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縱隔區域的10種病變

【全網首發贈書】美國經典著作《斷層影像解剖學》,一書涵蓋所有解剖面!

商務合作:[email protected]

一、支氣管囊腫

來源:胚胎期腹側氣管支氣管樹分枝或芽異常。病理:內襯假復層柱狀呼吸上皮、平滑肌和粘液腺組織,內含清徹的漿液或稠厚的粘液。部位:可發生在縱隔的任何部位,但大多在中後縱隔氣管隆突附近,少數在肺實質、胸膜或橫膈。影像表現:單個、光滑、圓或卵圓形腫塊,壁微細,密度均勻。CT值因囊液性質而異,可水樣到軟組織密度。在粘液囊腫中,由於蛋白或鈣鹽含量高,CT值可>100HU。囊內氣體不常見,往往提示繼發感染,與氣管支氣管相通。鈣化偶見於囊壁或囊內。

发生在纵隔区域的10种病变

二、食管囊腫

是較少見的食管良性腫瘤,是胚胎期的殘餘組織,為胃、小腸及大腸上皮細胞在食管壁內種植形成,囊腫內壁細胞具有分泌功能。常位於後縱隔椎體旁的氣管分叉及下方處,囊腫可有蒂,跨脊柱向兩側延伸。囊壁比一般的支氣管囊腫厚,無脂肪成份。CT上顯示病變位於食管壁內或食管旁,為圓形或卵圓形低密度影,密度均勻,CT值約為0~20 HU,增強掃描不強化.

发生在纵隔区域的10种病变

三、心包囊腫

原因:體腔形成異常。病理:囊壁由結締組織和單層間皮細胞組成,內含清徹液體。與心包相連,但很少與之相通。位置:常位於前心膈角,特別是右側。但也可位於主肺動脈近端的心包隱窩。偶爾有蒂。影像表現:與縱隔內其它先天性囊腫相似.

发生在纵隔区域的10种病变

四、脊膜膨出

原因:為硬脊膜通過椎間孔或缺損的椎體異常疝出。常與神經纖維瘤病有關。大多數在成年期被發現。影像表現:邊緣清晰、均勻低密度椎旁腫塊。椎間孔擴大或脊椎、肋骨畸形,側彎。

发生在纵隔区域的10种病变

五、胸腺囊腫

原因:可先天性或獲得性,先天性少見,由胸腺咽喉導管未閉所致。近50%在20歲前偶然發現,獲得性可發生於Hodgkin病放療後、與胸腺腫瘤或胸部手術有。關病灶可單房或多房。多房常由於感染,多見於無症狀的男性。大的多發胸腺囊腫見於近1%HIV感染的兒童。影像表現:單純先天性胸腺囊腫常為邊緣清晰水樣密度腫塊,壁菲薄難辨.多房胸腺囊腫可表現為邊緣清晰,密度均勻,單個或多個囊狀腫塊,壁清晰可見.繼發出血或感染,密度可增高,可誤為實質性腫塊.少數可見囊壁弧狀鈣化

发生在纵隔区域的10种病变

六、囊性畸胎瘤

畸胎瘤為胸部前縱隔內較常見的腫瘤之一, 具有良惡性之分,由胚胎期胸腺始基多極化細胞脫落隨心血管的發育攜入胸腔演變而成。縱隔囊性畸胎瘤根據其胚層數不同又稱皮樣或表皮樣囊腫,含表皮及其附件成分,單房或多房,房內含皮脂樣或粘液樣液體,囊壁厚為纖維組織。實性者稱為畸胎瘤,含有三個胚層成分,內可含有皮脂腺、毛髮、牙齒等。90%位於前縱隔,大多位於前縱隔中下部。CT表現為囊狀水樣密度影,囊內密度均勻, CT值接近於水, 其內也可見少量脂肪、鈣化、骨骼或牙齒等多種組織成分。邊緣光滑, 囊壁完整, 囊壁厚度一般在2-5mm之間。脂肪-液體平面對診斷有特徵性。增強掃描時, 囊壁可呈輕至中度強化, 囊內容物不強化。

发生在纵隔区域的10种病变

七、淋巴管瘤

來源:少見良性先天性畸形,由局灶增生、分化良好的淋巴組織組成,形成多房或海綿狀結構。發生率:佔縱隔腫瘤的0.7%-4.5%臨床:多在2歲前發現。部位:多在頸部和腋部,約10%延伸到縱隔,近1%侷限於胸部。組織學分類:根據淋巴管的大小分為單純性(毛細血管狀)、海綿狀和囊狀(水瘤)。囊狀最常見。臨床類型:一類為海綿狀和囊狀,多延伸至頸部,發生在兒童;另一類發生在成人,侷限在縱隔。影像表現:光滑、分葉腫塊,包繞而不是推移周圍縱隔結構。均勻、水樣密度,但也可密度較高或混有水、軟組織、脂肪密度。鈣化少見。單房或多房,可見細分隔

发生在纵隔区域的10种病变

八、囊性神經鞘瘤

由錘狀細胞緻密地集聚或疏鬆地在粘液樣基質中組織而成,常發生梗死。CT表現:邊緣清晰、光滑,圓形或卵圓形椎旁或沿肋間神經的腫塊。密度不均,包括因間質積液、黃色瘤樣變和梗死囊變所致的低密度。神經孔擴大,伴或不伴伸入椎管。MRI表現:顯示椎管內侵犯和脊髓異常的最好。T2WI中低信號,T2WI高信號,與囊變一致

发生在纵隔区域的10种病变

九、胰腺假囊腫

不常見。胰腺炎不久出現囊性後縱隔腫塊。組成:胰液、血液和壞死物。部位:幾乎都在後下縱隔,因通過食管或主動脈裂孔。CT表現:薄壁、囊狀低密度腫塊。位於後縱隔或鄰近胸腔,壓迫或推移食管或擴大膈肌腳。囊液可等於或高於水密度,因出血和感染而異。腹部可有異常,但不一定。MRI表現:囊性腫塊。

发生在纵隔区域的10种病变

十、縱隔膿腫

不常見。常與手術、食管穿孔、鄰近感染擴散有關。可發展為敗血症,死亡率高。CT表現:因液性成份呈低密度。氣泡、與膿胸或膈下膿腫鄰近或相通和臨床特徵可與真囊腫和腫瘤相鑑別。

【版權聲明】本平臺屬公益學習平臺,轉載系出於傳遞更多學習信息之目的,如有圖片、內容等不想轉載傳播可與我們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