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是怎樣翻譯唐詩的——《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


外國人是怎樣翻譯唐詩的——《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2019讀#30


這本書是那種你看一眼就會愛上的書,靜、美、雅。

讀這本書也相當過癮。不厚,有趣,精彩極了。

外國友人一本正經的吐槽中國唐詩的外語翻譯,這個題材的作品估計也只此一家了。

就是這本書——《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dove·讀】#30


外國人是怎樣翻譯唐詩的——《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2019讀#30


外國人是怎樣翻譯唐詩的——《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2019讀#30


這本書的作者逐一檢點(吐槽)了王維的《鹿柴》這首五言絕句的十九種以及更多種譯本。


外國人是怎樣翻譯唐詩的——《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2019讀#30


就是這首短短的五言絕句,作者找出了19種翻譯並逐一點評,後來又補錄了10種翻譯。然後這本書再經譯者又將這29首翻譯詩翻譯回中文,數量又翻了一倍,那麼算下來,《鹿柴》這首詩在這本書裡以不同的面貌出現五六十次。


外國人是怎樣翻譯唐詩的——《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2019讀#30


一千兩百年前,那個叫王維的詩人絕不會想到,一千兩百年後,那麼多的英文、西班牙語、法語的王維崇拜者用自己不同的方式翻譯著他的這首鹿柴,然後又以現代詩歌的形式呈現在中文讀者面前。


外國人是怎樣翻譯唐詩的——《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2019讀#30


外國人是怎樣翻譯唐詩的——《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2019讀#30


溫伯格,美國詩人,散文家,譯者。

他不僅是這本《以十九種方式看王維》的作者,也是北島的詩集《打開》的英譯者,同時是《新方向中國古典詩歌集萃》一書的編輯,這本書也被《時代》文學附刊選為“年度國際圖書”。

同時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翻譯家,翻譯了許多帕斯、博爾赫斯等人的作品的作品。


外國人是怎樣翻譯唐詩的——《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2019讀#30



外國人是怎樣翻譯唐詩的——《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2019讀#30


因為這本書的緣故,特地去查了一下中國詩歌國外翻譯的一些文獻,發現了一個挺有趣的現象。

我們自己當然會覺得中國詩歌的最高峰是李白杜甫,但是外國人們好像不這麼看。日本最崇拜的是白居易,而在整個歐洲乃至美國,王維是最受認可的。

仔細感受這首從小就背誦的朗朗上口的《鹿柴》,也許就能看得出一些端倪。王維的作品,山水只是表面,它的內裡,是禪意。正如他的字號 “摩詰居士” 。

也許在拉丁語系的語境裡,國際友人們體會不到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的這種磅礴也好蒼涼也好的共情,卻能理解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這種充滿佛教禪宗的意境。


外國人是怎樣翻譯唐詩的——《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2019讀#30



外國人是怎樣翻譯唐詩的——《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2019讀#30


作者在這本書的開頭,提出了翻譯中國古詩的幾個 “關鍵點”——

1、中文,特別是古文,一個字可能有很多層意思——可能是名詞,也可能是動詞、形容詞,甚至具有相反的意思。

2、對於西方譯者,漢語缺乏動詞時態,讓習慣了時態的西方譯者需要從上下文猜測動詞發生的時間。

3、同時態類似,漢語也缺乏單複數形式。

4、漢語詩罕見第一人稱單數,這種 “無我” 可以消除詩人的獨立意識。因此作者對所有翻譯作品中含有 “I” 的都全部痛批一番。

作為已經習慣了漢語語境的我們,還真的意識不到這些漢語與其他語言的區別。

我們學習英語的時候都在抱怨什麼單數複數現在時過去時完成時麻煩的要死完全搞不清楚。

沒想到外國人看待中文也是想怎麼名詞沒有單複數動詞沒有時態介詞亂七八糟混用難理解的要死完全搞不清楚……


外國人是怎樣翻譯唐詩的——《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2019讀#30



外國人是怎樣翻譯唐詩的——《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2019讀#30


這本書裡作者一共介紹了29種不同的譯文。每一篇譯文都是不同的譯者對這首王維的詩的不同理解。但是從不同的人的不同理解裡,還是能找出一些共性的——

比如對中文語境裡的一些詞的難理解。最重要的例子就是 “空山”。不管是翻譯成empty hills 還是empty mountians 都沒有 “空山” 這種空靈感。

比如上文提過的,對沒有 “敘述者” 的不適。因此很多譯文硬生生加了 “I” 甚至是 “We”,按作者的原話,“整首詩的基調一下子就毀了”。

類似的問題作者 “吐槽” 了整本書,就不一一枚舉了。


外國人是怎樣翻譯唐詩的——《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2019讀#30



外國人是怎樣翻譯唐詩的——《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2019讀#30


作者在吐槽完那麼多《鹿柴》翻譯的作品後,寫道:

“翻譯不只是從字典到字典的跳躍,還是對詩的一次重構。”

嚴復提出了翻譯的三大準則:信、達、雅。

但是從這首唐詩翻譯成其他語言的這些例子來看,信、達、雅基本不可能同時滿足。

作者最後指出,把一首唐詩翻譯成英語(或者法語,或者西班牙語),便是一種重寫。

重寫後的英文詩,又不是一首真正的英文詩,因為它又將一直被當做譯文來讀:這是在另外一個文本之上的文本書寫。

是要靠向原文,尊重原意(信、達),還是靠往所要翻譯的語言,更符合翻譯成的語言的習慣和意境呢(雅),這看似是個無解的答案。


外國人是怎樣翻譯唐詩的——《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2019讀#30


我就想問,這本《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裡提到的那位憤怒的教授寫的《如何閱讀》哪裡能買得到???!!!


外國人是怎樣翻譯唐詩的——《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2019讀#30


End


公眾號ID : Dove_booklis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