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策解讀:考題減少死記硬背 平行志願批次調檔比例在105%以內

原標題:“魏”您探考|高考恰逢端午節,考題減少死記硬背,投檔比例解讀

半島記者 魏海洋

日前,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今年高考招生考試錄取方面的大方針一錘定音。高考時間和往年一樣,定在6月7日8日,今年高考恰逢端午節。關於高考試題,教育部明確規定減少死記硬背的內容。志願設置、投檔原則等關係考生和家長的事情也已經公佈。接下來,記者就詳細為您解讀。

高考恰逢端午,家長可以安心陪考了

全國統考於6月7日開始舉行,具體科目考試時間安排為:6月7日9:00至11:30語文;15:00至17:00數學。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綜合/理科綜合;15:00至17:00外語,有外語聽力測試內容的應安排在外語筆試考試開始前進行。今年的高考恰逢端午節假期,不少家長表示,可以安心陪孩子考試了。6月7日開考當天是端午節,也有網友表示,端午節放假,往常高考堵路、交通狀況差等情況可以得到緩解了。

打擊違法違規“高考移民”

關於高考報名,教育部規定,有關地方要進一步完善高考報名條件和辦法,優化資格審核程序,確保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及其他非戶籍就業人員隨遷子女都能在當地參加高考。對於不符合流入地報考條件的考生,流入地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要主動協調流出地予以穩妥解決,原則上回流出地參加高考。加強對“高考移民”的綜合治理,依法依規防範和打擊違法違規跨省(區、市)獲取高考報名資格的行為。

減少死記硬背的知識性考題

目前,山東省的高考試題已經全部使用全國卷。針對今年的高考試題,教育部特別規定,2019年高考命題要充分體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求,以立德樹人為鮮明導向,減少單純死記硬背的知識性考察,推動學生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在教學和考試中的落地落實,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綜合素質評價越來越重要

另外,將推進高中綜合素質檔案使用。各地要指導中學進一步完善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制度,客觀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方面的表現,強化監督和公示,確保內容真實準確。有關高校要積極探索在保送生、自主招生、綜合評價招生試點、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藝術體育類專業、運動訓練和民族傳統體育、高職院校分類招考等類型中使用綜合素質檔案,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的考查評估,把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改變簡單以考試成績評價學生。有關高校要遵循人才培養規律,在統籌考慮城鄉差異和不同群體學生特點的基礎上,研究制訂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及使用辦法,並提前向社會公佈。

探索增設體育測試

探索在高校組織的考核中增設體育測試。有關高校要在保送生、自主招生和高職院校分類招考等類型的學校考核中,積極增設體育測試,測試項目由高校自定,測試成績作為錄取的重要參考,引導考生更加重視體育鍛煉。今年已經有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增設了體育測試。

高校簡章要看哪些內容?

高校的招生簡章會透露出很多對考生有用的信息,應該及時關注。教育部規定,高校須於4月30日前將本校招生章程上傳至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http://gaokao.chsi.com.cn)“陽光高考”招生信息發佈及管理平臺(以下簡稱“陽光高考”平臺);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須於5月10日前完成對所屬高校招生章程的核定工作。

招生章程主要內容包括:高校全稱、校址(涉及分校、校區等須註明),層次(本科、專科),辦學類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辦或民辦高校或獨立學院、高等專科學校或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等),招生計劃分配的原則和辦法,預留計劃數及使用原則,專業教學培養使用的外語語種,身體健康狀況要求,進檔考生的錄取規則(如有無加試要求、對加分或降低分數要求投檔及投檔成績相同考生的處理、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等),學費標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及有關程序,頒發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及證書種類,聯繫電話、網址,以及其他須知等。

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和其他專業同一批

高考考出一個高分的同時,填報出一個好志願更重要。教育部規定,考生志願表的設置和填報辦法應有利於體現考生報考意願,有利於錄取管理,有利於高校錄取新生。考生應認真閱讀有關高校招生章程以及所在地省級招委會公佈的招生規定、招生計劃,按有關規定和要求填報學校和專業志願,並對所填報志願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承擔責任。因考生本人疏漏或失誤造成的後果,由考生本人承擔責任。

關於高校錄取批次,教育部規定,同一高校、同一學歷層次、同一招生類型的招生計劃在同一省(區、市)原則上安排在同一批次錄取。特別注意的是,高校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須與高校在同一地區招生的其他專業安排在同一批次錄取。各個批次的錄取分數線如何確定?教育部規定,各省級招委會根據高校在本省(區、市)安排的招生計劃數和考生的考試成績,綜合考慮並確定各批次或相應招生類型的錄取控制分數線。

各省(區、市)錄取工作應於7月上旬開始,8月底之前結束。

平行志願批次調檔比例在105%以內

每年本報高招會上,都有大批考生和家長諮詢,他們的檔案是如何被投進高校的,比例又是怎樣設置的。教育部所規定的流程是:各省級招委會和高校科學合理制定投檔錄取規則;省級招辦應向社會公佈投檔規則,在投檔前向各有關高校提供生源分佈情況;高校根據在生源省(區、市)的招生計劃數,結合生源分佈情況,與省級招辦協商確定調閱考生檔案的要求;省級招辦按高校的調檔要求向其投放考生電子檔案。

按照順序志願投檔的批次,高校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20%以內。按照平行志願投檔的批次,高校根據模擬投檔情況在正式投檔前完成計劃調整,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並確保符合錄取規則的調檔考生能夠錄取。對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體健康狀況符合相關專業培養要求、投檔成績達到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並符合學校調檔要求的考生,是否錄取以及所錄取的專業由高校自行確定,高校負責對已投檔但未被錄取考生的退檔原因做出解釋,高校不得超計劃錄取。

對於高校來說,它們要按時完成調檔、閱檔、審核、預錄、退檔等各環節工作,保證考生電子檔案的正常流轉和錄取工作的順利進行。除軍事、國防和公共安全等部分特殊院校(專業)外,高校不得規定男女生錄取比例,不得對報考非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的考生作統考外語語種限制。對高考成績達到要求、身體條件能夠完成所報專業學習、生活能夠自理的殘疾考生,高校不能因其殘疾而不予錄取。

收到通知書,應及時核實確認真假

考生收到錄取通知書後,應及時通過省級招辦或高校指定的信息發佈渠道進行核實和確認。考生憑錄取通知書可辦理戶口遷移手續,並按高校規定的時間及有關要求,辦理報到等手續。不能按時報到的已錄取考生,應向高校提出書面申請,經同意方可延期報到。

對未經高校同意逾期不報到的考生,視為自行放棄入學資格。各省級招辦對所有高校的本科層次招生,一律不得在常規錄取工作結束後再行組織補錄或換錄;對新生報到後未完成國家下達的高職(專科)生源計劃的省(區、市)內有關高校,經學校申請、省級招委會同意,有關省級招辦可在本省(區、市)未錄取的生源範圍內,根據考生志願及相關錄取要求,組織進行高職(專科)層次的補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