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巴黎聖母院感到惋惜,但我國有一樣建築,連惋惜機會都不給你

本文由“我是鑠源文玩”原創,首發今日頭條,感謝您的閱讀,謝謝 

你為巴黎聖母院感到惋惜,但我國有一樣建築,連惋惜機會都不給你

有人問歷史是什麼?有人回答說:你去看下圖書館裡面的歷史書就知道了。但是歐洲的一些小城市卻不是這樣認為的,他們認為歷史是可以觸摸的。就比科夫堡廢墟,雖然已經是破壁殘垣,但是這裡的人認為它就是歷史,只要你到這個地方就知道它曾經的故事。

你為巴黎聖母院感到惋惜,但我國有一樣建築,連惋惜機會都不給你

這個便是所說的歷史記憶,比如到了我國的長城,看到長城就能想到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恢弘氣勢。到了莫斯科紅場,就能想到這裡曾經發生了怎樣的革命故事。當然,到了巴黎聖母院,你就能想起那個悲慘的故事,由法國大文學家雨果寫的《巴黎聖母院》。

你為巴黎聖母院感到惋惜,但我國有一樣建築,連惋惜機會都不給你

但是在4月15日晚6時50分,這座歷史有著850多年之久的巴黎聖母院卻被大火吞噬。而且具有標誌性的巴黎聖母院的尖塔也在大火中坍塌,另外存放在巴黎聖母院的諸多珍貴文物也在這場大火中無從倖存。

你為巴黎聖母院感到惋惜,但我國有一樣建築,連惋惜機會都不給你

世界上有不少人都感到非常惋惜,不過好在它沒有完全被燒燬,專家稱是可以進行修復的。也就是說這座巴黎聖母院還依然屹立在世界上,不會像其他一些建築那樣,只能通過書籍才知道它。

你為巴黎聖母院感到惋惜,但我國有一樣建築,連惋惜機會都不給你

說到這個,就不得不說我國的一樣建築。估計有很多隻能從歷史的書中找到,它的恢弘,它的氣勢,估計是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相提並論的。然而,大多數這樣的建築我們只能通過文字去記憶它,連惋惜的機會都沒有。

你為巴黎聖母院感到惋惜,但我國有一樣建築,連惋惜機會都不給你

這個建築就是我國的古城牆。起初我對古城牆瞭解也僅限於這個字面意思,因為所見到的古城牆大多數都是一些小的建築。但是王小波先生在他的書中大致是這樣描述我國的古城牆的:以前告訴國外友人,中國的古城牆上面是可以同時跑4輛汽車的。而他們很多人都不相信,後來到了他們國家才明白他們為何不相信了,因為他們的古城牆上面僅有一條能通過一個人的道路。

你為巴黎聖母院感到惋惜,但我國有一樣建築,連惋惜機會都不給你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想必也是這樣認為的吧。我們從來沒有見過能夠跑汽車的古城牆,又怎麼會想到它的恢弘呢?如果看過姜文的電影《邪不壓正》的話,上面就有一段關於古城牆的鏡頭,上面的確是可以跑汽車的,而且在上面比賽應該也是可以的。

你為巴黎聖母院感到惋惜,但我國有一樣建築,連惋惜機會都不給你

但是像王小波先生筆下的恢弘古城牆,可能也就僅存在它的筆下了吧,而像古城牆的那份驕傲,很多都不能像他所說的那樣:照我這樣一說很是沒勁,但你若去問一個海德堡人,他就會告訴你,二百年前法國大軍來進攻這座宮堡的情景:法軍的擲彈兵如何攻下了外層工事,工兵又是怎樣開始爆破——在這片山坡上,何處是炮陣地,何處是指揮所,何處儲糧,何處屯兵。這個二百年前的古戰場依然保持著舊貌,硝煙瀰漫——有文化的海德堡人絕不止是活在現代,而是活在幾百年的歷史裡。

你為巴黎聖母院感到惋惜,但我國有一樣建築,連惋惜機會都不給你

當然,可以有上千個理由去反駁,而反駁是否就是對的呢?我國還是有很多地方有能夠跑汽車的古城牆,哪裡的人也大可像海德堡人那樣的驕傲的告訴他們:這座古城牆曾經是我國曆史某個皇帝建造的,這座古城牆曾經抵禦了多少次進攻,又曾經圍困了多少這裡的人。它是如何建造的,它有過什麼樣的歷史,它又有過多少輝煌。

你為巴黎聖母院感到惋惜,但我國有一樣建築,連惋惜機會都不給你

如果我們能做的是記住這些歷史的話,那麼這些古城牆就是這些歷史的真正載體。等到若干年以後,未來的人們看到這些古城牆之後,是不是也像今天我們一樣,談論著它的前世今生,談論著它的興衰古往。而不是去惋惜,讓它只能夠存在筆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