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一百年前五四運動中“打倒孔家店”這個觀點?

阿爾卑斯山下的水


孔子是先賢,被我們稱為“至聖先師”。儒學是國粹,是我國古代優秀的傳統文化。“五四運動”,也被稱為是那個時代進步的學生和青年的愛國運動。

(孔子)

既然如此,為什麼在“五四運動”中,進步青年們,還要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呢?今天的青年人們,又該怎麼來理解當時青年人們的那種行為呢?

一、“孔家店”成了總出氣筒。

中國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走進了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貧窮,落後,愚昧,隨之而來的是國內戰亂不斷,紛爭不休。國際上沒有地位,受欺負捱打。先是和英國打,打不贏。接著和法國打,還是打不贏。西洋人打不贏,連東洋人也打不贏。再接著,八國聯軍聯合打中國,輪番上陣。割地賠款越來越多,中國人也越來越窮,越來越弱,中國已經走到了亡國的邊緣。

“五四運動”正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爆發的。中國是一戰的戰勝國,可是戰勝之後,不但沒能獲得應有的利益,利益反而受損。中國人在那時候,徹底看清楚了自己在國家上所處的地位。

中國貧窮落後的面貌,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思。很多人認為,中國之所以走到那一步,都是在中國傳播了兩千年的“儒學”這種主流意識形態造成的。

當然了,從今天回過頭來看,我們知道,這個結論多少有些偏頗。但不管怎樣,“儒學”和“孔家店”,就成為那個時代的總出氣筒。

(五四運動)

二、“孔家店”遭遇躺槍。

我們之所以說孔子和儒學“躺槍”,是因為五四青年們想要砸爛的那個“孔家店”,並非孔子的學說,也非真正的儒學。

孔子在春秋時期是個非常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又是一個很不成功的政治家。他對當時戰亂紛爭的社會現狀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只有大家剋制慾望,尊崇周禮,才是解決紛爭和戰亂的唯一出路。當他提出了這種學說的時候,他帶著弟子們周遊列國,努力推行自己的學說。但是,沒有一個國家認可他的主張,沒有一個國君認為他的主張對解決當時的戰亂紛爭有用。所以孔子到晚年的時候,自己都有些灰心失望,不再祈求自己在政治上能有什麼作為,他一門心思都放在教書上,希望弟子們能利用儒學改變社會。

當然,我們都知道,最終改變國家紛爭戰亂,實現統一的,其實並不是儒學,而主要是法家、兵家這樣一些學說。而且法家這些學說的倡導者們,還做出了“焚書坑儒”這樣的行動,對儒學進行了強力打擊。

不過,儒學並沒有就此消亡,它在作為大統一朝代的漢朝開始,重新發揮了作用,獲得了主流意識形態的地位。

但很顯然,漢武帝及董仲舒們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實已經不是孔子當初主張的那些東西。漢儒們對孔子的學說,進行了大面積的篡改。後來,隨著封建社會往前推進,極權和保守越來越成為儒學的核心內容。而這種內容,顯然與孔子的學說相隔甚遠。只不過,名字還是那個名字而已。

從這個角度來說,孔子及儒學是遭遇了躺槍的。

(漢武帝)

三、“孔家店”嚴重拖後腿。

已經變異,以極權和保守為核心內容的所謂的“儒學”,在那個時代,已經不適應時代的進步,必須要廢除,不能讓它再佔據主流意識形態的地位。

實際上,孔子和他的儒學,在春秋戰國那個動亂的時代,都沒能拯救當時的社會。因此,在清末民初的那個時代,也是拯救不了當時的落後貧弱的。何況,還是一個早已被誤讀了的孔子,被異化了的儒學。

因此,就當時的情況來看,五四青年們提出的打到被異化的“孔家店”,確實並沒有錯。不過,在今天我們國家再一次走進了大一統的時候,儒學又將煥發它新的面貌,對時代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參考資料:《“五四運動”及其歷史意義》)


張生全精彩歷史


五四運動是一場反帝反封建的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幾千年來,封建統治階級用孔子三綱五常,封建禮教的思想奴化百姓,百姓只能是任人奴役宰割的奴隸,不能有自己的思想,更沒有平等和自由。孔子的思想已成為封建統治階級奴化百姓,鞏固封建統治的工貝,反帝反封建,爭平等自由,必須打倒孔家店,這成為五四運動的旗幟和口號。沒有這一場思想大解放,就沒有後來的一次次革命行動,也不會有共產黨的誕生和新中國的創建。倒退是沒有出路的,老店重開,重新搬出孔夫子思想中的糟粕,用於奴化百姓思想,更是開歷史倒車,註定是要失敗的。五四精神永存,時代列車高速前進,用烈士鮮血染紅的旗幟永遠高高飄揚在祖國大地上,歷史會證明一切。


瀛島青松


五四之前100年,不打倒孔家店,100年間,國家如病貓,群狼圍食。一、二、三次鴉片戰爭,割青島旅順口、割香港澳門,丟海參崴、北海(即貝加爾湖)、甲午海戰慘敗並被迎賠白銀計7億兩,為國家的幾年的財政收入,為日本國7年的財政收入。日本政府白勒索中國7億兩白銀建設自己的國家。

打倒孔家店後,中國趕走了日本豺狼,建立了新中國,人民當家做主,打敗了以美國為首的十七國聯軍,使中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七十年時間,我國超英趕美,已躍為第二大經濟體。不打倒,中國能站起來嗎?勿噴,要用事實來駁倒!


j九華


儒家這個問題實際上應該上升至國家學術層面,給大眾一個交待。

有一個現象值得大家注意:抱歉我記不得具體年份,大約2010年左右,在天安門廣場一側立了一個孔子像之後,連夜又被搬走取締。這個事件見諸於當時新聞,我本人非常觀注。後續專門詢問了一些掌握政策的黨校學術派人物,回答是立孔孑沒問題,但隻立孔子有問題。

我想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的掌舵者非常謹慎。這確實是個大問題。

其實孔子有說不盡的委屈。

二千年前的孔子,與董仲舒化妝後的孔子,到明清理學閹割版的孔子還是不是一個孔子?

答案不言自明。肯定不是一個孔子。

但是,兩千年來孔子承擔了多個孔孑,那麼這個孔子就可疑,就可怖。貢起來可以澤被後人,拉出來就可以幹壞事,怎麼能不慎重呢?

尤其是孔家店一家獨大的時候,一定要慎重。



袁天罡奇門遁甲號


腐敗政府為了維護極少數官僚資本主義者利益,搜刮民財貪汙腐敗只圖享受,不思進取,使民族與國家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只有民間力量一呼百應起來運動。孔子思想本來有其精髓,也有其糟粕,應當傳承發揚。然而當時統治階級作為統治人民的主要思想,其中不乏愚弄民眾思想,已經與當時社會發展極為不符,也成了革命運動必須先打破的精神桎梏。只有這樣,才能把受壓迫人們從思想上解放,認識到自己被剝削被壓迫現狀,才能掀起混混烈烈的革命運動,推翻腐敗政府,這是歷史必然,也是發展的必然。


元芳觀點


打倒孔家店,這是無比正確的!沒有西漢的獨尊儒術,就沒有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的家天下。儒學的精華是什麼?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中庸之道,讓人們學會和稀泥,沒是非;學而優則仕,讓中國的教育陷於應試教育的泥潭不能自拔……好多好多,這種束縛中華髮展的學說不應該打倒嗎?五四運動,絕非浪得虛名,不是一場盲目的運動,能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也絕不是瞎喊出來的。矯枉必須要過正。



如何評價一百年前五四運動中“打倒孔家店”這個口號?

本問題涉及一系列具體問題,下面將分別回答之,以便和朋友們共同探討……

首先,是“五四”前後的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是以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激進的民族主義者,掀起的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新文化運動,影響深遠……

新文化運動的背景:

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雖然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但開始了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西方列強加緊侵華,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

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民族資產階級要求實現真正的民主政治……要求以民主與科學等思想來改造國民思想以便實現真正的民主政治……

西方啟蒙思想的傳播,袁世凱為復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領域,推行復古尊孔政策,掀起復古逆流……陳獨秀首先舉起民主與科學大旗,掀起了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標誌: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後改名為《新青年》),提出“德先生”和“賽先生”即民主與科學,揭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

陳獨秀,李大釗,蔡元培,胡適,魯迅,吳虞,錢玄同,劉半農,辜鴻銘等……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

提倡民主,反對專制獨裁;提倡科學,反對愚昧迷信;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鬥爭矛頭直指維護專制統治的儒家思想道德……

其指導思想是民主與科學;進化論和啟蒙思想……

後期又以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主要內容……

新文化運動的兩個階段:

以五四運動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提供了思想和人員準備,共同推動中國民主革命運動的發展……

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和評價:

是近代中國又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動搖了我國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弘揚了民主與科學精神,普及了文化,推動自然科學的發展,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等提供了條件,促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更多的先進的中國人成為馬克思主義者)……

但是,新文化運動帶有偏激的傾向,對東西方文化帶有絕對否定和絕對肯定的傾向……

其二,關於“打倒孔家店”的口號……

嚴格來說,“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出的是“打孔家店”而非“打倒孔家店”……

1921年,胡適在為吳虞的《吳虞文錄》所作序中,稱讚吳虞是“四川省隻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後來演變成“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進而成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

“打孔家店”與“打倒孔家店”,雖一字之差,但含義卻大不相同,前者是批判反思,是揚棄,後者是徹底拋棄,盲目西化……

新文化運動中,確實有一部分更激進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全盤西化和盲目否定中華傳統文化的激進主張,而且新文化運動的一些親歷者又自覺不自覺的使用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

因而,“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就被稱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口號之一而廣為流傳……

“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來看,既有一定的必要性,也是矯枉過正的,是正常滴!……

思想變革是社會變革的前提條件,辛亥革命缺乏對傳統思想文化的批判,新文化運動有為辛亥革命補課的一面……

而儒家思想是我國兩千多年帝制時代的統治思想,受到歷代封建統治者的推崇,要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就必須反對封建專制政治,也就必須反對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的思想工具即儒家思想道德

因此,“打倒孔家店”口號的出現,既是必要的也是正常的,但是,矯枉過正,反映了“五四”新文化運動存在著一定的侷限性、偏激片面……

其三,“打倒孔家店”的口號是否適用於今天?!……

答案是:不適用!!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是: 批判地繼承發展,並賦予新時代的內涵,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任何一個民族、國家,都必須立足於自身民族傳統,傳承創新,與時俱進,借鑑他國,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才能真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逛一逛3


一百年前的五四運動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孔家店屬封建主義,所以覺醒的中國的先進智識分子提倡打倒。孔家店代表倒退,與學習中國燦爛的優秀的傳統文化服務於新時代是有區別的。孔子為封建統治者創造了理想的理國方法,他的消極面須揚棄之;積極方面如:三人行必有我師,不恥下問,……於世仍有教育意義,不可一概而論。孔家店使孔子思想僵化,禁錮人們的思想,特別是到了近代的清朝末年,受外國列強侵略,中國越來越落後.,老是被動挨打。中國要進步,必須有人類全新的最先進的思想武裝。終於找到了:這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從此有了新面貌,進入新民主主義歷史發展階段;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標誌中國人民走向民主、自由、繁榮富強的新紀元。


李廷明5


記得毛澤東曾經說過一句話,那就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作為儒家思想在中國已經統治了兩千年之久,被各朝各代的統治者奉為經典,用來教化統治者的臣民,五四運動的的孔家店實際上就是砸爛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統治思想,提倡民主、自由、思想開放的社會思潮。這無疑是社會進步的一種時代體現。在現代社會同樣具有指導意義。

然而近幾年改革開放以後,社會的各種思想大行其道,現代社會的階級矛盾逐漸弱化,西方的各種社會理念充斥中國社會的各個階層,有些現代的所謂文人,從新拾起孔子的作為治國思想,極力吹捧孔家思想。卻沒有看到儒家學說腐朽落後的一面,那是不對的。

施拉普納說過一句話,態度決定一切。你站在什麼樣的立場就會說什麼樣的話。在現代社會由於世界走向融合,階級矛盾趨於弱化,民主、博愛、自由平等的理念深入人心。所以我們要站在這樣的角度去理解學習古人的經典著作,吸收那些經典有利於社會進步的思想,而要摒棄古典思想中的所謂君君臣臣的腐朽思想加以批判,這才是認識古賢經典的正確思想。


行人192617451


因為中國百年屈辱史一直沒有勝過,接連失敗!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武器裝備不如人!發展洋務運動30多年,甲午戰爭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思想文化不如人!打倒“孔家店”,五四運動,羅馬字母化,漢字字母化,“偉大的水啊!氫二氧一”,到處尋找引起中國失敗的“罪魁禍首”!他們都是探索者,都是愛國者,為民族救亡圖存尋找一條路徑!他們沒有錯。歸根結底:民族精神要自強不息,知恥而後勇,時刻保持危機感,國家民族才有希望,才不會將來重蹈覆轍!這才是最根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