認為我們是故意挑事,對我們置之不理,甚至直接沖毀欄杆。”盧沙說,“如今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及時通過對講機、APP,向周邊交警、鄉鎮交安辦、派出所報告,他們都能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重慶市墊江縣太平鎮交安辦副主任李昌林說,村民有不合規行為,第一次以勸導為主,如果屢犯不改,準備在勸導站掛一個小黑板,把違規行為寫在上面。村裡都是熟人,誰的臉上也掛不住。

一個護欄,一次勸導,一種警示。記者走訪多個勸導站,每處每月的勸導檢查條目數以百計,並且每條登記的檢查時間精確到分鐘,車輛類型、車牌號碼、違法行為、處理情況等也都有詳細記錄……“我身材比較胖,以前從不繫安全帶,回老家一次就被勸導站攔截一次,攔了五六次後,我都不好意思了。現在我上車的第一件事就是繫上安全帶。”重慶市璧山區某市民說。

人命關天,安全責任咋落地?——信息化、制度化雙輪驅動,實現責任倒逼

採訪期間每到一處,都有交警總隊、公路巡警大隊、交安辦、執法服務站、勸導站等不同主體的相互“報到”,並且這種“報到”大多是可視化的。據瞭解,重慶市公安局著力加快公路立體防控體系延伸,深化科技信息手段應用,全市農村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系統的建成率、使用率均已達到100%。

“這就是你20分鐘前在石河社區勸導站採訪時的照片,他們第一時間在手機APP上傳,我們這立即能看到。”臨近中午,剛來到重慶市璧山區青槓街道交安辦,工作人員就打開了“重慶市農村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系統”,其中“制度建設”“基本臺賬”“動態管理”“預警考核”等功能一應俱全,並且“動態管理”下設“聯席會議”“安全例會”“道路隱患排查整治”“交安辦”“勸導站”等多個子欄目。

根據記者要求,青槓街道辦事處主任王濤點擊打開“勸導站”,立即顯示轄區所有勸導站的工作計劃表,比如盧沙需要在4月5、15、16、17、25日執勤;該欄目還有由勸導員實時上傳的工作日誌,主要包括執勤時間、執勤內容、照片附件等。“我們可以通過對比,掌握勸導員是否按時上崗;可以隨機抽查勸導詳情,必要時給予指導;可以彙總分析工作日誌,研判交通安全的階段性特徵,有針對性地安排部署工作。”王濤說。

信息化是壓實責任的重要手段,它與制度化相輔相成,形成強大威懾。重慶市將農村交通安全納入《全市安全生產工作要點》,系統設置上崗率、查糾率、道路隱患整治率等農村交通安全管理的指標,並且加強不同層級、不同部門的督導檢查。

節假日出行高峰時必上、學生上下學時必上、趕集日必上、群眾出行早晚高峰必上、紅白喜事必上、民俗活動必上、惡劣天氣必上……肖萍,墊江縣桂陽街道交安辦主任,在基層從事安全工作近20年,長期帶頭踐行勸導“七必上”等工作方法。肖萍說,“人命關天,既然幹了這份工作,就要對百姓的生命安全負責。”

每天值班值守,勸導5件以上,25分;應急救援和事故隱患報告,4分;嚴禁摩托車不戴頭盔、超員超速,4分;被勸導對象要本人簽字,5分……採訪中,肖萍拿出一堆責任書及考核細則,上面有每個勸導員的簽名,細則中還有勸導員的行為規範:佩戴標誌,文明勸導,5分;如實記錄,禁止作假,5分……

肖萍的一舉一動,感染著身邊很多人。“每天都在這,吃飯、上廁所的時候,就讓老伴盯著。”古從文開玩笑說,“這1200元可不好掙啊!”

補足短板,如何提升安全感?——立足人、車、路,加強源頭治理

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多元特徵於一體,全市道路總里程14.85萬公里,鄉村道路達到11.75萬公里,佔比近八成。近5年來,重慶機動車年均增幅10.3%,駕駛人年均增幅16.5%。

“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仍然面臨巨大壓力。”重慶市公安局交巡警總隊總隊長陳軍說,我們必須堅持推進黨政主導、部門共管、全民共治,政府層面應繼續推動農村公路“生命護欄”標準化建設,保障道路通行安全,同時加強體制機制保障,助力交安辦、勸導站的可持續發展。交管部門要深化警務機制改革,進一步加強情報、指揮、勤務、督查的一體化調度,確保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持續穩定。

重慶山多、坡陡、溝深、橋樑隧道多,道路交通先天不足。對此,重慶市農村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系統專設“道路隱患排查整治”欄目,並明確規定了各級黨委政府及其主要領導、公路交巡警、勸導員等職責。打開其中一條,頁面上方顯示有隱患路段(青老路)、隱患發現時間(2018年2月1日)、隱患發現人(劉書利)、隱患類型(安全防護設施缺失)。順著頁面往下滑,出現了會診專家(張禮)、治理意見措施(安裝防護欄、警示標誌)、治理責任單位(交安辦)、治理期限(2018年2月5日),同時附上整治前後的對比圖。

“哪個隱患沒有按期處置,系統都會自動反應,我們就會自上而下有相應的問責。”重慶市交巡警總隊事故對策處副處長周文斌說,“我們就是要通過‘後天努力’,將電腦裡不斷更新的一個個隱患條目銷號,從源頭遏制交通事故的發生,這套系統可以說是一個治理的見證。”

“快看那,真難得!”行駛在一條較為空曠的道路上,有人突然指向窗外的一輛摩托車。周邊沒有什麼車,也沒看見執法人員,這個司機還能戴著頭盔,停下來等紅綠燈。

記者也注意到,在一些勸導站,多位摩托車駕駛人都能準確、快速地背出重慶公安編寫的一句順口溜——“有牌照、戴頭盔、限兩人、靠右行”。“交通安全關鍵在人,我們一方面嚴把駕駛人‘出口關’,要求駕駛人練就過硬技術,同時還設立交通安全教育基地,通過情景體驗、知識問答等,深入推進宣傳教育常態化,讓廣大駕駛人從內心裡對生命負責。”陳軍說。

“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題中應有之義。”公安部交管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推動完善事故救助機制,加強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管理及使用的政策研究,為農民家庭的基本生活提供必要保障。

作者 | 張洋;來源 | 人民日報(刊於2018年5月9日第17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