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選擇題剖析專練,解題速度就是生命線!

第一部分 選擇題

選擇題是高考的保分題型,高考要想取得理想成績,選擇題不容有失。在考場上,選擇題不僅要答準,更要答快,這是因為:節省選擇題的答題時間,為攻克後面的主觀題留足時間。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提高選擇題的解題速度,就是另外一種得分。

一、選擇題審題"四步驟"

第一步:審題幹

應從兩方面入手:一要全面理解題意。題幹是一個完整的內容,要審清題幹,就要全面、仔細、正確地理解題幹所提供的各種信息。二要準確地把握"題眼"。"題眼"即關鍵詞語,它確定了題幹內容的特殊規定性,只有準確地把握"題眼",才能明確要選擇的內容、方式、要求,選擇備選項才有目標。題幹給出的條件通常有以下幾種:①明示條件,即題幹給出明確、具體的條件;②暗示條件,即題幹給出隱藏在材料或圖表中的條件,有一定的隱蔽性;③限制條件,即題幹給出的數量詞、方位詞、特定名詞等;④多重條件,即題幹要求選項要符合兩個或兩個以上條件。

第二步:審備選項

認真、準確地理解每一個備選項,把握備選項的基本含義,判斷每一個備選項本身的說法是否正確。在一般情況下,如果備選項本身說法是錯誤的,可先直接排除(逆向選擇題除外)。儘可能多排除一些備選項,就可以提高選對答案得分的概率。選擇題的選項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則多為錯誤選項:

第三步:審圖文材料

獲取圖像信息時,要遵循各種圖像的解讀方法和技巧。一般來說可以按照"明確圖名→關注圖例→分析圖中"的步驟進行。圖中信息分析又遵循以下步驟:

高中地理選擇題剖析專練,解題速度就是生命線!

地理圖像類型複雜多樣,在複習備考的過程中,力求以典型試題(尤其是高考題)為案例,做到舉一反三。一方面,歸納不同圖像類型的閱讀分析方法;另一方面,不斷提升對圖像信息的處理能力。

第四步:審題干與備選項的內在聯繫

選擇題的解題本質就是去偽存真,捨棄不符合題目要求的錯誤選項,找到符合題意的正確結論。解題時要仔細分析備選項與題乾的相關性和吻合度,聯繫與本題有關的地理概念、原理、規律,認真分析備選項與題幹間的內在聯繫,通過地理事物的名稱、分佈、特徵、因果聯繫,找出主導因素進行綜合分析、比較,選擇正確備選項。地理選擇題多以題組的形式出現,這說明該題組中的各題並非獨立的,而是有著某種密切的聯繫,有時上題正好是解答下一題的重要條件。如果審題時不能注意這一點,不能從全局的角度來審讀這一題組,而是將自己侷限於某一題中,則常常導致無法解題。

例1 2017年10月11日,位於黃河河套地區的寧夏引黃古灌區被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這是中國黃河流域主幹道上產生的第一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無壩引水是指從河口直接取水,沿等高線引至灌區,圖甲示意古代青銅峽無壩引水,有壩引水是橫向攔截河流取水,圖乙示意現代青銅峽水壩,古代寧夏平原灌區採用無壩引水方式引水灌溉。據材料完成下題。

高中地理選擇題剖析專練,解題速度就是生命線!

古代寧夏平原採用無壩引水而非有壩引水方式引水灌溉,主要是因為區域內( )

A.地勢平坦B.降水季節差異小

C.施工技術有限D.勞動力少

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首先明確題幹要求:"寧夏平原採用無壩引水而非有壩引水方式引水灌溉,主要是因為區域內";第二步,審備選項。該區域內降水季節變化大,因此排除B項;第三步,審圖文材料。由材料可知"無壩引水是指從河口直接取水,沿等高線引至灌區,圖甲示意古代青銅峽無壩引水",然後再看圖片,通過文字和圖片,可看出甲圖片北部有山地,因此A項錯誤;第四步,審題干與備選項的內在聯繫。無壩引水與有壩引水,最大差異是有壩引水建壩時還要建水庫,兩者相比,無壩引水施工技術簡單,而並非因勞動力少,因此C項正確,D項錯誤。

二、選擇題五種常用的解題方法

方法一:排除法

排除法就是利用選擇項錯誤或題干與選擇項邏輯不相符,將錯誤答案排除得出正確答案的方法,即所謂的"去偽存真"。

(1)命題規律。

這種選擇題,命題者多通過以下兩個角度設置障礙:①具有敘述不全、半對半錯、前後不對應等特點的地理原理、特徵、分佈、規律等敘述性識記類題目。②設置一些地理原理、地理新名詞等或列舉的地理現象比較多,難以直接進行判斷。

(2)解題步驟。

①先捏"軟柿子"(先判斷容易的選項,再判斷有難度的選項);

②揀出"爛柿子"(排除錯誤的選項);

③吃掉"好柿子"(選擇正確的選項)。

例2 (2017課標Ⅱ,4—5,8分)汽車輪胎性能測試需在不同路面上進行。芬蘭伊瓦洛(位置見下圖)吸引了多家輪胎企業在此建設輪胎測試場,最佳測試期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據此完成下面兩題。

高中地理選擇題剖析專練,解題速度就是生命線!

(1)推測該地輪胎測試場供輪胎測試的路面是( )

A.冰雪路面B.溼滑路面

C.鬆軟路面D.乾燥路面

(2)在最佳測試期內,該地輪胎測試場( )

A.每天太陽從東南方升起

B.有些日子只能夜間進行測試

C.經常遭受東方寒潮侵襲

D.白晝時長最大差值小於12時

答案 (1)A (2)B

解析 (1)本題考查區域氣候特徵。由圖文材料可知,芬蘭伊瓦洛位於68°N以北,緯度高、氣溫低,且最佳測試期以冬半年為主,因此推測為冰雪路面。故選A。(2)本題綜合考查地球運動、寒潮等相關知識。最佳測試期為11月至次年4月,該時段內該測試場太陽基本上每天從東南方升起,但春分日當天太陽從正東方升起,春分日之後到4月太陽從東北方升起;該測試場緯度在68°N以北,且最佳測試期包含冬至,則肯定出現了極夜現象,因此有些日子只能夜間進行測試;該測試場主要受北方寒冷氣流影響;該測試場冬至日晝長為0時(極夜),春分日晝長為12時,春分日之後至4月期間,其晝長大於12時,因此白晝時長最大差值大於12時。故選B。

變式訓練1 (2018雲南臨滄一中月考)江蘇興化垛田傳統生態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評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其創造性地將低窪沼澤地改造成島狀耕地,具有獨特的水土利用特點。讀垛田農業示意圖,回答下面兩題。

高中地理選擇題剖析專練,解題速度就是生命線!

(1)垛田農業主要的生態效益是( )

A.生物間互生互養,形成良性發展

B.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C.廢棄物充分利用,利於經濟發展

D.減少化肥使用,保護生態環境

(2)垛田農業為適應時代的需求,從環境、經濟效益角度看,最適宜發展( )

A.休閒觀光旅遊B.芋頭葉編織

C.魚類深加工D.水禽類養殖

方法二:代入法

所謂"代入法",就是把選項內容分別代入題幹,或把題幹內容代入各個選項,通過分析比較,得出正確結論的一種方法,多適用於地理計算類和關聯型選擇題。

(1)代入驗證法。

做題時,可以選擇比較特殊、自身特點非常明顯的選項代入題幹,檢驗選項是否符合題幹要求,如果不符合題幹要求,則排除這個選項。依此類推,逐一進行排除,最終確定正確選項。如一些計算類選擇題有時直接解答比較麻煩,就可以採用代入驗證法,即將四個選項代入題幹逐一驗證,最後得出答案。

(2)嘗試填圖法。

有些選擇題,尤其是關於地理關聯圖的選擇題,常常提供幾個選項,要求將各選項內容填到圖中合適的位置。此時,我們可運用嘗試填圖法解題。解題時,一般將幾個選項分別代入圖中進行逐一分析、驗證,最後確定符合邏輯關係的選項為正確選項。

例3 據世界人口組織預測,2050年,世界人口將由2000年的60億增長到90億。下圖示意某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據此完成下面兩題。

高中地理選擇題剖析專練,解題速度就是生命線!

(1)(2017海南單科,1,3分)該國可能是( )

A.中國B.美國

C.印度D.俄羅斯

(2)(2017海南單科,2,3分)根據預測,從2000年到2050年,該國( )

A.人口增長模式由原始型向傳統型轉變

B.人口自然增長率與世界平均水平相當

C.老齡人口數量逐漸減少

D.人口數量比較穩定

答案 (1)C (2)B

解析 (1)2000年該國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約為18%,大約為10.8億,因此最有可能為印度。(2)根據預測2050年世界人口為90億,該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基本沒多大變化,仍然佔18%左右,因此人口可能達到16億多,說明該國人口增長較快,印度人口增長模式在2000年就已經是傳統型了,因此A、D項錯誤;該國的人口比重沒有多大變化,因此人口自然增長率與世界平均水平相當,B項正確;由於人口總量增長很多,所以老齡人口數量不會減少,C項錯誤。

變式訓練2 下圖為地球系統物質循環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題。

高中地理選擇題剖析專練,解題速度就是生命線!

關於圖中①、②、③、④所示箭頭代表的地質作用,正確的是(雙選)( )

A.①指化學沉積作用

B.②指搬運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

D.④指火山噴發作用

方法三:圖解法

圖解法就是將解題的思考過程用簡單圖示表現出來,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降低思考的強度和難度。在解答地理事物時空分佈規律、地球運動規律等方面的試題時,這種方法能大大提高答題的速度和正確率。

(1)圖文轉換法

對於地理學科中的無圖考圖題,繪圖法是最好的解題方法。繪圖法能將試題中一些抽象的文字敘述、解題過程中的思維過程用簡單的或我們比較熟悉的圖顯示出來,從而提高考生的解題效率。在解答選擇題的過程中,可先根據題意,畫出草圖,然後參照圖形的形狀、位置、性質,綜合圖像的特徵,得出結論。

(2)畫輔助圖法

①合併地理事物型:將兩個或兩個以上有一定聯繫的地理事物合併在一張圖上,使它們的相關性明顯展示出來,以方便思考和解題。

②平面轉換為立體型:經過圖形的轉換,圖形會變得更加直觀,圖中隱含的信息得以顯現,從而達到降低解題難度的效果。如等高線圖中判斷兩點之間是否可以通視,可過這兩點作地形剖面圖。

(3)圖圖轉換法

圖圖轉換主要有局部圖轉換為整體圖、抽象圖轉換為直觀圖和生圖轉換為熟圖等三種情況,其中,局部圖轉換為整體圖是最常用的解題方法。在解答光照圖類題目時,如果能快速準確地進行圖圖轉換,將很快找到解題的切入點,提高解題的速度和準確率。

例4 某地理興趣小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選擇了一條與考察區域總體構造線方向垂直的路線,觀測出露的地層,記錄了觀測點的相關信息並繪製了考察路線地質剖面示意圖。下表為觀測點相關信息表。完成下題。

(2015山東文綜,11,4分)該考察區域總體構造線方向為( )

A.南北方向B.東西方向

C.西北—東南方向D.東北—西南方向

答案 D

解析 該題以六個觀測點的經緯度座標信息為背景,考查經緯線的分佈。做題時需要考生把對應點的座標數據,轉換成圖形,再根據圖中具體的點進行判斷。根據各觀測點的經緯度座標,可以畫出其相對位置(如下圖),判斷考察路線為西北—東南走向,故地質構造線為東北—西南走向。

高中地理選擇題剖析專練,解題速度就是生命線!

變式訓練3 岩層埋藏深度表示岩層距離地面的垂直距離,可以用來幫助恢復岩層的形態。讀某地地形剖面及同一岩層埋藏深度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兩題。

高中地理選擇題剖析專練,解題速度就是生命線!

(1)(2018四川涼山二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地勢高處為背斜,地勢低處為向斜

B.①地和④地是同一種構造地貌

C.③地兩側的岩層較中間的新

D.④地最容易找到地下水

(2)(2018四川涼山二診)②地發生的地質作用為( )

A.內力作用下形成的褶曲凹陷

B.外力作用下形成的谷地

C.向斜作用下形成的溝谷

D.內力作用下形成的斷裂下陷

變式訓練4 分析南美洲等溫線分佈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高中地理選擇題剖析專練,解題速度就是生命線!

A.該圖是南美洲7月份等溫線分佈圖

B.①處等溫線密集主要是受秘魯寒流的影響

C.②處等溫線向南凸出是因為冬季大陸冷卻快

D.③處等溫線向南凸出是受巴西暖流的影響

方法四:優選法

選擇題有時所給選項有一個以上甚至全部都符合題目要求,而試題又明確說明該題為單項選擇題,這時,考生切不可懷疑試題出了問題(尤其是高考試題),而應採用優選法,即從這幾個符合條件的選項中,找到最符合題意的或最佳的選項。常見的方法如下:

(1)關鍵詞突破法

在解答選擇題時,有時會感覺題目提供的四個選項都符合題幹要求。這類試題解答的基本思路是先仔細審題,找出題幹中"最""主導""主要""第一""核心""直接""間接""根本"等關鍵字眼,然後從已知條件出發,將全部備選項進行深入淺出的綜合分析、鑑別比較,排除其中不符合題意的選項,得出答案。

(2)優選熟項法

有的試題涉及的知識面較廣,而且有些內容我們並不完全熟悉,在這種情況下,只有把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選項選出來。

例5 剪紙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2009年9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剪紙表現的內容豐富多彩,反映人們的生活環境、習俗和風情等,寄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下圖是一幀剪紙作品。據此完成下面三題。

高中地理選擇題剖析專練,解題速度就是生命線!

(1)(2017課標Ⅲ,1,4分)上圖剪紙所反映的景觀主要分佈於我國( )

A.四川盆地B.華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D.長江三角洲

(2)(2017課標Ⅲ,2,4分)形成這種景觀特徵的自然條件有( )

A.溝壑縱橫,降水集中B.地勢低平,降水豐沛

C.地形封閉,排水不暢D.山河相間,降水均勻

(3)(2017課標Ⅲ,3,4分)該景觀主要分佈區具代表性的地方劇種是( )

A.川劇B.豫劇C.粵劇D.越劇

答案 (1)D (2)B (3)D

解析 本題組以"剪紙景觀"為主題,呈現了"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地域景觀,從區域的視角、自然的視角和文化的視角考查地理知識。做題時抓住剪紙呈現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景觀,採用優選熟項法。"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景觀→長江三角洲→平原為主,地勢低平,降水豐沛→江浙地區→越劇(古代吳越之地)。

變式訓練5 從20世紀90年代起,新疆開始大規模發展番茄種植加工業,番茄的生產加工能力佔全國的近90%。番茄醬的出口,為新疆農民增收和特色產業發展發揮了應有的作用。新疆番茄色澤紅,紅色素含量高,品質優。新疆地區番茄種植的最主要限制性條件是( )

A.水資源緊缺B.市場狹小

C.價格低廉D.勞動力素質較低

方法五:因果聯繫法

地理因果關係是指不同地理事物或地理原理之間存在先後相繼、彼此制約的內在關聯。很多地理試題的題干與選項之間互為因果,其中以成因類和影響類試題最為典型。

(1)命題規律

這種類型的選擇題,命題者往往會從以下幾個角度去設置障礙:①選項本身就是錯誤的,不符合科學性;②選項雖然正確,但選項和題幹之間並不構成因果關係;③顛倒了因果關係,如要求選擇出題幹中這一結果產生的原因,而給出的則是題幹中內容會導致的結果。

(2)解題步驟

①明確區分試題中的"因"和"果";

②從邏輯的角度推理分析"因"和"果"的內在關聯;

③遷移相關地理知識解答試題。

例6 山東省魚臺縣東臨南四湖,河流眾多,水稻種植歷史悠久,但長期以來水稻種植面積小,產量低。1964年魚臺縣遭受特大水災,農業幾乎絕產。當時的縣委縣政府決定在治水的同時大力發展水稻種植。目前排灌設施齊全,水稻種植業發展良好,所產"魚臺大米"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據此完成下面兩題。

(1)(2018山東濰坊二模)在1964年之前,制約魚臺縣水稻種植髮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旱澇災害頻繁B.種植經驗缺乏

C.勞動力D.機械化水平低

(2)(2018山東濰坊二模)在1964年之後,魚臺縣水稻種植業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

①河湖眾多 ②政策引導 ③興修水利 ④科技進步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題,山東省魚臺縣東臨南四湖,河流眾多,水稻種植歷史悠久,但長期以來水稻種植面積小,產量低,1964年魚臺縣遭受特大水災,農業幾乎絕產,在1964年之前,制約魚臺縣水稻種植髮展的主要原因是旱澇災害頻繁,所以A正確。第(2)題,由材料可知"當時的縣委縣政府決定在治水的同時大力發展水稻種植。目前排灌設施齊全,水稻種植業發展良好",說明政策引導且興修了水利工程,1964年前後科技進步不大,且湖泊在1964年之前也較多,因此B項正確。

變式訓練6 油橄欖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喜光、耐旱、不耐低溫、不耐溼,在晚冬、早春需水較多。甘肅隴南地區存在多條"幹舌"地帶,沿"幹舌"地帶海拔1 3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腰,被確認為我國油橄欖最佳適生區。近年來,隴南開始大規模種植油橄欖,目前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油橄欖基地,但油橄欖單位面積產量及出油率較低。下圖為隴南地區簡圖。據此完成下面兩題。

高中地理選擇題剖析專練,解題速度就是生命線!

(1)(2018山東淄博部分學校二模)隴南"幹舌"地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內陸,遠離海洋

B.谷地地形,盛行下沉氣流

C.緯度低,蒸發旺盛

D.植被覆蓋率低,地表水分易流失

(2)(2018山東淄博部分學校二模)隴南地區"幹舌"地帶成為我國油橄欖最佳適生區的主要原因是( )

①光熱充足

②北部有山地阻擋冷空氣

③土壤深厚肥沃

④坡度適中,排水條件好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精解精析

二、選擇題五種常用的解題方法

變式1答案 (1)A (2)A

解析 (1)本題要求選擇"生態效益",B、C選項屬於經濟效益,故排除。圖中芋頭葉子等可作為魚的食物,魚的排洩物又可作為肥料肥田,生物間互生互養,形成良性發展,故A正確。圖中模式減少化肥使用,可保護生態環境,但不是主要生態效益,故排除D。(2)休閒觀光旅遊可增加當地的就業機會,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有利於促進環境保護,因此經濟、生態效益顯著,故A正確。芋頭葉編織經濟效益較休閒觀光旅遊低;魚類深加工和水禽類養殖會造成一定的環境汙染。故排除B、C、D。

變式2答案 AD

解析 圖中①②所示箭頭均指向沉積岩,表示的是水圈、岩石圈中的各種沉積物經過物理、化學以及生物作用變為沉積岩的過程,故A項正確,B項錯誤。③所示箭頭由變質岩指向沉積物,應是對岩石的風化侵蝕作用,故C項錯誤。④表示岩漿中的物質進入大氣圈,應指火山噴發作用,故D項正確。

變式3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題,解答該題時,先由同一沉積岩層埋藏深度線,繪出同一沉積岩層剖面線,判斷出③④都為背斜,①處為斷層(如下圖所示)。地勢指地表高低起伏的總趨勢,地勢高處為山嶺,地勢低處為谷地,A項錯誤;①地是斷層構造,④地是背斜構造,不是同一種構造地貌,B項錯誤;③地是背斜構造,兩側的岩層較中間的新,C項正確;④地為背斜構造,而地下水在向斜處,D項錯誤。

高中地理選擇題剖析專練,解題速度就是生命線!

第(2)題,②地岩層有錯動位移,發生的地質作用為內力作用下形成的斷裂下陷,D項正確。

變式4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正確判斷等溫線彎曲部分溫度的變化規律,進而分析溫度變化的原因。為了直觀地分析等溫線彎曲部分溫度的變化規律,可在等溫線的彎曲部分作一東西向的輔助線(下圖中虛線),在輔助線上取5個點(如下圖中a、b、c、d、e)。首先比較a和b:a點溫度在20℃和24℃之間,b點溫度在20℃和16℃之間,a點的溫度高於b點。a點位於陸地,b點位於海洋,因此可推斷陸地溫度高於海洋,應為該地的夏季。本圖為南美洲南部,7月份為冬季,故排除A、C選項。同理可判斷c、d、e中d點的溫度最高,可推出該處的洋流應為暖流。D選項為暖流,且符合實際。至於①處的等溫線密集則主要是受地形影響所致,B選項錯。

高中地理選擇題剖析專練,解題速度就是生命線!

變式5答案 A

解析 此題採用關鍵詞突破法。關鍵詞是"最主要限制性條件",新疆最主要的區域特徵是"乾旱",番茄生長週期短,成熟期集中,對水分需求量大,而該地水資源短缺,限制了番茄種植業的發展。

變式6答案 (1)B (2)B

解析 第(1)題,根據分層設色地形圖,"幹舌"位於隴南的河谷地區,隴南地區山高谷深,阻擋夏季風,谷地位於背風坡,盛行下沉氣流,降水少,形成"幹舌",故B項正確。隴南位於東部季風區,受海洋影響較大,A項錯誤;該地區緯度低,但是海拔相對較高,蒸發並不旺盛,C項錯誤;山區植被茂盛,D項錯誤。第(2)題,隴南地區"幹舌"地帶降水少,光照充足,①對;圖中"幹舌"地帶位於山地南側,阻擋冬季風,熱量條件好,②對;隴南山區土壤並不肥沃,③錯;山區地勢起伏大,坡度適中,排水良好,④對,結合選項B項正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