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乾隆是清朝歷史第一罪人,有何依據?評價一下乾隆的功與過,談談你們的看法?

提問達人魔力俠


乾隆是不是清朝歷史第一罪人?這可能是清朝“皇親國戚”拖著小辮子讓他出來背鍋,好洗白他們的“太后老佛爺”慈禧,因為現在“慈禧的後人”鬧騰的挺歡,居然還敢自稱親王。事實上乾隆雖然有罪,但要按罪惡程度,他還遠遠排不上第一,可清朝從乾隆手裡開始衰落並被世界遠遠甩開,卻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很多喜歡洗白乾隆的人都喜歡“用數字證明”乾隆時期在耕地面積沒有增加的情況下“人口激增”:順治九年,全國總人口一千四百多萬;康熙五十年,兩千三百多萬;清高宗乾隆六年,達到了一億四千萬。不到一百年,人口激增十倍。這其實是一個文字遊戲:康熙年間統計的是“人丁”,而乾隆年間統計的是“大小男婦”,康熙只關心有多少人向他交稅,所以只統計十六歲到六十歲的男丁;而乾隆為了證明自己的“文治武功”,只要活著喘氣的都算數。

但是這裡面也有一個問題:據明朝萬曆年間太子少保、史學家王世貞統計,當年人口有六千三百三十多萬,而到了順治九年再一統計(清實錄世祖卷61),居然只剩下了一千四百多萬,要是兩個統計數據都靠譜的話,那就是說人口銳減了將近五千萬,如果考慮到上新出生的人口,豈不是有五千多萬老百姓死於非命?

  說乾隆是清朝第一罪人,雖然值得商榷,但也沒有完全冤枉了他:正是由於乾隆的妄自尊大,徹底關閉了與世界交流的大門。什麼堅船利炮、先進科技,在乾隆眼裡都是奇技淫巧,還豪情滿懷地向世界宣佈:“我天朝上國無所不有!”乾隆關上了與世界交流的大門,不管是英吉利法蘭西還是俄羅斯,想跟大清交流,那都是“朝貢”,先跪下來再說。

秦始皇只不過燒了幾本六國殘餘貴族攛掇造反的書,殺了幾個坑蒙拐騙的江湖術士,就背上了“焚書坑儒”的黑鍋;而乾隆皇帝製造了一百六十多起文字獄,動不動就誅滅九族,死了的也要掘墓梟首鞭屍,修了一部《四庫全書》,查繳禁書三千多種十五萬部有餘,焚燬圖書超過七十萬部。“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矣!”

乾隆六下江南,每次上千萬兩白銀足吃足喝,吃不完的就倒進河裡,花光了雍正辛苦積攢下來的家底,但是卻被電視劇演成“微服私訪、為民除害”,您說這事兒上哪兒說理去?

是實事求是地說,乾隆也打過一些勝仗,也在十全武功裡注了很多水:兩平準部算兩次武功,但如果第一次就打贏了,幹嘛還要打第二次?孫士毅徵安南慘敗,卻也因為安南“齎表入貢”而被計入十全武功;徵緬甸,雲貴總督劉藻兵敗自殺,雲貴總督楊應琚被“賜自盡”,雲貴總督明瑞陣亡,連續死了三個雲貴總督,乾隆居然把此戰吹噓成一大戰功。可見他的孝子賢孫們睜著眼睛說瞎話,也是一脈相承了。

“隨處可見的棄嬰。道路兩旁、河道中央、垃圾堆上,隨時都有可能露出一隻蒼白的小手。棄嬰在基督教國家是不可饒恕的大罪,但是中國人卻視為平常。”這是馬戛爾尼日記寫的;

“在京城一地每年就有近9000棄嬰……我曾經看見過一個死嬰漂流在珠江的船隻當中。人們對此熟視無睹,彷彿那只是一條狗的屍體。而事實上如果真的是一條狗的話,也許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這是“出使大清”的約翰·巴羅說的。

“十日賣一兒,五日賣一婦。”這是鄭燮鄭板橋的詩句。

有這些人的評價加上掩蓋不住的史實,我們是不是可以說乾隆(清朝)確實是一個罪人,至於他跟慈禧誰是第一罪人,我們只能用十個字來評論:一丘之貉,一蟹不如一蟹……


半壺老酒半支菸


乾隆放到現在就是一個在網文界寫詩撲街的寫手罷了。

所謂乾隆這個人,自稱十全老人,看起來比他那個號稱千古一帝的爺爺也差不了多少,但實際上,他的所謂功績和他的爺爺一樣,真的都不算什麼,甚至可以說,他的過往往大於功。

乾隆其人

文治

乾隆朝的文治可以說幾乎是沒有,所謂的康乾盛世,也就是他老爹給康熙補窟窿攢下的一點家底,結果就被他敗完了,他唯一的亮點就是一生寫了43000首詩,就算從孃胎出來就開始做詩,每天也要做1.5首,這比唐宋八大家全部加一起都要多,然而這上萬首詩是什麼水平呢?在我們如今的課本中一首都看不到,因為他這上萬首詩全是打油詩水平,比如,一朵兩朵三四朵,五朵六朵七八朵。九朵十朵十一朵,飛入草叢都不見。又或是遠看城牆齒鋸鋸,近看城牆鋸鋸齒。若把城牆倒過來,上邊不鋸下面鋸。

這種東西很難算是文治的。

武功

至於乾隆的武功那就更不用說了,所謂的十全武功,沒有一次是全須全尾的打贏的,甚至出現了打輸了還大書特書說是勝利的奇葩事兒。

乾隆的一朝,窮奢極欲,窮兵黷武,耗幹了雍正留下的家底,又無法杜絕貪汙腐敗,手下第一親信就是大貪汙犯和珅,而他的所謂《四庫全書》更是毀書甚於編書,把凡是不利於滿清統治的,反對奴化的,無論是思想,文化,科學,歷史書籍全部都燒燬,從此中國成了他們想讓你們看什麼,你們才能看什麼的時代。

所以說,乾隆確實是個歷史第一罪人,毀滅歷史典籍,加強文字獄,這些事情永遠將他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關河南望


作為歷史上寫詩最多的文人,乾隆的文化素養並不低,尤其是一首《貞觀政要》更被後世子孫們譽為治國良策,原文如下:

懿德嘉言在簡編,憂勤想見廿三年。燭情已自同懸鏡,從諫端知勝轉圜。房杜有容能讓直,魏王無事不繩愆。高山景仰心何限,宇字香生翰墨筵。

從詩中論,乾隆的所思所感也稱得上是找唐王朝之所以昌盛的一個小總結了,但是,他究竟有沒有做到又是另一說了。

十全老人乾隆,一生文治武功,在位整整一個甲子,死前仍不忘祖宗遺訓,經過囚一殺二等一系列殘忍的考核制度過後,選了雍正為繼承人。

說乾隆有政績嗎?有,很多史學家稱他為千古一帝,將他和秦皇漢武並列為封建史上的三大帝王。說他有過嗎?有,題目中所指的第一罪人就是乾隆執政是的一個汙點。

眾所周知,發明議罪銀製度的和珅是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大貪巨惡了,然而即使是這樣一個大奸佞都曉得要和時代接軌,積極創辦了海航公司,並且與東印度公司建立了長期的貿易合作關係。

但乾隆卻覺得寰宇之內,清政府一家獨大,論科技論文化論生產力,經過了工業革命的大英帝國別說和他建交了,就算給他俯首稱臣,乾隆都覺得心安理得。

是不是覺得有點誇張?馬戛爾尼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親派的訪華使者,在“朝聖”之前,還被大臣們嘲笑不懂禮數。清史記載了這麼兩則文獻:

既然是來進貢的那就安心等吧,等啥時候乾隆爺從承德避暑回來了,再和你這番邦小國的使臣聊不遲。在馬戛爾尼的多方運作下,散了一票子的他終於見了乾隆。

見乾隆就必須下跪,不跪則不見,馬戛爾尼好歹也是女王指派的使臣,代表的是英皇的臉面,但經過大臣們的一番開導,馬戛爾尼還是跪了三次,但並未磕頭。

乾隆問他帶來的小玩具有什麼意義,像槍炮這種東西,還不是元代傳過去的?馬戛爾尼不吭氣,默默從兜裡拿出了一紙條約,希望乾隆答應開放廣州做通商口岸。

乾隆認為雖然天朝對待誠心進貢的小國一向有優待政策,但哪有自己張口要的,於是給伊麗莎白二世下令:但凡有商船進岸,一律驅逐。和珅覺得不妥,在這件事情上就沒表態。

之後不久英國人通過馬戛爾尼的訪華筆記開始了研究。再然後,閉關鎖國的清政府就被人一炮打開了通商口岸,這就是人們數落乾隆的原因了。


歷史老相片


乾隆可以說是手握皇權最長的人,長達64年之久,而且登上皇位特別容易,康熙和雍正給他打下了九十一年的和平盛世。



但如果按照正面評價,我只能說運氣夠好,而且一生健康,沒有遇到大的災難,對待自己的皇后非常的恩愛,還是很孝順的人,但要說負面評價,那可以說是影響後世了。



第一,他可以說是歷史的專制者了,嚴重壓抑了民眾和官僚階級的主動和創造性,可以說是僵化了體制,給以後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障礙。



第二,文字獄,乾隆時期的文字獄達到了一百三十多起,甚至告發的人可以升職加薪,那可比建功立業還要快,尤其是牽連之廣,捕風捉影,造成了中國歷史上文字獄的巔峰,枉死數萬人,惹得人人自危。



第三,固步自封,同一時期,歐洲開始了進入工業革命的道路,甚至蒸汽時代也開始了,而弘曆陶醉在大清天下第一的美夢,工業時代與清帝國擦肩而過,導致了後來的戰爭。



第四,窮奢極欲,六次下江南花費巨大,原本康熙和雍正的努力,國庫充實,六次下江南導致了國庫迅速下降,而且對百姓造成了嚴重災難,同時使康乾盛世轉向道鹹衰世埋下了伏筆。

我是獨坐靜飲淡看世態炎涼,喜歡歷史文化的請關注我吧,我會給你帶來最好的問答。


獨坐靜飲淡看世態炎涼


說乾隆是清朝歷史第一罪人,危言聳聽,話有些過了,乾隆盛世是史實,不能否定。

在乾隆執政期間,清政府平定準噶爾和大小和卓叛亂、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發展,還進行了《四庫全書》的編撰等功績是不少的。

當然人無完人,皇帝也不可能完美無缺,乾隆時期清朝延續明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對出口貨物的種類也多有限制。在西方工業革命進行的時候,使帝國的科技水平越來越落後;繼明朝中葉西方國家發生資產階級革命的情況下落後於西方後,在清朝同期西方發生的工業革命,讓中國全面落後西方,盛世之下埋藏著深刻危機,最後導致被列強瓜分的命運。


70後大叔講歷史


評價歷史人物,需要理性客觀。乾隆這麼一位古代帝王的評價,更是如此。

乾隆是清朝第一罪人?不知從何說起。

可以提供幾個思路:

1.評價古人,要回到古代的環境中,客觀看待。切忌以今律古,用我們現在的觀念去評價。乾隆有過文治武功的十全表現,也十分自矜,你說這是功績也好。但功過往往是一體之兩面,比如乾隆敕編《四庫全書》,在保存古代文獻的同時,也禁燬了與之相當的古代典籍,功歟?過歟?

2.評價帝王更困難。中國古代的治國,基本寄希望於開明君主。在君權神聖的觀念下,古代更多的是一種服從與忠誠,是非判斷有時候會居於其次。所以,回到古代的環境下,帝王的功過很難判斷。我們往往在研究歷史時,以冷靜客觀的敘述代替粗率的是非判斷。但儘管如此,還是有一個大致的標準的,比如對國力的發展程度、對人民生活的改善程度、對文化事業的推動情況,如果站在國家主義的立場上,對國土的拓張也是一方面,這些加起來,就是所謂的“文治武功”。


評價人物,可以對比著來看。總體上看,清代的皇帝大都比較勤奮,而康雍乾三代更是如此。對比明朝或者以前的朝代,這一點是人所共見的。至於說清代的閉關政策,耽誤了中國近代化的歷程、扼殺了資本主義萌芽之類的判斷,也需要客觀檢討。畢竟作為古代帝制下的郡望,制度模式更像是一種循環往復的承襲與完善,而非世界史意義上的近代轉型。黑格爾說中國的歷史都是循環式的,並非沒有道理。在這種環境下,現在的很多評價也過於苛責。

還是那句話,用冷靜的敘述代替簡單的是非判斷,或許更好一些。


師太的元博士


應當綜觀全部,不能就事論事斷乾隆。如秦皇漢武,唐皇宋祖,明祖康乾,他們都有開天闢地之功,治國安民之能,這是為國君之主業,個個龍虎有威,治國有方。

但人無完人,金無赤足,他們一定也都有缺點和問題。因為他們也是人,難免有錯。如下棋總是小事吧,也有人下錯、悔棋對嗎?聖凡一式只要大部好就是好,大部不好即不好,不能求全責備。


蕭湘居士__


乾隆盛世人人知,功過分明天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