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國債收益率日內破3.5% 債市接連“水逆”後難言觸底

“原本以為市場前兩週已經消化了金融數據反彈的預期,沒想到還這麼快又喝了一壺。”4月15日,北京某股份行資管部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感慨道,4月份的債市,利空可謂接踵而至,債市利率亦一再向上突破。

10年国债收益率日内破3.5% 债市接连“水逆”后难言触底

4月15日,開盤後不久,10年國債期貨主力合約便大幅下挫超過0.6%,日內低點一度降至96元,當日最大跌幅達0.75%;10年期國債現券價格亦大幅攀高,一度達到3.53%後下行至3.36%左右的水平,全天加權收益率報收3.37%,較上一交易日上行4bp;10年國開債主力券到期收益率亦在盤中一度突破4%,全天加權收益率報收3.86%,較上一交易日上行5BP。二者皆創下了2018年12月以來新高。

促使其出現大幅調整的,是上週五(4月12日)央行公佈的3月份社融、金融數據。強勁的數據顯示,導致市場預計社融和M2確定觸底回升,經濟也可能隨之回升,“寬信用”的效果正在持續顯現,將推動債市利率上行。

而此前,債市利率已在3月份PMI超預期、央行厲聲闢謠“4月1日要降準”傳言、CPI數據超預期等利空消息中節節上漲。數據顯示,在短短半個月時間裡,10年期國債和10年期國開債到期收益率,已從3月末的3.07%和3.58%,上行至目前的3.37%和3.86%,分別大幅上行了30BP和28BP。

利空接踵而至

對利率債而言,今年4月可謂水逆之月,其中,4月第一週的調整可謂劇烈。利空元素包括:PMI超預期、央行闢謠降準、國債中標利率不及預期等。

3月29日,市場傳聞央行將於4月1日降準0.5個百分點。當天夜間,央行緊急通過官方渠道闢謠。4月2日,央行在此前闢謠的基礎上,通過旗下媒體透露,央行已就“4月1日起降準”謠言正式致函公安機關。

3月31日,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5%,比上月上升1.3個百分點,重回臨界點以上,經濟回暖信號超出市場預期。

4月1日,10年國債和10年國開債到期收益率分別報收3.13%和3.66%,較前一日分別上行了5bp和7bp;而在日內交易中,二者的主力券收益率最高上行了12bp和19bp。

4月3日,財政部續發3、7年期國債中標利率2.7879%、3.2179%,投標倍數分別為1.52、1.58,一級市場中標明顯不及預期,導致當日國債期貨大跌,打壓債市交投情緒。當天,10年國債和10年國開債到期收益率較前日都大幅上行了6bp至3.23%和3.75%。

“那幾天調整得非常劇烈,因為之前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消化了降準的預期,央行的強勢闢謠,把市場狠狠教訓了一把。”前述某大型券商資管部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上週四,CPI數據重回2%,通脹預期擾動下,當天又猛跌了一波。”該人士回憶道。之後,便是4月12日發佈的數據:3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69萬億元,同比多增5777億元;3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8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28萬億元。

短期內震盪偏弱

“上週五公佈的貿易數據顯示,3月份出口有明顯改善,過兩天公佈的經濟數據可能會有比較大的好轉,10年國債可能會上到3.5%;但同時,3月份信貸、社融數據的勢頭可能比較難以持續。”北京某大型券商資管部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市場未來走勢存在分歧,“我們覺得,短期內債市會是一個震盪走弱的狀態。”

中金公司利率債分析師陳健恆指出,目前基本面是否持續改善還有待觀察,但春節錯位效應下,4月份數據會相對3月份回落,數據的負面壓力還不至於一直持續。

其指出,今年銀行的計財部或者資負部在考核銀行的信貸部門信貸投放的時候,核心是考核一季度的貸款,希望貸款部門及早投放,早放貸早收益。因此,4月份貸款投放量成為判斷融資需求是否真正好轉的關鍵。

他認為,市場反而需要關注的是一季度以來,地方債發行前置,而二季度國債淨增量開始抬升,利率債供給上升,而債券投資者因為對經濟基本面的分歧而短時間內配置和交易需求偏弱,導致債券供需關係有所惡化。

中債資信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市場共發行了地方政府債1.4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5.4倍。

“利率債供給壓力會是一個貫穿全年的主題,不過,央行一般會匹配相應的流動性護航。”前述股份行資管部人士對記者表示,隨著4月份有3665億MLF到期,加上繳稅因素的影響,接下來需要關注央行如何化解即將到來的流動性壓力,“儘管央行闢謠了降準的傳言,但市場的流動性缺口是客觀存在的,未來要麼通過降準,要麼通過續作MLF補充。”

中信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明明認為,從貨幣政策的角度,社融數據有所回暖,總量寬鬆政策必要性下降。但考慮到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仍存在,結構性的寬鬆仍可能是近期貨幣政策的主旋律。而考慮到二季度仍有約1.2萬億MLF到期,流動性缺口仍較大,因此二季度降準的可能性仍存。

明明稱,但因為融資改善、經濟預期恢復,貨幣政策需要考慮通過縮短放長,來在保持總量不變的基礎上,補充長期流動性缺口,因此,此輪暫停公開市場逆回購的時間將持續,同時央行也可考慮進行續作MLF,或者TMLF操作進行定向投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