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996成為社會“惡法”

向遠之 財經專欄作家

近日,關於996的話題成為社會熱門話題,甚至引發馬雲四天三談996,公開支持996。

討論這一問題之前,需要先對經濟環境做一個瞭解。當前,互聯網行業已經進入到了平穩發展期,首先,互聯網的人口紅利已經逐漸消失,互聯網的滲透率已經十分之高,而中國的人口出生率又在降低;其次,新的行業熱點正在孕育當中。而且,整個中國經濟正在結構轉換過程當中,高經濟增長率已經成為過去,互聯網行業發展不可能背離整個經濟大環境。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互聯網企業不是通過創新的方式來挖掘藍海市場,而是一味強調996,將壓力轉嫁到員工身上,本質上是壓低員工的勞動成本;另一方面竭澤而漁,在降低員工價值的同時,使得員工沒有時間來自我提高和照顧家庭,本質上是一種不負社會責任的體現。而且,996也並不能夠完全提升員工的效率和能力,反倒可能因為各種原因使得員工出現懈怠和工作能力下降的情況。

馬雲說得沒有錯,企業需要提倡奮鬥精神,但不能夠硬性規定996的制度。而且企業的奮鬥也需要和人性取得平衡。現代管理學的一個重要發展,就是越來越強調人本管理,尤其是互聯網企業,更應該在探索如何更好地激發員工活力,幫助員工平衡個人生活的工作路上進行深入探索,實現個人、企業和社會的三贏,才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

不止於此,監管部門應該強化勞動法的執行,要密切注意互聯網產業等新經濟產業的勞動情況,並且與企業進行溝通,如果有違法的事件出現,必須進行相應懲罰。同時建立行業自律機制,由行業協會出面組織調研和簽訂自律公約,避免企業在勞動時間上的惡性競爭。

從宏觀而言,要幫助互聯網產業轉型升級,引導企業努力發掘新的行業藍海,擺脫陷入競相壓榨勞動力成本的怪圈,尤其是產業互聯網的藍海可以幫助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提升全要素生產力,互聯網企業在這方面將是大有可為。

而對於員工而言,需要進一步強化自身能力,需要自我完善技術專業人才的知識結構,同時社會要提供豐富多元的培訓機制和知識傳播機制幫助員工提升能力,多方面幫助員工平衡工作和生活,不要讓996蔓延成為社會的“惡法”。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