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學區進軍東瀋河,華潤河灘地亮出殺手鐗?

學區異動

前兩天,剛說完東二環內保利的學區(相關閱讀: ),又有學區異動消息傳來:瀋陽農業大學附屬小學、附屬中學成為瀋陽市實驗小學、瀋陽市七中合作校。

這個好事啊,不過小編有些迷糊的是,這瀋陽農大附小附中...咋都沒聽過呢?這是啥學校?農大離華潤河灘地非常之近,是否有關聯?

農大附屬中小學

農大附屬中小學歷史悠久,於1952年就創立了,地址位於農業大學周邊,教學樓較為老舊。

兩大學區進軍東瀋河,華潤河灘地亮出殺手鐧?

但翻開瀋河區的學位分配表,以小學為例,瀋河區已被五大教育集團瓜分,農大附小並不在學位分配表裡。

兩大學區進軍東瀋河,華潤河灘地亮出殺手鐧?

農大附中同樣不在瀋河區的初中學位分配表中。

網絡上有關農大附屬中小學的消息很少,沒人詢問學區房,也沒人詢問學校教學質量,看來這是個知名度很低的學校。

兩大學區進軍東瀋河,華潤河灘地亮出殺手鐧?

從其學校網站可以瞭解到,農大附小的招生對象主要面向農大職工子女,從他們提供的信息來看,列出了一些教學成績,不過硬性成績不多,實際教學質量還需要請知道實際情況的朋友來談談。相信農大附中的情況也差不多。


兩大學區進軍東瀋河,華潤河灘地亮出殺手鐧?

合作是真是假?

認識了這兩所學校,下面的問題是:他們與七中和市實驗小學結成合作了麼?

打開農大附屬中小學的網站,上面頭條正是:“我校與瀋陽市第七中學、瀋陽市實驗學校結為友好合作學校”,看來這事是真的了。

兩大學區進軍東瀋河,華潤河灘地亮出殺手鐧?

3月12日,我校與瀋陽市第七中學、瀋陽市實驗學校簽訂友好合作協議,在人才培養、教學科研、辦學管理等多個領域開展深入合作。附屬中小學與瀋陽市第七中學和瀋陽市實驗學校結為友好學校 ...... 進一步強內涵、補短板,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瀋陽市第七中學校長曹淑君、瀋陽市實驗學校校長王浩表示沈農附屬中小學辦學特色鮮明,是瀋河區
極具發展潛力和發展優勢的教育資源,雙方簽訂合作共建協議後,一定會按照瀋河區教育局的要求進行密切合作,互相借鑑,取長補短,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農業大學將繼續加大對附屬中小學的支持力度,著力改善教育教學環境、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高附屬中小學的教育管理水平。

從報道來看,在3月12日,在瀋河區教育局的引導下,農大附屬中小學與七中、市實驗小學達成合作,報道內容三句不離提高教學水平,還提到了“極具發展潛力”,可以看出此次合作的弦外之音:農大附屬中小學的教學質量有些跟不上瀋河區的步伐了。

合作的內容為“人才培養、教學科研、辦學管理”,可以認定為是合作校。

為何合作辦學?

學校辦的好好的,為何突然要合作辦學了?

1、將編外學校繼續整編至教育集團之中。

在老“市內五區”之中,瀋河區是教育集團化最為成型的區,相比其他區多達十來個學區區域,瀋河區只有5大小學教育集團和3大初中教育集團,比另一教育強區和平區(小學8個、初中4個)更為徹底。將長期遊離於教育集團之外的學校納入進來,便於更好的管理


兩大學區進軍東瀋河,華潤河灘地亮出殺手鐧?

2、農大附屬中小學教學質量已被落下

這一點只是小編的猜測,畢竟如果一個學校辦的好好的,成績名列前茅,無論是教育局還是學校自身都沒有動力進行教學上的合作,甚至可能出擊外部做成自己的教育集團。從農大附屬中小學的網站上來看,近期沒有太拿得出手的教學成績,單打獨鬥已無法面對集團化辦學,因此才進行此次合作辦學。

3、開一下腦洞,為華潤河灘地做鋪墊。

去年11月28日,華潤拿下了農大以南200萬平河灘地(相關閱讀: )。上回我們也寫過,200萬平有規劃的商業文旅只有10%,其他大部分區域都可能是住宅。未來這片河灘地是一定會有學校的,但一旦先期住宅開建,這片定位不低的樓盤,學區怎麼辦?

兩大學區進軍東瀋河,華潤河灘地亮出殺手鐧?

這片河灘地沒有社區,周邊只有馬關橋小學(朝陽一教育集團)、喜良小學(朝陽一教育集團)和農大附小三座小學,顯然名字最好聽卻沒有集團化的農大附小是最短的板,小編猜測,未來的合作化辦學可能為了未來接收河灘地學苗做的準備

最後

瀋陽的東部一直是被遺忘角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這片區域除了主幹道,幾乎沒有像樣的路網。東擴之後的東瀋河也不例外。

兩大學區進軍東瀋河,華潤河灘地亮出殺手鐧?

華潤能否能改變東瀋河的現狀?背靠多條快速路、坐北朝南臨河區域、學區也算有了保證,萬事俱備,只看華潤能掏出什麼樣的作品了!

您覺得這次農業大學附屬中小學合作辦學是否與華潤河灘地有關聯?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