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赏樱总有事,来清凉寨,去看日本樱花的老祖先


每年武大赏樱总会闹出点事来,近期的和服事件被吵的沸沸扬扬,其归根到底还是民族情感的问题。武大最早的樱花是日本侵华留下的:“二十八株国耻之花”,后来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又移植了50株“友谊之花”,可以这么说:武大樱花带有历时的色彩。“樱花美景”与“民族情绪”、“感性”与“理智”每年都会在樱花盛开的时候发生激烈的“碰撞”。

其实我这次去武汉,也是想去看看这著名的武大樱花,只是来晚了点,樱花已谢了,就奔清凉寨了。这是我去年冬天来过,今年还想去的地方——当然是为樱花而来。

黄陂清凉寨是武汉的最高点,是拍日出的最佳地点。早晨5点多就起床了,直奔清凉寨的最高点西峰,天气不错,山花也开了,起动小飞机来一张全景图。晨曦中的西峰古寨居高临下,虎据狼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霸气。

东方一轮的旭日喷薄而出,万道金光,驱云散雾,漫天彩霞漫天虹,与山冈上五彩斑斓的春花交相辉映,灿若锦绣。

随着太阳的升起,照亮了宁静的清凉寨酒醉湖,满山樱花,桃花簇拥着下的一潭碧水,宛如大地镶嵌上了一块蓝宝石,那么深邃。还是赶紧下山,去欣赏这晨光中的湖光山色吧。

相传,龙王的第九个儿子囚牛,受命到清凉寨巡察,见这里湖水清澈,花林倒映,巨瀑垂帘,流水欢歌,景胜龙宫。回去后恳求龙王赏赐了“九最湖”三个字,并刻在了湖边的山石上。谁知有一天,济公和尚云游到此,见到“九最湖三个字,笑骂龙宫无人,连酒醉两个字都不会写。并随即拿出酒水当墨,将“九最湖”改成了酒醉湖。哈哈,这只是个传说,而我要去探秘的是中华樱花。

拾阶而下,林荫道旁的二月兰,沐浴着阳光,悠然开放着,我喜欢它这孤芳自赏的样子,你来与不来,我自绽放。


早起的茶农,快速地采摘着茶叶,尽可能在清明节前采摘完。清明节前与后的茶,价格差的很多。清凉寨的高山云雾茶满有名的,这与它所处的环境与制茶的工艺是有分不开的。

下至晚枫亭,已是花的海洋,樱花,桃花,映山红等竞相绽放,姹紫嫣红。但在是山桃花还是樱花的问题上,让我们一行人争论不休。

不要怪我们孤陋寡闻,其实这到底是“桃花与樱花”的问题,还曾惊动了中科院。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特派高级工程师张忠慧,来山上山下踏访,初步认定山上开的是樱花。为了最终确定,张忠慧采集了两种主要花树的标本带回去分析。

最终的植物鉴定报告这样显示:清凉寨景区的“桃花”,原来是野樱桃和山樱桃。野樱桃,花先于叶开放,3至6朵,成伞形花序,花瓣白色,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花。山樱桃别名樱花,叶片卵圆形至卵圆披针形,花瓣白或粉红色,4月上旬展叶开花。这两种野生樱花,同属于中华樱花。

后又经各路专家联合实地考察,发现清凉寨的中华樱花的品种有:崖樱、单齿樱、尾叶樱、刺毛樱桃、西南樱桃、樱桃等6个品种,数量逾10万株。为此还成立了中国中华樱花研究中心。

为了桃花还是樱花的事,劳师动众,为何?正本清源!一谈起樱花,很多人都知道樱花是日本的国花,也以为樱花是源自于日本的。其实不然,樱花原产于北半球温带环喜马拉雅山区,全世界约40种樱花类植物野生祖先种中,原产于中国的有33种。

中国栽种樱花从周代就开始。唐代李商隐的《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其中有“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诗句。明代诗人于若瀛,也曾写下“三月雨声细,樱花疑杏花”。

盛唐时期,万国来朝,日本因慕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将建筑、茶艺、服饰和樱花等一起带回了日本。樱花美却易凋落,从怒放到凋零,不过七日,所以有“樱花七日”之说。那份绝决有令人震撼的力量,深得日本人的推崇,奉为“樱花精神”。樱花到了日本倍受宠爱,在其不断的精心培育之下,成为了丰富的樱花家族,并且定为国花,故而使日本樱花闻名于世界。


但在日本权威的樱花专著《樱大鉴》中这样记载,樱花原产于中国,日本樱花最早是从中国的喜马拉雅山脉地域传过去的,时间在唐朝。所以中华樱花是日本樱花的老祖宗是无可辩驳的。

漫步在清凉寨的酒醉湖,清风拂面,让人心静气爽。这里没有武大熙熙攘攘的人群,远离了城市喧嚣,有世外桃源的感觉。

清凉寨之美来自宁静与包容,10万多株的中华樱花与其他山花共同装扮的山谷,错落有致,清新淡雅,如同一幅青绿山水画。

我喜欢中华樱花的纯正与灵秀,单薄而近乎透明的花瓣如纯情的少女,随风摇曳而不妖娆,矜持而内涵,骨子里似乎含着中国秉性,即使凋零也是洋洋洒洒,无怨无悔。

“初樱动时艳,擅藻灼辉芳,缃叶未开蕾,红花已发光。”或许您错过了武大的樱花,而清凉寨的樱花才方兴未艾,一个寻春,赏花,探幽的地方,值得一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