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大選,特朗普公開叫囂,莫迪宣言震驚世界!對此你怎麼看?

星誠軍情


面對即將到來的印度大選,現任總理莫迪一直用自己的總理權力為競選造勢,可以說是勢在必得。在經濟上,為了給自己拉票,

莫迪居然喊出了會在下個任期內、讓印度GDP位列世界第三的不切實際的囂張言論;在民生上,為了展現親民形象、獲得下層人民支持,莫迪親自給印度挖糞工人洗腳、表示自己對下層人民的關注和尊重;在軍事上,為了消除印度各民族分歧、轉移印度內部矛盾,莫迪暗中挑起印巴衝突,打造印度戰爭英雄、並宣佈擊落巴基斯坦飛機。


<strong>@ 為莫迪競選而推廣的莫迪APP——源自現任總理權利的獨特威力

面對印度的種種行動,一直自視為世界霸主的美國當然沒有袖手旁觀

在印度大選開始之前,特朗普政府就連著做了兩件不利於莫迪競選(不利於印度)的大事:

第一,出於對印度在美國和俄羅斯之間左右遊走的不滿,並且為了降低美國商家的壓力、刺激美國市場,美國決定取消對部分印度產品的零關稅政策。

這一關稅政策變更行為,真真切切地約束了印度的經濟發展,對莫迪競選不利。

第二,在印度宣佈擊落巴基斯坦F-16戰鬥機之後,美國派遣官方人員親赴巴基斯坦、輕點戰鬥機數量,戳破了莫迪政府的謊言。


@ 美方清點巴基斯坦戰鬥機數量

面對這些來自美國政府的不利行動,莫迪政府當然沒有坐以待斃:

一方面,莫迪信誓旦旦地保證:自己會在下個任期之內,讓印度成為世界GDP排名第三的經濟大國;另一方,印度軍方死不承認,不停地拿出各種各樣的印度擊落巴基斯坦戰機的證據,試圖愚弄印度民眾。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莫迪的種種行動都遭到了反對者的指責和戳穿,但是他的競選宣傳確實卓有成效

第一,雖然大家都知道,在莫迪的下一個任期之內,印度不可能成為GDP排名第三的經濟大國。但就像美國人都不相信特朗普可以在任期之內還清貸款,最終卻依舊選擇了特朗普一樣。雖然印度人都不太相信莫迪的經濟發展計劃,但是這個目標聽起來就很讓印度人民激動,極具煽動性和蠱惑力。

第二,雖然美國清點了巴基斯坦戰機數量,但是莫迪政府一直拿出各種“證據”,證明印度擊落了巴基斯坦戰機這一事實。因此大多數普通的印度人民,還是相信了政府和各個印度媒體的宣傳——對於普通的印度人民來說,各個印度媒體對他們的影響遠比美國人的推特要大。

第三,莫迪給挖糞工洗腳,確實有作秀嫌疑。就像一些挖糞工人說的,他們不要洗腳,只想要工資和待遇。

但是,雖然莫迪確實做得不到位、沒有徹底解決印度下層(低種姓)人民的困境,不過其他的競選者連作秀的行為都沒有——雖然莫迪沒有解決問題,但他至少展現了尊重。兩者對比,作秀行為確實增加了莫迪的獲勝率。


@ 作秀、確實也有作秀的好處

因此,從老馬的角度來說(從實際精選意義上講),雖然莫迪說了很多虛話、做了很多虛事,但是這些宣傳工作確實增加了他勝選的概率——這也許就是民主競選虛假的地方(通過一些不切實際的口號騙取人民支持),也是現任總理在連任上的優勢。<strong>

很多國家的大選都已經從誰會辦事誰當選,轉變成誰能說大話誰當選、誰能挑起爭端誰當選,希望印度不要趕這個潮流。


注:前段時間,在莫迪的領導下,印度還成為了擁有反衛星武器的“太空強國”。

@ 印度人民聚在一起,觀看莫迪關於反衛星武器發射成功的宣傳節目

<strong>


垂垂老馬



印度大選正在如火如荼地舉行著,印度總理莫迪領導的人民黨受到甘地家族領導的國大黨的強力挑戰,為了贏得大選,莫迪及人民黨一直在憋大招,煽動民粹主義,打衛星,“放衛星”,近日,人民黨公佈了競選宣言,在宣言裡提出要建設“新印度”,在2030年前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2032年前GDP超過10萬億美元。如此霸氣的宣言不僅把安倍晉嚇得懵圈,也把特朗普唬住了:難道美國又多出了一個競爭對手了?莫迪可不管這些,也管不了能不能實現,牛皮先吹出來,把選情煽動起來,選票就多了起來,總理的位子就穩了,還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的嗎?

4月11日-5月19日,是印度的全國大選,共分七個階段進行,5月23日公佈大選結果,是全世界最漫長的大選,也是選民最多的大選。印度是聯邦制議會制國家,議會分為聯邦院(議會上院)和人民院(議會下院),選舉指的是擁有545個議員席位的人民院的全國選舉,每5年舉行一次,在大選中獲得人民院過半數的議席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獲得單獨組閣權,如果沒有過半數,議席最多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組建聯合政府。

2014年,莫迪帶領人民黨輕鬆擊敗國大黨,議席過半數,莫迪不僅當選總理,也因為獲得人民黨的控制權,完全執政,十分有利於莫迪的施政。上臺後,莫迪推行“印度製造”,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多數印度人並不滿意,在去年底的地方大選中,佔盡優勢的人民黨卻丟掉了五個地方邦的執政權,而國大黨卻一掃五年前的頹勢,迎難而上,向人民黨發起了強有力的挑戰。

為了擊退國大黨的挑戰,贏得大選,延續政權,連任總理,莫迪煞費苦心,人民黨也絞盡腦汁,不停地憋大招,煽動民粹主義,拉抬選情,最突出的事情便是藉由反恐為名,於3月27日在克什米爾向巴基斯坦發動了空襲,結果偷雞不得反蝕了一把米,兩架戰機被巴基斯坦空機擊落,一名飛行員被巴基斯坦俘虜,丟人丟到全世界,不僅沒拉抬選情,反而壞了選情。

莫迪自然不能接受這樣的現實,除了把被俘虜的飛行員阿比納丹中校塑造成“印度英雄”外,還一口咬定巴基斯坦違規出動F-16戰機擊落印度的米格戰機,卻被印度空軍擊毀了一架,希望美國出面幫印度修理巴基斯坦,可是,美國很不給面子,宣稱美方清點了巴基斯坦的F-16戰機,一架也沒少,根本不存在被印度空軍擊落的情況。美國人的澄清相當於給人印度一個巴掌,使莫迪藉助印巴軍事衝突拉抬選情的計劃徹底破產,怎能不對美國惱怒?

而在此前,美國威脅稱要終止對印度的普遍優惠關稅制度,已經讓印度的出口貿易受到了一些影響,已經讓印度人不高興了一回。還有,美國向印度施壓,不允許印度購買委內瑞拉的石油,又損害了印度的能源安全與經濟。美印的摩擦逐漸增多,尤其是在印度大選前夕,對於莫迪不啻是一個打擊。

莫迪顯然很聰明,並沒有跟美國硬碰硬,去以卵擊石,而是以“放衛星”的方式回擊,當然,更主要的目的依舊是為了應對大選,拉抬選情。4月8日,人民黨發佈了競選宣言,宣言明確提出:2030年前,印度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強國!坐實“阿三”的名頭。具體分為兩步走:2025年前,印度GDP超過5萬億美元;2032年前,GDP超過10萬億美元,躋身於“10萬億美元俱樂部”,正式成為多極世界中的一員,奠定印度的世界大國地位。

2017年,印度的GDP為2.597萬億美元,超過法國(2.582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2018年,印度的GDP為2.716萬億美元,法國的GDP則是2.776萬億美元,法國反超印度,奪回世界第六大經濟體的地位,印度被法國擠回世界第七的位置。

因此,莫迪及人民黨喊出的“2030年成世界第三大經濟體”、“2032年躋身於GDP10萬億美元俱樂部”的宏偉目標,許多人印度人是不敢相信的:牛皮吹得這麼大,會不會吹破了?當然,凡是沒有絕對,萬一印度人真的夢想成真,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強國呢?對於印度人民自然是極為振奮人心的事情,但對於印度這個國家並不完全是好事,因為會惹怒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

美國雖然把印度納入其“印太戰略”,極力拉攏印度,但美印並不是心心相印的盟友,彼此間的矛盾也不少,之所以兩國還能你儂我儂,除了印度不夠強大,對美國沒有威脅外,那就是把印度當作遏制印度北方強鄰的戰略工具。但是,一旦印度真的發展成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三哥”,美國就不得不調整對印度的認識與立場:由朋友轉變為對手,有幫手變成威脅,那麼,印度或許就成美國新的靶心,新的主要遏制對象。因為以美國的實力,實在是遏制不住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再過十年,不得不接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世界地位與發展空間。

但是,美國絕對不會接受、容忍世界第三的崛起,多一個戰略對手,必然會千方百計地打壓。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實施極具侵略性的經濟全球擴張,並且到美國大肆收購、擴張,引起美國的恐慌,遭致美國無情的打壓,最後用一紙廣場協議就摧毀了日本經濟,使日本經濟停滯了三十年。伊拉克也曾經號稱世界第三,也慘遭美國的修理,用兩場戰爭就把伊拉克推平了,薩達姆被絞死。印度真的成為世界第三,也難逃美國的“魔掌”。而印度的結局可能跟日本一樣,面對美國的強力打壓,毫無還手之力,只能被打回原形。所以,莫迪及印度的野心,可謂是福兮禍所依。


飛狼


“如果莫迪繼續擔任印度總理,美國將會是印度的毀滅者”,著實又讓特朗普逮著一個機會裝了一把,特朗普就是個大嘴巴,但是他很快就會被打臉,美國是不敢對印度開戰的,更不可能毀滅印度,不然美國將會被圍殲!<strong>
<strong>

然而令特朗普如此反感印度總理莫迪的,是因為莫迪帶領的印度政府比特朗普帶領的美國政府還會吹,特朗普就不滿意了,還有比我美國這世界第一大國能吹的,這不是挑戰我美國的世界霸權嗎?正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特朗普就以世界霸主的身份發話了,只要莫迪繼續擔任印度總理,美國就會毀掉印度,特朗普這是公開給莫迪的對手站臺,讓印度人民不要選莫迪當總理!


那莫迪政府到底用了什麼樣的宣言得罪了美國?4月6日的《印度斯坦時報》消息,莫迪為了能夠在本次大選中脫穎而出成功獲得連任,就對外宣佈,2030年的印度,將會成為世界最炫耀的第三大經濟體,印度的GDP將會在2030年超越10萬億美元!<strong>

從這個數字來看,莫迪確實足夠瘋狂,但這不過是口頭承諾,空中樓閣,能不能實現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莫迪為了這次大選,確實是拼了他的老命,在印度衝突中不依不饒,被巴基斯坦擊落了米格-21,被俘虜了飛行員,卻偏偏說自己沒有輸,還偽造印度擊落巴基斯坦F-16戰機的證據,卻又被美國打臉,巴基斯坦的F-16一架也沒有少。

這個計劃失敗之後,莫迪又想了一個套路,為了獲得人民的支持,為了讓印度人民看看莫迪有多麼親民,他就選擇了5名掏糞工,給他們洗腳,莫迪還真是做得出來,不知道他當上最近這些年有沒有給自己的父母洗過腳,卻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選擇給掏糞工洗腳,結果掏糞工的反應很強烈,他們拒絕莫迪給他們洗腳,他們要求莫迪“給他們工作和薪水”,還爆出莫迪這些年從來就沒有關心過他們,是看大選來了才想起來他的票倉!<strong>

實際上,特朗普發飆,並不是莫迪在國內的噁心動作,美國也不會關心印度人民的死活,只不過印度想要發展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讓美國害怕,因為印度和俄羅斯走得太近,俄羅斯背後已經有了一個經濟大國的支持,如果印度成為經濟第三大國,還支持俄羅斯,彌補了俄羅斯在經濟上的短板,大量購買俄羅斯的武器和能源,俄羅斯的實力就會壯大,美國在全球的地位就越來越被動,這才是特朗普要威脅莫迪,公開和莫迪叫囂的緣故!


老鱷魚觀天下


印度大選第一階段已經開始投票,據悉這次印度大選將從4月11日至5月19日分七個階段進行,選舉結果將於5月23日公佈。莫迪為了這次大選能夠獲得連任,可謂是做足了工作:
一是獻身大壺節,親自為幾位掏糞工洗腳,目的是想拉攏佔印度總人口15%的“賤民”達利特人的支持。

二是挑起印巴衝突,大規模空襲巴基斯坦,雙方爆發空中大戰,但卻被巴基斯坦擊落兩架米格21戰機,並俘虜1名飛行員。

三是放出豪言,要讓印度在2030前後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莫迪這一豪言震驚世界。

對於印度近期的表現,有一個人感覺很不爽,這個人就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美國和印度之間雖然不像美國和其他西方盟友關係這麼鐵,但是印度作為美國在亞洲制衡龍國的一個重要旗子,美國對印度從來都是笑臉相迎,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外交關係。

但特朗普上臺後,對歐洲盟友都是親兄弟明算賬,對印度這種幹兄弟,自然是不放在眼裡。特朗普3月4日在一份聲明中說,美國“打算終止印度和土耳其作為普遍優惠關稅制度的受益發展中國家,因為它們不再符合法定資格標準。”

特朗普這份聲明對印度可謂是當頭一棒,對此表面上看是因為印度對美國的亞馬遜和沃爾瑪公司進行了限制,但主要原因在於印度與美國越走越遠,美國不允許盟友購買俄羅斯武器,而印度和土耳其偏買俄羅斯的s400。美國不允許購買伊朗的石油,印度不僅要買,還要加大購買量。這種公然挑釁美國權威的行為,睚眥必報的特朗普自然要對印度教訓一番。

對於莫迪這次放出豪言要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美國也不會置之不理。在這個世界上有個“第三必削”定律,凡是成為第三的國家容易捱打,越南曾經因為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被龍國一個月時間打回原形,此後連前三十都見不著了。1991年,伊拉克也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悍然侵入科威特,美國發起海灣戰爭,薩達姆兵敗如山倒,現在墳頭草都老高了。

之所以有這個定律,是因為小弟的強勢崛起,必然會遭到既有強勢者的打擊,防止小弟崛起後取而代之。而美國更是深諳這方面的道理,歷史上只要他國有崛起的勢頭,美國都會趁機打壓。比如和美國長期抗衡的蘇聯,美國用星球大戰將其拖垮。比如80年代要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日本,被強迫和美國簽訂《廣場協議》,此後日本陷入了“失去的十年”。

最近幾年印度發展勢頭強勁,近十年保持了7%的經濟增長率,這次印度又放出豪言要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美國自然不會放任印度這麼囂張,對其經濟打壓自然是少不了的。在這個世界上,低調做人還是好的,要學會財不露白,悶聲發大財,否則等來的永遠是美國的大棒伺候。


大國縱橫


特朗普沒有叫囂印度總理大選,反而是莫迪對特朗普進行“叫囂”。熟知特朗普的人都知道,特朗普喜歡玩社交媒體“推特”,但凡有什麼想法,都在你“推特”上表示,這也使得人們喜歡稱呼特朗普為“推特總統”、“推特駐白宮第一記者”,這足以展示特朗普發“推特”的力度有多“猛”!

1、莫迪連發29條“推特”,搶特朗普“風頭”

不過,印度總理莫迪前陣子的一個舉動大有超越特朗普風頭的意味,利用“推特”大肆為自己造勢。據悉,印度時間3月12日,為了給總理大選造勢,莫迪僅用一小時發出了29條“推特”,平均每兩分鐘發一條,打破了特朗普的記錄。

莫迪在“推特”中@了數百位印度知名大V,包括反對黨領袖、知名政客、寶萊塢明星、體育明星,以及宗教領袖等等,號召他們利用自己的影響,動員更多人為莫迪投票,這樣的行為恐怕連特朗普都要震驚吧,要知道特朗普可沒用過這樣的方法。

2、莫迪施政有震驚世界嗎?

莫迪為總理大選準備的宣言實在太多,涉及經濟、社會民生等各個方面,說震驚世界未免言過其實。莫迪想要獲得民眾的信任,得到民眾的投票,光靠那些宣言可沒用,還得靠實實在在的政績,否則印度民眾才不買單。

那麼,莫迪實際上有做出一番成績嗎?總體來看,是有的。自莫迪2014年上臺以來的四年裡,印度實現了經濟平均增長率為7.3%,居於世界領先水平。目前,印度的GDP為2.71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七,勉強還算不錯。

具體來看,這幾年莫迪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尤其在經濟領域,推出了“印度製造”“廢鈔令”“商品及服務稅改革”等舉措。從改革和創新層面來看,莫迪的表現比以往30年的其他印度政府都要好

在外交方面,印度與國際多個國家和地區都相處還算不好,比如南亞、非洲和美國等。儘管與巴基斯坦還有些矛盾,但是都算可以得到有效調解。我們可以看到,今年2月,印度和巴基斯坦爆發一系列衝突,但都得到了妥善化解。

3、莫迪不受底層農民待見

不過,莫迪面對基層民眾所做的努力顯然還不夠,現在依然受到不受底層民眾待見,特別是頻繁遭到農民的“吐槽”。有印媒報道,莫迪執政這幾年,印度大部分農戶主依然沒能走出債務危機,自2017年夏天以來印度農民多次組織萬人規模的抗議活動。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二十多年間,印度有超過30萬起農民自殺事件,起因源於家庭負債。

另外,“廢鈔令”給農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困擾,不少農民因為紙幣無法使用,影響到了正常的農業生產和交易,這給農民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還有農民因為換新幣受到限制,無奈選擇自殺。

據報道,印度選舉將在4月11日至5月19日期間分7個階段進行,屆時將有9億人參與投票、將會花費70億美元,被視作全世界最大規模也是最昂貴的一次選舉,而莫迪的選舉結果能否震驚世界,還要看民眾的投票意願結果。


金十數據


印度大選已經正式開始,印度現任總理莫迪為了能夠獲得連任,連放豪言壯語和承諾。根據《印度斯坦時報》4月6日報道,印度財政部長阿倫·賈伊特利表示,2030年印度將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在消費和投資的拉動下,印度GDP屆時將超10萬億美元。



按照印度財長的預期,目前印度GDP總量為2.6萬億美元,在2024年印度GDP總量將達到5萬億美元,到2030年印度GDP總量將突破10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超過日本,僅次於美國和中國,甚至有可能超過中國也不一定。莫迪也做過如此的承諾,認為只要能夠連任,“莫迪經濟學”就能讓印度騰飛。

另外,莫迪大仙還承諾,自己連任後,印度政府將在五年內撥款1.4萬億美元用於印度的建設,而莫迪所在的執政黨人民黨也承諾向印度貧困的農民和農業發展地區提供3000億美元的資金。開掛的印度民族不需要解釋,按照莫迪政府的承諾,印度十年左右就可以走到人生巔峰,每五年GDP翻一翻,10年內解決就業和貧困問題,只要是莫迪大仙執政,印度一切問題都將解決。



但實際是不是這樣呢?當然不是了,不然莫迪也不會給“掏糞工”洗腳了,這把政治秀並沒有被印度各階層普遍認可,對此“莫迪給掏糞工洗腳秀”,有印度工人喊話“我們受夠了,別給我們洗腳了,請給我們工作和薪水。”印度近幾年GDP暴漲,但水費很大,這源於莫迪政府的經濟改革,改變了經濟計算方式,據說連牛糞都算進去,GDP數自然增長很快。

但GDP增長向對應的就是並沒有解決印度就業問題,“莫迪經濟學”無法解決每年上百萬年輕人就業和嚴重的農業債務等問題,也因此受到嚴厲批評,近年來,因為債務義務已經導致成千上萬名印度農民自殺。然而莫迪大選獲勝的兩板斧就是經濟和民粹,今年2~3月,印巴衝突成功挑起了印度的民粹主義,莫迪的堅決不妥協,死磕巴基斯坦讓其大獲印度民族主義者支持。



然而尷尬的是印度戰機被巴基斯坦擊落,飛行員被俘,而印度雖然宣稱也打下巴基斯坦戰機,但都是無人機,印度政府可謂是顏面盡失。所以莫迪大仙想要成功連任,不是那麼容易,挑戰非常多。

另外美國對印度政策也嚴重影響力莫迪的“經濟板斧”,美國總統特朗普並沒有放鬆對印度的鋼鋁產品加徵關稅的政策,並且取消印度最惠國待遇,美國的貿易戰是全球性的,連歐盟加拿大等盟國都難倖免,更不要說印度這個連半個盟國都算不上都國家。美國是通過貿易保護主義來實現經濟的內循環,但印度的商品出口卻因此大受影響,涉及到印度近60億美元的商品出口。



很顯然,現在莫迪的重中之重是贏得大選,一切不利影響將被屏蔽,而這次被譽為花錢最多的民主選舉活動(據印度選舉將花費70億美元),到底能夠給印度帶來什麼?是新政府的繼續開掛還是務實,那就拭目以待吧。


大正看世界


都有些不好意思說三哥。印度的總理果然是印度個性的代表,莫迪總理豪情萬丈的宣佈要將印度打造成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不要說是黑三哥,先來算個數。本來印度三哥的2018年GDP就高達2.71萬億美元,讓印度的GDP在5年任期內增加2.26萬億美元超過2018年的島國,以年均增加產值4520億美元來算,也就是年均的GDP的增長率:4.5(千億美元)÷27(千億美元)≈0.167,再乘以100%。

島國產值每年也在增加,三哥就需要把增長率再提高,難怪連川普這號人物都看不下去了。嗯……我們相信三哥的經濟奇蹟吧,東方最高的增速都沒這麼高,東方沒有做到的經濟增速就由三哥來完成吧,光榮而艱鉅的使命。



莫迪在大選之前可以說是很背啊,被巴鐵給拆了臺。“穆罕默德軍”襲擊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時也是莫迪把握民意的好機會(這麼說有些麻木不仁),三哥果斷越境炸掉了這個武裝的總部,主要是讓印度人民看到莫迪的強勢,但巴鐵直接公佈照片表示三哥的飛行員只是拿幾棵樹來練手,還不忘為三哥圓場;巴鐵後來引誘三哥飛行員越境並擊落了三哥的兩架戰機米格21和蘇-30MKI,還照顧三哥的臉面厚待被俘飛行員,飛行員回國後坦言巴鐵的友好,但飛行員不知道三哥之前說是飛行員擊落了巴鐵戰機後壯烈獻身了呢………… 這對莫迪的大選構成嚴峻挑戰,莫迪必須從其他方面考慮贏回民眾,所以給印度種姓制度中最低等級的掃廁工人洗腳,這相比於奧巴馬的作秀是太拙劣了,奧巴馬作秀時很順理成章,連美國媒體都很有水準的一頓吹捧,也糊弄住了不少人,直到看不下去的川普當上了美利堅總統,為美國卸下了道義壓力。




川普叫囂莫迪,是因為不滿印度在印太戰略上的不配合,印度去年還加入了上合組織,正式成為上合組織一員,和美國有些拉開距離。同時印度也在和美國唱反調,不搭理在訪問美國時川普想向自己要軍費的暗示,此外與伊朗的石油貿易以及和俄羅斯的S400防空系統的合同都讓川普很惱火。其實“更深層次原因”是受不了莫迪的作秀,所以弄巧成拙給莫迪拉選票了,莫迪需要懟一懟川普來爭取一些民意,告訴印度人民自己作為印度的領袖不能屈服美國霸權主義,不能辜負了川普的一片苦心,好再給川普一個“熊抱”。




廣目覽野


畫餅充飢自欺人,莫迪在4月11日印度大選開始前放出了“10年內將印度發展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到2047年讓印度成為發達國家,領導亞洲”的豪言壯語。

莫迪如此言論直接讓全世界目瞪口呆,按國家而論,如今世界前三大經濟體分別是美國(GDP20.5萬億美元)、中國(GDP13.6萬億美元)和日本(GDP4.96萬億美元),印度2018年GDP2.71萬億美元。以印度13億人口的體量和近十年保持7%左右GDP增速的情況,以及日本經濟陷入低迷,GDP增速保持在2%以下的情況來看,10年內超越日本成為第三大經濟體有可能。可是放言30年內成為發達國家,超越我國領導亞洲,就真是狂妄至極了,一個存在種姓制度的國度,一個不能普及教育的國度,一個連廁所問題都解決不了,讓國民隨地大小便的國度,一個武器全靠買的國度,如何與全民團結,努力奮鬥,一心謀發展的我國競爭?只想對莫迪說“不要狂妄自大了,30年內印度能全民小康生活就不錯了”。

(莫迪)

莫迪此番不顧實際情況,向印度民眾畫大餅,就是為了給4月11日開始舉行的印度大選造勢,當然莫迪為了大選,為了支持率,其實早就沒有了底線,不顧巴基斯坦一再表達的善意,執意引起印巴衝突局勢升級,煽動國民民族主義情緒製造對大選有利環境,只是沒想到兩次派戰機空襲巴控克什米爾地區,不但沒有摧毀目標,反而讓巴基斯坦擊落了戰機,俘獲了飛行員阿比納丹,莫迪一看適得其反了,可在國際社會介入下又不好大規模與巴基斯坦開戰挽回臉面,所以莫迪就厚顏無恥的選擇了虛報戰果,宣佈印度在2月27日空戰中擊落了巴方的F-16戰機,更是在被俘飛行員被巴方善意放回後,將其塑造成了空戰英雄,將印度渲染成了勝利的一方。

(印度被擊落戰機殘害)

其後不管巴基斯坦如何聲明巴方戰機並未被印度擊落,莫迪政府都死鴨子嘴硬,可是沒想到莫迪的不要臉讓美國看不下去了,4月4日美國官員表示,作為f-16的賣家,美國對巴基斯坦f-16定期檢查時清點了數量,發現巴方f-16戰機一架不少,這真是啪啪打臉莫迪政府的臉。

至於題主所說的特朗普在大選中向莫迪政府公開叫囂的情況,其實並不存在,只在一些不負責的自媒體上看到了相關說法,說是特朗普政府流出了“如果莫迪繼續執政,美國將是印度的毀滅者”的言論,這樣的言論不可信,莫迪政府不但是美國印太戰略的主要合作者,還是美國軍火的大客戶,美國目前還在謀求印度價值百億美元的戰機大單。美國戰略上還是拉攏印度為主,不會發出這樣撕破臉皮的言論。不過雖然戰略上要拉攏印度,但特朗普並沒有像支持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一般,給予莫迪諸多外部幫助,反而特朗普確實不太待見狂妄的莫迪,進入2019年特朗普第一件事就是拿印度開刀,要撤銷對印度貿易的優惠待遇,這將導致印度每年56億美元商品零關稅待遇被取消。

由於印度大選規模太大,約有9億人參與投票,大選將在4月11日到5月19日間,分七個階段完成,共選舉543個議員席位,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和主要反對黨國民大會黨間的較量,短時間內不足以分出勝負,所以目前大選結果還不明朗。

不過如果莫迪獲勝繼續執政,未來印度發展絕對沒有莫迪豪言壯語般的美好,2014年莫迪當選印度總理後,五年來印度經濟增長並不比以前更耀眼,只是早前印度經濟發展的正常水平左右,可是在其任期內失業率卻到達了歷史最高,而且莫迪民族主義和宗教觀點明確,缺乏領導者該有的包容之心,並且野心極大,以前的印度的野心是稱霸南亞,如今莫迪直接將野心膨脹到了要稱霸亞洲大陸。在這樣一位領導人的帶領下,印度民間很難團結一心謀發展,更是容易讓一位虛榮自大的領導人造成整個社會虛榮不務實,而且在其明目張膽的野心,不但不利於印度融入全球化發展進程,更是容易遭到到多方打壓。總之人心不足蛇吞象,實力與野心的不匹配,創造不了美好的結果。


世界這點事兒


作為世界最有發展潛力的大國之一,印度的大選會引起外界格外關注是一定的。但是已經把印度看作是潛在盟友的美國,是不可能有什麼過激言行的。如果非要把美國公佈對巴基斯坦空軍F16戰機裝備情況的調查報告,作為對印度的“打擊”的話,那麼明顯是心裡太脆弱了。在事關美國製造的戰鬥機聲譽的問題上,美國官方的態度絕不會含糊不清。

在這裡再說一個案例,就是與美國關係更緊密的日本,他們曾高調發射了一顆“高科技”衛星,並在衛星發射前,就炒作這種衛星要比美國和其他世界航天大國的技術更先進。結果等日本的衛星上天后,美國航天局立刻在第一時間就公佈了這顆日本衛星的全部數據和指標。以至於中國的天文愛好者都可以藉助天文望遠鏡對衛星實施觀察。

印巴在克什米爾的空中對抗,幫助莫迪政府打造的強勢形象,被美國一句話給毀了。所以印度方面必須在其他領域做文章,鼓舞士氣爭取民意。而在展示軍事強勢計劃失敗後,只能在風險性和不確定性更大的經濟領域找噱頭。所謂莫迪“震驚世界的宣言”,指的就是他說的要使該國經濟在第一個5年翻一番,在第二個5年再翻一番,進入世界經濟總量的三甲行列。

莫迪放出豪言,印度在2025年GDP總量應該超過5萬億美元,在2032年應該超過10萬億美元。由於正值大選季,莫迪的說法難免被懷疑是為了拉票。客觀說,這只是一個5年和10年戰略規劃,或者是一個民族夢想。也是讓印度的領導層和民眾一起去為之奮鬥的目標。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印度的經濟發展引擎已經啟動了,並且會越跑越快。

印度的戰略規劃很多,比如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但這麼多年過去一直未如願。究其原因除了國際環境因素影響之外,印度專家稱,在軍事力量經濟實力的上的欠缺同樣也是主要因素。目前印度的軍事實力已經穩坐世界第四,如果經濟總量能在1年後進三甲的話,在國際事務上,印度會由此獲得更大的發言權。


高峰軍事觀察


印度總理大選即將開始,為此印度現任總理莫迪已經做足了準備:在國外與巴基斯坦發生了衝突試圖喚起印度的國民情緒,在國內渲染飛行英雄阿比納丹粉飾自己的政績,現身大壺節沐浴祈福現場為印度國民祈福,更是一度作秀為掏糞工洗腳,估計莫迪已經對印度下一任總理勢在必得。

印巴衝突

特朗普本人對印度大選沒有什麼過激的言論,只是在印度大選即將開始之前,特朗普做了兩件讓莫迪不開心的事:第一、在近期印巴衝突的過程中,印度媒體曾報道過印度軍方在境內擊落了一架來自巴基斯坦的F-16,巴基斯坦軍方是否認這則消息的,但是印度方面一直堅持。4月4日,美國國防部應邀到巴基斯坦對F-16戰機進行了清點,發現F-16戰機的數量一架未少,一聲清脆的響聲順勢就在莫迪臉上“響起”。都知道印度是一個缺少飛行英雄的國度,阿比納丹的造假事件也足以說明印度軍方多麼渴望印度空軍能有一個正面事蹟進行宣揚,而莫迪也希望在他執政期間可以多一些讓巴基斯坦空軍吃癟,給印度空軍長臉的事,但是現在全落空了,民眾一定又對莫迪政府產生了不小的懷疑。

第二、美國為了拉攏印度,一直對印度都是採取的進口商品零關稅的政策,但是到了特朗普執政時期,特朗普有些不樂意,在特朗普看來,印度的GDP發展已經是神速,沒有必要再對印度施加優惠,他已經決定在將來取消對印度的零關稅優惠政策,印度大部分企業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莫迪的支持率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莫迪與特朗普

面對特朗普的做法莫迪是怎麼回應的呢?其實莫迪也沒有點名回應特朗普,莫迪只是普遍回應了外界對他的質疑,不得不說在這一點上,莫迪和特朗普很像,特朗普為了連任可以說出自己在6年內償還美國所有國債的漂亮話,莫迪也會說。莫迪稱如果他連任總理,可以在10年之內讓印度挺進世界前三,這話真的是“震驚”世界。印度的GDP發展確實神速,但是想要在十年內擠進世界前三,彷彿有些幻想了。印度的GDP增速確實很快,但是印度GDP基數比較低,而且水分特別的大,比如印度可以將動物的糞便排洩也加算到化肥生產的GDP中,或許十年後,印度確實可以給世界一串漂亮的數據,但是真的實力絕對是大打折扣。

印度總理莫迪

莫迪是一個自信的政客,或者說莫迪喜歡展現給印度民眾一副自信的姿態。莫迪的表現確實是對外界質疑的回覆,但是這種不切實際的政治作秀讓人有些哭笑不得,如果單單是為了贏得之後的總理大選,根本沒有必要立下不可實現的目標,否則到時候實現不了,只會讓自己顏面無存,民眾也會徹底失去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