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後的夜晚》知名製片人:掛羊頭賣狗肉


《地球最後的夜晚》知名製片人:掛羊頭賣狗肉

《地球最後的夜晚》海報

1月2日,知名製片人陳礪志通過自媒體平臺發文點評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陳礪志認為《地球最後的夜晚》是藝術品,但不應該用賣保健品的方式去賣藝術品。

中國電影的問題,不是用罵能夠解決的。

但目前我們解決問題還是隻有罵。

創作問題,罵。製作問題,罵。

宣發問題,罵。審查問題罵。

眼前是這部爭議最大的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

再度迎來猛烈的罵,而且是行業內部與觀眾主體的罵。

在麥特文化內部,我們也在研究這個案例。

單純從作品角度看,至少可以打70分(接近豆瓣標準)。

單純從營銷上看,毫無疑問可以打100分(宣發整體)。

那為什麼70+100=2.8(貓眼評分)?

通常這樣的電影理論上在貓眼都是達到8.8分以上。

即便是曾被認為挑戰了電影觀眾底線的《逐夢演藝圈》也有6.8分啊!

有意思的是,現在的討論(罵戰)基本上都在雞同鴨講:

你在討論作品,他來罵你的宣發;你在討論宣發,他跟你聊文藝片突破圈層;

你聊觀眾的評判自由,他說製作曲折,拍攝困難。

前面我已經說過,這顯然是一部合格的文藝片,無論爛蕃茄,還是電影節,

包括此前內部觀影流出的自然評論。

重來一次宣發上映,相信貓眼評分絕不會低於7分。

所以,問題的核心只有一個:到底應不應該脫離產品本身的屬性去賣產品?

我看了冷斯基的文章,如果我理解沒有偏差的話,大意是說製作沒有控好成本,

最後要靠營銷發行來收回投資,導致了這個錯位的結果。我其實是不同意這個觀點的。

過去,大文藝片,製作過億的不在少數,但這些作品沒有脫離作品本身去賣產品,

都是很實實在在地掛羊頭賣羊肉。

因為這些作品的投資方,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是在投資一部文藝作品,

拔高一點說,他們是為了情懷在投資電影。

你投資許鞍華,賈樟柯,婁燁,你是在投資電影本身,

是在投資電影的尊嚴,也是在投資對自己從事行業的尊重。

我個人認為,《地球最後的夜晚》的核心問題就是,不應該用賣保健品的方式去賣藝術品。

在此特別說明:對這部電影是不是藝術品這個問題,不在討論之列,

因為每個人有自己不同的觀點,我也看到了很多人認為《地球》不是一部好作品。

但我個人認為,它有缺點,更有亮點,它算藝術作品。

保健品的受眾要買的是內服或者外用的東西,

他們去跨年,即便有吻助興,但更需要快樂,歡笑,溫暖。

爆米花+可樂+戀人的手或者朋友的肩,可以讓他們開心一晚上。

但是你遞過去的是尼采,或者馬雲打造阿里的18條秘訣,或者是30天讓你奧數滿分,

他不跟你急眼才怪。你這不叫助興,你這叫煞風景。

有意思的是,有人問我說,如果是你,你會不會這樣去做營銷。

我說,作為投資方,我很羨慕這樣的結果;作為營銷方,我不會提供這樣的方案。

我最後用一個觀點來結束這篇文章:

我們做人,要對別人有責任感,所以傷人的毀人的害人的事情不應該做。

我們做電影,要對電影行業有責任感,所有傷害行業損毀行業的事情不能做。

中國電影,從作品領域來說,很脆弱,每年我們都在靠10%作品盈利來支撐整個行業的信心,甚至誘使別人繼續投資電影。從觀眾群體來說,更脆弱,因為每年他們看了太多不好的電影,個個都有內傷。

這種時候,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愛護我們的行業。

感謝網友閱讀“七卦加一卦GG”的文章,想看到更精彩的娛樂熱點,請關注“七卦加一卦GG“,並留言與GG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