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桐城|三河夢 我的夢


鄉土桐城|三河夢 我的夢


三河夢 我的夢

——獻給每個有夢的三河人

文|華躍武 來源|桐城文學

每天,獨自徜徉在綠樹如茵的小道上,教室裡傳出清朗的讀書聲,看看每個辛勤耕耘在講臺上的身影,懷著對各位老師深深的感激,回味起在這裡走過的每一步,每一次變革,胸懷激盪;自從再次回到這裡,不知不覺走過了9個年頭,這裡是我的母校,也曾是我放飛夢想的地方,這裡承載著我太多的記憶,從回到這裡的那一刻起,我就堅定了一個信念:一定要對得起這一片養育我的沃土!


鄉土桐城|三河夢 我的夢


那年,接過前任的接力棒,壓力很大,三河已經站在一個很高的高度了,夙興夜寐,總要對得起大家的期望。這些年,每每看到各種書刊充斥著素質教育的大旗飄揚,卻又要在應試的枷鎖下僵硬起舞,心中不由一顫,如何讓這些後輩們受到更全面的教育,又不耽擱他們各自的前程。雖無法保證做到完美,但總要讓孩子們感受更多的美麗青春。教育之道,手口相授僅為有形之手段,更要讓孩子們在平日的生活中能感受到潛移默化的培育;教之以形,育而有神,方可成才。

還記得2007年暑假,小侄女來家中小住,愛人是很喜愛中國傳統文化的,便在家考校她的古文,對小侄女講解得很細,讓小傢伙背誦《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小傢伙背了兩三句,吭哧吭哧出不來了,最後可憐巴巴地說,“我不會背,我能唱那歌,我唱行不?”眾人哈哈大笑,我也不禁為之莞爾,也隨之一陣擔心,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都已經被衝擊成這樣了嗎?孩子們如何更多的享用老祖宗的遺產,作為一名老師,責無旁貸。並非是崇拜覆古,正如林語堂在《吾國與吾民》中的表述一樣,詩歌對於中國人的精神生活來說,有著不可或缺的孕養作用。暢快時如李白高歌,惆悵時也能似柳永般纏綿。在日後成長的日子裡,這些將會使孩子們在面對這紛繁的社會之餘,高潮時情有所述,低落時心有所寄,腹有詩書氣自華啊。於是,既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誦讀,又能讓這些青春期的孩子感受古文的魅力的兩本校本教材《根》和《潤》便應運而生。


鄉土桐城|三河夢 我的夢



有人說,老師是一個年輕的職業。確實,每天站在校門口看著一張張稚氣未脫的臉龐歡笑著走過,幸福是由衷的。有人問,每天這樣起早摸黑地迎來送往不累嗎,我告訴他,看著孩子們健康成長是我最大的快樂。也因為這兒是我一家三口的母校,我深深愛著這裡,我理解每一個三河學子的心聲。當送別每一屆學生時,心中總是泛起分開的不捨和為他們踏上新徵程的祝福,五味雜陳。每一張熟悉的臉龐背後都是一個三河人的故事,我為他們驕傲。在送別的大會上,總是會止不住地囑咐:學習只是你們的踏板,做人才是一生的課題!也會止不住心中激盪,大聲地喊:記住,在這裡,是要為一生奠基!

恰逢2010年的夏天,我到合肥、蕪湖等名校考察,徜徉在那些美麗的校園中,領教前輩們的輝煌,同時也在思考,在這裡,人走人留,是什麼可以讓一所名校一直傳承下去。當聽到同行介紹到他們的特色文化和校園精神時,若有所悟。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烙印在每個辦學者身上的獨特氣質,也是一種傳承的力量,讓名校成為名校。這樣的精神氣質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變,更不是強大的硬件設施能帶來的,如此,三河還有更多的路要走。

如何讓三河的後輩們接受更好的教育,也能形成自身獨特的精神素養,成為那段時間的一大課題。

這個年紀的孩子們,處於生活和學習習慣形成的重要階段,如何讓他們不耽擱學業的同時,心智和素質全面發展,成為我心中最大的憂鬱。教書育人,絕不是僅僅為了每個期末的那些數字,如何將積極的精神和良好的習慣影響到每一株花朵,這是教育的根本;我和校領導積極同各位班主任座談,帶領大家走訪學生的家庭,全面瞭解這個年紀的孩子的心理狀態,把孩子當成朋友一樣溝通,走進孩子的心裡才知道什麼是最有利於他們成長的。結合地域特點,什麼樣的精神是影響這些孩子最深的;要發展優質教育,創建一流名校,培育優秀人才,不僅要重視改善辦學條件,建設教師隊伍,還必須重視校訓文化建設,發揮精神的激勵和感召作用。我認為一個沒有校訓文化的學校,是一個沒有靈魂、沒有活力的學校。校訓是一個學校教育理想、辦學理念、辦學特色的集中體現,是學校優良校風及教風、學風的高度概括,是引領學校發展方向的精神宣言。我國古代著名文學批評家劉勰說過這樣的話:“百齡影徂,千載心在。”意思是說人百年後雖然身影消逝,可是思想精神經歷千年還可存在。毛澤東在戎馬倥傯的延安時期就為抗日軍政大學、中共中央黨校、魯迅藝術學院制定了影響深遠的經典校訓,已經成為中國校訓文化的寶貴財富。我校在尊重教育規律基礎上,著手建設校園文化、班級文化,以“為一生奠基”為校訓,確立了“育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以中華經典誦讀為切入點,讓全校師生在誦讀中體會到博大精深傳統文化,從做人、做事、學習、工作等方面給予啟迪,使人修復生命,建立信仰,終身受益,促成良好的教風、學風,進而構成獨特的校風。校風:“和 雅 力” ——師生以和為貴,崇尚儒雅,從而產生前進的動力。

看著孩子們的成長,呼吸著青春芬芳,腳步也不禁輕快許多。那是放飛夢想的年紀呵,什麼樣的校園生活既能夯實他們的學習基礎,又能讓他們的夢豐富多彩呢,想想我的那個年紀,做了多少色彩斑斕的夢啊,現在的孩子們面臨著繁重的學習任務,每年期末的數字給了我們很大的壓力,但也絕不能因為這些數字而將這些青澀夢中的色彩抹殺。為一生奠基,這是在2010年提出的三河校訓,為一生奠基絕不是為了那些數字而喊出的口號,孩子要為自己對得起這句話,老師們更有責任為這句話負責。人的一生面臨種種紛繁,學習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少年時代的夢影響深遠,學校生活在夢的初期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不要去強行改變,要用好的環境去影響他們。

還記得在師範學校讀書時期,進校的第一天,老師便語重心長的說,師範,學高為師,德馨為範。走上工作崗位後,時刻銘記的就是這句話,不僅要教會學生們知識,更要引導他們做人。深深感謝我的老師們的同時,也明白了老師最大的快樂,是看到學生的成長,而無所謂世俗的成功。直至走上管理崗位,深感責任重大,在這裡,我們的責任是給予孩子們知識,這是一根柺杖;更重要的是,用堅強的精神,良好的習慣去影響孩子們用自己的雙腳矗立在這片大地上,用純淨的線條去幫助孩子們編織那些五彩斑斕的夢。

在我的心裡,學校是一處淨土,走在哪裡的路都沒有走在校園的小道讓我舒心。同時校園更應該是書墨飄香的地方,多次跟學校的教研組和領導班子研討,什麼樣的校園文化才是符合三河學子的。凡是到過三河初中的人都會看到:在校園裡顯眼的地方,在一些動感頻繁的地點,在一些平凡的物態上,文化印記點綴其間,有古今中外的勵志名言,有質樸雋秀的古典詩詞歌賦,有桐城先賢“桐城派”畫像及其作品的簡介,有校園文化建設的櫥窗、專欄、專刊,特別是教學樓上方矗立的“誦讀經典,傳承文明”八個大字更是引人注目,令人遐想。2012年6月,我校還製作了“書香校園”專題片,通過多媒體全方位介紹三河初中近年來創建特色文化校園的歷程,系統總結了創建書香校園的成就,優酷網、桐城教育網也給予專題片視頻鏈接。同時,我們還開通桐城市三河初級中學網站,成為家長、校友、社會了解學校的窗口,擴大了我校的影響力。我校的校徽、校歌經過廣泛徵集遴選,也相繼得到認定。

人們談論三河的大多停留在每年有多少優秀學子進入桐城中學、天城中學、合肥一中、安慶一中等名校深造,其實,三河引以自豪的應是三河的文化、三河的精神!

看似尋常最奇倔,成如容易卻艱辛。8年前,青春的夢從這裡起航,如今,感謝命運讓我回到這裡,讓我能為家鄉後輩的成長盡一份力。應該說:三河的每一點成功都是每一個三河人內心的積澱與敬業精神的迸發,以至於我常懷感恩之心,常記自己之責,常念相助之人,常思自己之過,常悟為人之道。前路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夢想的力量是強大的,活在夢中的人是懦弱的,為夢想活著的人是幸福的。

致敬攜手同行的追夢人!好人好夢,行者無疆。祝所有的三河人都能夢想成真,三河夢我的夢,隨著我們的中國夢,一起騰飛!

鄉土桐城|三河夢 我的夢


鄉土桐城|三河夢 我的夢


鄉土桐城|三河夢 我的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