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證券分析師分析的頭頭是道,既然看得這麼準,為什麼他們不辭職自己炒股?

古草一郎


因為他們只做分析,分析又不會虧錢,就像大學裡的教授講經商,卻沒有一個人辭職去經商的一樣。理論與實踐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社會需要做學問的人去總結經驗,教育後來者,而真正從事的人往往很多時候具體的事情是沒有章法可言的。這就是兩者之間的區別。就像教科書上會告訴你如何去尋找客戶,開發客戶,卻不會告訴你如何去陪好客戶。而老闆告訴你的都是如何去陪好客戶,讓客戶簽單。一個是搞形而上學的,一個是搞形而下學的,一個是鑽研宏觀的,一個是具體搞微觀的。所以那些經濟學家,分析師講的都是書本上的知識,肯定頭頭是道了,這是他們擅長的領域。可具體行情不是靠分析就能百分百預測的,所以,具體的投資他們未必就比散戶做的好。這種實際操作的技能不是靠讀書就能成功的。要是可以,散戶都是考證就可以了,哪還有虧損的人。


散戶的夢想


其實你想的是對的。作為一名曾經的公募基金經理,我在2011年從公募離職。但凡能組建自己的投研團隊,有能力的基金經理都會離開。遠離排名壓力,不需要做自己不情願的決定,沒有一堆條條框框,能專注自己熟悉的領域,投資是一件輕鬆,愜意的事情。至於熱衷於寫股評的,我還是呼籲大家看看就好,比如剛剛我看了一則頭條,某券商策略首席推薦2019年投資軍工股,我就覺得可笑,軍工保密性行業,從前我們在公募都很難獲取具體經營的信息,往往預測和實際情況差十萬八千里,散戶更加無從下手,只能靠蒙。我給大家建議,希望大家從身邊下手,比如菜籃子股票池,這種大家身邊看得見的企業,比如留意下海天味業在超市的貨架有沒擴大?雙匯發展的火腿腸有沒漲價?恆順醋業的醋上個月漲價了。伊利有沒出新產品?賣得怎樣?多留意你能搞懂得行業,多留意你看得見的東西。那些你很難明白的東西,不要去碰,坑實在是太多。


投機的投資者


首先,大部分的證券分析師,基本都會略懂一點證券知識,比普通散戶會專業點,看似專業但實際操盤那就另說了,這部分人,通常會說的你頭頭是道。但並不代表炒股就很厲害了。

當然也有些證券分析師在私募幹過,那也不代表他們就炒股很厲害了。炒股成敗的因素很多,這些證券分析師,具備一些專業知識,他們適合服務普通股民。但是你要他們辭職自己炒股,保證大部分會活不下去。

所以說,分析的頭頭是道,只是觀點上的某幾次對,實戰中,心態管理,倉位管理,技術操盤等,都是另外一方面學問。各司其職吧!

私募龍哥,投資界的老司機,喜歡的可以關注,點贊


鑫配網實盤股票配資


證券分析師是不能進入市場進行交易股票,這是證券法中所規定的。所以就算是看得再準,在職分析師對於市場而言也是禁入。但為什麼看得真沒準卻不自己辭職炒股呢?

一、自己不能炒股,但是不代表不炒股。

其實很多的證券分析師受到行業規定不能自己炒股,但是卻借用了家人表弟、表妹、表姑媽的身份證進行交易。雖然不算是違規但卻類似違規。從側面的角度評價,可以說其實他們基本都是炒股的,只是方式與自己直接炒股不同。

二、其實,絕大多數分析師炒股是虧錢的,需要工作來支撐。

證券分析師講的頭頭是道,感覺很好、很準,但實際能夠在股市中保持長久盈利的很少很少。為什麼?講和做是兩個概念,大道理誰都會講,但有幾個人能夠做好呢?股市也是如此,就算是較有理解的散戶,股市道理講出來也很行,但是做法呢?還會受到即時的投資者情緒干擾,所以不能很好的進行。在這種情況之下如何?只能是做不到位,進而虧損。

所以,面對更多機會時的虧損,也只能通過源源不斷的收入來彌補。再就是我國股市的特點,並不是長久的牛市或者熊市,而是長久的震盪市,也就是沒有什麼行情。沒有什麼行情,在股市中也就賺不到什麼錢,沒有更多的額外收入。所以工作能夠使自己處於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就算股市沒有行情,工作也能夠很好的擁有著基本收入。

還有就是體面程度,如果對外說就是一專職炒股的,可能親戚朋友都會認為是遊手好閒類的,沒正經。但是要說自己是證券分析師呢?就感覺高大上了。所以,說出來也很體面。


厚金說


作為一位二十幾年的老股民,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股市遵從二八法則,賺錢的永遠是少數。而這些人是從來不看股票分析師的分析或薦股的,他們之所以能賺錢,一定有適合自己而且異於大多數人的操盤法則和鐵律。

大道至簡,賺錢的方法一定不復雜,而複雜的分析一定是會賠錢的。如果你時時陷入分析師的思路而認為頭頭是道,付出的將是真金白銀。

如果是新手,在模擬操盤階段可以看看分析師的文章,一方面學習一些股票的基本知識,同時對標他們的思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一旦開始實盤操作,就要毫不猶豫的從浩如煙海的各種分析中走出來,堅定執行自己的策略。假以時日,才會有所收穫。


T加5


紙上談兵和實戰,是完全兩碼事的,最大的區別,就是心態;而心態是炒股成敗的關鍵。有些分析師有能力,但是大部分都是誇誇其談之輩。


比如李大霄同志,3500看多,3000看多,2000還是看多,我也相信,未來股市會上3500,但是就實戰來說,有什麼價值呢?


就這種水平他敢辭職炒股嗎?反觀那些牛散,有幾個公開分析股票呢?只能說,大宵同志就是靠這個吹牛賺錢,賣書的靠賣書賺錢,分析師靠分析師賺錢,而實戰派靠實戰賺錢。


你認為呢?


螞蟻搬金


關於券商裡的分析師,很多人可能是誤解的。因為,真正的分析師,一般投資者根本接觸不到。所謂的分析師分析的頭頭是道,普通投資者所說的分析師,主要是投資顧問,像思考A股就是這類。

有關法規規定:投資顧問才能直接接觸股民,公開發表對股市的分析。券商每個營業部都有投資顧問,但是大多數是沒有分析師的。而分析師主要是在總部設置,一個券商可能只有幾個(反正不多),職責是寫研報,不會和普通股民接觸,一般也不會通過電視等媒體公開發表對市場的分析的。

理清了投顧和分析師的區別後,那麼就會明白“分析得頭頭是道”裡所說的,應該是投顧。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投顧是神馬樣的崗位。作為從業近十年的投顧,思考A股告訴你,投顧入職資格很低,只要本科文憑考過兩門課(思考A股以前是考基礎和投資)即可,所以投顧的數量相對較多(絕對數量也不多,全國僅三萬多名),投資者接觸的大多數都是投顧。既然門檻很低數量很多,考試又簡單容易,那麼不可能保證每個投顧操作水平都很高。所以,分析得很好,但是實際交易水平不高的投顧,也就在所難免啦。

當然,投顧從業多年以後,水平也會逐漸提高。再笨的人,實踐多了,也會有所進步的。所以,辭職炒股的投顧還真的不少。因為,從業多年後,對交易有把握了,當然希望通過做交易賺錢了。而投顧大多數是靠客戶佣金吃飯,不能代客理財的(也不能做交易)。所以,在條件成熟之後,投顧一般都會辭職炒股的(主要去做私募)。我一個朋友前年就去做私募了,被私募機構挖去做私募,普通投資者再也見不到啦。他操盤資金約十個億,收入比券商好多了。而普通投資者一般是不會知道投顧辭職炒股的,只看到當前在電視等媒體做分析的那部分投顧。所以,每個行業都有內幕的,普通投資者怎麼會知道,看到的大多數都是表面現象啦。

總之,投資者不要小看投顧,也不要太依賴投顧。投顧裡魚龍混雜,投資者需要長期接觸才會慢慢了解投顧的水平。千萬不要隨便聽信那些認識不久的投顧。一開始一定要有一個考察期。至於那些信口開河的投顧,吹牛不打草稿的,目的就是拉你開戶而已。真正有水平的投顧,忙得很,根本不會有時間和你吹牛。像思考A股,只是老老實實和客戶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要我吹牛拉客,真的懶得做。賺錢也是看緣分的。有緣者自然會來聚。無緣者,隨它去吧。


思考A股


經常在廣播和電視上看到很多所謂的名嘴,口若懸河,頭頭是道的在分析各種市場行情,一副天下走勢我盡知的樣子,但是如果你真的跟這些名嘴去炒,可能輸得褲子都沒有,為什麼呢?

一,一些所謂的名嘴,就像明星一樣,是某些電臺或者電視臺等一些媒體,塑造和炒作出來的,這些所謂的名嘴可能除了嘴上功夫,真正去實盤炒,可能連基本操作都不會,更不要說盈利了。

二,這些名嘴不要看在電視上說的頭頭是道,但是都不過是一家之言,再說,無論說得對錯,媒體和名嘴都不需要負任何責任,信口開河也好,胡編亂造也罷,沒有人會對自己的言論負責,他們是吹牛還是編造,也是他們的自由。更有甚者,某些名嘴還暗中接受某些機構的錢款,給非法機構搖旗吶喊,招搖撞騙。

三,還有一些媒體,也是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和影響力,把名嘴當做吸引受眾的依靠,即使這些名嘴的言論不靠譜,依然需要這些名嘴撐場面,拉會做大旗,來提高廣告商的投放,因此媒體和名嘴也可能互惠互利的利益同盟,來一起坑受眾




生活幫幫人


其實你這個問題也是很多股民投資者比較好奇的,那些證券分析師分析的條條是道,既然看股票看的這麼準,而不辭職自己炒股,而選擇朝九晚五的拿那份工資呢?

也許很多證券分析師的回答是,根據證券法明文規定,證券從業人員是不允許炒股的;也或者有些證券分析是回答是因為愛好這份工作,或者說對炒股不敢興趣,只對研究股票有興趣等等為由,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證券分析師雖然分析股票條條是道,看股票很準,但是等自己真實去炒股操作的時候就是虧損累累;正因為這些證券分析師炒股賺不到錢,同樣面臨炒股虧損的噩運,才會被逼無奈,只能選擇選擇上班拿份工資來維持生計。

所以說白了就是證券分析師根本不勝任職業股民,他們炒股也是虧錢的,他們只是為了工作而努力學習了嘴巴知識,並不代表他們炒股就是牛逼的。

證券分析師就好比一些書呆子,學習的只是理念,出口成章,嘴巴說出來的觀點條條是道,等真正讓他去實際行動做事的時候就是小白一個,屬於零經驗的小白。證券分析師就是書呆子,動嘴巴可以,但是動手不行;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證券分析師說的條條是道,而沒去辭職炒股的真正原因。

當然至於證券分析師不辭職炒股的原因有很多,每個人的能力都不一樣,但確實有一些證券分析師炒股能力強,也不會辭職炒股,確實愛好這份工作,為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投資者。


老金財經


也一直是我奇怪的問題,後來明白了!

所謂的證券法對從業人員有相關要求,但我覺得都是鬼扯!

我都有能力每天賺他百分之幾,一年下來早是億萬富翁了,還需要在證券公司拿工資啊,還要受約束!早辭職出來了!

就算自己不能操作,可以告訴家人買啥股,啥時候買,啥時候賣,家裡人可都很快成為好多億的富豪了,事實根本就不是這樣!

一個行業呆久了,頭頭是道可能就是她們這個職業的最基本功夫吧,簡單一點,都是拿已經發生的事實解讀,不頭頭是道才怪呢!真能炒的可能有,很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