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遷群眾抓商機 自主創業有出路

易地扶貧搬遷不僅要改善人居條件,更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從農村搬到城市,就業成了改變生活的關鍵,如今,在萬山區各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裡,湧現出了一批自主創業者,呈現出多元化就業、多渠道致富的發展趨勢。


搬遷群眾抓商機 自主創業有出路


走進旺家社區,一棟棟嶄新的安置房在道路旁連成排,社區花園裡老人和小孩圍坐在一起聊天、玩耍。搬遷戶安東尼開了一家理髮店,就在小區裡。


搬遷群眾抓商機 自主創業有出路


在此之前,社區裡是沒有理髮店的,需要理髮的群眾必須到街上,非常不方便。丹都街道旺家社區居民朱朝珍告訴記者,“以前在老家剪頭髮不方便,要走很遠的路,現在方便了,下樓就可以剪了,剪也還剪得可以,比以前剪得好,比街上也剪得好。”

安東尼是思南縣的搬遷群眾,勤勞、自立的他由於居住條件的“先天缺陷”,在家務農的收入遠不能滿足六口之家的日常開銷,於是他只能外出務工掙錢,一家人生活的重擔都壓在了安東尼的肩上。他說,“以前家裡麵條件不太好,一直在外面打工,回家的時候交通也不方便,每次回家的時候如果聯繫不到人來接的話,要走幾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家”

自啟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後,安東尼一家成為了搬遷對象。2018年9月,全家人搬遷入住到旺家花園安置點。“從去年搬到這裡來之後,在市區花兩塊錢的車費就到家了,然後看見這裡基礎設施也比較好,居住環境也比較好,跟以前住的地方區別大,然後就想在家裡面創業,就在這裡發展。”安東尼高興的說道。


搬遷群眾抓商機 自主創業有出路


在外打拼多年的他,學得了一手理髮的好技術,去年打工回到家以後,安東尼有了在小區內開理髮店的想法,但啟動資金成了阻礙。通過多方瞭解,萬山區對搬遷群眾自願創業實行相關費用減免政策,建立創業貸款貼息、創業經營稅費減免、創業扶持資金等10餘項扶持政策。有了政策的扶持,安東尼的理髮店開起來了。“針對我們社區自主創業的搬遷戶,我們除了免去他們前三個月的房租外,還為他們辦取了工商營業執照,後面的9個月還會有相應的房租補貼。”丹都街道旺家社區黨支部委員何英說道。安東尼還告訴記者,“去年父母在這裡開了一家超市,然後我回來之後就和他們商量,隔了一間(房子)出來,我又重操舊業,因為是學美髮的,現在開起了生意也還可以。

好想法,好技術,安東尼的理髮生意逐漸好了起來,一家人的生活也越來越好,父母看著孩子回到了身邊,家庭團圓了,高興得合不攏嘴。安東尼的母親蘇德容難掩喜色,她告訴記者,“我們搬到這裡來一切都比老家好,以前家人都在外面奔波,現在兒子回來幫忙,各方面都有個照應了,在家裡吃飯大家都團團圓圓的,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倍。”

安東尼一家的創業路只是萬山區搬遷群眾自主創業的一個縮影。目前,萬山區易地扶貧搬遷人員創業的有161人,創業帶動就業有211人,大家逐步實現了由“貧”向“富”的轉變,“幸福”成為了搬遷戶們最大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