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區概況

河北區隸屬天津市,是天津市中心市區之一,位於市區東北部,因地處海河和原金鐘河以北而得名,區界東鄰東麗區,西部與和平區、南開區、紅橋區以海河為界,南與河東區相連,北與北辰區接壤。

河北區區域面積29.62平方公里,轄區人口88.9萬,轄10個街道辦事處,110個社區居委會,擁有意式風情區、大悲院、望海樓、覺悟社等。

河北區是天津近代金融和工業的搖籃,是洋務運動、北洋新政的發源地,天津市區發祥地之一。

天津市河北區概況

天津“地當九河要津,路通七省舟車”,而兼有“河、海之衝”。地理位置優越的黃金地帶——三岔河口地區,即今天河北、紅橋、南開三區交界的獅子林橋附近,成為天津的軸心地帶。它的歷史變革體現了一個由早期聚落逐步向現代大都市發展演變的漫長軌跡。河北區是天津市區退海成陸最早的地區之一,約在4000年前即已成陸。據緊鄰境域北辰區出土的鐵、陶用具和半地穴房屋遺址顯示,早在戰國時已有先民勞作生息。遼宋時期,海河成為宋、遼對峙的接界。至金時,為加強軍事防禦在直沽設立直沽寨,為天津最早建制的地區之一。

元太宗六年(1234年),三岔沽一帶鹽滷湧出,鹽業發展。元建都大都(今北京),為供應京城用糧,各河漕運聚集三岔河口。至元十九年(1282年),開闢海漕航線,使三岔河口至大直沽一帶成為海、河漕運的接轉碼頭,鹽、糧及其他貨物的集散、倉儲地。每逢盛季舳艫相接,人聲鼎沸,元王懋德的詩句生動描繪了直沽漕運繁忙興盛的景象:“極目滄溟浸碧天,蓬萊樓閣遠相連。東吳轉海輸粳稻,一夕潮來集萬船”。

河北區是天津市區退海成陸最早地區之一。早在戰國時期已有先民足跡,隋唐時期有人定居。

元代屬大都路郭州武清縣,延佑三年(1316年)於直沽設海津鎮,屬於海津鎮管轄。

明永樂二年(1404年)又在直沽設天津衛,衛城的東門外和北門外地區屬順天府武清縣。

明永樂二年(1404年)天津建衛後,三衛定額駐兵1.68萬人。

永樂十五年(1417年)在金鐘河北岸設錦衣衛指揮使司衙門。時北運河、海河沿岸相繼出現了金家窯、辛莊、堤頭等幾十個村落。明末清初,村落連結成片,街衢道路相通,河渡接連兩岸,集市廟宇集中,打破了村落格局,出現糧店街、獅子林、錦衣衛等居民區,城市型的街鎮基本形成。清華鼎元《清門徵跡詩·鹽關橋》雲:“晚風怒湧海門潮,千萬聲中雜市囂。兩岸行人如蟻聚,輕舟緩渡孟公橋”(孟公橋即鹽關橋,今金湯橋附近)。至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境內已有住家萬戶,人口約4萬人。

天津市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特別是自明永樂二年(1404)天津建衛後都是以三岔河口為基礎,與河北地域息息相關。三岔河口素譽為“天津城的搖籃”。

清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改天津衛為天津州,屬河間府;九月,又改天津州為直隸州,管轄武清、青縣、靜海三縣。河北區屬天津州或天津直隸州管轄。

雍正九年(1731年),吏部議覆直隸總督唐執玉的奏請,認為“天津直隸州系水陸通衢,五方雜處,事務繁多,請升州為府,設知府;附郭置天津縣,設知縣”;與原轄之青縣、靜海,及滄州、南皮、鹽山、慶雲統歸天津府轄,直至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

中華民國建立後,初襲清制。1913年廢除府制,實行省、道、縣三級。1914~1927年屬直隸省津海道天津縣。

1928年國民政府將天津改為特別市,市下設區。之後,今區境先後隸屬於幾個區。直至1952年區境才有了完整的政區,時稱三區,1956年改稱河北區。

位置境域

河北區地處天津市區東北部,境域地理座標為北緯39°08′,東經117°10′。區界東鄰東麗區,西部與和平區、南開區、紅橋區以海河為界,南與河東區相連,北與北辰區接壤。行政區劃面積27.93平方公里,南北長6.94公里,東西寬7.95公里,行政管轄面積為29.1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河北區地勢較高,地形平坦微有起伏。地層為第四紀沉積物,土層深厚。平均海拔5.73米,高於天津市區平均海拔。最高處堤頭大街東南端海拔9.98米,最低點張興莊大道西側鐵路兩旁海拔1.48米。天津多次水災,區內災情較輕或無災。

氣候特點

河北區屬於典型的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型氣候,受季風影響區內四季分明,冬夏與春秋季差較大,冬夏較長,春秋較短,有非冬即夏之感。年平均氣溫11~12℃,年降水量550毫米,七、八月份為雨季。

水系

海河、北運河、新開河、月牙河環繞全區。

土地資源

按照河北區經濟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的設計,全區規劃預留3平方公里(4500畝)工業用地資源,在白廟、建國道、張興莊地區目前有3500畝左右工業用地資源。今後幾年全區將把佔地1000畝的機車車輛廠改造為以製藥業為主的醫藥產業園區;張興莊工業園區也已列入全市工業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示範園區之一。這為來河北區投資發展工業、加工製造和項目開發產品設計的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場地。

河北區的已拆未用、在拆、可拆土地存量約3.49平方公里,中山路、八馬路、金鐘河大街、北寧公園周邊、天泰路等地區發展前景廣闊,在天津市中心城區屬於稀缺資源。

水資源

海河、北運河、新開河、月牙河、北塘河穿區或繞區而過,在市內各區優勢獨特,在全區形成較為豐富的水體資源優勢。

河北區人文景觀獨特,具有豐富的發展文化旅遊觀光業資源。中國近代、現代革命遺址主要有北洋法政專門學堂舊址、覺悟社舊址、女星社舊址、天津社會主義青年團舊址、天津工餘補習學校舊址、解放天津會師紀念地等。歷史遺址主要有天津教案遺址、直隸總督衙門遺址、水師炮臺遺址、戶部造幣總廠遺址、狀元樓遺址等。著名建築主要有望海樓天主教堂、大悲禪院、金家窯清真寺、岡緯路基督教堂、意大利駐津領事館、奧國駐津領事館、袁氏宅邸、湯玉麟宅邸及風格各異的歐式小洋樓等。名人故居主要有李叔同故居、梁啟超故居、馮國璋故居、曹禺故居等。

河北區內保存有多處中國近現代革命遺址、歷史遺蹟、名人故居,擁有“全國之最”20多個,素有“近代中國看天津,百年天津看河北”之說。不僅擁有覺悟社、女星社遺址,還有粱啟超、曹禺、李叔同、袁世凱、馮國璋、曹琨等歷史名人故居。全區有國家A級景區6處,佛教聖地大悲禪院(國家4A級景區)和集中了140餘座百年曆史意大利風貌建築的意式風情區(國家4A級景區)坐落在區內,發展休閒文化旅遊業資源豐富。

中國近代、現代革命遺址主要有:北洋法政專門學堂舊址、覺悟社舊址、女星社舊址、天津社會主義青年團舊址、天津工餘補習學校舊址、解放天津會師紀念地等。

歷史遺址主要有:天津教案遺址、直隸總督衙門遺址、水師炮臺遺址、戶部造幣總廠遺址、狀元樓遺址等。

著名建築主要有:望海樓天主教堂、大悲禪院、金家窯清真寺、岡緯路基督教堂、意大利駐津領事館、奧國駐津領事館、袁氏宅邸、湯玉麟宅邸及風格各異的歐式小洋樓等。

名人故居主要有:李叔同故居、梁啟超故居、馮國璋故居、曹禺故居等。

歷史名園主要有:寧園、中山公園、曹家花園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