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店也“爆倉”!有寧波姑娘開腦洞:讓衣服“流浪”一年

一年洗一次,一次十幾件。氣溫驟升,寧波大大小小的乾洗店徹底爆倉了!

這些天來,各家媽媽們肯定都考慮過一個問題:什麼時候要把家裡大大小小的冬衣,一次性全部送進洗衣店。

記者近日在寧波街頭一些洗衣店裡看到,每家門店目前幾乎都處於爆倉狀態。整個洗衣的完成時間從原來三五天,延遲到了十來天!不過,小夥伴們似乎並不急著要這些取回去也暫時不會穿的冬衣。網上有“精打細算”的小夥伴心疼家裡的衣櫃,於是開了腦洞:現在送洗的衣服,冬天再去取可好?記者採訪中瞭解到,寧波還真有洗衣店推出了這項貼心服務,而且是免費的!

洗衣店也“爆仓”!有宁波姑娘开脑洞:让衣服“流浪”一年

時下正是寧波冬衣集中送洗期

到了這個季節,你的冬天就要暫時離開主人,集中到它的另一個“星球”——洗衣店“流浪”了!

“初春的時候就怕天氣反覆,所以一直沒敢把厚衣服洗了,前幾天氣溫飆升,我就把家裡大小的羽絨服、大衣全部打包起來。”清明剛過,市民邱女士將一家人冬天的衣服整理好後,送去小區旁的乾洗店。然而送到店裡後卻被告知因為暫時乾洗機超負荷運作壞了,目前店裡還累積了大批髒衣,暫時接不了單。

面對這種情況,邱女士哭笑不得。“往年也知道這個季節是洗衣服的旺季,但沒有這麼誇張,把機器都洗壞了。”最後,邱女士選擇了另一家稍微遠些的乾洗店。衣服是洗了,除了價格略微貴了些,洗衣完成的時間,也要比原來至少多等一週才能取回,不過,反正冬衣暫時沒用,邱女士也不著急。

多數洗衣店業務量大了三至五倍

記者來到海曙青林灣一家正章洗滌店,還沒進門,就看到門口堆放著五六袋深藍色大包裹,準備送往工廠,裡面鼓鼓囊囊裝滿了衣服,走進店裡,玻璃櫥窗裡,衣架上的衣服碼放整齊,滿滿當當。“現在正是洗衣旺季,店裡生意忙不過來……”正在接待顧客的女店員,頭也不抬對記者說,“前些天最多的時候,地上大包裹有十多包,店裡走都走不進。”而在平日,這裡的衣服最多隻有兩三包!

在江北大劇院對面清湖路一家大象洗衣店,店裡的情況也差不多,地上堆滿包裹,衣架滿滿當當。在記者停留的幾分鐘裡,不斷有顧客把大包小包的衣服送來,店員直著價目表說,我們的價格是不大會變得。就是原先一般四五天就能洗完的衣服,現在至少要一週到10天,不過,這些衣服一般顧客也不急著穿,所以這問題倒不是很大。

洗衣店也“爆仓”!有宁波姑娘开脑洞:让衣服“流浪”一年

網上的洗衣店生意也很火。可以在線下單,上門服務的董小姐洗衣,這段時間的整個洗衣流程已經需要10至15天左右,大大超過平時5天左右的正常速度。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洗衣店,這些天來,接單量都比平日大了三至五倍,進入了傳統的“洗衣旺季”。

衣服洗完許多人不著急取——暫時也用不上,還佔地方!

絕大多數商品或服務,都是顧客付了錢立即想得到的,不過,洗衣絕對是個例外!冬衣洗完一時半會不會再穿,拿回家裡,放在幾萬元一平米買來的大衣櫃裡又佔地方,顯得“不划算”。

市民陳小姐目前獨自住在小戶型的公寓裡,面積不大加上女生東西多,衣櫃經常處於塞不下的狀態。只有每年把冬天的厚重衣服送去幹洗的時候,才是她的衣櫃的“春天”。“每次洗完衣服就不想去拿,因為一拿回來家裡的櫃子又要塞爆了。”陳小姐笑著說。

事實上,和陳小姐有一樣想法的人並不在少數。一位洗衣店老闆表示,幾乎每個月他們都能遇到一些洗完衣服不來拿走的客人,特別是現在這種洗冬衣的旺季。因為冬衣有很強的的季節性,所以暫時不拿回家並不會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多大影響。遇到這種情況,他們也只能不停地打電話催促,不過總有那麼些衣服是要在店裡做“釘子戶”的。

對此,也有一些洗衣店有明確的價目,在一家大象洗衣,記者看到,這裡明確免費存放期為1個月,超過的一件衣服按照1元每天計算。“多數人不會選擇存很久。”對此,店員說,許多衣服存上一年,幾乎就能買件新的了!

有洗衣店還真推出“寄養”服務!

不過,也有一些洗衣店,倒是針對消費者的這一需求痛點,推出免費“寄養”衣服的服務。在一家正章洗滌門店,這裡的店員熱情地向記者推薦他們的這項服務:“洗完的衣服你不用立即把它取走啊,我們會有倉庫專門存放這些衣服,最長有10個月的免費期,可以幫你放到下一個冬天。需要取衣服時,你可以預約下,提前個一兩天就可以啦!”

洗衣店也“爆仓”!有宁波姑娘开脑洞:让衣服“流浪”一年

這等於就是把碩大且佔地方的冬衣,交給了洗衣店來進行保管,家裡的衣櫃就騰出來,可以買更多好看的新衣服啦!同時,記者也瞭解到,除了這樣明文規定可以為顧客提供免費存放服務的洗衣店,也有不少洗衣店也有不成文的慣例,可以提供1個月到4個月不等寄存服務,多數也是免費的。在採訪中,記者發現,這項服務還是頗受年輕人青睞的。

免費存衣服會不會有法律問題

對於免費存衣服這件事,多數消費者是持支持和肯定態度的。但也有一些網友對此也提出了一些看法,比如,洗衣店如果一年裡面搬走了,甚至倒閉失聯,消費者該如何維權?如果衣服在存放過程中,出現了發黴或損壞,是否可以找洗衣店索賠,或者說洗衣店應該如何應對類似的風險?存衣服的環境,比如倉庫是否乾燥通風,這些是不是也應該事先告知消費者一下?

對於這些問題,記者也諮詢了律師,對方表示,消費者考慮的這些問題確實是客觀存在,且不容迴避的。“免費存衣服務確實貼心,但中間存在法律風險,也需要提前界定和化解。”首先,要看這項服務是否收費,如果是收費服務,那麼商家自然是有義務保持衣物原樣,併為之付出成本,按照約定交還給消費者的。而如果是免費服務,商家最好也能擬定一份服務協議,界定雙方各自承擔什麼樣的責任義務,事先一定要跟消費者講清楚,並得到確認,這樣一旦出現糾紛,就根據協議妥善得到解決矛盾。

畢竟,再好的服務,有了法理上的依據和保障,才能讓消費變得貼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